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諸賢
世尊說正法、律,現法離熾燃,不待時節,通達涅盤
末學想來,世尊的言教分為法和律兩大部分,法就是四聖諦,但律由於流傳的太多,不太容易掌握,翻看資料,覺得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比較重要,據資料介紹:梁慧皎《高僧傳》卷十一《論律》稱:「雖復諸部皆傳,而《十誦》一本,最盛東國。」唐道宣《續高僧傳》卷二十二《論律》也說:「自律藏久分,初通東夏,則薩婆多《十誦》一本,最廣弘持。」但讀來卻不太容易理解,希望得到諸位大德的指點
十誦律 (卷1)
佛在捨衛國。有一比丘名跋耆子。不捨戒戒羸不出還家作婬。後欲出家自作是念。我當先往問諸比丘。得出家不。不得則止。作是念已問諸比丘。諸比丘疑以此白佛。佛言。有人不捨戒戒羸不出還家作婬。可得出家更作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同入比丘戒法。不捨戒戒羸不出作婬法。是比丘得波羅夷不應共住
請教:前面世尊對該比丘的情況[不捨戒戒羸不出還家作婬]說可以[出家更做比丘],但後面卻說「不捨戒戒羸不出作婬法。是比丘得波羅夷不應共住」,這是不是矛盾呢?世尊的原意究竟是什麼呢?世尊在這裡說「從今是戒」,那麼是什麼「從今是戒」?應該是指「不捨戒戒羸不出作婬法。是比丘得波羅夷不應共住」從今是戒,但在後面又提到一位難提比丘也是不捨戒戒不羸不出作婬法,世尊卻原諒了他[善哉難提。汝更欲學比丘所學耶],該比丘並在僧中懺悔並得到了原諒[偏袒右肩脫革屣胡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聽。我難提比丘。不捨戒戒不羸不出作婬法。我今從僧還乞學法。僧憐愍我故。還與我學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是中一比丘於僧中唱。大德僧聽難提比丘不還戒戒不羸作婬法。是難提比丘從僧乞還學法。今僧憐愍故還與學法。若僧時到僧忍聽。還與難提比丘學法],那麼對於犯波羅夷戒的比丘是不是說只要他真心悔改並得到同住比丘比丘的原諒就可以繼續學法?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犯波羅夷戒就是可以懺悔、可以改過的,但據律中解釋「波羅夷者名墮不如。是罪極惡深重。作是罪者。即墮不如。不名比丘。非沙門非釋子。失比丘法。不共住者。不得共作比丘法」這說明犯波羅夷戒是極其嚴重的事,那麼,如果正確理解呢?
需要說明的是,末學無法用繁體文發言,這樣必然加重版主的負擔,得罪之處,還望包涵,當然,如果版主覺得末學此帖無價值,刪了也行,對於一個正信的行者,關心罪的輕重也許是不必要的,畢竟世尊說過,與微細罪當生大怖畏,但出於對讀通律典的欲求,還是把疑惑提了出來,不妥之處,諸君諒解。
請教十誦律
你提的經文是四波羅夷法關於不淨行(行淫)的部份,這裡說比丘犯不淨行的對象是針對人、非人(鬼神之類)、畜牲三種,而且都是指活生生的眾生。與這些眾生發生不淨行的確是犯波羅夷,要被驅離僧團。
那段問題經文應該是傳誦的錯誤造成,把不淨行整篇經文看過可以發現,那段文字的解釋跟其他地方的解釋都不同,可以確定是那段文字有問題。
另一個問題,難提比丘雖然是犯了與行淫有關的戒律,但是他並非是與人、非人、畜牲犯不淨行,而是與一匹死馬犯不淨行。死去的眾生遺體與活著的眾生,顯然是有很大不同的,與波羅夷法中不淨行的犯戒戒相不符,不屬於波羅夷罪。
這其實比較接近僧殘罪,比丘用不同方式自慰,這算是僧殘罪,比跟活著的眾生發生關係的罪要輕一些。十三僧殘法關於這個部份的戒相是:是中犯者有三種: 一者、發心欲出。 二者、身動。 三者、精出。
在四波羅夷法中有時會有一些其他的犯戒因緣,未必都是歸類於波羅夷罪,其他如僧殘法中的犯戒情況也未必都是僧殘。
另一個說他接近僧殘罪的理由是,犯僧殘罪的比丘是否能出罪,必須由其他20位以上比丘開會決定。而你提出的經文中,關於難提比丘在會議中請其他比丘同意他繼續在僧團學習的經文可以看出,這與決定犯僧殘罪比丘是否能出罪的會議類似。
那段問題經文應該是傳誦的錯誤造成,把不淨行整篇經文看過可以發現,那段文字的解釋跟其他地方的解釋都不同,可以確定是那段文字有問題。
另一個問題,難提比丘雖然是犯了與行淫有關的戒律,但是他並非是與人、非人、畜牲犯不淨行,而是與一匹死馬犯不淨行。死去的眾生遺體與活著的眾生,顯然是有很大不同的,與波羅夷法中不淨行的犯戒戒相不符,不屬於波羅夷罪。
這其實比較接近僧殘罪,比丘用不同方式自慰,這算是僧殘罪,比跟活著的眾生發生關係的罪要輕一些。十三僧殘法關於這個部份的戒相是:是中犯者有三種: 一者、發心欲出。 二者、身動。 三者、精出。
在四波羅夷法中有時會有一些其他的犯戒因緣,未必都是歸類於波羅夷罪,其他如僧殘法中的犯戒情況也未必都是僧殘。
另一個說他接近僧殘罪的理由是,犯僧殘罪的比丘是否能出罪,必須由其他20位以上比丘開會決定。而你提出的經文中,關於難提比丘在會議中請其他比丘同意他繼續在僧團學習的經文可以看出,這與決定犯僧殘罪比丘是否能出罪的會議類似。
ysq2836 寫:前面世尊對該比丘的情況[不捨戒戒羸不出還家作婬]說可以[出家更做比丘],但後面卻說「不捨戒戒羸不出作婬法。是比丘得波羅夷不應共住」,這是不是矛盾呢?
Dogbert 寫:那段問題經文應該是傳誦的錯誤造成,把不淨行整篇經文看過可以發現,那段文字的解釋跟其他地方的解釋都不同,可以確定是那段文字有問題。
經過一番考慮,我覺得傳誦錯誤的可能性不大,而是另一個可能性比較大,詳述如下。
從經文看來,跋耆子比丘沒有捨戒而捨棄出家的生活,自行返回家中成為普通人,而跟人發生性關係。爾後又想要回到僧團出家,就請比丘請示佛陀,是否可以再出家。
佛陀的回答是「若比丘不向他人表明捨戒,受持戒律的意志薄弱而不說,而返家行不淨行,可以再次出家成為比丘」,這個是針對跋耆子比丘,也就是說跋耆子比丘可以再次出家成為比丘。
但是佛陀也隨即制定了一條新的戒律,說道:「從今天開始,這一條戒律應該這麼說:若比丘受具足戒,不向他人表明捨戒,受持戒律的意志薄弱而不說,行不淨行,該比丘得波羅夷罪,不應共住。」
通常佛陀制戒都會把不犯戒的情況也一併說明,而最後都一定會有一條,就是最初未制戒不犯,也就是說在佛陀制戒之前,第一個有這樣行為的比丘不犯戒,跋耆子比丘就是這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