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淨觀的歷史事件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05-16, 19:36

shanguan 寫:我擧個例子,佛陀因爲對不該說的人說了不淨觀,造成60多位比丘的非正常死亡,這個也是佛的正遍知麽?
幸好此事不是發生在現代,否則佛教就會被社會大眾當成大衛教派、奧姆真理教之類的Cult。佛教徒修四不壞淨,求證初果,不先調和『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與不淨觀導致六十多人死亡的慘劇兩者間的矛盾,念佛恐怕很難深入。 :lol: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6-05-18, 11:49

Mahanama 寫: 幸好此事不是發生在現代,否則佛教就會被社會大眾當成大衛教派、奧姆真理教之類的Cult。佛教徒修四不壞淨,求證初果,不先調和『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與不淨觀導致六十多人死亡的慘劇兩者間的矛盾,念佛恐怕很難深入。 :lol:
一群比丘修不淨觀而自殺的詳細情況並不清楚,這些自殺行者的過往因由與內在知見如何,經文中佛陀也沒詳加說明,亦沒說起這些自殺行者獲證的果位,更沒人知道用其他的方法去教導能不能讓這些自殺者獲得更高的果位,如果就以此立論去評斷釋迦牟尼佛陀愧為『可化丈夫之無上調御士』(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那這種質疑就依然如同本討論串其他對佛陀的質疑與猜測一樣,都是無有是處,只是障礙自己而已,因為批評者並沒有真正的觀察到什麼法足已評斷佛陀,只是因為不信而來的片面質疑,當然人們大可一直提出一大堆這類的假設性推測來數落佛陀,佛陀也已經無法為自己反駁,自古以來謗佛者也不嫌少,不信者亦多,這並不足為奇,末學再解釋此類事情一次,類似的舉例將不再辯解。

假如一個行者不能正見有生必有死,死魔的陰影就會障礙知見,死亡並不是一種錯誤,而是必然來臨的結束,因為對於身體的貪愛與病痛的恐懼,眾生心意才把死亡連結到醜惡不願與錯誤上面,因此若把死亡歸咎成一種醜惡的錯誤,是令人抗拒不願意去坦然接受的,那就是錯失了正見,執取了世間的錯誤見解。

世間人對於厭世自殺的極度譏嫌,有兩種知見混合在此世俗知見當中,一種就是上述的死亡是醜惡不願與錯誤的。第二種知見則是認為厭世一定是錯誤的,貪愛世間才是世俗人所應該要認同的,因為這兩種知見混合才造成對自殺的極度譏嫌。

第二種知見來說,邪教的厭世其原因是由於鼓吹盲信而導致,這當然是錯誤的厭世該被所有人來譏嫌,佛陀教法的厭世則是基於正確的知見諸法,而現起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捨的心意。厭離世間(厭離三界)可以說是每個證道者的心意基石,所以這種厭世與邪教鼓吹的厭世有極大的不同。
對於永斷欲貪的聖者,就要有過往的因由,才有足夠的力來發起慈悲心,主動去幫助其他眾生,佛陀就是這樣一個有極偉大慈悲心的聖者,每個聲聞阿羅漢都是或多或少受到佛陀的感召才比較願意去教導眾生,經文中佛陀經常這樣勸導上座阿羅漢比丘不是嗎?如果真有特定一些人修行厭世後導致自殺這樣的情況,這並沒有很奇怪,佛陀的教法的本質就是要行者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捨,因為特定一群人可能修行的太急太猛,或可能太契入不淨觀的厭患自身,而產生太獨斷的取滅,只能說是這些自殺者毫無慈悲,完全沒有顧慮到眾生的觀感,沒有替眾生著想,這並不能怪到佛陀身上,佛陀也說了這樣自殺不好,要多修安般那取安樂住不是嗎?因此不能把這些自殺行者的沒有慈悲,全怪罪到佛陀身上,這並不是佛陀能左右的,難道佛陀教導出來的聖賢都要全部一個樣嗎?當然不可能,每個人或每群人都有其過往的業緣因由,就算阿羅漢的最後世也一樣千百種不同,有少數因病苦而自殺,有的因為沒修慈心被毒蛇咬死,有的也會被外道仇怨而打死,這些佛陀當然無法改變,難道這些世俗譏嫌的死亡方式,都要怪罪到佛陀身上?佛陀只能教導這些弟子,令其獲得相應其業果來說最好的修行成果,所以就如同我們在此討論的共識:佛陀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呀!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5-18, 15:04

這些自殺的比丘是邪見者,經中明確說到了。

因爲他們居然相信那個外道可以讓他們解脫。

而經中的阿羅漢的自殺是自己的行爲,並沒有要求別人殺了他。

這和六十比丘就外道殺他解脫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請注意自殺和求他殺的區別!

如果他們是阿羅漢,他們難道不知道殺阿羅漢是有很大的罪業的麽?

有哪個聖人會有要求別人犯殺戒的行爲的?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05-18, 21:51

律部的記載很清楚。佛陀先宣說並讚歎不淨觀,於是比丘們勤修不淨觀,結果許多人可能因為嚴重的憂鬱症而尋死。經過這次事件後,佛陀才改教安那般那念。除此之外,戒律於制定後,因各種主客觀因素而頻頻修改的事例多得不勝枚舉。這些都說明了佛陀是一位老師,而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而且修行中會遇到的問題也不是靠著憶念佛陀德號或對佛陀有不動搖的信心,就能解決得了。 :wink: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6-05-21, 16:32

shanguan 寫:這些自殺的比丘是邪見者,經中明確說到了。
因爲他們居然相信那個外道可以讓他們解脫。
請把經文仔細再看一次,再仔細想想,經文所說並不是這個意思,有邪見的只有那個外道與魔天,那些比丘只是相信外道可以殺了他們,讓他們獲得止息,解脫這個惡露不淨的身體。
shanguan 寫: 有哪個聖人會有要求別人犯殺戒的行爲的?
教唆別人殺自己,這種行為的確是不對的,給有意願安樂死的痛苦病患打強烈麻醉針的醫生,這種行為對這個醫生來看,末學認為並不會有太強的惡業果報,至於這樣的教唆可不能可能出現在沒有慈悲心的聖者身上,末學無法斷言,其實整個情況來說,末學不知道的還是很多,根本無法做出斷言,因此只能選擇相信佛陀。你們的情況也是類似這樣,因此該怎麼選就看自己了。

正確的相信,基於法的相信,可以讓心意安穩堅定有力,一個安穩而堅定有力的心意對正道修行來說是有很多好處的,佛陀不是也要弟子們修信根信力嗎?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5-21, 19:12

  (八○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聚落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言。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

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有異比丘極生厭患惡露不淨。至鹿林梵志子所。語鹿林梵志子言。賢首。汝能殺我者。衣缽屬汝

時。鹿林梵志子即殺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邊。洗刀時。有魔天住於空中。贊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能令諸沙門釋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諸長利衣缽雜物悉皆屬汝

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缽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循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時。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

爾時。世尊至十五日說戒時。於眾僧前坐。告尊者阿難。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

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緣故。令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

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阿難白佛。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佛告阿難。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廣說。乃至如滅出息念而學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我請大家都來看看,以上經文中紅色的部分中的諸比丘所說是有正見的話麽?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5-22, 19:00

這篇經文有一個角色的問題,這篇應該和律部記載的是同一件事,既然在律部發生制戒的事實,我認為殺人者應該是比丘而不是梵志,但肯定的是受了外道觀念的影響。
這不代表六十個比丘被殺的結果不一樣,六十比丘要求被殺,是把「厭世」和「止息」弄混了,厭世而自殺不代表止息,當然,一部分是受到了外道的「欺騙」,表示這些比丘連入初果的「疑」也尚未除去,才會學不全止息的意義分不出外道的觀念。

這樣說並不是講不淨觀就是沒問題的。
有一個比丘曾經看一個剛死去的女人練習不淨觀卻起了色心,當他尋求佛陀的教導時,佛陀告訴他:「應該從頭臉看起,而不是腳。」
從這個例子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原來不淨觀還有許多的細節,現在卻沒有系統的流傳。
再細看這個例子,我們發現,學習不淨觀在某些課題的學習上,我們必須先克服人心理原始的恐懼,至少在心中確認「這只是死人只是屍體」之前,莫名的害怕在每個人心裡盤旋的時間長短差異就很大,如果沒有足夠的抗壓能力,很容易在確立前就出問題,這種心理崩潰產生的精神疾病,我想精神科醫師可能會給你一堆的病名,更不用說還有其他類似的情況。

這樣說也不代表不淨觀是無效的,在經中看到大部分的阿羅漢使用的卻都是安般,也就是說,不淨觀不是一個成功的方法,至少不是一個能普及的學習方式。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05-22, 19:45

根據四分律的記載,世尊成道十二年後才開始為僧團制戒,而安那般那念禪法則是在比丘集體自殺事件(四波羅夷之三的制戒因緣)後,才宣說出來,當然在此之前的阿羅漢都不是依安那般那念禪法成就的。安那般那念雖然較不淨觀溫和而安全,但沒掌握到要領,也一樣白費時間,連近行定也達不到。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6-05-24, 00:24

如是我聞
...................................
有魔天住於空中。贊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能令諸沙門釋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諸長利衣缽雜物悉皆屬汝

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缽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循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時。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
*********************************************
以上節錄經文,標紅字者為邪見,無論任何型態的殺人,都絕對不可能獲得無量功德

如果真的是阿那含聖者以上的死亡,無論是如何死亡,的確都是解脫欲界,不再受欲界的胞胎血氣之苦,阿羅漢聖者如果死亡,不論是何種方式,都是解脫三界,如鳥出卵,所以那些比丘所說,並不是什麼邪見,至於那些比丘有沒有證得果位,末學觀察經文中並沒有看到佛陀斥說這些比丘愚痴,未得說得未證說證,不過也沒提及究竟如何,末學不做斷言,只選擇相信佛陀。

因此可知邪見的只有魔天與這位鹿林梵志而已。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05-24, 06:47

當A認為殺害證得初果以上的比丘會有功德,B卻同意A的看法而自願讓A殺害,那麼B一定是觀念有問題。

經中提到的比丘若是不願意,是都不會被殺害的,只有同意且自願的比丘才被殺害。由此可見那些被殺害的比丘,觀念的確是有問題,否則不會因此就讓別人犯殺生戒(而且是犯波羅夷的殺人),還以為對方因此會有功德。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