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DNA老爸---簡介佛陀的一生(一)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回覆文章
頭像
dhammabuddha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4-27, 08:00
聯繫:

家族DNA老爸---簡介佛陀的一生(一)

文章 dhammabuddha » 2005-06-22, 21:53

距今約二千五百年前,在尼泊爾邊境的迦毗羅衛國,一位影響印度、乃至全世界甚鉅的人誕生了!他即是佛教的創始人:姓喬達摩,名悉達多。他的父親是治理釋迦族的淨飯王,母親是拘利族的公主摩耶夫人。

太子誕生,舉國騰歡。淨飯王邀請當時著名的苦行僧阿私陀仙人來共襄盛舉。阿私陀仙人一見到太子,悲喜交集。歡喜的是太子未來必定成佛;而自己年事已高,將無法聽到佛的教法,因此悲傷不已。在太子的命名大典,著名的婆羅門則預言,太子將成為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若太子出家修道,必定覺悟成佛!

太子少年時代即受到良好教育及訓練,無論是知識或武藝方面,太子都學習的相當快速。雖然太子才能優異,且生活在富饒舒適的環境;但淨飯王心中仍存有隱憂,擔心太子未來出家修道。他期許太子結婚成家,治理王國。

十六歲那年,太子與美麗的表妹耶輸陀羅結婚。為了不讓太子看到現實生活中不完美的一面,淨飯王特別造了三座宮殿,分別用於冬季、夏季、雨季;宮殿裏盛開著青色、紅色、白色的蓮花;為避免沾塵土、露水,寒熱晝夜皆有人撐傘蓋遮掩;使用的是上等檀木;穿的是上等布料。終日有年輕美麗的宮女陪伴伺候 。

雖然生長在如此養尊處優的環境,但是太子慢慢了解到生命有枯盛榮衰,人有種種憂傷苦惱;而開始思考尋求解決苦惱的方法。在宮殿外,太子看到了衰弱無依的老人、惡疾纏身的病人,及一群悲傷的人正送著親人的屍體去火化。這些現象讓太子的內心激盪不已。而當他看到一位威儀佯序、清淨無染的出家人,沉靜超然的氣質吸引著他,更增加了尋求真理的決心。

他思忖:「世間的快樂都是短暫的,青春活力終有老去的時候,健康的身體抵不過疾病的侵蝕,無論貧富貴賤,所有人最後將走向死亡。我終不能免於此。」在如此反覆思惟之下,不再對青春、健康、生命感到驕傲,唯有戰勝生、老、病、死才是安穩之道。

於是在二十九歲那年,兒子羅睺羅出生之後,他捨棄了王位、愛妻、愛子,毅然地離開了皇宮。 他走進幽靜的森林,過著苦行僧的生活,開始探討人類痛苦的根源及解決之道。

起先他追隨阿羅羅迦羅摩仙人修禪定。不久就達到仙人所教導的定境。隨後喬達摩繼續尋找其他的導師,後經由鬱多伽摩羅的指導,證得世間禪定(集中思惟)的最高境界。 當時印度的苦行僧沒有人能超越此境界。但是喬達摩仍感覺這樣的境界尚未到達真理,無法解決人的痛苦。於是他不再尋找導師,決定靠自己完成理想。

最後,喬達摩來到摩揭陀國,鬱卑羅舍那聚落,清適可愛的叢林及清澈的河水,四週豐裕的村落,是適合精進,尋求真理的處所。 於是在此住了下來。陪同他的尚有阿若憍陳如等五人。

古代印度傳統的觀念認為,透過極端的苦行就能得到解脫。喬達摩努力地修習苦行──每天吃極微少的食物、穿著破布、睡在墳墓或荊莿床上,希望從身心的束縛中得到解脫。嚴厲的苦行長達六年之久,除了瘦弱不堪的身體,將面臨死亡之外,並沒有獲得任何解脫的智慧。

經過親身 體驗,他明白了苦行無益於解脫。於是他放棄苦行,恢復正常飲食之後,身體逐漸復原。他的同伴以為他不再精進修道,而失望的離開。

最後,喬達摩在尼連禪河畔的一株樹下,盤腿而座,繼續修習,並且發誓:不覺悟,決不離開此座。

喬達摩專注於呼吸,進入初禪,次第進入二禪、三禪、四禪。一日初夜,他證得宿命智,回憶起過去千萬生中的事。接著以天眼智觀察各趣眾生的生滅,他們依據不同的身心行為而輪迴於世間,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中夜,他證得澈底滅盡煩惱的智慧。 超越世間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獲得永恆的安樂。此是最後生,今後將不再輪迴生死。 (待續)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家族DNA老爸---簡介佛陀的一生(一)

文章 Honesty » 2005-06-23, 00:43

dhammabuddha 寫:雖然生長在如此養尊處優的環境,但是太子慢慢了解到生命有枯盛榮衰,人有種種憂傷苦惱;而開始思考尋求解決苦惱的方法。在宮殿外,太子看到了衰弱無依的老人、惡疾纏身的病人,及一群悲傷的人正送著親人的屍體去火化。這些現象讓太子的內心激盪不已。而當他看到一位威儀佯序、清淨無染的出家人,沉靜超然的氣質吸引著他,更增加了尋求真理的決心。

他思忖:「世間的快樂都是短暫的,青春活力終有老去的時候,健康的身體抵不過疾病的侵蝕,無論貧富貴賤,所有人最後將走向死亡。我終不能免於此。」在如此反覆思惟之下,不再對青春、健康、生命感到驕傲,唯有戰勝生、老、病、死才是安穩之道。
末學當初看了一些類似的佛陀的傳記,總覺得很難體會佛陀為何出家,直到看到長阿含經中的下面這一段,才開始有點體會。
長阿含經 (卷1)大本經第一
..........佛告比丘。太子見老.病人。知世苦惱。又見死人。戀世情滅。及見沙門。廓然大悟。下寶車時。步步中間轉遠縛著。是真出家。是真遠離。.......

其實很多行者都知道世間總是苦惱的,但是卻較少行者能夠令心正對死亡,而將對世間的愛戀之情給熄滅,也因為行者具有了這兩項的領悟,才能夠對修行正道產生較堅定的信心與志向,這其中心境的幾度轉折,雖然長阿含經只有短短幾句,但是卻令末學感受深刻,遠比許多的佛陀傳記還要來的讓末學能夠嘗試體會當初太子出家的心境,也更增末學向道不悔的決心。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dhammabuddha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4-27, 08:00
聯繫:

文章 dhammabuddha » 2005-06-23, 19:28


許多人都有常樂我淨之錯誤觀念,將無常當作常,視苦為樂,視無我為我,視不淨為淨.佛陀說:知苦才能滅苦,唯有知苦,知苦之因,才能滅苦.不過,許多人聽聞佛陀說世間是苦,生老病死是苦.......發奮精進;但往往卻陷入一種感性,悲情的情緒中
就是.因為有苦,所以才要積極尋求滅苦之道.


對於苦之敘述,在中部十三經中也有詳細的記載,在此僅就將重點摘要下來.有興趣的話,可詳讀經文

M13苦蘊大經
1.什麼是欲味呢?
眼對外淨產生喜悅之心。
耳對聲音產生喜悅之心。
鼻對香產生喜悅之心。
舌對味產生喜悅之心。
身對觸產生喜悅之心。
2.什麼是欲患呢?
j男子為生活從事各種行業,而遭受冷熱之苦以及蟲、蛇的接觸所熱惱,因為飢渴而死亡,這是現
實的苦。
k善有人一生勤奮工作,他的勤奮卻毫無結果。這是現實的苦。
既使他的勤奮有得到財富,他卻為如何守護財富而憂苦,如何我的財富不會被國王奪去,不會被盜匪偷去,不會被火燒掉,不會被水飄走,不會被自己所不喜歡的後代拿去。他既使這樣的守護著財富,但還是被國王奪去, 被盜匪偷去,不被火燒掉,被水飄走,被自己所不喜歡的後代拿去。如此,他憂愁、悲傷,槌胸而哭泣著自己一生的財物,現在已空空無一物了,這是現世的苦。
l國家與國家爭鬥、種族與種族爭鬥、家與家爭鬥、母與子爭鬥、父與子爭鬥、子與父爭鬥、兄弟與兄弟爭鬥、兄弟與姊妹爭鬥、姊妹與兄弟爭鬥、朋友與朋友爭鬥,以各種武器攻擊對方,這樣受到死的苦或接近死的苦。這是現世的苦。
m以身行惡行、以口行惡行、以意行惡行,身壞命終,投生於惡趣、地獄。

3.什麼是欲的出離呢?
在諸欲上驅除欲貪、欲貪的捨離,這就是欲的出離。

4.什麼是色味呢?
有一少女,年約十五、六歲、不高不矮、不瘦也不胖、這時候應是最美麗的時候,由於這個美麗而生起喜樂,這就是色味。


5.什麼是色患呢?
j當那位少女,已經是八十、九十的老婦人時,身已彎曲、年衰病弱、牙齒掉落、滿頭白髮、滿臉皺紋、行走不穩、肢體生起斑點。當年的美麗容貌已不在存在,這是色患。
k患重病、心情苦悶、躺在自己的糞尿之中、必須依靠他人才能起來或躺下,這是色患。
l當死後,屍體被放棄在墓地,經一日、二日….之後,屍體變得膨脹而且青黑膿爛,這是色患。
m屍體被鳥、禿鷹、狗、野牛等等蟲類所咬蝕,這是色患。
n骨頭相連,還有血肉…….乃至骨頭散亂,手骨、腳骨、腰骨,當年的美麗容貌已不存在,這是色患。
o屍體長年堆積,因腐蝕而變成粉末,這是色患。

6.什麼是色的出離呢?
在諸色上驅除欲貪、欲貪的捨離,這是色的出離。若不能如實了知味是欲味,欲患是患,欲的出離是出離,他們要了解自己的色,或達到了解別人的色,這是不可能的事;若能如實了知味是欲味,欲患是患,欲的出離是出離,他們要了解自己的色,或達到了解別人的色,就像的修習而知道欲的出離,這是可能的事 。

7.什麼是受的味呢?
離欲 、離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而住。這時對自己無瞋恨心、對他人也無瞋恨心。感受無害之受。………..乃至成就四禪而住。對自己無瞋恨心,對他人也無瞋恨之心。這是受的味,為最上無害。

8.什麼是受的患呢?
受是無常、苦、變化之法。這是受的喚。
9.什麼是受的出離呢?
在諸受上驅除欲貪、欲貪的捨離,這是色的出離。若不能如實了知味是味,患是患,欲的出離是出離,他們要了解自己的色,或達到了解別人的色,這是不可能的事;若能如實了知味是味,患是患,的出離是出離,他們要了解自己的色,或達到了解別人的色,這是可能的事。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5-06-28, 23:32

末學請教,經文當中的覺味與覺患改成受味與受患,這是另一版本的經文翻譯嗎?還是白話翻譯時改的?

這篇經文中的覺味,應該是有特定的體驗範圍,對象是色界初禪與四禪的體驗,就如同經文中的色味也是有特定的範圍,對象是色相的體驗,比較當中有用以分界的感覺,所以當中所用的斷欲,斷色,斷覺應該是對應於欲漏,有漏,無明漏的部分。

中阿含(九九)因品苦陰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於中食後。少有所為。集坐講堂。於是眾多異學。中後仿佯往詣諸比丘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諸比丘。諸賢。沙門瞿曇施設知斷欲。施設知斷色。施設知斷覺。諸賢。我等亦施設知斷欲。施設知斷色。施設知斷覺。沙門瞿曇及我等此二知二斷。為有何勝.有何差別

於是。諸比丘聞彼眾多異學所說。不是亦不非。默然起去。並作是念。如此所說。我等當從世尊得知。便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謂與眾多異學所可共論。盡向佛說。彼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即時應如是問眾多異學。諸賢。云何欲味。云何欲患。云何欲出要。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出要。云何覺味。云何覺患。云何覺出要。諸比丘。若汝等作如是問者。彼等聞已。便更互相難說外餘事。瞋諍轉增。必從座起。默然而退。所以者何。我不見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一切餘眾。能知此義而發遣者。唯有如來.如來弟子或從此聞

佛言。云何欲味。謂因五欲功德。生樂生喜。極是欲味。無復過是。所患甚多

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隨其伎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明算術.或知工數.或巧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筆.或曉經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彼寒時則寒。熱時則熱。飢渴.疲勞.蚊虻所蜇。作如是業。求圖錢財。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不得錢財者。便生憂苦.愁慼.懊惱。心則生癡。作如是說。唐作唐苦。所求無果。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得錢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所以者何。我此財物。莫令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失。出財無利。或作諸業。而不成就。彼作如是守護密藏。若有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失。便生憂苦.愁慼.懊惱。心則生癡。作如是說。若有長夜所可愛念者。彼則亡失。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姐妹.親族展轉共諍。彼既如是共鬥諍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姐妹.親族更相說惡。況復他人。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鬥諍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擲。或以杖打刀斫。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入在軍陣。或以象鬥。或馬.或車。或以步軍。或以男女鬥。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往奪他國。攻城破塢。共相格戰。打鼓吹角。高聲喚呼。或以槌打。或以鉾戟。或以利輪。或以箭射。或亂下石。或以大弩。或以融銅珠子灑之。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著鎧被袍。持槊弓箭。或執刀楯入村.入邑.入國.入城。穿牆發藏。劫奪財物。斷截王路。或至他巷。壞村.害邑.滅國.破城。於中或為王人所捉。種種考治。截手.截足或截手足。截耳.截鼻或截耳鼻。或臠臠割。拔鬚.拔髮或拔鬚髮。或著檻中衣裹火燒。或以沙壅草纏火爇。或內鐵驢腹中。或著鐵豬口中。或置鐵虎口中燒。或安銅釜中。或著鐵釜中煮。或段段截。或利叉刺。或鐵鉤鉤。或臥鐵床以沸油澆。或坐鐵臼以鐵杵擣。或龍蛇蜇。或以鞭鞭。或以杖撾。或以棒打。或生貫高標上。或梟其首。彼在其中。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於後時。疾病著床。或坐.臥地。以苦逼身。身受極重。苦不可愛樂。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彼臨終時在前覆障。猶日將沒大山崗側。影障覆可愛樂。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彼臨終時在前覆障。猶日將沒大山崗側。影障覆地。如是。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在前覆障。彼作是念。我本惡行。在前覆我。我本不作福業。多作惡業。若使有人作惡凶暴唯為罪。不作福.不行善。無所畏.無所依.無所歸。隨生處者。我必生彼。從是有悔。悔者不善死。無福命終。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復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因身.口.意惡行故。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是謂後世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是謂欲患
云何欲出要。若斷除欲。捨離於欲。滅欲欲盡。度欲出要。是謂欲出要。若有沙門.梵志。欲味.欲患.欲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欲。況復能斷於他欲耶。若有沙門.梵志。欲味.欲患.欲出要知如真者。彼既自能除。亦能斷他欲

云何色味。若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十四五。彼於爾時。美色最妙。若因彼美色.緣彼美色故。生樂生喜。極是色味無復過是。所患甚多

云何色患。若見彼姝而於後時極大衰老。頭白齒落。背僂腳戾。拄杖而行。盛壯日衰。壽命垂盡。身體震動。諸根毀熟。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疾病著床。或坐.臥地。以苦逼身。受極重苦。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死。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鴟所啄。豺狼所食。火燒埋地。悉爛腐壞。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日至六七日。烏鴟所啄。豺狼所食。火燒埋地。悉爛腐壞。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食半骨璅在地。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跳-兆+尃]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復次。若見彼姝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於汝等意云何。若本有美色。彼滅生患耶。答曰。如是。是謂色患
云何色出要。若斷除色。捨離於色。滅色色盡。度色出要。是謂色出要。若有沙門.梵志。色味.色患.色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色。況復能斷於他色耶。若有沙門.梵志。色味.色患.色出要知如真者。彼既自能除。亦能斷他色

云何覺味。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於爾時不念自害。亦不念害他。若不念害者。是謂覺樂味。所以者何。不念害者。成就是樂。是謂覺味

云何覺患。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是謂覺患

云何覺出要。若斷除覺。捨離於覺。滅覺覺盡。度覺出要。是謂覺出要。若有沙門.梵志。覺味.覺患.覺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覺。況復能斷於他覺耶。若有沙門.梵志。覺味.覺患.覺出要知如真者。彼既自能除。亦能斷他覺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5-06-30, 00:05

不過這篇中阿含的經文,雖然說整體分析起來好像是對應到欲漏,有漏,無明漏。

但是在解釋欲味以及色味時,又好像有界定重複的情況,五欲功德所生樂生喜以及由眼所見彼美色所生樂生喜,在真實分界上面好像是一樣的,都是屬於欲味,但是在此經文中眼所緣之美色卻是被歸到色味,又因為美色衰老死亡,甚至變成白骨,所以是色患。

不知道是經文有問題,還是末學愚魯,實在有點看不懂經文中所舉的例子的界限,因此如果要說可能是對應到欲漏,有漏,無明漏,好像也不確定。

不知有沒有法友另有所見解。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dhammabuddha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4-27, 08:00
聯繫:

文章 dhammabuddha » 2005-06-30, 10:39

1.中阿含經提的覺味與覺患,對照巴利原文,它是指受的味與受的患

頭像
dhammabuddha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4-27, 08:00
聯繫:

文章 dhammabuddha » 2005-06-30, 11:06

本經知重點並非在於漏的分界;此經之重點以味患離三個角度來說明對欲,對色,對受的完全了解.配合戒定慧及二重四聖諦科判這個經文.關於的部分可參閱中部經典一切漏經.

此經內容主要是針對味患離三個角度來說明對欲,色,受的完全了解,加上之後的如實了知,而使得每一部分都有四個問題,這大部分上市屬於在一般人事物上的生活,運用戒定慧,世俗方便的四聖諦,次第修的範疇.直到受的出離及受的如時了知才是從世俗方便四聖諦的次第修,提升到出世間四聖諦的一時現觀.

在此之所以把放前面,是一種對治的說法,從世俗諦的概念出發,針對現實生活中,五根對五境時所產生立即粗/明顯的苦及危險來對治.在雜阿含經蘊相應中談味患離是站在勝義諦角度而說.

當五根對五境時,對於合意的境而說不舒服,那是不正常的.而對可意的外境產生喜樂,也是正常的事.但對自然的事情沒有如實了知,就會產生貪愛.因對可意的外境產生渴欲而產生貪愛,才是佛法所要對治的重點.應多培養慧心所,慧學堅定,常去思維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佛法,什麼是非佛法---心中開始敏銳起來---善分別---.對可意境的如實了知,才不會產生貪愛;對不可意境的如實了知,才不會產生排斥.能看見五根對五境時所產生的種種過患,才會去避(不貪也不排斥).佛法是相容於世間,佛陀是如何在世間人看得到,聽得到好事裡,次第提昇,淨化或者淘汰讓它達到以阿羅漢及涅槃作為究竟.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5-07-04, 23:39

dhammabuddha 寫:1.中阿含經提的覺味與覺患,對照巴利原文,它是指受的味與受的患
那為什麼覺(受)味患是限定對應到初禪定到四禪定?
欲界沒有覺(受)味嗎?

色為什麼又舉例在美色呢?
色味與色患僅只侷限在對美色的貪與滅而已嗎?

中阿含這篇經文當中,對於欲味有先加以定義,這定義也與雜阿含經的相同,接下來才開始舉例論說,所以可以清楚看懂舉例的內容所說的界限,但是接下來並沒有對於色味來先定義,就開始舉例論說色味,因此所舉的女子美色的例子不但沒有釐清問題,還讓問題顯的更紊亂,到底是例子中的女子自己因自見自恃自己的美色來生樂,還是男子因眼見女子的美色而來生樂,還是無論如何因眼見美色生樂就是色味?這當中是有差異的,但是由所舉之例當中卻看不出來。

在說到覺(受)味時又有下定義: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於爾時不念自害。亦不念害他。若不念害者。是謂覺樂味。所以者何。不念害者。成就是樂。是謂覺味。

末學對此定義不懂的是:因入初禪到四禪而不念害者,所成就的樂,這與覺(受)味有什麼關聯?所謂觸緣受,根,塵,識三者合和生觸,觸所緣是受,一切六根塵和合緣出的無明觸再緣生的都算是受,怎麼在這經文中就被定義在四色界禪當中的不念害?很難看明白其定義。

末學不太能看清楚這篇經文的要點所在,甚至對於其定義與論說都有疑惑,對於雜阿含經典之外的阿含部,末學一貫都只是配合雜阿含經來做參考的而已,所以也不真的很懂,法友說的那些看法,僅只是針對文字上的正常分析來說的,並無法並合理解釋末學對於這篇經文的疑惑。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5-07-05, 12:52

dhammabuddha 寫:1.中阿含經提的覺味與覺患,對照巴利原文,它是指受的味與受的患
確定是巴利原文說的麼??還是後人的 "解讀" 出了問題??
細觀原文,"覺味與覺患" 不同於 "受的味與受的患" ..
可從雜阿含經重新去釐清,欲、覺、觸、受 ..

覺:六根的知覺(也即是 "識")。
覺味與覺患:知覺味與知覺患,也正是清楚地知覺認識 "味" 與 "患"

雜阿含(四八一)

...。世尊半月過已。敷坐具。於眾前坐。告諸比丘。我以初成佛時所思惟禪法少許禪分。於今半月。思惟作是念。諸有眾生。生受皆有因緣。非無因緣。云何因緣。欲是因緣.覺是因緣.觸是因緣。

諸比丘。於不寂滅.不寂滅.不寂滅。彼因緣故。眾生生。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因緣故。眾生生受。邪智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因緣故。眾生生受。正智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若彼欲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證者證生。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是名不寂滅因緣。眾生生受。寂滅因緣。眾生生受。

若沙門.婆羅門如是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不如實知者。彼非沙門之沙門.非婆羅門之婆羅門。不同沙門之沙門.不同婆羅門之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若沙門.婆羅門於此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以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頭像
dhammabuddha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5-04-27, 08:00
聯繫:

文章 dhammabuddha » 2005-07-05, 20:04

確定是巴利原文說的麼??還是後人的 "解讀" 出了問題??
細觀原文,"覺味與覺患" 不同於 "受的味與受的患" ..
可從雜阿含經重新去釐清,欲、覺、觸、受 ..
根據巴利原文,可以肯定是受的味與受的患.在此建議法友:
1.親自查閱巴利藏,以求其真實性,
2.請查閱由元亨寺所譯之南傳漢譯之中部13經
3.請查閱由菩提比丘翻譯之英譯本
4.請查閱沙門.芝峰據日版重譯之中部經典13經
5.根據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中阿含經98經所應對應的經典是巴利藏中部13經,其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一樣的.都是講如實了知味患離.另外尚有增一阿含183經,所要表達的意義也是如此.
6.雜阿含經481經所對應的經典是相應部54相應11經.此經之重點說明受為因緣生,若不知緣緣乃至緣緣滅道跡,則非真沙門,婆羅門.
7.建議法友參考多方相關資料,免得誤解.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