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解釋:「無常即苦。苦即非我。」?

發表於 : 2005-12-30, 00:10
建山明
《雜阿含》(九)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雜阿含》(一0)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雜阿含》(一一)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雜阿含》(一二)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無常即苦。苦即非我。」「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為什麼「無常即苦」、「無常者則是苦」?有一些解說,似乎有許多理由可說。而「苦即非我」、「苦者則非我」,這樣的判斷,乍一讀,似乎語意在邏輯上是斷裂的,「苦」怎麼「即」「非我」呢?

發表於 : 2005-12-30, 00:31
建山明
《雜阿含》(一)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BBCALL 寫:發表於: 星期四 十二月 29, 2005 3:41 pm
文章主題: 解讀【雜阿含一經】

基於上述,單就陰相應的部分,由於北傳各經中,其本身前後內容,並無能尋獲前文明顯對應處,故添加空字的表達之情形會比較大‧如果舉一經之內容與「無常,苦,空,非我」定型句做一個前後對應來
看,則是:

觀色無常→無常
正見者則生厭離→苦
空→???
喜貪盡→非我

因此,可以知道「空」確實是添加語,而這個現像,在多處可見。
「無常即苦。苦即非我。」「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關於「無常即苦」、「無常者則是苦」,為什麼「無常即苦」、「無常者則是苦」,有一些解說,似乎有許多理由可說。讀了BBCALL法友以經解經闡明的「正見者則生厭離→苦」,豁然而通:「苦」的判斷,即基於「厭離」。厭離,而反觀無常五蘊,苦也。

而「苦即非我」、「苦者則非我」,這樣的判斷,乍一讀,似乎語意在邏輯上是斷裂的,「苦」怎麼「即」「非我」呢?讀了BBCALL法友以經解經闡明的「喜貪盡→非我」,也豁然而通了:「非我」的判斷,基於對「苦」的喜貪盡。對「苦」的喜貪盡,故「苦即非我」、「苦者則非我」。

發表於 : 2005-12-30, 01:21
建山明
《雜阿含》(三)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總述:「無常即苦」的判斷,基於「厭離」。厭離,而反觀無常五蘊,苦也。故云:「無常即苦」、「無常者則是苦」。

「苦即非我」的判斷,基於斷「苦」。斷「苦」,故「苦即非我」、「苦者則非我」。故云:「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

發表於 : 2005-12-30, 15:54
direction
色受想行識無常則無常恆不變之我

無常即苦
無常即空
無常即非我

發表於 : 2006-01-01, 19:21
seasky
potato 寫:而「苦即非我」、「苦者則非我」,這樣的判斷,乍一讀,似乎語意在邏輯上是斷裂的,「苦」怎麼「即」「非我」呢?讀了BBCALL法友以經解經闡明的「喜貪盡→非我」,也豁然而通了:「非我」的判斷,基於對「苦」的喜貪盡。對「苦」的喜貪盡,故「苦即非我」、「苦者則非我」。
在邏輯上,「無常即苦」很容易理解體會,但「苦即非我」對初學者來說似乎有接不上、貫不通的迷惑,難於理解。

「苦即非我」,從苦的方向來理解也可以:
五陰當中如果有個主人(我),我是主人,我便可指使掌控五陰不苦;
但五陰苦或不苦,實際都不是我所能指使掌控,即知:五陰當中沒有主人(非我)

發表於 : 2006-01-01, 22:09
Lumania
seasky 寫:在邏輯上,「無常即苦」很容易理解體會,但「苦即非我」對初學者來說似乎有接不上、貫不通的迷惑,難於理解。

「苦即非我」,從苦的方向來理解也可以:
五陰當中如果有個主人(我),我是主人,我便可指使掌控五陰不苦;
但五陰苦或不苦,實際都不是我所能指使掌控,即知:五陰當中沒有主人(非我)
若說「我」是完全獨立存在而自我主宰的主體,不知是否有違世尊的本懷?

發表於 : 2006-01-01, 22:50
seasky
Lumania 寫:若說「我」是完全獨立存在而自我主宰的主體,不知是否有違世尊的本懷?
「我」:於五陰的內、中、外,誤認為有個完全獨立存在的自我、主宰、主體、本體,這些觀念便是:我(計我、見我)、我所(異我)、相在。

世尊明確指出五陰的真相是:非我、非我所(不異我)、不相在。

發表於 : 2006-01-02, 20:33
建山明
解讀:「無常」 則厭離,
    厭離 則說「苦」。
    於「苦」喜貪盡,
   「苦」盡則「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