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神父有什麼問題呢?
這條戒律的制戒因緣中較值得注意之處:
一、禁止比丘親手授食給外道行者:在印度傳統上,親手將食物拿給沙門(不論何教派),均有供養之意(註:佛時印度各教派沙門亦乞食);制戒因緣記載著,有梵志吃了僧團的食物後,還在背地裡貶辱佛陀與僧伽,說佛陀是『禿頭居士』,或許就是出於此種認知。所以,善觀法友的解讀,也有一些道理。問題是神父、修女、道士都不乞食,現代社會裡也沒有人會認為拿食物給他們,就是供養他們,何況只是舉手之勞,傳遞食物。
二、阿難一時不察,將兩張粘在一起的餅誤為一張而送出,有一位美貌的裸形外道女因為拿了那份餅,而被其同修毀謗,指其與阿難有私情而多得一張餅,連帶殃及阿難的名譽。如果只是這個緣故,那麼制戒禁止比丘授食與裸形外道女即可。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教還只是一個新興的教派,或多或少會受到勢力強大的傳統宗教的排擠。根據十誦律的記載,佛陀正是擔心那些對佛教心懷敵意的外道沙門在接受僧團食物後,被打被殺或食物被下毒,而使比丘含冤莫白。這一點不難理解,佛時沒有今日先進的刑事偵查技術,只能儘可能設法阻絕惡緣,維持僧團的清淨無擾。
綜上所述,『丁神父』故事中的情節與這條戒律的情況,可以說根本是風馬牛,毫不相關。
一、禁止比丘親手授食給外道行者:在印度傳統上,親手將食物拿給沙門(不論何教派),均有供養之意(註:佛時印度各教派沙門亦乞食);制戒因緣記載著,有梵志吃了僧團的食物後,還在背地裡貶辱佛陀與僧伽,說佛陀是『禿頭居士』,或許就是出於此種認知。所以,善觀法友的解讀,也有一些道理。問題是神父、修女、道士都不乞食,現代社會裡也沒有人會認為拿食物給他們,就是供養他們,何況只是舉手之勞,傳遞食物。
二、阿難一時不察,將兩張粘在一起的餅誤為一張而送出,有一位美貌的裸形外道女因為拿了那份餅,而被其同修毀謗,指其與阿難有私情而多得一張餅,連帶殃及阿難的名譽。如果只是這個緣故,那麼制戒禁止比丘授食與裸形外道女即可。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教還只是一個新興的教派,或多或少會受到勢力強大的傳統宗教的排擠。根據十誦律的記載,佛陀正是擔心那些對佛教心懷敵意的外道沙門在接受僧團食物後,被打被殺或食物被下毒,而使比丘含冤莫白。這一點不難理解,佛時沒有今日先進的刑事偵查技術,只能儘可能設法阻絕惡緣,維持僧團的清淨無擾。
綜上所述,『丁神父』故事中的情節與這條戒律的情況,可以說根本是風馬牛,毫不相關。
可見,持戒有智慧高下之分,還先要明白、深究戒條中隱藏的意思才行。像半月洗澡那條也是,制戒緣起是因為有比丘無聊到以「洗澡玩樂」的方式來打發時間(根本無心修行),再加上又有皇室發心提供環境優渥的皇家浴池,所以覺得無聊的時候就跑去泡澡、洗澡,這條戒修改了很多次,改到後來才發現佛陀的意思是說:「洗澡要有適當的理由,不是為了玩樂或覺得無聊才去洗澡。」Upavana 寫: 從這樣的情形看起來,比丘遞食物時,如果對方是外道,那麼應該可以幫他拿過去些擺在桌面上給他自己拿,不要直接遞在他手中,應該是合乎戒律的。
像比丘不與那些外表看來就「心不在焉」或明顯看起來「沒禮貌」的在家人說法,就是因為理解佛法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專注力,「心不在焉」或「沒禮貌」,很明顯根本就不想聽,那雙方也不必浪費時間,看到這種在家人,比丘還想說法的話,也許心態上就必須檢討:「會不會是自己想說話來打發覺得無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