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6 頁)

受念處怎麼修?

發表於 : 2006-06-24, 07:46
shanguan
比丘們!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呢?

比丘們!比丘在經歷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歷快樂的感受。」

在經歷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歷痛苦的感受。」

在經歷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經歷不苦不樂的感受。」

在他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執著於快樂的感受。」

沒有執著於快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快樂的感受。」

在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正執著於痛苦的感受。」

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痛苦的感受。」

當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

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清楚了知:「我沒有執著於不苦不樂的感受。」

(25)於是他於內部就感受觀察感受,於外部就感受觀察感受,同時於內部、外部就感受觀察感受。因此,他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感受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感受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

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

可見,觀察感受並不局限於是不是「清楚」,也不是局限於是不是「痛苦」,在佛法來看,任何感受,不管是苦是樂還是不苦不樂,不管有對這個感受有沒有執著,它都是無常的,也就是苦的。

因爲佛說:當思惟四法本。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當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謂第二法本。當共思惟。一切法無我。此第三法本。當共思惟。滅盡為涅槃。是謂第四法本。當共思惟。如是。諸比丘。當共思惟此四法本。

發表於 : 2006-06-24, 10:16
MOSHENGREN
就是說:這個感受不論有沒有被觀察,它只是按它的方式,根與塵合緣生起苦或樂受,然後滅去。這個受被心執取,或者沒有被心執取。只有這些現象。

發表於 : 2006-06-24, 17:21
shanguan
談到實際的修行,就要細細説明。

儅我們說觀時,必定存在一個能觀的和所觀的,拿受念處來説,能觀的是心,所觀的是受。

我們知道,心和受都是無常的,如果受和心都是同時無常的,那麽心看到的受應該是靜止的,就像兩輛同速行駛的車,一輛車上的人看另一輛車是靜止的一樣。所以,心必定不是只看現在,只有參照了過去和未來才能知道現在的變化,才能看到無常。

這就是爲什麽只觀當下是不能見到無常的原因。

Re: 受念處怎麼修?

發表於 : 2006-06-24, 17:21
peacecila
shanguan 寫:比丘們!比丘如何就感受觀察感受呢? ............................
可見,觀察感受並不局限於是不是「清楚」,也不是局限於是不是「痛苦」,在佛法來看,任何感受,不管是苦是樂還是不苦不樂,不管有對這個感受有沒有執著,它都是無常的,也就是苦的。
在「十二因緣(1)」的討論中,你不是說,還要再加上「如理作意」嗎?現在你所貼的受念處經文,那裏有提到什麼「如理作意」啊?!

善觀:「……
我已經講過了,三世緣起包括了刹那緣起,單純地觀察感受只是一種低級的思維,如果沒有如理作意,那和享受五慾的俗人沒有什麽兩樣,因爲他們也在及時行樂,體驗各種感受……。
…」

發表於 : 2006-06-24, 17:27
shanguan
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清楚覺知就是如理作意。

發表於 : 2006-06-24, 17:29
peacecila
shanguan 寫:談到實際的修行,就要細細説明。儅我們說觀時,必定存在一個能觀的和所觀的,拿受念處來説,能觀的是心,所觀的是受。

我們知道,心和受都是無常的,如果受和心都是同時無常的,那麽心看到的受應該是靜止的,就像兩輛同速行駛的車,一輛車上的人看另一輛車是靜止的一樣。所以,心必定不是只看現在,只有參照了過去和未來才能知道現在的變化,才能看到無常。這就是爲什麽只觀當下是不能見到無常的原因。
可是,在很多的討論中,你強調的都是「過來世與未來世」。事實上,真的處在「禪觀」的狀況中,那有時間去想什麼過去、未來。因為注意看、注意覺知都來不及了,還談什麼過去、未來。

發表於 : 2006-06-24, 17:46
shanguan
那是你對禪觀的誤解所致,因爲你以爲的禪觀只是一種感性認識而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是不能斷除無明的,只有通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的正見才能破除無明,這裡沒有什麽來不及的問題。

世間的無常並不需要你都親自去感性認識,而是以你的感性認識作爲素材,通過理性認識歸納演繹推理抉擇,才能知道一切行皆苦的正見來。不然,你作爲人道又怎麽體驗天道的苦呢?

發表於 : 2006-06-24, 18:01
peacecila
又在胡說什麼「感性認識」,禪修是如實觀,那有什麼「感性認識」。

發表於 : 2006-06-24, 18:28
sunrise
shanguan 寫:談到實際的修行,就要細細説明。

這就是爲什麽只觀當下是不能見到無常的原因。
活在當下意思是活在自處父母境界的意思。將念頭安住,觀照現前內外全體顯現的一種狀態。
當下其實是對過去、現在、未來全方位的觀照。
以下是我在內觀禪林發表的個人看法: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 ... orumpost55

我們常妄想紛飛,於現在、過去及未來不如知實,這就是沒有活在當下之意。活在當下,其實也就是說好好處理現前所面臨到的問題。

發表於 : 2006-06-24, 19:08
shanguan
但是他們把當下解釋為現在,所以這個“當下”的定義就有分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