這個標準等於是沒有標準,這些不是教義的審查標準,這只是一個學習態度,但是討論時說這些是沒什麼用的,拿出合理的說明才有實際意義。
假如推測可以被證明為真,那麼這個推測又有何不可?假如不能證明別人的推測為假,那說「不要依賴推測」也沒什麼用處。
須陀洹不會犯戒嗎?(2)
重新來看,原經文所表達的意思是這樣:freshman 寫:[教義的審查標准]
(佛答:)“卡拉摩人,你們充滿疑心與彷徨是對的。對充滿疑點的事你門起了疑惑。卡拉摩人,你們應知此:
o 不要依賴重複聽來的話
o 不要依賴傳統
o 不要依賴謠言
o 不要依賴經書 不要依賴推測
o 不要依賴通則
o 不要依賴錯誤的邏輯
o 不要依賴自己以往定下的成見
o 不要依賴似有才能的人
o 不要依賴此想法:“這出家人是我的恩師”
卡拉摩人,當你們知道:“這些事是不對的,是可恥的,是智者所反對的,實行或依奉後會導致傷害與罪惡。”那就放棄它。
「葛拉瑪們!你們應當疑惑,你們應當懷疑。然,有疑惑的地方,懷疑會生起。葛拉瑪人們,你們(1)不要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2)不要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3)不要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4)不要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5)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6) 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7)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測,就信以為真。(8)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9)不因為演說者的威 信,就信以為真。(10)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葛拉瑪們!那時,你們應當知道-這些是不善法,這些法是有罪,這些法是識者的非難,完全受持這些法是無益,引生苦的。葛拉瑪們!那時你們應該捨斷。」
以上的經文重點就是說,佛陀不要我們因為別人信仰他,或是因為他的教導看來十分合理,就肯定他的教導具有權威性。相反的,佛陀說,對沒有親身經驗的事都要保持存疑,並且加以檢驗,這才是恰當的行為,也就是說,不要只因為有人這麼說,或是傳統如此,或是約定俗式,或是經典記載就輕易相信,不要只透過演繹者連續不斷的推論,或是只看表相,或是因為某種偏見,或因某種見解值得稱許,或是因為你的老師這麼說,就輕易接受。只有當你自己直接經驗過「這些做法是不好的,引人非議的,智者不取的,若是照著去做就會導致傷害及痛苦」時,就應當捨棄。而只有當你自己直接體驗到「這些做法是好的、無可非議的、智慧讚許的,若是照著去做就會帶來幸福快樂」時,就應當接受並且實踐。只談四諦不說無記。只談苦集滅道四聖諦而不說無記事,這是在《阿含經》中常看到佛陀對弟子所開示的話。
這個翻譯比我所引的那個是要好些。seasky 寫:「葛拉瑪們!你們應當疑惑,你們應當懷疑。然,有疑惑的地方,懷疑會生起。葛拉瑪人們,你們(1)不要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2)不要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3)不要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4)不要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5)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6) 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7)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測,就信以為真。(8)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9)不因為演說者的威 信,就信以為真。(10)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葛拉瑪們!那時,你們應當知道-這些是不善法,這些法是有罪,這些法是識者的非難,完全受持這些法是無益,引生苦的。葛拉瑪們!那時你們應該捨斷。」
以上的經文重點就是說,佛陀不要我們因為別人信仰他,或是因為他的教導看來十分合理,就肯定他的教導具有權威性。相反的,佛陀說,對沒有親身經驗的事都要保持存疑,並且加以檢驗,這才是恰當的行為,也就是說,不要只因為有人這麼說,或是傳統如此,或是約定俗式,或是經典記載就輕易相信,不要只透過演繹者連續不斷的推論,或是只看表相,或是因為某種偏見,或因某種見解值得稱許,或是因為你的老師這麼說,就輕易接受。只有當你自己直接經驗過「這些做法是不好的,引人非議的,智者不取的,若是照著去做就會導致傷害及痛苦」時,就應當捨棄。而只有當你自己直接體驗到「這些做法是好的、無可非議的、智慧讚許的,若是照著去做就會帶來幸福快樂」時,就應當接受並且實踐。只談四諦不說無記。只談苦集滅道四聖諦而不說無記事,這是在《阿含經》中常看到佛陀對弟子所開示的話。
本人所想說的是:當我們在讀佛經時,碰到了互相有矛盾或者當我們聽到聖者們相互有不同的觀點時(比如:《雜阿含九九○經》、《別譯雜阿含麤手釋經》類似的佛經)應該如何處理?
------------------------------------------------
以下已被版主Dogbert刪除,法友關於這類暗示可以適可而止。
食物要放到嘴巴裡吃過以後才知道好不好吃。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也沒什麼好爭論的地方。
賣食物的人會打廣告促銷,廣告裡總是說食物如何如何的好吃。
可這時候只看到廣告並沒有真正吃到食物,所謂的「好吃」只是一句廣告宣傳詞。
等到真正嚐到食物是好吃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這個食物好吃。
在沒吃到這樣食物以前,所謂的好吃都是廣告宣傳。
那麼,我們要不要相信,佛陀也會打廣告做宣傳?
四不壞淨在沒有學習法義之前,對學習者不具真實的意義。
而學習者在入門後對佛陀教導的一切與僧團產生信心,那是自然的過程。
在這裡需要再嵌入一個四不壞淨,以彰顯對佛陀的「信」嗎?
這樣看起來四不壞淨有兩個可能,
一種是佛陀或者僧團打的廣告宣傳戰;
一種就是佛陀特別強調徒眾對他的信心。
這兩種情形,怎麼看都像廣告宣傳。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也沒什麼好爭論的地方。
賣食物的人會打廣告促銷,廣告裡總是說食物如何如何的好吃。
可這時候只看到廣告並沒有真正吃到食物,所謂的「好吃」只是一句廣告宣傳詞。
等到真正嚐到食物是好吃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這個食物好吃。
在沒吃到這樣食物以前,所謂的好吃都是廣告宣傳。
那麼,我們要不要相信,佛陀也會打廣告做宣傳?
四不壞淨在沒有學習法義之前,對學習者不具真實的意義。
而學習者在入門後對佛陀教導的一切與僧團產生信心,那是自然的過程。
在這裡需要再嵌入一個四不壞淨,以彰顯對佛陀的「信」嗎?
這樣看起來四不壞淨有兩個可能,
一種是佛陀或者僧團打的廣告宣傳戰;
一種就是佛陀特別強調徒眾對他的信心。
這兩種情形,怎麼看都像廣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