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alec
文章: 5
註冊時間: 2023-08-27, 12:36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alec » 2023-09-02, 12:15

诸位大德好。在下在之前看到初果的相关表现时,在下注意到没有“恐惧”或者“惶恐”这一点。

令在下比较疑惑的是这里的“没有恐惧”是指能察觉到一瞬间的恐惧,因立刻忆念其无常使得恐惧消失/没有跟着恐惧走。还是说单纯的完全没有恐惧的念头产生。

在下在实修的时候,有看到一个这样的道路“心自然而然的知道无常等,所以不会被外界所吸引而保持一种平静。”(大概就是像这样的一个心境)还有一个比较低的阶段,就是还需要一部分心力去忆念无常等来治对。

有两种情况:
1.有的人虽然有无常我这个观念,也体会到了。但是他有的时候心被外界影响,这个无我的知见暂时不在心中,他此时就会被吓到。
但是这个人可以很快反应过来,提起无我的知见。也许恐惧还在,但是不会跟着走(或者恐惧就灭了)。

2.这个人甚至连一瞬间恐惧的念头都不会升起。

那么初果究竟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呢?

以上便算是在下的疑惑,谢谢法友们抽出时间来看这个贴。

一陣風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23-09-22, 20:18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一陣風 » 2023-09-28, 18:46

在下試著回答你的問題,你參考看看。

任何的修行次第,並非是肉眼就可以看出來,除非你是佛陀,否則對方的修行次第在哪裡,在下可以跟你保證,你絕對看不出來,所以說你看到的初果,沒有恐懼這一點,在下必須為你打個問號。

要成為須陀洹必須斷三結,這三結是指身見、戒禁取、疑,然而斷三結不能只靠著自身的感覺去評估,如果只是靠著自身的感覺去評估,而說自己是須陀洹,那麼恐怕會犯了未證言證的大妄語,如果藉由這些妄語去追逐自己的利益,那未來恐怕會有不好的因果,宜慎之。

再來你說,你觀察到初果的人沒有恐懼,你連是不是初果都不能夠肯定,那別人的心裡面,有沒有恐懼,你怎麼會知道呢,所以你問的這個問題,等於白問。

例如在戰場上衝鋒陷陣視死如歸的士兵,他們連死都不怕,那心裡面自然沒有恐懼,難道那一些衝鋒陷陣的士兵都是須陀洹嗎?

再來你說,你常常觀察無常以及無我,你認為因為(無我)所以沒有恐懼,在下認為你對於(無我)這個名詞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在下有開一個(自問自答)的主題,裡面有一個是(既然無我何必修行)的問題,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去看看。

alec
文章: 5
註冊時間: 2023-08-27, 12:36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alec » 2023-09-28, 19:05

一陣風 寫:
2023-09-28, 18:46
在下試著回答你的問題,你參考看看。

任何的修行次第,並非是肉眼就可以看出來,除非你是佛陀,否則對方的修行次第在哪裡,在下可以跟你保證,你絕對看不出來,所以說你看到的初果,沒有恐懼這一點,在下必須為你打個問號。

要成為須陀洹必須斷三結,這三結是指身見、戒禁取、疑,然而斷三結不能只靠著自身的感覺去評估,如果只是靠著自身的感覺去評估,而說自己是須陀洹,那麼恐怕會犯了未證言證的大妄語,如果藉由這些妄語去追逐自己的利益,那未來恐怕會有不好的因果,宜慎之。

再來你說,你觀察到初果的人沒有恐懼,你連是不是初果都不能夠肯定,那別人的心裡面,有沒有恐懼,你怎麼會知道呢,所以你問的這個問題,等於白問。

例如在戰場上衝鋒陷陣視死如歸的士兵,他們連死都不怕,那心裡面自然沒有恐懼,難道那一些衝鋒陷陣的士兵都是須陀洹嗎?

再來你說,你常常觀察無常以及無我,你認為因為(無我)所以沒有恐懼,在下認為你對於(無我)這個名詞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在下有開一個(自問自答)的主題,裡面有一個是(既然無我何必修行)的問題,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去看看。
感谢法友的回复,

可能是我之前写的没有表达清楚,我并没有确认自己是初果,不好意思。

至于关于提到的初果的表现,这是我在一篇文章里找到的,名字叫初果及初果之后。以下是其中的内容:

[阿难尊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那说] “一位受到圣者良好教育的弟子,当有了这四种(初果)素养,就不会有恐惧、惊惶,面于来世,不会怕死。”

----SN LV 27(相应部)

“于是,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人不再有疑问、混淆,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接着他染了重病。他在染了重病时,心想,‘我已经没有疑问、混淆了。我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他不会忧伤、不受折磨、不会哭泣、捶胸、狂乱。这也是一个临终前对死亡不惧不怕的人。”

----AN IV 184 (增支部)

关于您提到的断三结,这个我也是知道的。但是就如上所说,“没有恐惧”这是我疑惑的一个点。我认为这个也可以算鉴定标准中的一项,但是我却不知道它的范围是什么。所以争对这个没有恐惧我才会有所疑问。

在没有正念的情况下,恐惧真的不会产生吗?

总而言之,谢谢您的回复。

Jotika
文章: 75
註冊時間: 2018-11-27, 22:57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Jotika » 2023-10-02, 11:14

雜阿含有兩處提到恐怖:

A. 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離五恐怖,何等[為]五?謂:不活恐怖、惡名恐怖、眾中恐怖、死恐怖、惡趣恐怖,是名五恐怖。」--------->但是好像沒有相對應巴利文,跟四力也對不上 (雜阿含670經)
B. 什麼是熄滅的五種恐懼和危險?比丘們啊,不殺生……不予不取……不邪淫……不妄語……戒除發酵和蒸餾等致醉物 ……這五種恐懼和危險都被消除了----------> 這個有相對應巴利文 (雜阿含845經)

須陀洹具足四種入流支:

他具足哪四種入流支?在此,諸比庫,聖弟子已對佛……對法……對僧伽……堅定信心,並具足戒德。受到聖者的喜愛。他具有這四種入流支。

其中”具足戒德“,就足以讓他遠離及熄滅“五種恐懼和危險”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無明火 » 2023-11-14, 02:40

alec 寫:
2023-09-28, 19:05
感谢法友的回复,

可能是我之前写的没有表达清楚,我并没有确认自己是初果,不好意思。

至于关于提到的初果的表现,这是我在一篇文章里找到的,名字叫初果及初果之后。以下是其中的内容:

[阿难尊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那说] “一位受到圣者良好教育的弟子,当有了这四种(初果)素养,就不会有恐惧、惊惶,面于来世,不会怕死。”

----SN LV 27(相应部)

“于是,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人不再有疑问、混淆,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接着他染了重病。他在染了重病时,心想,‘我已经没有疑问、混淆了。我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他不会忧伤、不受折磨、不会哭泣、捶胸、狂乱。这也是一个临终前对死亡不惧不怕的人。”

----AN IV 184 (增支部)

关于您提到的断三结,这个我也是知道的。但是就如上所说,“没有恐惧”这是我疑惑的一个点。我认为这个也可以算鉴定标准中的一项,但是我却不知道它的范围是什么。所以争对这个没有恐惧我才会有所疑问。

在没有正念的情况下,恐惧真的不会产生吗?

总而言之,谢谢您的回复。

Q1 当有了这四种(初果)素养,就不会有恐惧、惊惶,面于来世,不会怕死。”
初果已經知道身和心不是我,知道這個我存在是因為執取身心而生起的錯誤理解。當死亡來臨的時候,初果人全然接受死亡這個事實,因為了解到身心敗壞當中並沒有一個實體叫我死去,因此就沒有我死去這樣的恐懼產生。

Q2 在没有正念的情况下,恐惧真的不会产生吗?
反問一句,正念忘失的時候,智慧會退失嗎?不會。因為三種錯誤的見解(三結的邪見)已經清除,所以這種內觀智慧一旦生起是不會退失的。因此,既然初果已經徹底知道身心不是我,就不會有我死去這樣的恐懼產生。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無明火 » 2023-11-21, 00:50

無明火 寫:
2023-11-14, 02:40
Q1 当有了这四种(初果)素养,就不会有恐惧、惊惶,面于来世,不会怕死。”
初果已經知道身和心不是我,知道這個我存在是因為執取身心而生起的錯誤理解。當死亡來臨的時候,初果人全然接受死亡這個事實,因為了解到身心敗壞當中並沒有一個實體叫我死去,因此就沒有我死去這樣的恐懼產生。

Q2 在没有正念的情况下,恐惧真的不会产生吗?
反問一句,正念忘失的時候,智慧會退失嗎?不會。因為三種錯誤的見解(三結的邪見)已經清除,所以這種內觀智慧一旦生起是不會退失的。因此,既然初果已經徹底知道身心不是我,就不會有我死去這樣的恐懼產生。
找到一篇經文:
優波先那尊者是證得解脫阿羅漢,面對死亡面不改色是因為對身心已經完全沒有執取,因為對身心沒有執取,所以沒有恐懼

阿含經故事選(共106則,紙本742頁) 莊春江 編著 091.面不改色的優波先那
https://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91.htm
091.面不改色的優波先那
  有一次,尊者優波先那與尊者舍利弗,來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郊外墓地附近,住在一個名叫蛇頭巖的地方。
  蛇頭巖有山洞,附近常有毒蛇出沒。
  這天,尊者優波先那獨自一人在山洞中禪坐。不巧,有一條小毒蛇從頂上掉下來,落在尊者的身上,並且咬傷了尊者。
  蛇毒很快地在尊者的身上起了作用,尊者知道自己被毒蛇咬了,但因蛇毒毒性已經發作而失去了行動能力。於是,尊者優波先那叫喚在洞外不遠處樹下的尊者舍利弗,對他說:
  「舍利弗學友!毒蛇掉在我的身上,我被毒蛇咬了,你趕快進來,將我的身體搬到洞外。這個中毒的身軀,像握在手中的米糠糰,現在已經鬆了手,很快地就要崩散掉一樣。」
  尊者舍利弗進洞來一看,沒發現尊者優波先那的身體與容貌有任何異樣,懷疑地問:
  「優波先那學友!可是,我看你的容貌與身體狀況,和平常一樣啊,怎麼會說身體中毒了,即將壞散,要我將你的身體移出去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尊者優波先那告訴尊者舍利弗說:
  「舍利弗學友!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的眼睛等六根是我,或是我的,那麼,或許被毒蛇咬了,臨終前他的身體、臉色就會有異樣,我是不會這樣認為的,所以,舍利弗學友!我的身體、臉色怎麼會有異樣呢!」
  尊者舍利弗明白了,讚歎道:
  「正是,優波先那學友!你早已離我、我所、我慢,離一切煩惱繫著,而且是從根本斷除,就像截斷多羅樹的樹根一樣,以後永遠不會再生起了,所以,身體和臉色怎麼會有異樣呢!
  於是,尊者舍利弗將尊者優波先那的身軀移出洞外,尊者優波先那隨即入滅了,身軀一如鬆開的米糠糰一樣,壞散了。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相應部第三五相應第六九經》、《雜阿含第二五二經》。
  二、故事中,尊者舍利弗以「長夜離我、我所、我慢繫著使」、「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永不復起」的詞句讚歎尊者優波先那,顯然,這些都是對解脫聖者的讚歎,尊者優波先那無疑地已經是解脫阿羅漢了,而且是能入「根本定」的俱解脫阿羅漢(參考印順法師《華雨集(三)》第二一四頁)。我們看到一位俱解脫阿羅漢,在面臨死亡前,展現了不受軀體苦痛干擾的平靜


《雜阿含經》第252經
https://buddhaspace.org/agama/sub/252.html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比丘名優波先那①,住王舍城寒林②中塜間蛇頭巖下迦陵伽行處。時,尊者優波先那獨一於內坐禪。
時,有惡毒蛇長尺許,於上石間墮優波先那身上,優波先那喚舍利弗:「語諸比丘,毒蛇墮我身上,我身中毒,汝等駛來,扶持我身,出置於外,莫令於內身壞碎,如糠糩ⓐ聚③。」
時,尊者舍利弗於近處,住一樹下,聞優波先那語,即詣優波先那所,語優波先那言:「我今觀汝色貌,諸根不異於常,而言中毒,持我身出,莫令散壞,如糠糩[*]聚,竟為云何?」
優波先那語舍利弗言:「若當有言:『我眼是我、我所。耳、鼻、舌、身、意,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所。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我、我所。地界④,地界是我、我所。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是我、我所。色陰,色陰是我、我所。受、想、行、識陰,受、想、行、識陰是我、我所』者,面色諸根應有變異。我今不爾,眼非我、我所;乃至識陰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諸根無有變異。」
舍利弗言:「如是,優波先那!汝若長夜離我、我所、我慢繫著使,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永不復起,云何面色諸根當有變異。
時,舍利弗即周匝扶持優波先那身出於窟外,優波先那身中毒碎壞,如聚糠糩[*]。
最後由 無明火 於 2023-11-21, 14:17 編輯,總共編輯了 6 次。

alec
文章: 5
註冊時間: 2023-08-27, 12:36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alec » 2023-11-21, 02:20

感谢法友的回复:

对于Q2:倘若一个初果在被贪嗔干扰时候他还可以一直保持正见吗?倘若正见是连连续续无法被持续保持,那么他那个时候还可以有身心非我的智慧去维持吗?
(题外话:初果在没有正念的时候不会被跳吓吗)
这个问题非常的浅薄,还请法友您慈悲开示。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無明火 » 2023-11-21, 06:50

alec 寫:
2023-09-28, 19:05
感谢法友的回复,

可能是我之前写的没有表达清楚,我并没有确认自己是初果,不好意思。

至于关于提到的初果的表现,这是我在一篇文章里找到的,名字叫初果及初果之后。以下是其中的内容:

[阿难尊者对居家者安那塔品迪卡那说] “一位受到圣者良好教育的弟子,当有了这四种(初果)素养,就不会有恐惧、惊惶,面于来世,不会怕死。”

----SN LV 27(相应部)

“于是,有这样的情形,一个人不再有疑问、混淆,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接着他染了重病。他在染了重病时,心想,‘我已经没有疑问、混淆了。我已经对真法确认无疑。’他不会忧伤、不受折磨、不会哭泣、捶胸、狂乱。这也是一个临终前对死亡不惧不怕的人。”

----AN IV 184 (增支部)

关于您提到的断三结,这个我也是知道的。但是就如上所说,“没有恐惧”这是我疑惑的一个点。我认为这个也可以算鉴定标准中的一项,但是我却不知道它的范围是什么。所以争对这个没有恐惧我才会有所疑问。

在没有正念的情况下,恐惧真的不会产生吗?

总而言之,谢谢您的回复。
我在網上找到這篇文章的中文版,中文版是從英文版翻譯過來的。

初果 第二部分:初果与初果之后(即入流者、须陀洹)(美国 坦尼沙罗尊者)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
http://read.goodweb.net.cn/news/news_vi ... wsid=17249

Stream Entry & its Results | Into the Stream
https://www.dhammatalks.org/books/IntoT ... n0005.html

以下是你引用內容的英文原文:
[Ven. Ananda is speaking to Anathapindika:] “A well-instructed disciple of the noble ones, when endowed with these four qualities [the factors of stream entry], has no terror, no trepidation, no fear at death with regard to the next life.”

—SN 55:27

“Then there is the case of the person who has no doubt or perplexity, who has arrived at certainty with regard to the True Dhamma. Then he comes down with a serious disease. As he comes down with a serious disease, the thought occurs to him, ‘I have no doubt or perplexity. I have arrived at certainty with regard to the True Dhamma.’ He doesn’t grieve, isn’t tormented; doesn’t weep, beat his breast, or grow delirious. This, too, is a person who, subject to death, is not afraid or in terror of death.”

—AN 4:184


我又找到蕭式球翻譯的中文經文

相應部.五十五.入流相應.二十七.給孤獨長者之二 (蕭式球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給孤獨長者生了病,病得很重。於是,給孤獨長者吩咐一個下
人: “來吧,你前往阿難尊者那裏,用我的名義頂禮阿難尊者雙足。你這樣
說: ‘大德,給孤獨長者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尊者雙足。願尊者悲憫,前
往給孤獨長者的居所就好了。’ ”
那位下人回答給孤獨長者: “主人,是的。” 於是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對阿
難尊者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阿難尊者說: “大德,給孤獨長者生了病,病
得很重。他頂禮尊者雙足。願尊者悲憫,前往給孤獨長者的居所就好了。”
阿難尊者保持沉默以表示願意探望給孤獨長者。
在上午,阿難尊者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前往給孤獨長者的居所。阿
難尊者抵達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給孤獨長者說: “居士,你
怎麼樣,病痛有沒有消退,有沒有感到好轉呢?”
“大德,我在轉差,病痛在增加,沒有感到好轉。”
“居士,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具有四法,便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
張、恐懼。這四法是什麼呢?
“居士,一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佛沒有淨信,當看見在自身之中對佛沒有
淨信時,便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張、恐懼。
“居士,再者,一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法沒有淨信,當看見在自身之中對
法沒有淨信時,便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張、恐懼。
“居士,再者,一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僧沒有淨信,當看見在自身之中對
僧沒有淨信時,便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張、恐懼。
“居士,再者,一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戒行不好,當看見在自身之中戒行不
好時,便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張、恐懼。
“居士,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具有這四法,便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
張、恐懼。
“居士,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具有四法,便不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
張、恐懼。這四法是什麼呢?
“居士,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
‘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
人師.佛.世尊。’ 當看見在自身之中有這種淨信時,便不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
到驚慌、緊張、恐懼。
“居士,再者,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
白: ‘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
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當看見在自身之中有這種淨信
時,便不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張、恐懼。
“居士,再者,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
白: ‘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
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
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當看見在自身之中有這種淨信時,便不會
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張、恐懼。
“居士,再者,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
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當看見在
自身之中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時,便不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緊張、恐
懼。

“居士,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具有這四法,便不會對死亡和下一生感到驚慌、
緊張、恐懼。”

“阿難大德,我沒有恐懼。我怎會有恐懼呢!我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
信,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世尊所說
的在家正行學處,我在自身之中看不見有任何破損。”
“居士,你有得著,你有善得!你能為自己記說得須陀洹果!”


《增支部》第四集.一八四.不恐懼
這時候,吒奴蘇尼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
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我這樣說,我持這種見
解:在死法之中的人,沒有一個對死亡是不恐懼、不震驚的。”
“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有些對死亡是恐懼、震驚的,有些對死亡是不
恐懼、不震驚的。
“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哪些對死亡是恐懼、震驚的呢?
“婆羅門,一些人對欲樂不離貪著、不離愛欲、不離愛著、不離渴求、不離
熱愛、不離渴愛,當他們有重病的時候便會心想: ‘這鍾愛的欲樂真的是要離開
我了!我真的是要離開這鍾愛的欲樂了!’ 他們感到傷心,感到不幸,感到悲
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這些對死亡是恐懼、震
驚的。
“婆羅門,再者,一些人對身體不離貪著、不離愛欲、不離愛著、不離渴
求、不離熱愛、不離渴愛,當他們有重病的時候便會心想: ‘這鍾愛的身體真的
是要離開我了!我真的是要離開這鍾愛的身體了!’ 他們感到傷心,感到不幸,
感到悲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這些對死亡是恐
懼、震驚的。
“婆羅門,再者,一些人沒有做過好事,沒有做過善行,沒有做過使人安心
的事情,只做惡事、殘忍的事、污染的事,當他們有重病的時候便會心想: ‘我
真的是沒有做過好事,沒有做過善行,沒有做過使人安心的事情,只做惡事、
殘忍的事、污染的事,我死後會投生到這些趣別之中!’ 他們感到傷心,感到不
幸,感到悲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這些對死亡
是恐懼、震驚的。
“婆羅門,再者,一些人對正法搖擺、疑惑、猶豫不決,當他們有重病的時
候便會心想: ‘我真的是對正法搖擺、疑惑、猶豫不決!’ 他們感到傷心,感到
不幸,感到悲哀,搥胸號哭,內心迷亂。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這些對死
亡是恐懼、震驚的。
“婆羅門,在死法之中這四種人,對死亡是恐懼、震驚的。
“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哪些對死亡是不恐懼、不震驚的呢?
“婆羅門,一些人對欲樂離貪著、離愛欲、離愛著、離渴求、離熱愛、離渴
愛,當他們有重病的時候不會心想: ‘這鍾愛的欲樂真的是要離開我了!我真的
是要離開這鍾愛的欲樂了!’ 他們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
哀,不會搥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這些對死亡是
不恐懼、不震驚的。
“婆羅門,再者,一些人對身體離貪著、離愛欲、離愛著、離渴求、離熱
愛、離渴愛,當他們有重病的時候不會心想: ‘這鍾愛的身體真的是要離開我
了!我真的是要離開這鍾愛的身體了!’ 他們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
會感到悲哀,不會搥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這些
對死亡是不恐懼、不震驚的。
“婆羅門,再者,一些人沒有做過惡事,沒有做過殘忍的事,沒有做過污染
的事,只做好事、善行、使人安心的事情,當他們有重病的時候便會心想: ‘我
真的是沒有做過惡事,沒有做過殘忍的事,沒有做過污染的事,只做好事、善
行、使人安心的事情,我死後會投生到這些趣別之中!’ 他們不會感到傷心,不
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哀,不會搥胸號哭,不會內心迷亂。婆羅門,在死法
之中的人,這些對死亡是不恐懼、不震驚的。
“婆羅門,再者,一些人對正法沒有搖擺、沒有疑惑、內心決定,當他們有
重病的時候便會心想: ‘我真的是對正法沒有搖擺、沒有疑惑、內心決定!’ 他
們不會感到傷心,不會感到不幸,不會感到悲哀,不會搥胸號哭,不會內心迷
亂。婆羅門,在死法之中的人,這些對死亡是不恐懼、不震驚的。

“婆羅門,在死法之中這四種人,對死亡是不恐懼、不震驚的。”
“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
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
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
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
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無明火 » 2023-11-21, 07:36

alec 寫:
2023-11-21, 02:20
感谢法友的回复:

对于Q2:倘若一个初果在被贪嗔干扰时候他还可以一直保持正见吗?倘若正见是连连续续无法被持续保持,那么他那个时候还可以有身心非我的智慧去维持吗?
(题外话:初果在没有正念的时候不会被跳吓吗)
这个问题非常的浅薄,还请法友您慈悲开示。
我嘗試回答你的問題

倘若一个初果在被贪嗔干扰时候他还可以一直保持正见吗?倘若正见是连连续续无法被持续保持,那么他那个时候还可以有身心非我的智慧去维持吗?
正見的意思是指對五蘊身心的理解程度。而初果的正見是明白到五蘊身心非我,但初果仍然是會對五蘊身心產生執取,所以初果常常會受到貪瞋干擾。雖然初果會受到貪瞋干擾,但不代表初果的正見就會因此而忘失。正見是不會斷斷續續、一時懂、一時不懂、上一秒懂、下一秒不懂。
因為道理只需要明白一次,不需要明白第二次。就算你不用提起正念,道理依然在心中。

(题外话:初果在没有正念的时候不会被跳吓吗)
嚴格來說,我認為不應該用會否受到驚嚇或者恐懼痛苦憂心等情緒來判斷一個人是否證到初果。
有一個例子,佛陀離世時,阿難尊者只證得初果,阿難尊者因為佛陀離世而傷心痛哭。

初果是要斷三結。是否斷除三結是對初果最好的參考準則。
例如你可以問自己"我是誰",當你問這個問題時,會生起什麼答案?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个佛学初学者的关于初果的疑惑

文章 無明火 » 2023-11-22, 02:11

無明火 寫:
2023-11-21, 07:36
我嘗試回答你的問題

倘若一个初果在被贪嗔干扰时候他还可以一直保持正见吗?倘若正见是连连续续无法被持续保持,那么他那个时候还可以有身心非我的智慧去维持吗?
正見的意思是指對五蘊身心的理解程度。而初果的正見是明白到五蘊身心非我,但初果仍然是會對五蘊身心產生執取,所以初果常常會受到貪瞋干擾。雖然初果會受到貪瞋干擾,但不代表初果的正見就會因此而忘失。正見是不會斷斷續續、一時懂、一時不懂、上一秒懂、下一秒不懂。
因為道理只需要明白一次,不需要明白第二次。就算你不用提起正念,道理依然在心中。

(题外话:初果在没有正念的时候不会被跳吓吗)
嚴格來說,我認為不應該用會否受到驚嚇或者恐懼痛苦憂心等情緒來判斷一個人是否證到初果。
有一個例子,佛陀離世時,阿難尊者只證得初果,阿難尊者因為佛陀離世而傷心痛哭。

初果是要斷三結。是否斷除三結是對初果最好的參考準則。
例如你可以問自己"我是誰",當你問這個問題時,會生起什麼答案?
找到一篇經文佐證:
初果的正見(解脫知見)不會因為震驚而忘失


舍利弗尊者因病入滅,阿難尊者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感到身體像失去平衡似的,不能辨別方向,甚至連法也不在心中,但沒有因此而帶走阿難尊者的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或解脫知見蘊。

相應部.四十七.念處相應.十三.純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住在摩揭陀的那羅村。他生了病,病得很重。純陀沙彌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
舍利弗尊者因病入滅,於是純陀沙彌帶著舍利弗尊者的大衣和缽,前往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去到阿難尊者那裏,對他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阿難
尊者說: “大德,舍利弗尊者入滅了。這是他的大衣和缽。”
“純陀賢友,有這個消息,應要見一見世尊。純陀賢友,讓我們一起前往世尊那裏,把這件事情告訴世尊吧。”
純陀沙彌回答阿難尊者: “大德,是的。” 於是,阿難尊者和純陀沙彌一起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阿難尊者對世尊說: “大德,這位純陀沙彌說,舍利弗尊者入滅了。這是舍利弗尊者的大衣和缽。大德,聽到舍利弗尊者入滅的消息,我感到身體像失去平衡似的,我不能辨別方向,甚至連法也不在心中。”
“阿難,舍利弗尊者入滅帶走了你的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或解脫知見蘊嗎?”
“大德,舍利弗尊者入滅沒有帶走我的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或解脫知見蘊。大德,舍利弗尊者是我們的教導者;他愛護別人,善於教導別人;對人開示,對人教導,使人景仰,使人歡喜;說法不會厭倦,熱衷幫助同修。舍利弗尊者使我們憶持法的精華、法的財富、法的助益。”
“阿難,我不是曾經對你說過嗎,所有我們的至親和喜愛的事物都會變化,都會消逝,都會和我們分離;要這些事物不變化,不消逝,不和我們分離是沒有可能的。阿難,任何生、有、眾緣和合的事物都是敗壞法,要它不敗壞是沒有可能的。
“阿難,就正如一棵樹心堅固的大樹,折斷了粗壯的樹枝。同樣地,在中心堅固的大比丘僧團裏,失去了舍利弗。
“阿難,要舍利弗不入滅是不可能的。任何生、有、眾緣和合的事物都是敗壞法,要它不敗壞是沒有可能的。
“阿難,因此,你要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你要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
“阿難,什麼是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呢?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阿難,這樣就是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了。
“阿難,無論現在或我入滅後,任何比丘如果能做自己的島嶼和皈依處,以法為島嶼和皈依處的話,他就是在有修學欲的比丘之中最高的。”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