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是外來語,再加上翻譯與歷代讀者的心得補充,所以有時候某個名詞的意義在不同的地方使用時,會有不同的意思。little_white_cat 寫: ↑2023-08-10, 10:27感謝法友的詳細回復。
我感覺經典中關於斷三結的部分的一致性還是很高的,什麽是身見、什麽是斷身見,在經典中都有明確的描述,而且經典中多處也記錄了證初果是見緣起(根本沒有提體驗涅槃),與斷身見也是一致的。
如果只看經典,不看後人的著作,不會聯想到還需要體驗涅槃,理解上沒有什麽疑惑。
10年前,論壇裏曾經討論過一次,我仔細看過這個帖子,認同法友的相關發言。只是因為這些觀點來自於多個著名的禪修老師,包括我個人很認可的坦尼沙羅尊者(在他的中文譯作中,也明確提到了初果會體驗涅槃),所以缺乏信心。
這個問題只能暫時擱置了,再次感謝。
涅槃的原意是指熱惱大渴的旅者找到綠洲而熱惱滅得清涼之意,所以苦滅與煩惱滅的時候,也可用涅槃形容。所以當別人這樣用的時候,不見得是指最終的阿羅漢果證。
證初果一定會歷經苦滅或煩惱滅的體驗,這樣才能驗證道諦(這個其實就是見證四聖諦的過程),之後都是在反反覆覆歷經這個過程,直到煩惱完全滅盡。但初果第一次清除的煩惱,一定跟三結(身見、戒禁取、疑)有關。
斷除疑結:主要是釐清了修行的目的與修法(苦滅與苦滅之道)。
斷除戒禁取:主要是斷除一切違背苦滅之道的邪知妄見。
斷除身見:認知五蘊無常非我。
初果只是見道,之後才算正式進入修道,從這個起點開始,“順趣浚輸,向於涅槃。”(隨順八正道這條河流順流而下,,最終流向涅槃大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