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發表於 : 2006-11-01, 18:06
Mahanama
MOSHENGREN 寫:通過這段紀錄可以看出,佛陀入滅前身體狀況已非常惡化,以至阿難尊者沒有機會問清什麽是小小戒.以這樣的身體如何駐世一劫?
如果真要敬畏什麽,不如敬畏無常.
何謂小小戒?這個問題,不必問佛,因為佛陀的意思就是要將它留給僧團自行決定,所以大迦葉尊者也不必詰責阿難。戒律在佛陀手裡修修改改幾十年,弟子亦步亦趨,對自己言行有疑慮時,就去問佛求心安。如今佛要入滅了,給大家一個學習自立的機會,也兌現如來不攝眾這話。
:wink:

發表於 : 2006-11-01, 18:30
peacecila
MOSHENGREN 寫:《五分律》有關於小小戒的議論的記載
迦葉即問:「汝欲以何為小小戒?」答言:「不知。」
又問:「何故不知?」答言:「不問世尊。」
又問:「何故不問?」答言:「時佛身痛,恐以惱亂。」
迦葉詰言:「汝不問此義,犯突吉羅,應自見罪悔過。」
阿難言:「大德!我非不敬戒,不問此義,恐惱亂世尊,是故不敢。我於是中不見罪相。敬信大德,今當悔過。」

通過這段紀錄可以看出,佛陀入滅前身體狀況已非常惡化,以至阿難尊者沒有機會問清什麽是小小戒.以這樣的身體如何駐世一劫?
如果真要敬畏什麽,不如敬畏無常.
個人補充一下:
關於大迦葉尊者對阿難尊者的詰問這一段是有戒律上的邏輯結構,是很有次序因緣的詰問方式。記得曾在阿姜查的開示中看過相關戒律解釋,就是說,如果僧人對戒律有不清不楚的地方,就要問清楚;如果對戒律有疑問而不問清楚,那麼,對於「戒律有疑卻不問清楚」這點就形成了一項戒罪,阿姜查也舉了一個範例說明這種狀況。

所以「五分律」這裏所記載的詰問順序就是:
1、大迦葉尊者先問阿難尊者什麼是「小小戒」?
2、由阿難尊者的回答確定阿難尊者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小小戒」。
3、不知道為什麼不問呢?(這是大迦葉尊者判定「突吉羅」戒罪的依據)。
4、阿難尊者雖然回答了原因:「時佛身痛,恐以惱亂。」但他的回答雖然聽起來合情合理--依世俗看法並不是照戒律的看法,由於回答的理由與戒罪成立的判定依據無關,所以依然得罪。因此,大迦葉尊者在此處才會說:「汝不問此義,犯突吉羅,應自見罪悔過。」

總之,僧團在持戒與判戒的考慮方式,跟世俗的邏輯觀念不一樣。大迦葉尊者在戒罪上的判定十分老練。至於,犯「突吉羅」後怎麼處理呢?

翻翻「五分律」內容繁多,沒有簡表可以參考,目前尚無法明確的判定到底是出自那條戒文。不過,由於文中有提到「我非不敬戒,不問此義…。」若是由於「不敬戒」,依「五分律」這是屬於「九十一墮法」的第「五十八」,但這裏「不敬三師與戒」的戒罪是「波逸提」並不是「突吉羅」,可見戒罪的內容並不符,所以應該也不是這條。「九十一墮法」有些條目是與「戒律內容」無知或不學的那幾條才是?(歡迎其他法友貢獻戒律所學)。

如果是「九十一墮法」的戒罪,那麼只要「報告所犯的戒罪而向一位或二至三位或四位以上的比丘懺悔。」所以,如果此處的「突吉羅」戒罪出自「九十一墮法」,那麼照律文所載阿難尊者已經在當時就已向大迦葉尊者依戒法規範如法懺悔完畢。

發表於 : 2006-11-01, 18:40
Mahanama
阿難不可能知道什麼是小小戒,因為這個問題要由僧團決定。倘若佛陀自己已經決定了小小戒的範圍,那麼只須集合僧眾,宣佈將它們捨去即可。佛陀沒有這麼做,說明了那是僧團的事。反之,若小小戒必須由佛陀來定義,那麼大迦葉尊者將它付諸討論,豈非有所僭越? :wink:

發表於 : 2006-11-01, 19:05
peacecila
Mahanama 寫:阿難不可能知道什麼是小小戒,因為這個問題要由僧團決定。倘若佛陀自己已經決定了小小戒的範圍,那麼只須集合僧眾,宣佈將它們捨去即可。佛陀沒有這麼做,說明了那是僧團的事。反之,若小小戒必須由佛陀來定義,那麼大迦葉尊者將它付諸討論,豈非有所僭越? :wink:
僧戒的成立應該無法依照「團體多數決」的原則來做。僧團的爭端,佛世的時候曾經發生過,某地的僧團兩幫人馬僵持不下,沒有人願意認錯,甚至連佛陀都親自去勸解過,也沒有人願意聽勸。七百結集那次不也是一樣。

發表於 : 2006-11-01, 19:16
Mahanama
小小戒的定義、捨小小戒都不屬於僧戒的成立。佛陀應已預見其身後,僧團四分五裂的情況,但這本來就是世間常態。大迦葉尊者雖然裁決不捨任何佛制,但也阻止不了日後東西方僧團的漸行漸遠。

發表於 : 2006-11-01, 19:19
peacecila
其實,目前各地區僧團的「持戒實況,就是一種「團體多數決」的實際呈現。基本上,「阿難復白迦葉言。我親從佛聞。吾般泥洹後若欲除小小戒聽除。」這種說法,不見得可信。

發表於 : 2006-11-01, 19:57
Upavana
事實上現在我們不容易找到一個真正延續會議且沒有問題的僧團,所以我們還是依照手中能夠得到較早且問題少的律典學習,起碼我覺得四分律與赤銅鍱律相差小,五分、十誦、僧祇都有參考價值,根有律就稍微麻煩一些,必須先刪去一大堆的本生故事,不過裡面有義淨和尚的筆記,這部分很有價值。
至於小小戒,既然戒律本身沒什麼改變,也找不到相關的範圍,把他擱置起來大概是最快的做法。

發表於 : 2006-11-01, 20:59
peacecila
peacecila 寫:基本上,「阿難復白迦葉言。我親從佛聞。吾般泥洹後若欲除小小戒聽除。」這種說法,不見得可信。
上說過於輕率,懺悔。

以前,查過不少律典中有關於「五百結集」與「七百結集」的典故,若依諸多部派律典的記載,「小小戒聽除」的傳說,如果以「部派記載數目多則勝」為原則,那麼很難排除這個傳說的肯定性。但像「五分律」這裏的記載就顯得有點「含糊」,如果「欲除小小戒聽除」,那麼照「五分律」的記載,應該由誰來決定呢?

如果是由僧團多數決的話,直到律典筆之於文字記載來看,那麼,最終還是不免走上「僧團多數決」的事實,不論是「五百結集」或「七百結集」皆是如此。直到後世偽律、偽法惑亂正法律為止,其實,僧團不更動佛制僧戒已經是一種「僧團多數決」的不成文默契。

發表於 : 2006-11-03, 08:07
peacecila
關於這個主題所延伸出的「小小戒聽除」疑問,該怎麼說呢?至少,有兩個疑問:
1、僧戒的新制與舊戒內容新更都是經過公開招集僧眾宣告的過程,「私下聽說」是很不尋常的現象,尤其如果是「死無對證」的狀況下,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沒交集。
2、一直到佛陀臨死前,如果真的對「小小戒」的定義有疑?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問佛陀,佛陀臨死前還剛收了一位新學生。關於這點,長阿含的遊行經記載「小小戒聽除」則是在佛陀臨死前「公開」說的,那真的就是一種「來不及」的狀況。「遊行經」所記載的情況十分有利於僧門內「小小戒聽除」的支持者,不過,這種狀況對比「疑問1、」的平時狀況,一樣是很不尋常的現象。這會是「佛陀」處理事情的方式嗎?

總之,教界的現象,以目前看來的確非常詭異:

狀況現象1:僧眾可以自行決定除去戒律,但對於可除去的「戒律」,有那些可除、那些不可除卻一概茫然不知?

狀況現象2:在家眾受到「破戒後不可再重新授戒」的謠言所催眠,畏懼重新受戒、持戒、學戒。

狀況現象3:就算不受戒、不持戒、不學戒,至少也要考慮「業」的問題,可是,又有人鼓吹「唸佛可滅罪業」、「滅罪業真言」、「帶業往生」…等等方法。

觀察這些現象,不免令人懷疑教界內「出家」與「在家」兩眾的「戒學」是不是已被敗壞?

發表於 : 2006-11-03, 09:28
Mahanama
peacecila 寫:狀況現象1:僧眾可以自行決定除去戒律,但對於可除去的「戒律」,有那些可除、那些不可除卻一概茫然不知?
不是茫然不知,而是沒有共識。第一結集時,與會的阿羅漢曾討論過這個問題,但沒有具體結論。若將有關修四神足可住世一劫的經文與小小戒可捨的遺命放在一起觀察,我想佛陀的原意可能是強調禪定的重要,同時也為日後不同國度的僧團生活作了務實的考量。當然!同意僧團捨小小戒,是有風險的;倘若僧團之中的非法眾居多數,捨小小戒不但不能帶來方便,反而使僧團敗壞,但修行之事主要是向自己負責,戒律原本就不是佛陀統治僧眾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