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安般念第1,2步驟與第3~16步驟的關聯」
首先簡要地摘錄南北傳經文的第1,2,3步驟如下:
《雜阿含810經》
1.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
2. 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
3. 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一切身行覺知)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相應部SN54.1經》
1. 當吸氣長時,他了知:『我吸氣長。』或當呼氣長時,他了知:『我呼氣長』。
2. 當吸氣短時,他了知:『我吸氣短。』或當呼氣短時,他了知:『我呼氣短。』
3. 他學習:『經驗著一切身,我將吸氣。』他學習:『經驗著一切身,我將呼氣。』
自古以來南北傳對安般念第1,2步驟,主要約有五種截然不同的詮釋:
一、 自然呼吸說:這一學派的教導強調:「長短不重要!」「別管它長短!」「不要引導呼吸,不要控制呼吸,只管呼吸就好!」這就產生了重大的問題:
問題1.:雖然兩傳聖典的文字表述有明顯的差異,但都明確地記載著「入、出息有『長』有『短』」的經文。
問題2.:北傳《雜阿含經》說入、出息(若長、若短)都須要『學(練習)』,當然不是自然呼吸-不須要學!
問題3.:南傳《相應部》在安般念的前置作業裡,還特別強調「建立起面前的念後,他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意思就是「有意識地覺知入、出息(長、短)」,並不是自然地隨順「入、出息」,並非禪師們所教導的「長短不重要!」「別管它長短!」。
問題4.:《清淨道論》裡關於長、短呼吸,共有18個操作步驟,也充分說明了安般念並非「自然呼吸」。
問題5.:請問禪師們的教導既然違背了經律論的記載,難道是「佛陀說錯了?」還是「經律論的傳誦或記載錯了?」還是您的「獨家見解已超越了佛陀的開示或經律論的記載?」
問題6. 如果禪師們答不出來,卻仍然堅持這樣的主張,是否已經有「非法說法,非律說律」的事實而犯下「第1,2破僧戒(破壞僧團和諧和法輪運轉)」的罪業?
二、 先「長呼吸」靜待其自然轉為「短呼吸」說:這一學派強調在靜坐之初,先採行「長呼吸」的方式,持續專注地長呼吸下去,直到身體自然轉變為「短呼吸」的模式。
問題1:這樣的呼吸順序當然沒有違背經文,但問題出在身體自行轉為「短呼吸」之後,身心會有什麼反應?然後呢?短呼吸就讓它持續下去嗎?往後的第3~16步驟都是繼續沿用「短呼吸」的模式嗎?還是短呼吸之後又有什麼自然的變化呢?
問題2:根據醫學研究和禪者的禪修經驗,「長呼吸代表著身心的放鬆與安靜,短呼吸代表著焦慮與激動。」為什麼會讓追尋寧靜安詳的禪修方法將呼吸導入焦慮不安的短呼吸模式呢?
問題3:當你持續進行短呼吸時,尤其是每分鐘的呼吸次數超越24次時,曾有幾位精修此禪法的禪友描述得很清楚:「呼吸短促猶如蜻蜓快速點水般的密集,手、足、唇等部位感到麻木或微細叮咬感,時而有流口水、暈眩、胸痛、心跳加速、手腳冰冷、緊張失笑等現象。」如以現代醫學的研究報告來進行分析,禪者是否已經將自己逼進了「過度換氣症候群」?(請參閱: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 ... 7711057753 )
三、 先「短呼吸」再轉為「長呼吸」說:北傳的《成實論》和《大毘婆沙論》都認為「在麤心中則息短,在細心中則息長。」所以大膽地更改經文的順序。
問題1:這樣的更改雖然合乎呼吸與身心的交互作用實況,但並不符合兩傳經文的排序。
問題2:轉為「長呼吸」後,第3~16就持續此「長呼吸」模式嗎?還是又會發什麼變化?
四、 先長呼吸30次(或3分鐘),再轉為短呼吸30次(或3分鐘)之說:這樣的呼吸順序當然沒有違背經文,而30次或3分鐘的短呼吸也不會把禪者逼入「過度呼吸症候群」,應該是相對安全的。
問題1:短短的30次(或3分鐘)的長、短呼吸,對身心能產生什麼調整、活化或平靜的功能?
問題2:這一學派主張在第3步驟時才回到「自然呼吸」模式,那佛陀教導的第1,2步驟和第3步驟之間有什麼關連?是否完全脫節了?這樣的排序和教導有什麼連貫性或因果上的意義嗎?
五、 隨機交錯呼吸法:這個學派主張隨著呼吸自行變長、變短的交錯狀況,只要客觀地加以覺察呼吸即可。甚至可以不管它是不是自然呼吸,也可不管它長、短。
問題1:每個人的呼吸頻率差異很大,例如健康人士每分鐘約呼吸10次;一般人約在16±2次/分;個性緊張者約在20次/分;若隨機而不經由「作意」很難客觀地認知當下的呼吸是長?是短?
問題2:同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狀態的變化下,例如:運動、走路、工作、乃至爭議⋯前後,自己的呼吸頻率也會改變,若隨機而不經由「作意」很難客觀地認知當下的呼吸是長?是短?
問題3:長、短隨機交錯的呼吸通常顯示了身心的「散亂狀態」,它沒有固定頻率,難以被清晰地認知長短,也沒有節律可言,更不會產生放鬆或安定感-和諧共振的身心狀態。
法滅2000年來,南北傳的禪修人士面對「第1,2步驟」這五種截然不同的詮釋,尤其是針對「非法說法,非律說律;法說非法,律說非律。」的「自然呼吸法」,始終不見有任何僧團「依經依律」檢舉其「違破第1,2破僧戒」並予以禁止,難道是僧團裡沒有具備辨識智的比丘、長老嗎?或是因為個性諂曲逢迎而不敢得罪人?還是因為個性懦弱而裝聾作啞甚至噤聲?看來當代佛門信徒,無論在家、出家,似乎都失去了「吾愛吾師,更愛真理」的勇氣,只能各自追隨、捍衛甚至吹噓自己師門的傳承,卻不惜站在「佛陀與經律」的對立面。請問這樣不正直的性格適合追尋真理或真相-四聖諦嗎?請問:「善男子之所以信家非家,剃髮持缽、家家乞食,為的是什麼?」
且讓我們再來看看安般念的第3~16步驟的字裡行間,到底蘊藏了什麼共同的密碼,請仔細地注意閱讀:
1. 《雜阿含經》裡第3~16步驟,每一步驟裡都提到「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2. 《相應部》裡第3~16步驟,每一步驟裡都提到「他學習:『…我將吸氣。』他學習:『…我將呼氣。』
您知道上述第3~16步驟的共通點傳達出什麼重大的訊息嗎?很明顯:
1. 這些不斷重複叮嚀禪者要「學習入、出息」的經文,不正是北傳的「第1,2步驟的『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
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或南傳的『吸氣長、呼氣長;吸氣短、呼氣短。』嗎?
2. 而第1,2步驟不正是指導禪者經由「入、出息長、短」來開發並建立「安般念最基礎的入、出息模式」嗎?這個基礎的呼吸模式不就是「從有覺(尋)有觀(伺)開發、建立起來的『念住呼吸模式』」嗎?
3. 安般念後續第3~16個(共14個)步驟裡的出入息,全部都是運用這個被開發、建立起來的基礎模式而展開;雖然在將進入第二禪時捨掉覺觀(因為入、出息的基礎模式已被完全建立和穩固),但並非捨掉此念住呼吸的基礎模式。因此在進入第二禪之後,每一步驟的呼吸仍然依此「入、出息的基礎模式」持續念住展開,絕對不是在第三步驟就捨棄剛建立起來的入、出息基礎模式而回到自然呼吸。
4. 如果禪師們所修練的第1,2步驟與第3~16步驟之間,並沒有產生任何關聯或因果關係,卻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已經修完「16步驟的安般念」或「16觀智」或「心解脫」、「慧解脫」…等,建議禪師們應該再仔細地評量一下,是否在我慢和愚癡的驅使下,已經犯下了「妄語」甚至「大妄語」?
安般念第1,2步驟有上述五種截然不同的詮釋方式,而第3步驟則有前述三種截然不同的詮釋方式(名色身、全息身、全身),這第1,2,3步驟合起來就有5×3=15種組合的呼吸模式,請問禪師們到底哪一個模式才是正確的?還是通通有問題,只有您的獨家見解才是對的呢?禪者到底要何去何從呢?2000年的光陰被虛耗了,除非我們回到原始經律的原點,尤其是仔細比對漢譯三藏(包含多元部派的傳誦內容)裡具體而精密的記載,重新找出安般念第1,2步驟的真相,否則,禪者的萬古長夜,毫無疑問地,將會無盡期地持續下去。
圖片說明:若持續進行「短呼吸」,會導致嚴重的「過度換氣症候群」,乃至產生幻覺或休克!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最後由 slake 於 2024-07-25, 06:59 編輯,總共編輯了 9 次。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談「安般念的前置作業與第1,2步驟的關聯」
先摘錄經典如下:
北傳《雜阿含803經》:「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
1. 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
2. 端身正坐
3. 繫念面前
南傳《相應部54:1經》:當入出息念如何已修習、如何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呢?比丘們!這裡,
1. 比丘到林野,或到樹下,或到空屋。
2. 跏趺坐,挺直身體(nisīdati pallaṅkaṃ ābhujitvā ujuṃ kāyam panidhāya )。
3. 建立起面前的念(parimukham satim upaṭṭhapetvā.),他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
由南北傳聖典的經文可知,開始修習安般念時,需先具備上述的三要件,這就是安般念的三項前置作業,包括:(1) 相應的修習場所 (2) 相應的修習坐姿 (3) 相應的修習緣起處。
這原本是很具體、明白而一致的經文記載,但法滅之後卻衍生了許多不同的說法,茲簡列說明如下:
一、 相應的修習場所
1. 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雜阿含、相應部、律典)。
2. 寺廟大殿、禪堂(南、北傳禪師的教導)
3. 瑜伽教室(瑜珈師的教導)
4. 居家佛堂、禪房、書房、臥室、陽台(居家人士的想法)。
當習禪者選擇禪堂、教室、佛堂、書房…等處所修習時,因為在這些群聚或居家的情境下,我們與師友或家人同處在一個空間或屋簷下,潛意識裡的人際關係或角色扮演並無法完全放下,我們身為人師、人友、人父、人妻、人子…的面具並無法徹底卸下,換句話說我們並未能完全放棄「我的身份執著」,難以真實地面對自己身心的真相。相反的,當我們依經依律選擇孤獨、涼爽、幽靜的地方-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進行禪修時,整個環境的氛圍將大大地不同於上述的群聚氛圍。儘管山林裡也有昆蟲、蛇鼠、鳥獸、風吹、草動…等干擾,卻讓你必須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厭惡…等情緒,逼迫你不得不放棄自我的執著而有助於開發身心的專注。所以兩傳聖典上,在有關念處和禪修的經文裡都一再地強調「獨一靜處」,必須給自己一個獨立而幽靜的空間,孤獨地面對真實的自己,才是開發安般念第1,2步驟裡「入、出息念」的適當場所。(但女眾獨處山林、曠野則有更多危險,請注意!)
二、 相應的修習坐姿
1. 結跏趺坐(pallaṅkaṃ)、比丘尼半跏坐(雜阿含、相應部、律典)
2. 蓮花坐-雙盤、金剛坐(南、北傳禪師的教導)
3. 吉祥坐-單盤,右腳在上(南、北傳禪師的教導)
4. 如意坐-單盤,左腳在上(南、北傳禪師的教導)
5. 至善坐(瑜珈師的教導)
6. 散盤(居家人士的想法)
7. 自由坐(居家人士的想法)
當習禪者選擇難度較高的雙盤坐時,可能要付出許多訓練的時間與精力,如果太勉強的話,不但不耐久坐,也可能會傷害膝蓋。如果選擇單盤時,則因髖關節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很可能會造成脊椎側彎,扭曲了肌肉、筋骨與神經,不但不利於身心的放鬆與專注,還可能衍生許多疼痛和身心的疾病。至於經律上所明載的「結跏趺坐」,猶如練功人士必須採取一個「蹲馬步(站樁)」的訓練姿勢,並不是什麼神秘或高難度的體位,只是採取一個能讓脊椎和身體容易保持端正的標準坐姿,進而有助於呼吸的暢順和感官的靈敏度,讓身心容易專注於安般念第1,2步驟裡的「入、出、息、長、短」而且不容易疲累而已。
三、 相應的修習緣起處
1. 繫念面前(雜阿含、相應部及律典)
2. 繫念現前-當下(論師的教導)
3. 意守鼻頭-鼻尖、鼻端邊緣(增一阿含,清淨道論)
4. 意守鼻孔-鼻腔內(善見律毗婆沙、西方長老的教導)
5. 意守人中(帕奧禪師的教導)
6. 意守上唇(善見律毗婆沙、帕奧尼Dipankara的教導)
7. 意守玄關或印堂-眉心(道家的教導)
8. 意守丹田(瑜伽師、道家的教導)
9. 逐一意守七脈輪(瑜伽師的教導)
10. 頭面、胸、腹前方約一手肘的空間(朱教授的教導)
附註:南北傳的論書,諸如:善見律毗婆沙、解脫道論、分別道論、清淨道論等,都有提到「鼻子」和「嘴唇」,但比較荒謬的是《清淨道論》上竟說「鼻子長的人繫念鼻孔,鼻子短的人繫念上唇」。
當禪者選擇繫念鼻子、頭面或身體的任一穴位、脈輪或部位,作為開發安般念的緣起處時,就進入了「守竅觀想」的修習方式。其實守竅觀想的風險很大,台大教授王唯工在《氣的樂章》一書裡說:「有人靜坐又去守竅門,結果會如何?其實守竅門守的不好反而會壞。若能都放下的話,效果自然就會出來。」他接著又說:「延腦的部位有一個自動控制系統,這裡本來是很聰明的,但是物種演化了幾億年,我們學會用大腦皮質去操控它,結果反而容易害到自己。」因為人體原來自動控制和調節呼吸的是延腦,而守竅或觀想於身體的某個特定部位時,則是運用大腦皮質層的對應部位和腦前額葉的特定思維區;長時間堅持守竅或觀想就等於是讓這一個區塊毫不休息地一直工作,結果就會疲勞過度,因而干擾了自律神經和自動控制呼吸的機制,體內經絡的循環很容易就岔了氣,自己卻一無所悉,因為疲累早已導致注意力不足。即使注意力仍然很清晰,卻只是一味地專注於某個特定的部位,毫不在意身體其他部位所引發的疼痛和麻痺,或雖然察覺了疼痛和麻痺卻不知如何調整,那麼,長期繼續練習下去,身體就會啟動自我保護的機制,把竅門緊緊鎖住,拒絕這種不當的練習方式持續下去,以後當你愈加精進地練習守竅和觀想時,這個被鎖住的部位就會痛得讓你人仰馬翻,甚至休克而有致命的危險。至於「繫念面前」絕非「守竅觀想」,而是以此作為開發、拓展安般念「全面念處」的緣起處。
結論:
1. 如果你是已成就淨信的佛弟子,當然會「依經依律」選擇並修習正確的安般念,也就是對於上述三項前置作業,你對於每一個項目中的多種選項,就只有1×1×1=1(亦即1. 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 ×1. 結跏趺坐× 1.繫念面前=1)的單一選項。
2. 如果你選擇相信論師、禪師、瑜珈師和你自己的自由意志,那麼你將可以有4×7×10=280種自由選擇的權利。你當然可以一年試驗一種組合看看是否可行?但一輩子、兩輩子、三輩子都應該試不完,因爲2000年來,南北傳的祖師大德們各說各話,自以爲是,迄無結論,你願意繼續嘗試下去嗎?
圖片說明:空閒林中樹下
先摘錄經典如下:
北傳《雜阿含803經》:「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
1. 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
2. 端身正坐
3. 繫念面前
南傳《相應部54:1經》:當入出息念如何已修習、如何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呢?比丘們!這裡,
1. 比丘到林野,或到樹下,或到空屋。
2. 跏趺坐,挺直身體(nisīdati pallaṅkaṃ ābhujitvā ujuṃ kāyam panidhāya )。
3. 建立起面前的念(parimukham satim upaṭṭhapetvā.),他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
由南北傳聖典的經文可知,開始修習安般念時,需先具備上述的三要件,這就是安般念的三項前置作業,包括:(1) 相應的修習場所 (2) 相應的修習坐姿 (3) 相應的修習緣起處。
這原本是很具體、明白而一致的經文記載,但法滅之後卻衍生了許多不同的說法,茲簡列說明如下:
一、 相應的修習場所
1. 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雜阿含、相應部、律典)。
2. 寺廟大殿、禪堂(南、北傳禪師的教導)
3. 瑜伽教室(瑜珈師的教導)
4. 居家佛堂、禪房、書房、臥室、陽台(居家人士的想法)。
當習禪者選擇禪堂、教室、佛堂、書房…等處所修習時,因為在這些群聚或居家的情境下,我們與師友或家人同處在一個空間或屋簷下,潛意識裡的人際關係或角色扮演並無法完全放下,我們身為人師、人友、人父、人妻、人子…的面具並無法徹底卸下,換句話說我們並未能完全放棄「我的身份執著」,難以真實地面對自己身心的真相。相反的,當我們依經依律選擇孤獨、涼爽、幽靜的地方-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進行禪修時,整個環境的氛圍將大大地不同於上述的群聚氛圍。儘管山林裡也有昆蟲、蛇鼠、鳥獸、風吹、草動…等干擾,卻讓你必須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厭惡…等情緒,逼迫你不得不放棄自我的執著而有助於開發身心的專注。所以兩傳聖典上,在有關念處和禪修的經文裡都一再地強調「獨一靜處」,必須給自己一個獨立而幽靜的空間,孤獨地面對真實的自己,才是開發安般念第1,2步驟裡「入、出息念」的適當場所。(但女眾獨處山林、曠野則有更多危險,請注意!)
二、 相應的修習坐姿
1. 結跏趺坐(pallaṅkaṃ)、比丘尼半跏坐(雜阿含、相應部、律典)
2. 蓮花坐-雙盤、金剛坐(南、北傳禪師的教導)
3. 吉祥坐-單盤,右腳在上(南、北傳禪師的教導)
4. 如意坐-單盤,左腳在上(南、北傳禪師的教導)
5. 至善坐(瑜珈師的教導)
6. 散盤(居家人士的想法)
7. 自由坐(居家人士的想法)
當習禪者選擇難度較高的雙盤坐時,可能要付出許多訓練的時間與精力,如果太勉強的話,不但不耐久坐,也可能會傷害膝蓋。如果選擇單盤時,則因髖關節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很可能會造成脊椎側彎,扭曲了肌肉、筋骨與神經,不但不利於身心的放鬆與專注,還可能衍生許多疼痛和身心的疾病。至於經律上所明載的「結跏趺坐」,猶如練功人士必須採取一個「蹲馬步(站樁)」的訓練姿勢,並不是什麼神秘或高難度的體位,只是採取一個能讓脊椎和身體容易保持端正的標準坐姿,進而有助於呼吸的暢順和感官的靈敏度,讓身心容易專注於安般念第1,2步驟裡的「入、出、息、長、短」而且不容易疲累而已。
三、 相應的修習緣起處
1. 繫念面前(雜阿含、相應部及律典)
2. 繫念現前-當下(論師的教導)
3. 意守鼻頭-鼻尖、鼻端邊緣(增一阿含,清淨道論)
4. 意守鼻孔-鼻腔內(善見律毗婆沙、西方長老的教導)
5. 意守人中(帕奧禪師的教導)
6. 意守上唇(善見律毗婆沙、帕奧尼Dipankara的教導)
7. 意守玄關或印堂-眉心(道家的教導)
8. 意守丹田(瑜伽師、道家的教導)
9. 逐一意守七脈輪(瑜伽師的教導)
10. 頭面、胸、腹前方約一手肘的空間(朱教授的教導)
附註:南北傳的論書,諸如:善見律毗婆沙、解脫道論、分別道論、清淨道論等,都有提到「鼻子」和「嘴唇」,但比較荒謬的是《清淨道論》上竟說「鼻子長的人繫念鼻孔,鼻子短的人繫念上唇」。
當禪者選擇繫念鼻子、頭面或身體的任一穴位、脈輪或部位,作為開發安般念的緣起處時,就進入了「守竅觀想」的修習方式。其實守竅觀想的風險很大,台大教授王唯工在《氣的樂章》一書裡說:「有人靜坐又去守竅門,結果會如何?其實守竅門守的不好反而會壞。若能都放下的話,效果自然就會出來。」他接著又說:「延腦的部位有一個自動控制系統,這裡本來是很聰明的,但是物種演化了幾億年,我們學會用大腦皮質去操控它,結果反而容易害到自己。」因為人體原來自動控制和調節呼吸的是延腦,而守竅或觀想於身體的某個特定部位時,則是運用大腦皮質層的對應部位和腦前額葉的特定思維區;長時間堅持守竅或觀想就等於是讓這一個區塊毫不休息地一直工作,結果就會疲勞過度,因而干擾了自律神經和自動控制呼吸的機制,體內經絡的循環很容易就岔了氣,自己卻一無所悉,因為疲累早已導致注意力不足。即使注意力仍然很清晰,卻只是一味地專注於某個特定的部位,毫不在意身體其他部位所引發的疼痛和麻痺,或雖然察覺了疼痛和麻痺卻不知如何調整,那麼,長期繼續練習下去,身體就會啟動自我保護的機制,把竅門緊緊鎖住,拒絕這種不當的練習方式持續下去,以後當你愈加精進地練習守竅和觀想時,這個被鎖住的部位就會痛得讓你人仰馬翻,甚至休克而有致命的危險。至於「繫念面前」絕非「守竅觀想」,而是以此作為開發、拓展安般念「全面念處」的緣起處。
結論:
1. 如果你是已成就淨信的佛弟子,當然會「依經依律」選擇並修習正確的安般念,也就是對於上述三項前置作業,你對於每一個項目中的多種選項,就只有1×1×1=1(亦即1. 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 ×1. 結跏趺坐× 1.繫念面前=1)的單一選項。
2. 如果你選擇相信論師、禪師、瑜珈師和你自己的自由意志,那麼你將可以有4×7×10=280種自由選擇的權利。你當然可以一年試驗一種組合看看是否可行?但一輩子、兩輩子、三輩子都應該試不完,因爲2000年來,南北傳的祖師大德們各說各話,自以爲是,迄無結論,你願意繼續嘗試下去嗎?
圖片說明:空閒林中樹下
最後由 slake 於 2019-11-08, 11:4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帕奧PA版的「繫念人中」 VS. 南北傳經律的「繫念面前」:
緬甸的帕奧禪師原本將《相應部》和《巴利律》裡的「繫念面前」詮釋為「繫念人中」,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繫念人中」已經在他自己住持的帕奧禪林裡演化出至少四個版本了,茲簡列如下:
1. 繫念人中PA1.0版:公元1999~2001年間,帕奧大師曾連續三年來台教授禪修,盛況空前。當時,他所教授的「繫念人中」,就是呼吸出入時都要注意氣息與人中接觸的要領。
2. 繫念人中PA2.0版:當時帕奧大師的高足Dipankara(十戒尼)在個別小參時,則為學員詳細地解說「繫念上唇」,意即教導學員如何注意並練習「空氣與上唇接觸的感覺」。
3. 繫念人中PA3.0版:大約在公元2015年前後,大師的另一位中國高足瑪欣德比丘又提出了繫念人中的新說法,幾乎完全顛覆了PA1.0版&PA2.0版的教導,他說:「第三個錯誤的方法,是用『人中』這一帶的皮膚去感覺呼吸,因為很多禪修者覺得說在專注呼吸的時候,應該用這裡的觸點去感知呼吸,這句話其實是沒有錯的。用借助這裡的觸覺去感知呼吸,他的目標還是呼吸;但問題是很多人就把心停留在『觸點』上,於是他就很在乎『人中』這裡皮膚的感覺,而不是把心放在呼吸上……」(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 ... 9%E6%8F%90 〈在專注呼吸的過程中,我們要避免四種錯誤的方法〉)
(1) 依照瑪欣德的新說法-借助人中、鼻腔的觸感都是錯誤的。
(2) 依此類推,那麼借助氣管、胸腔、腹部起落…等呼吸的觸感也都是錯誤的。
(3) 對於安般念的修習者而言,如果失去了緣「觸」生「受」而感知呼吸出入的因緣,真不知要「緣」什麼作為感知呼吸出入的「業處」?
(4) 如果這是錯誤的,那麼帕奧大師又何苦要教導信徒苦苦守住「人中穴」這個竅門?
(5) 大師的這位高足似乎青出於藍,他的論述彷彿進入了禪宗公案裡「緣而不緣(人中),不緣而緣(人中)」的玄空境界,令人嘆為觀止!
4. 繫念人中PA4.0版:公元2018年,帕奧的另一高足本雅難陀比丘又說修安般念時的(覺知)人中出入息,現在改成(知道)人中的出入息。本雅於2O18/3/12在桃園妙音蘭若精舍7日襌修開示、2O18/6/29在太平及2O18/7/6在馬來西亞二日襌修開示時,他都是這樣說:「不要注意人中氣息的磨擦觸點、不要控制呼吸,也不要知道出入息的氣動,只要保持(知道)在人中那區的自然呼吸就好了。」
5. 繫念人中已經名存實亡:
(1) PA2.0先以上唇的接觸「面」來模糊人中的接觸「點」
(2) PA3.0版接著架空「人中的觸感」
(3) PA4.0則以自然呼吸完全否定了「人中氣息磨擦的觸點和氣動」。
6. 三位高足接棒出擊,將禪師的這一記變化球(PA1.0→2.0→3.0→4.0)打到界外,全面顛覆了禪師的開示。
7. 繫念人中PA5.0版已於2019年秋正式出爐,預訂2020年將登陸台灣。
8. 然而,禪師的另一高足,馬來西亞的華人比丘尋法,從他所開示的mp3聽起來,是否也將提出他自己的PA版本?帕奧禪修者不妨也洗耳恭聽看看!
9. 面對禪修道場中陸續創新的開示版本,真不知道帕奧禪林的信眾將會選擇相信哪一個版本?
大師今年高齡85,依然住在帕奧禪林,短短才十餘年,他門下的高足們已經針對「繫念人中」更新了各種進階的版本,無怪乎佛陀所教導的「繫念面前」在法滅2000年之後,會演變成前文列所出的10種不同詮釋方式。追溯其演變的原因,主要應該是「法滅」讓真實的禪法失傳了,歷代祖師大德都無法正確地詮釋「繫念面前」的正確意涵,完全不知道「繫念面前」乃是擴充「念處的意識」到「一切身」的「修習緣起處」,當然也讓歷代習禪者都無法進入禪定的領域,因而對經律中的「繫念面前」完全失去了信心,才會各自懷疑、猜測、創新、扭曲甚至竄改經律的詞義。
其實《相應部》巴利經文中的繫念「於面前(Parimukham)」裡的 ”mukha” 英譯雖有:
(1) the mouth(嘴巴),
(2) the face(臉、面),
(3) froat(喉嚨),
(4) entrance(入口),
(5) brim(邊緣)…
等多種意思,但不論依據梵文漢譯的《雜阿含經》或巴利英譯的《相應部》,一向都被譯為「面前」或「前面」,兩傳安般念的經律中,從沒有將其譯為「鼻子」、「嘴巴」、「入口」或「上唇」,而巴利語的
(1) 「嘴唇」另有其字 ”ottha” ;
(2) 「鼻子」則是 ”nasa”。
(3) 例如:「面前」吹來一陣冷風,巴利語不會是「鼻子、上唇」吹來一陣冷風;我在尊者「面前」頂禮,也絕不會是我在尊者鼻子、嘴唇頂禮。
(4) 依經依律:「面前就是面前!」佛陀的語文表達能力不會那麼不精準,更不會背後故意留一手,讓禪修者去猜謎,請大家不要謗佛、謗法。
(5) 依經依律:「面前就是面前!」禪修者不要疑法-經律,認為自己師承的「獨家見解」才是「佛有正法眼藏,獨付阿毗達摩」,那與中國禪宗的「我有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有何差異?只能博君「拈花一笑」罷了!
所以mukha在南北傳安般念的經律裡,都是明確地指出「面前」,絕不會是論、註…等所指的「人中」、「上唇」、「鼻尖」、「鼻門」、「鼻孔」、「眉心」…等,因為很明顯的,這些部位都只是面前的一小部分,甚至只是一個點而已。
巴利語”Pari” 的字根則有 ”all around(全面,遍及四周)”的意涵,例如:
(1) Parikamma是「遍作」之意,
(2) Parinirvana是「完全(無餘)涅槃」
(3) Pari:「遍及」指的是「全面性的平面或空間」,但人中、上唇、鼻門、鼻腔…等部位,都只是「面孔上的一個穴位或竅門」而已,尤其「人中」只是一個微細的小點,說「遍及人中」是修辭學上的矛盾,毫無意義可言;也不符合兩傳聖典上「(遍及)於面前(Parimukham,副詞adv)」的意義和詞性。
(4) 很明顯的All around(全面,遍及四周)與Fixed point(定點守竅)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所以這些穴位或竅門的定位,都只是出自外道定學或論師個人的主張而已,卻把後世習禪的人導入了「守竅觀想」的歧途和風險。
由於帕奧禪法當初主要是由華人教界捧紅於國際間的,目前也是對世界各地華人禪修最有影響力的禪法,但我們自己有對應於《相應部》的《雜阿含經》,其中〈安般念相應〉的記載則更為「精確而嚴整」,並沒有必要盲從偏離《相應部》和《巴利律》的種種說法,所以才詳細地比對上述資料,旨在說明:
(1)「繫念面前」乃是開發「念處的意識狀態」:先由「遍及全面」開始,逐漸將其擴充到「遍及一切身」的關鍵「起『首』勢」。
(2) 教外別傳的方法則是將「念處的意識狀態」先鎖定在「人中」,經由「守竅觀想」而將原本寬廣的「念處的意識狀態」逐漸「聚焦收斂」於一點。
結論: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所以「繫念人中」絕對不等同佛陀所教導的「繫念面前」,而且可能會產生「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禪修風險,盼望佛門禪修人士皆能「依經依律」回歸佛陀安般念的教導,以正確的方法禪修。建議習禪人士除了要慎選師承(不一定是名氣大的就好)之外,也要敏銳地注意自己身心反應的狀況,如果有所疑慮時,不妨藉助現代醫學檢測科技,看看自己的呼吸靜坐是否真的能產生專注和放鬆的腦電波或肌電波?以便提醒自己及時停止或調整修練模式,避免固執於自己的師門傳承或自己的定見,造成無可彌補的身心傷害。(slake 2013/5/24於台中,2018/5/29佛寶節修訂)
歡迎參閱「禪修風險」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
圖片說明:公元2003~2004年間,迎福村在台大醫師Dr. Andrew的指導下,完成了禪定定性與定量的初步檢測。下例圖表顯示一位長年精勤修習「馬哈希禪法」的美籍理工博士的禪修狀態。他曾往返於歐、美之間,參加密集禪修班。這是他的念住成績單:Pmax(α)=66±3%
緬甸的帕奧禪師原本將《相應部》和《巴利律》裡的「繫念面前」詮釋為「繫念人中」,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繫念人中」已經在他自己住持的帕奧禪林裡演化出至少四個版本了,茲簡列如下:
1. 繫念人中PA1.0版:公元1999~2001年間,帕奧大師曾連續三年來台教授禪修,盛況空前。當時,他所教授的「繫念人中」,就是呼吸出入時都要注意氣息與人中接觸的要領。
2. 繫念人中PA2.0版:當時帕奧大師的高足Dipankara(十戒尼)在個別小參時,則為學員詳細地解說「繫念上唇」,意即教導學員如何注意並練習「空氣與上唇接觸的感覺」。
3. 繫念人中PA3.0版:大約在公元2015年前後,大師的另一位中國高足瑪欣德比丘又提出了繫念人中的新說法,幾乎完全顛覆了PA1.0版&PA2.0版的教導,他說:「第三個錯誤的方法,是用『人中』這一帶的皮膚去感覺呼吸,因為很多禪修者覺得說在專注呼吸的時候,應該用這裡的觸點去感知呼吸,這句話其實是沒有錯的。用借助這裡的觸覺去感知呼吸,他的目標還是呼吸;但問題是很多人就把心停留在『觸點』上,於是他就很在乎『人中』這裡皮膚的感覺,而不是把心放在呼吸上……」(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 ... 9%E6%8F%90 〈在專注呼吸的過程中,我們要避免四種錯誤的方法〉)
(1) 依照瑪欣德的新說法-借助人中、鼻腔的觸感都是錯誤的。
(2) 依此類推,那麼借助氣管、胸腔、腹部起落…等呼吸的觸感也都是錯誤的。
(3) 對於安般念的修習者而言,如果失去了緣「觸」生「受」而感知呼吸出入的因緣,真不知要「緣」什麼作為感知呼吸出入的「業處」?
(4) 如果這是錯誤的,那麼帕奧大師又何苦要教導信徒苦苦守住「人中穴」這個竅門?
(5) 大師的這位高足似乎青出於藍,他的論述彷彿進入了禪宗公案裡「緣而不緣(人中),不緣而緣(人中)」的玄空境界,令人嘆為觀止!
4. 繫念人中PA4.0版:公元2018年,帕奧的另一高足本雅難陀比丘又說修安般念時的(覺知)人中出入息,現在改成(知道)人中的出入息。本雅於2O18/3/12在桃園妙音蘭若精舍7日襌修開示、2O18/6/29在太平及2O18/7/6在馬來西亞二日襌修開示時,他都是這樣說:「不要注意人中氣息的磨擦觸點、不要控制呼吸,也不要知道出入息的氣動,只要保持(知道)在人中那區的自然呼吸就好了。」
5. 繫念人中已經名存實亡:
(1) PA2.0先以上唇的接觸「面」來模糊人中的接觸「點」
(2) PA3.0版接著架空「人中的觸感」
(3) PA4.0則以自然呼吸完全否定了「人中氣息磨擦的觸點和氣動」。
6. 三位高足接棒出擊,將禪師的這一記變化球(PA1.0→2.0→3.0→4.0)打到界外,全面顛覆了禪師的開示。
7. 繫念人中PA5.0版已於2019年秋正式出爐,預訂2020年將登陸台灣。
8. 然而,禪師的另一高足,馬來西亞的華人比丘尋法,從他所開示的mp3聽起來,是否也將提出他自己的PA版本?帕奧禪修者不妨也洗耳恭聽看看!
9. 面對禪修道場中陸續創新的開示版本,真不知道帕奧禪林的信眾將會選擇相信哪一個版本?
大師今年高齡85,依然住在帕奧禪林,短短才十餘年,他門下的高足們已經針對「繫念人中」更新了各種進階的版本,無怪乎佛陀所教導的「繫念面前」在法滅2000年之後,會演變成前文列所出的10種不同詮釋方式。追溯其演變的原因,主要應該是「法滅」讓真實的禪法失傳了,歷代祖師大德都無法正確地詮釋「繫念面前」的正確意涵,完全不知道「繫念面前」乃是擴充「念處的意識」到「一切身」的「修習緣起處」,當然也讓歷代習禪者都無法進入禪定的領域,因而對經律中的「繫念面前」完全失去了信心,才會各自懷疑、猜測、創新、扭曲甚至竄改經律的詞義。
其實《相應部》巴利經文中的繫念「於面前(Parimukham)」裡的 ”mukha” 英譯雖有:
(1) the mouth(嘴巴),
(2) the face(臉、面),
(3) froat(喉嚨),
(4) entrance(入口),
(5) brim(邊緣)…
等多種意思,但不論依據梵文漢譯的《雜阿含經》或巴利英譯的《相應部》,一向都被譯為「面前」或「前面」,兩傳安般念的經律中,從沒有將其譯為「鼻子」、「嘴巴」、「入口」或「上唇」,而巴利語的
(1) 「嘴唇」另有其字 ”ottha” ;
(2) 「鼻子」則是 ”nasa”。
(3) 例如:「面前」吹來一陣冷風,巴利語不會是「鼻子、上唇」吹來一陣冷風;我在尊者「面前」頂禮,也絕不會是我在尊者鼻子、嘴唇頂禮。
(4) 依經依律:「面前就是面前!」佛陀的語文表達能力不會那麼不精準,更不會背後故意留一手,讓禪修者去猜謎,請大家不要謗佛、謗法。
(5) 依經依律:「面前就是面前!」禪修者不要疑法-經律,認為自己師承的「獨家見解」才是「佛有正法眼藏,獨付阿毗達摩」,那與中國禪宗的「我有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有何差異?只能博君「拈花一笑」罷了!
所以mukha在南北傳安般念的經律裡,都是明確地指出「面前」,絕不會是論、註…等所指的「人中」、「上唇」、「鼻尖」、「鼻門」、「鼻孔」、「眉心」…等,因為很明顯的,這些部位都只是面前的一小部分,甚至只是一個點而已。
巴利語”Pari” 的字根則有 ”all around(全面,遍及四周)”的意涵,例如:
(1) Parikamma是「遍作」之意,
(2) Parinirvana是「完全(無餘)涅槃」
(3) Pari:「遍及」指的是「全面性的平面或空間」,但人中、上唇、鼻門、鼻腔…等部位,都只是「面孔上的一個穴位或竅門」而已,尤其「人中」只是一個微細的小點,說「遍及人中」是修辭學上的矛盾,毫無意義可言;也不符合兩傳聖典上「(遍及)於面前(Parimukham,副詞adv)」的意義和詞性。
(4) 很明顯的All around(全面,遍及四周)與Fixed point(定點守竅)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所以這些穴位或竅門的定位,都只是出自外道定學或論師個人的主張而已,卻把後世習禪的人導入了「守竅觀想」的歧途和風險。
由於帕奧禪法當初主要是由華人教界捧紅於國際間的,目前也是對世界各地華人禪修最有影響力的禪法,但我們自己有對應於《相應部》的《雜阿含經》,其中〈安般念相應〉的記載則更為「精確而嚴整」,並沒有必要盲從偏離《相應部》和《巴利律》的種種說法,所以才詳細地比對上述資料,旨在說明:
(1)「繫念面前」乃是開發「念處的意識狀態」:先由「遍及全面」開始,逐漸將其擴充到「遍及一切身」的關鍵「起『首』勢」。
(2) 教外別傳的方法則是將「念處的意識狀態」先鎖定在「人中」,經由「守竅觀想」而將原本寬廣的「念處的意識狀態」逐漸「聚焦收斂」於一點。
結論: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所以「繫念人中」絕對不等同佛陀所教導的「繫念面前」,而且可能會產生「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禪修風險,盼望佛門禪修人士皆能「依經依律」回歸佛陀安般念的教導,以正確的方法禪修。建議習禪人士除了要慎選師承(不一定是名氣大的就好)之外,也要敏銳地注意自己身心反應的狀況,如果有所疑慮時,不妨藉助現代醫學檢測科技,看看自己的呼吸靜坐是否真的能產生專注和放鬆的腦電波或肌電波?以便提醒自己及時停止或調整修練模式,避免固執於自己的師門傳承或自己的定見,造成無可彌補的身心傷害。(slake 2013/5/24於台中,2018/5/29佛寶節修訂)
歡迎參閱「禪修風險」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
圖片說明:公元2003~2004年間,迎福村在台大醫師Dr. Andrew的指導下,完成了禪定定性與定量的初步檢測。下例圖表顯示一位長年精勤修習「馬哈希禪法」的美籍理工博士的禪修狀態。他曾往返於歐、美之間,參加密集禪修班。這是他的念住成績單:Pmax(α)=66±3%
- 附加檔案
-
- 10628400_1472930639640624_3047903289325336192_n.jpg (34.63 KiB) 已瀏覽 27072 次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談「安般念的第4步驟」之(1)
茲摘錄南北傳聖典上的經文如下:
1. 〈雜阿含803經〉: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2. 〈雜阿含810經〉: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
3. 〈相應部SN.54:1 & S54:13〉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呼氣。
上述《雜阿含經》經文中的用詞「身行息」、「一切身行息」的『息』字,恰好與「入息、出息」的『息』字相同,這對於古代漢譯版的讀者而言,就很可能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解讀,例如:
1. 讀作「身→行息」或「一切身→行息」就可以解釋為「以身體進行呼吸」或「用全身運行呼吸」。
2. 讀作「身行→息」或「一切身行→息」就可以解釋為「讓身體的活動休息」或「讓一切身體的活動止息」。
由於中國傳統道家文化和氣功「練氣化炁」的觀念深刻地影響著華人禪修人士,因此「一切身→行息」就經常被禪師們修練成「打通任督二脈」、「氣貫奇經八脈」、「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小週天運行」、「大週天運轉」…等;另外,印度瑜珈學派藉守竅激活全身的七脈輪,也有讓氣運行全身的教導。即使在今日台灣的大乘道場或號稱原始佛教的禪師們都不乏這樣的教導,因為這樣運行周遍全身的具體感受—熱絡、活躍而生動的呼吸體感實在令人欲罷不能,確實會給修練人士帶來莫大的身心愉悅和成就感!修練者似乎已經到達了「近行定」的境界。而這樣「以全身運行呼吸」的樂受並不只限於華人練功和禪修人士,其實緬甸上座部的烏巴慶、葛印卡和美國卡巴金博士所教導的MBSR禪法,乃至美國慈林寺的譚尼沙羅尊者所教導的安般念,都是運用「掃瞄」的技巧,讓呼吸運行、巡迴全身,以期放鬆身心,乃至療癒痛苦或疾病。
不過這樣以「一切身→行息」的技巧來詮釋北傳《雜阿含經803經》第四步驟的經文,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對照南、北傳《雜阿含經810經》和《相應部S54:1》應該是「身行→休息」、「一切身行→止息」才是兩傳經文一致的原意。在此,南傳的巴利語原文 ”passambhayaṃ kāyasaṅkhāraṃ” 菩提尊者英譯:”tranquillising the bodily formation(使身行寧靜)” 其實並不太適當,因為「寧靜」通常是指進入第三禪定境之後的身心安寧狀態,而第四步驟只是「讓身行休息」而已,還談不上高階身心和諧的定境。反而是《清淨道論》以「使身體變得止息、滅、平息(passambhento paṭippassambhento nirodhento vūpasamento)」等一連串巴利語用詞的解說,更為切合南北傳經文的原意。
記得公元2000年前後,帕奧禪師三度來台以英語教授禪修時,主要的中譯者為平雄(台灣籍)和尋法(馬來西亞華人)兩位醫師比丘,口譯流暢而明白。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帕奧禪師也是採用了《清淨道論》的「止息」之說。
我們已經充分說明了「息」字的意義,接下來要探討什麼是「身行」?同樣的,讓我們先來比對南北傳的經文如下:
1. 《雜阿含568經》: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答言:長者!出息入息(assāsapassāsā)名為身行(kāyasaṅkhāra)。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
2. 北傳《解脫道論》:云何名身行者?此謂出入息,以如是身行,曲申形,隨申動踊、振搖,如是於身行現令寂滅。復次於麁身行現令寂滅,以細身行修行初禪。從彼以最細修第二禪,從彼最細修行學第三禪,令滅無餘修第四禪。
3. 南傳《相應部SN.41:6經》和《中部MN.44經》都說:「入息、出息是身行。」
由上述比對南北傳經論的內容看來,「身行」都一致地被詮釋為「呼吸」,這下應該沒什麼疑義了。那麼!安般念的第四步驟:「身行息」肯定就是「呼吸休息或止息」了!但這麼一來,更大的問題又出現了:
(1)安般念才剛進行到第四步驟,怎麼呼吸就「休息」甚至「止息」「停止」了?
(2) 難道第四步驟就已經到達第四禪的極至之境—呼吸停息了嗎?
(3)可是第五、六步驟的「覺知喜」、「覺知樂」怎麼會在第四禪之後才生起呢?
(4) 這不是完全違背了初禪「五禪支」生起的次第?
(5)如果第四步驟就已達成究竟解脫所必修的四禪定,那後面第五到第十六步驟不是多餘的嗎?
可是誰又敢懷疑南傳上座部的禪修教科書《清淨道論》的詮釋是錯誤的呢?當禪修人士以這樣的疑問質問帕奧禪師時,不知禪師要如何回答?不過,從近幾年來帕奧禪修營的教導看來,第四步驟顯然已經被禪師的弟子們,悄悄地修改成新的「身行止息」版本PA2.0:「微息」了!
帕奧PA2.0版把「身行休息」詮釋為「微息」,不但完全不符經論上「休息」、「止息」或停息的原意,還可能會產生更大的禪修風險。請大家想想看:
(1) 您是否注意到:在熟睡或在勞累後休息狀態下的呼吸型態並非「微息」?
(2) 是否病體虛弱、昏迷、休克或接近瀕死狀態下的微弱呼吸型態,也就是俗話所說:「氣若游絲、奄奄一息」的微細、微弱呼吸,才比較像似「微息」?
(3) 是否「胎息」才適合詮釋「呼吸休息」或「呼吸止息」?因為胎兒在子宮裡是不用呼吸的。
(4) 所以依據南北傳經文和《清淨道論》(包括帕奧PA1.0版)所詮釋的「休息、止息或停息」才比較適合詮釋「呼吸止息」的意思,而非帕奧PA2.0版的「微息」狀態。
日常的呼吸型態通常反映的正是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如果刻意長時間地模仿或調整呼吸成為虛弱型態—微息,很可能會給身體,尤其是腦部帶來嚴重缺氧的創傷,進而影響視神經,因而容易顯現種種幻視的景象,例如:閃亮的白光、燦爛的星光、煙雲白霧…等。然而這些朕兆卻反而常被禪修人士解讀為「禪相」,這正是誘發禪修風險的所在。
安般念的禪修已經持續了2500年,如果第四步驟的「身行息」就是「呼吸休息、止息」卻非「第四禪的安止定」,也不是指「微息」,那到底要如何解讀「身行息」這三個字?難道是佛陀的教導錯了?還是兩傳的經論都傳誦、記載錯了?還是歷代祖師、禪師、大德誤會了?各位禪友是否願意利用元旦假期,在初夜、後夜精勤禪修之餘,也仔細地思考一下「身行息或呼吸休息、止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附記:2001年,周柔含女士曾發表一篇專論〈安那般那念─ 十六勝行「身行」之探討〉。特別提供大家參考: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 ... j97617.htm
《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3月。
我的提案:法滅2000年後,舉世幾乎都陷入盲修瞎練「安般念」的今天,如果仍有500位(約社群網友的十分之一)以上的法友都熱切地想知道「身行息」的「息」字與「呼吸」的關係,筆者樂意將這一顆18年前探勘沈船時,所打撈上岸的「稀世珍寶」,於春節(2020/1/25)期間公開呈現出來。如有興趣分享這份法的獻禮(Dhamma Gift),請您到筆者的fb上來進行點評(按讚!大心!均可):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 ... 7711057753
以方便計數,謝謝您的參與!即使沒有機緣與大家分享,也請不要失望,因為我們至少已經運用南北傳經論比對出初步的結論:
1. 帕奧禪師PA1.0原版的「止息」說是正確的,只是禪師無法解釋為什麼呼吸停了。
2. 帕奧PA2.0版的微息≠呼吸休息、止息或停息,所以是錯誤的禪修方法。
3. 《清淨道論》上所說的「使身體變得止息、滅、平息(passambhento paṭippassambhento nirodhento vūpasamento)」等一連串巴利語用詞的解說,完全切合南北傳經文的原意:身行息( passambhayaṃ kāyasaṅkhāraṃ)。
圖片說明:小週天、大週天、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激活脈輪≠身行息
茲摘錄南北傳聖典上的經文如下:
1. 〈雜阿含803經〉: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2. 〈雜阿含810經〉: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
3. 〈相應部SN.54:1 & S54:13〉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吸氣。』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呼氣。
上述《雜阿含經》經文中的用詞「身行息」、「一切身行息」的『息』字,恰好與「入息、出息」的『息』字相同,這對於古代漢譯版的讀者而言,就很可能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解讀,例如:
1. 讀作「身→行息」或「一切身→行息」就可以解釋為「以身體進行呼吸」或「用全身運行呼吸」。
2. 讀作「身行→息」或「一切身行→息」就可以解釋為「讓身體的活動休息」或「讓一切身體的活動止息」。
由於中國傳統道家文化和氣功「練氣化炁」的觀念深刻地影響著華人禪修人士,因此「一切身→行息」就經常被禪師們修練成「打通任督二脈」、「氣貫奇經八脈」、「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小週天運行」、「大週天運轉」…等;另外,印度瑜珈學派藉守竅激活全身的七脈輪,也有讓氣運行全身的教導。即使在今日台灣的大乘道場或號稱原始佛教的禪師們都不乏這樣的教導,因為這樣運行周遍全身的具體感受—熱絡、活躍而生動的呼吸體感實在令人欲罷不能,確實會給修練人士帶來莫大的身心愉悅和成就感!修練者似乎已經到達了「近行定」的境界。而這樣「以全身運行呼吸」的樂受並不只限於華人練功和禪修人士,其實緬甸上座部的烏巴慶、葛印卡和美國卡巴金博士所教導的MBSR禪法,乃至美國慈林寺的譚尼沙羅尊者所教導的安般念,都是運用「掃瞄」的技巧,讓呼吸運行、巡迴全身,以期放鬆身心,乃至療癒痛苦或疾病。
不過這樣以「一切身→行息」的技巧來詮釋北傳《雜阿含經803經》第四步驟的經文,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對照南、北傳《雜阿含經810經》和《相應部S54:1》應該是「身行→休息」、「一切身行→止息」才是兩傳經文一致的原意。在此,南傳的巴利語原文 ”passambhayaṃ kāyasaṅkhāraṃ” 菩提尊者英譯:”tranquillising the bodily formation(使身行寧靜)” 其實並不太適當,因為「寧靜」通常是指進入第三禪定境之後的身心安寧狀態,而第四步驟只是「讓身行休息」而已,還談不上高階身心和諧的定境。反而是《清淨道論》以「使身體變得止息、滅、平息(passambhento paṭippassambhento nirodhento vūpasamento)」等一連串巴利語用詞的解說,更為切合南北傳經文的原意。
記得公元2000年前後,帕奧禪師三度來台以英語教授禪修時,主要的中譯者為平雄(台灣籍)和尋法(馬來西亞華人)兩位醫師比丘,口譯流暢而明白。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帕奧禪師也是採用了《清淨道論》的「止息」之說。
我們已經充分說明了「息」字的意義,接下來要探討什麼是「身行」?同樣的,讓我們先來比對南北傳的經文如下:
1. 《雜阿含568經》: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答言:長者!出息入息(assāsapassāsā)名為身行(kāyasaṅkhāra)。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
2. 北傳《解脫道論》:云何名身行者?此謂出入息,以如是身行,曲申形,隨申動踊、振搖,如是於身行現令寂滅。復次於麁身行現令寂滅,以細身行修行初禪。從彼以最細修第二禪,從彼最細修行學第三禪,令滅無餘修第四禪。
3. 南傳《相應部SN.41:6經》和《中部MN.44經》都說:「入息、出息是身行。」
由上述比對南北傳經論的內容看來,「身行」都一致地被詮釋為「呼吸」,這下應該沒什麼疑義了。那麼!安般念的第四步驟:「身行息」肯定就是「呼吸休息或止息」了!但這麼一來,更大的問題又出現了:
(1)安般念才剛進行到第四步驟,怎麼呼吸就「休息」甚至「止息」「停止」了?
(2) 難道第四步驟就已經到達第四禪的極至之境—呼吸停息了嗎?
(3)可是第五、六步驟的「覺知喜」、「覺知樂」怎麼會在第四禪之後才生起呢?
(4) 這不是完全違背了初禪「五禪支」生起的次第?
(5)如果第四步驟就已達成究竟解脫所必修的四禪定,那後面第五到第十六步驟不是多餘的嗎?
可是誰又敢懷疑南傳上座部的禪修教科書《清淨道論》的詮釋是錯誤的呢?當禪修人士以這樣的疑問質問帕奧禪師時,不知禪師要如何回答?不過,從近幾年來帕奧禪修營的教導看來,第四步驟顯然已經被禪師的弟子們,悄悄地修改成新的「身行止息」版本PA2.0:「微息」了!
帕奧PA2.0版把「身行休息」詮釋為「微息」,不但完全不符經論上「休息」、「止息」或停息的原意,還可能會產生更大的禪修風險。請大家想想看:
(1) 您是否注意到:在熟睡或在勞累後休息狀態下的呼吸型態並非「微息」?
(2) 是否病體虛弱、昏迷、休克或接近瀕死狀態下的微弱呼吸型態,也就是俗話所說:「氣若游絲、奄奄一息」的微細、微弱呼吸,才比較像似「微息」?
(3) 是否「胎息」才適合詮釋「呼吸休息」或「呼吸止息」?因為胎兒在子宮裡是不用呼吸的。
(4) 所以依據南北傳經文和《清淨道論》(包括帕奧PA1.0版)所詮釋的「休息、止息或停息」才比較適合詮釋「呼吸止息」的意思,而非帕奧PA2.0版的「微息」狀態。
日常的呼吸型態通常反映的正是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如果刻意長時間地模仿或調整呼吸成為虛弱型態—微息,很可能會給身體,尤其是腦部帶來嚴重缺氧的創傷,進而影響視神經,因而容易顯現種種幻視的景象,例如:閃亮的白光、燦爛的星光、煙雲白霧…等。然而這些朕兆卻反而常被禪修人士解讀為「禪相」,這正是誘發禪修風險的所在。
安般念的禪修已經持續了2500年,如果第四步驟的「身行息」就是「呼吸休息、止息」卻非「第四禪的安止定」,也不是指「微息」,那到底要如何解讀「身行息」這三個字?難道是佛陀的教導錯了?還是兩傳的經論都傳誦、記載錯了?還是歷代祖師、禪師、大德誤會了?各位禪友是否願意利用元旦假期,在初夜、後夜精勤禪修之餘,也仔細地思考一下「身行息或呼吸休息、止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附記:2001年,周柔含女士曾發表一篇專論〈安那般那念─ 十六勝行「身行」之探討〉。特別提供大家參考: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 ... j97617.htm
《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3月。
我的提案:法滅2000年後,舉世幾乎都陷入盲修瞎練「安般念」的今天,如果仍有500位(約社群網友的十分之一)以上的法友都熱切地想知道「身行息」的「息」字與「呼吸」的關係,筆者樂意將這一顆18年前探勘沈船時,所打撈上岸的「稀世珍寶」,於春節(2020/1/25)期間公開呈現出來。如有興趣分享這份法的獻禮(Dhamma Gift),請您到筆者的fb上來進行點評(按讚!大心!均可):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 ... 7711057753
以方便計數,謝謝您的參與!即使沒有機緣與大家分享,也請不要失望,因為我們至少已經運用南北傳經論比對出初步的結論:
1. 帕奧禪師PA1.0原版的「止息」說是正確的,只是禪師無法解釋為什麼呼吸停了。
2. 帕奧PA2.0版的微息≠呼吸休息、止息或停息,所以是錯誤的禪修方法。
3. 《清淨道論》上所說的「使身體變得止息、滅、平息(passambhento paṭippassambhento nirodhento vūpasamento)」等一連串巴利語用詞的解說,完全切合南北傳經文的原意:身行息( passambhayaṃ kāyasaṅkhāraṃ)。
圖片說明:小週天、大週天、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激活脈輪≠身行息
最後由 slake 於 2020-01-28, 15:53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談「安般念第1~4步驟的排序」
作者:周柔含(留日)
經歷:中華佛學研究所結業,法鼓山僧伽大學日文講師。
論著:〈安那般那念─ 十六勝行「身行」之探討〉
出處:《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3月。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2/bj97617.htm
在〈安那般那念十六勝行「身行」之探討〉一文中,周柔含女士將北傳《阿含經》《瑜伽師地論》《坐禪三眛經》《大智度論》《成實論》等經論,以及惠敏法師和日本佛教《俱舍論》的權威學者福原亮嚴等,針對安般念的詮釋,就第1~4步驟進行排序比對如下:
1. 《阿含經》的排序:0.內、外息 1.息長 2.息短 3.一切身 4.身行息
2. 《瑜伽論》的排序:0.入、出息 1.若長 2.若短 3.遍身入息 4.息除身行
3. 《坐禪》的排序:0.(缺)1.入息 2.出息 3.若長 4.若短 5.諸息遍身 6.除諸身行
4. 惠敏《坐禪》的排序:0.(缺)1.若長 2.若短 3.諸息遍身 4.除諸身行
5. 《智論》的排序:0.(缺)1.入息 2.出息 3.若長、若短 4.息遍身 5.除諸身行
6. 《成實論》的排序:出息、入息、若長、若短、念息遍身、除諸身行
7. 福原《成實》的排序:0.(缺) 1. 息長 2. 息短3. 息遍身4.除身行
由上表中可注意到:
(1) 在《阿含經》與《瑜伽論》中,增列出第(0)步驟:0.內、外息;0.入、出息。
(2) 在《智論》中,則將其列為(1)入息、(2)出息;
(3) 然《智論》(3)長、短息,在《阿含經》與《瑜伽論》則被列為(1)息(若)長、(2)息(若)短。
(4) 又,《智論》將《阿含經》與《瑜伽論》之(1)、(2)合列為(3)若長、若短。因此,此三者已確定明次第者。
(5) 其差別在於《阿含經》、《瑜伽論》分別了息長、息短;而《智論》略去了息長、短的分別,取而代之的是分別了入息、出息,且又將息長、短併為一勝行。
(6) 作者認為,既然名為「十六勝行」,原則上應有十六次第項目的名目。
從以上節錄周柔含所作的排序,我們可以看到,光是安般念第1~4步驟,北傳經論和專家、法師、學者,就已經各說各話而各有不同的排序。一般讀者可能認為:這些只不過是小小差異而已,何必吹毛求疵?但是,對於長期精勤修習安般念而有所突破或已成就初禪以上的禪者而言,「安般念16勝行」就像超精密作業的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一般,只要其中一個步驟的排序錯了,製程和產品就會出大問題,成為瑕疵品,甚至成為報廢品。舉例來談談第1,2步驟,經文中提到了「入息、出息、若長、若短」,這四個因素至少就構成四種截然不同的呼吸模式:
1. 長入息→長出息
2. 長入息→短出息
3. 短入息→長出息
4. 短入息→短出息
帕奧禪師遵循南傳經律,統一都採用了《相應部》的經文:「1.長入息→長出息;2.短入息→短出息」的標準組合排序;但這樣的排序,若從禪修漸入定境,呼吸理當漸趨深長的基本常識而言,引導身心漸趨平息安靜的長呼吸型態,是不可能又變成急促焦慮的短呼吸型態;再則,若從「古今呼吸博覽會」南傳禪師的教導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座部歷代的禪師、大德們所教導的禪法個個不同,連師徒都不一樣,甚至不惜違背經論,擅自將「長、短呼吸」解讀為「自然呼吸」;這樣的標準排序應該是隱藏著尚未被破解的迷思!反觀北傳的經律論則有更多元的組合和變化,無形中也讓安般念第1,2步驟的起手式有了更多彈性的抉擇,可提供具有辨識智(擇法能力)的禪者作更有彈性的嘗試,乃至作出更精確的修習。然而很遺憾的,中國歷代的祖師、禪師、大德卻從未規規矩矩地修習「安般念16勝行」,最多就是以「天台六妙門」來搪塞、敷衍一下罷了!當然也就沒什麼禪證可言。
由此可見安般念16個步驟的排序組合是何等的重要!如果我們再試著用人類基因的排序來做比喻,以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和鳥嘌呤(G)四種鹼基排列成鹼基序列TACG,如果任何一個鹼基的順序變更了,就會呈現完全不同的基因組合,就像人類的某些基因排序,只要有些微的差異,就成了黑猩猩的基因組合。俗話說:「畫虎不成反類犬」,安般念也是一樣,其中任何一個步驟的排序組合錯了,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修「正定」反倒成為「邪定」,或變成不能通往解脫的「外道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盼精進而具有辨識能力的禪修人士,都能重視安般念的排序,仔細地比對南北傳的經律內容,排列組合出正確的安般念步驟!
附錄:「古今呼吸禪博覽會」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
圖片:人類基因排序。
安般念16步驟的S.O.P猶如「基因排序」,稍有差異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作者:周柔含(留日)
經歷:中華佛學研究所結業,法鼓山僧伽大學日文講師。
論著:〈安那般那念─ 十六勝行「身行」之探討〉
出處:《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3月。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2/bj97617.htm
在〈安那般那念十六勝行「身行」之探討〉一文中,周柔含女士將北傳《阿含經》《瑜伽師地論》《坐禪三眛經》《大智度論》《成實論》等經論,以及惠敏法師和日本佛教《俱舍論》的權威學者福原亮嚴等,針對安般念的詮釋,就第1~4步驟進行排序比對如下:
1. 《阿含經》的排序:0.內、外息 1.息長 2.息短 3.一切身 4.身行息
2. 《瑜伽論》的排序:0.入、出息 1.若長 2.若短 3.遍身入息 4.息除身行
3. 《坐禪》的排序:0.(缺)1.入息 2.出息 3.若長 4.若短 5.諸息遍身 6.除諸身行
4. 惠敏《坐禪》的排序:0.(缺)1.若長 2.若短 3.諸息遍身 4.除諸身行
5. 《智論》的排序:0.(缺)1.入息 2.出息 3.若長、若短 4.息遍身 5.除諸身行
6. 《成實論》的排序:出息、入息、若長、若短、念息遍身、除諸身行
7. 福原《成實》的排序:0.(缺) 1. 息長 2. 息短3. 息遍身4.除身行
由上表中可注意到:
(1) 在《阿含經》與《瑜伽論》中,增列出第(0)步驟:0.內、外息;0.入、出息。
(2) 在《智論》中,則將其列為(1)入息、(2)出息;
(3) 然《智論》(3)長、短息,在《阿含經》與《瑜伽論》則被列為(1)息(若)長、(2)息(若)短。
(4) 又,《智論》將《阿含經》與《瑜伽論》之(1)、(2)合列為(3)若長、若短。因此,此三者已確定明次第者。
(5) 其差別在於《阿含經》、《瑜伽論》分別了息長、息短;而《智論》略去了息長、短的分別,取而代之的是分別了入息、出息,且又將息長、短併為一勝行。
(6) 作者認為,既然名為「十六勝行」,原則上應有十六次第項目的名目。
從以上節錄周柔含所作的排序,我們可以看到,光是安般念第1~4步驟,北傳經論和專家、法師、學者,就已經各說各話而各有不同的排序。一般讀者可能認為:這些只不過是小小差異而已,何必吹毛求疵?但是,對於長期精勤修習安般念而有所突破或已成就初禪以上的禪者而言,「安般念16勝行」就像超精密作業的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一般,只要其中一個步驟的排序錯了,製程和產品就會出大問題,成為瑕疵品,甚至成為報廢品。舉例來談談第1,2步驟,經文中提到了「入息、出息、若長、若短」,這四個因素至少就構成四種截然不同的呼吸模式:
1. 長入息→長出息
2. 長入息→短出息
3. 短入息→長出息
4. 短入息→短出息
帕奧禪師遵循南傳經律,統一都採用了《相應部》的經文:「1.長入息→長出息;2.短入息→短出息」的標準組合排序;但這樣的排序,若從禪修漸入定境,呼吸理當漸趨深長的基本常識而言,引導身心漸趨平息安靜的長呼吸型態,是不可能又變成急促焦慮的短呼吸型態;再則,若從「古今呼吸博覽會」南傳禪師的教導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座部歷代的禪師、大德們所教導的禪法個個不同,連師徒都不一樣,甚至不惜違背經論,擅自將「長、短呼吸」解讀為「自然呼吸」;這樣的標準排序應該是隱藏著尚未被破解的迷思!反觀北傳的經律論則有更多元的組合和變化,無形中也讓安般念第1,2步驟的起手式有了更多彈性的抉擇,可提供具有辨識智(擇法能力)的禪者作更有彈性的嘗試,乃至作出更精確的修習。然而很遺憾的,中國歷代的祖師、禪師、大德卻從未規規矩矩地修習「安般念16勝行」,最多就是以「天台六妙門」來搪塞、敷衍一下罷了!當然也就沒什麼禪證可言。
由此可見安般念16個步驟的排序組合是何等的重要!如果我們再試著用人類基因的排序來做比喻,以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和鳥嘌呤(G)四種鹼基排列成鹼基序列TACG,如果任何一個鹼基的順序變更了,就會呈現完全不同的基因組合,就像人類的某些基因排序,只要有些微的差異,就成了黑猩猩的基因組合。俗話說:「畫虎不成反類犬」,安般念也是一樣,其中任何一個步驟的排序組合錯了,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修「正定」反倒成為「邪定」,或變成不能通往解脫的「外道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盼精進而具有辨識能力的禪修人士,都能重視安般念的排序,仔細地比對南北傳的經律內容,排列組合出正確的安般念步驟!
附錄:「古今呼吸禪博覽會」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
圖片:人類基因排序。
安般念16步驟的S.O.P猶如「基因排序」,稍有差異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談南北傳「安般念16個步驟」的差異
北傳《雜阿含經》和南傳《相應部》是最能代表佛陀教導實況的原始聖典,但這兩部聖典對於「安般念16個步驟」所記載的經文,卻有11個步驟出現排序、語意和意義的實質差異,茲簡列如下:
1. 第(1)(2)兩個步驟:
《雜阿含》:(1)念入息學 (2)念出息學,若長若短。
《相應部》:(1)知長入、出息 (2)知短入、出息
差異:北傳須要「念(念住)」和「學(練習)」;南傳只要「知(道)」即可。
2. 第(4)(8)(10)(11)(12)五個步驟:
《雜阿含》:(4)覺身行息(8)覺心行息(10)覺心悅(11)覺心定(12)覺心解脫
《相應部》:(4)令身行息(8)令心行息(10)令心悅(11)令心定(12)令心解脫
差異:北傳只要「覺(受)」身行息、心行息、心悅、心定、心解脫即可;南傳則須「令(使令)」身行息、心行息、心悅、心定、心解脫。
3. 第(14)(15)(16)三個步驟
《雜阿含》:(14)觀察斷(15)觀察離欲(16)觀察滅
《相應部》:(14)觀察離欲(15)觀察滅(16)觀察斷
差異:北傳「先觀察斷→次觀察離欲→最後才觀察滅」;南傳「先觀察離欲→次觀察滅→最後才觀察斷」南北傳的修練程序明顯不同。
4. 第(3)步驟
《雜阿含》:一切身覺知入、出息
《相應部》:全身覺知入、出息
差異:南北傳的經文雖然一樣,但南北傳的論師和禪師卻有截然不同的詮釋,北傳為「全身覺知入、出息」,南傳為「覺知整個呼吸的流程(全息)」或「覺知名、色身」。
佛陀所教導的安般念16個步驟的標準作業程序(S.O.P),南北傳經文竟然就存在著11個步驟的差異,面對這幾乎高達70%差異率的標準禪修作業程序,當代的禪者到底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進行辨識並作出正確的抉擇呢?在《卡拉瑪經(噶拉瑪經、羯臘摩經、卡臘摩經)》裡,佛陀曾開示:「卡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理的。」且讓我們也依照《卡拉瑪經》上提到的10 個準則來逐一探討看看:
1. 不要盡信傳統-不要以為南傳上座部佛教才是今日世界上唯一正統的佛教,因為北傳三藏裡一樣蘊藏著上座部的經律和論述。
2. 不要盡信傳承-不要認為南傳巴利三藏才是唯一可靠的佛教傳承,其實它是在阿育王時代裡所完成第三結集,其立場較偏向「分別說部」的傳承,但不能忽略「說一切有部」和「大眾部」也有其傳承。
3. 不要盡信傳言-很多人認為佛陀禁止梵語誦經,而《雜阿含經》是梵文經典,不是佛陀認可的經典,所以不可相信。但佛陀是開明的智者,決不會特別嫌惡某種語言,也從未禁止以梵語誦讀經律。事實是:梵語是古印度最典雅的官方用語,有人請求佛陀:「尊貴的佛法,理應規定只能用梵語誦念。」但被佛陀拒絕,佛陀主張:「應該隨各地的語言誦念經律。」所以,佛陀拒絕的是「只准用梵語誦讀經律」的主張,並非「禁止以梵語誦讀經律」。典雅的梵語經文所表達的精準度,較諸通俗易懂的巴利經文,絕對不會有絲毫遜色!
4. 不要盡信宗教典籍-北傳《雜阿含經》和南傳《相應部》都是上座部(不同部派)所傳誦的經典,但歷經500年的傳誦之後才完成文字記錄,各自都隱藏著傳誦和記錄的失誤之處,只有仔細地加以比對、探究兩傳聖典,才能從彼此的差異中找出經文的真相。
5. 不要盡信邏輯-認為「安般念」就是「念住呼吸而已!」條條道路通羅馬,不論怎麼呼吸都可以,重點只在「念住」!只要「念住」即可!不必管他怎麼呼吸。果真如此,南北傳經文中又何必「說長道短」?
6. 不要盡信推斷-關於安般念第1、2步驟的基礎呼吸模式,北傳認為須要「念(念住)」和「學(練習)」;南傳則只要「知(道)」即可。到底是要念住?還是知道就好?到底呼吸要不要經過學習?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憑世智辨聰的推理,就能辨識「念住呼吸」的真相。
7. 不要盡信想像-南傳認為禪者可以「令(使令)」身行息、心行息、心悅、心定、心解脫。但禪者真的有能力「以心令身」「以心制心」嗎?還是只是想像呢?
8. 不要盡信所受持的成見-例如:一切身,北傳堅持是「全身息」,南傳堅持是「全息身」,堅持自己部派的成見並無助於辨識真相。
9. 不要盡信表面外觀-不要認為端身正坐是只要坐得端正即可修安般念,不須要特定的坐姿;不要認為盤腿而坐就是結跏趺坐,不管雙盤、單盤都可以;不要認為只要能長坐不臥,或是能一坐6小時,一動也不動,就是禪定(正定)。
10. 不要盡信沙門和老師-例如:當代最受華人擁戴、尊崇的帕奧禪師,他所教導的結跏趺坐、繫念面前、出、入息長、短、取相乃至全身覺知入出息…是否真的都符合南傳經律?
當禪者願意不預設立場,而願以上述十種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兩傳聖典經文的差異時,禪者才有可能從梵巴文字的差異中,看到梵文敘事的精準;才有可能從古印度佛教史中,看到禪律更為嚴謹的西方上座部、說一切有部,對於安般念的修習,有著更為嚴謹的系統。然而,很遺憾的!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都只留存在漢譯的三藏裡,2000年來,南傳上座部的歷代論師、祖師、大德、禪師都無緣一窺堂奧之美,即使時至今日,世界資訊空前發達,外國人,甚至華人要能精準地讀、譯漢譯三藏還是困難重重。更令人遺憾的是今日華人比丘也輕忽自己所擁有的文化瑰寶,誤認為《雜阿含經》是大乘的梵文經典,不足為信!是的,《雜阿含經》是梵文經典,是由大乘譯師求那跋陀羅、慧觀、慧嚴等所譯出,譯辭中容有一些大乘用語,但它其實是古印度西方上座部所傳誦的原始聖典,並非大乘經典。它過去一直被大乘貶抑為小乘經典,被棄置在歷史的灰燼中而蒙塵千餘年,以致北傳的祖師、大德、禪師、學者們連16個步驟的次第都無法定序,更別說應用它來比對、針砭乃至修正相應部的失誤,進而找出安般念的真相了。所以北傳「安般念16個步驟的排序」是下手探討兩傳差異的基本功,歡迎有興趣的禪友參閱:古今呼吸禪博覽會 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f=2 第30席名家禪座:北傳「安般念16勝行」的排序
圖片說明:卡拉瑪經
北傳《雜阿含經》和南傳《相應部》是最能代表佛陀教導實況的原始聖典,但這兩部聖典對於「安般念16個步驟」所記載的經文,卻有11個步驟出現排序、語意和意義的實質差異,茲簡列如下:
1. 第(1)(2)兩個步驟:
《雜阿含》:(1)念入息學 (2)念出息學,若長若短。
《相應部》:(1)知長入、出息 (2)知短入、出息
差異:北傳須要「念(念住)」和「學(練習)」;南傳只要「知(道)」即可。
2. 第(4)(8)(10)(11)(12)五個步驟:
《雜阿含》:(4)覺身行息(8)覺心行息(10)覺心悅(11)覺心定(12)覺心解脫
《相應部》:(4)令身行息(8)令心行息(10)令心悅(11)令心定(12)令心解脫
差異:北傳只要「覺(受)」身行息、心行息、心悅、心定、心解脫即可;南傳則須「令(使令)」身行息、心行息、心悅、心定、心解脫。
3. 第(14)(15)(16)三個步驟
《雜阿含》:(14)觀察斷(15)觀察離欲(16)觀察滅
《相應部》:(14)觀察離欲(15)觀察滅(16)觀察斷
差異:北傳「先觀察斷→次觀察離欲→最後才觀察滅」;南傳「先觀察離欲→次觀察滅→最後才觀察斷」南北傳的修練程序明顯不同。
4. 第(3)步驟
《雜阿含》:一切身覺知入、出息
《相應部》:全身覺知入、出息
差異:南北傳的經文雖然一樣,但南北傳的論師和禪師卻有截然不同的詮釋,北傳為「全身覺知入、出息」,南傳為「覺知整個呼吸的流程(全息)」或「覺知名、色身」。
佛陀所教導的安般念16個步驟的標準作業程序(S.O.P),南北傳經文竟然就存在著11個步驟的差異,面對這幾乎高達70%差異率的標準禪修作業程序,當代的禪者到底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進行辨識並作出正確的抉擇呢?在《卡拉瑪經(噶拉瑪經、羯臘摩經、卡臘摩經)》裡,佛陀曾開示:「卡拉瑪人!對於心中的懷疑、猶豫提出質疑、猶豫是合理的。」且讓我們也依照《卡拉瑪經》上提到的10 個準則來逐一探討看看:
1. 不要盡信傳統-不要以為南傳上座部佛教才是今日世界上唯一正統的佛教,因為北傳三藏裡一樣蘊藏著上座部的經律和論述。
2. 不要盡信傳承-不要認為南傳巴利三藏才是唯一可靠的佛教傳承,其實它是在阿育王時代裡所完成第三結集,其立場較偏向「分別說部」的傳承,但不能忽略「說一切有部」和「大眾部」也有其傳承。
3. 不要盡信傳言-很多人認為佛陀禁止梵語誦經,而《雜阿含經》是梵文經典,不是佛陀認可的經典,所以不可相信。但佛陀是開明的智者,決不會特別嫌惡某種語言,也從未禁止以梵語誦讀經律。事實是:梵語是古印度最典雅的官方用語,有人請求佛陀:「尊貴的佛法,理應規定只能用梵語誦念。」但被佛陀拒絕,佛陀主張:「應該隨各地的語言誦念經律。」所以,佛陀拒絕的是「只准用梵語誦讀經律」的主張,並非「禁止以梵語誦讀經律」。典雅的梵語經文所表達的精準度,較諸通俗易懂的巴利經文,絕對不會有絲毫遜色!
4. 不要盡信宗教典籍-北傳《雜阿含經》和南傳《相應部》都是上座部(不同部派)所傳誦的經典,但歷經500年的傳誦之後才完成文字記錄,各自都隱藏著傳誦和記錄的失誤之處,只有仔細地加以比對、探究兩傳聖典,才能從彼此的差異中找出經文的真相。
5. 不要盡信邏輯-認為「安般念」就是「念住呼吸而已!」條條道路通羅馬,不論怎麼呼吸都可以,重點只在「念住」!只要「念住」即可!不必管他怎麼呼吸。果真如此,南北傳經文中又何必「說長道短」?
6. 不要盡信推斷-關於安般念第1、2步驟的基礎呼吸模式,北傳認為須要「念(念住)」和「學(練習)」;南傳則只要「知(道)」即可。到底是要念住?還是知道就好?到底呼吸要不要經過學習?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憑世智辨聰的推理,就能辨識「念住呼吸」的真相。
7. 不要盡信想像-南傳認為禪者可以「令(使令)」身行息、心行息、心悅、心定、心解脫。但禪者真的有能力「以心令身」「以心制心」嗎?還是只是想像呢?
8. 不要盡信所受持的成見-例如:一切身,北傳堅持是「全身息」,南傳堅持是「全息身」,堅持自己部派的成見並無助於辨識真相。
9. 不要盡信表面外觀-不要認為端身正坐是只要坐得端正即可修安般念,不須要特定的坐姿;不要認為盤腿而坐就是結跏趺坐,不管雙盤、單盤都可以;不要認為只要能長坐不臥,或是能一坐6小時,一動也不動,就是禪定(正定)。
10. 不要盡信沙門和老師-例如:當代最受華人擁戴、尊崇的帕奧禪師,他所教導的結跏趺坐、繫念面前、出、入息長、短、取相乃至全身覺知入出息…是否真的都符合南傳經律?
當禪者願意不預設立場,而願以上述十種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兩傳聖典經文的差異時,禪者才有可能從梵巴文字的差異中,看到梵文敘事的精準;才有可能從古印度佛教史中,看到禪律更為嚴謹的西方上座部、說一切有部,對於安般念的修習,有著更為嚴謹的系統。然而,很遺憾的!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都只留存在漢譯的三藏裡,2000年來,南傳上座部的歷代論師、祖師、大德、禪師都無緣一窺堂奧之美,即使時至今日,世界資訊空前發達,外國人,甚至華人要能精準地讀、譯漢譯三藏還是困難重重。更令人遺憾的是今日華人比丘也輕忽自己所擁有的文化瑰寶,誤認為《雜阿含經》是大乘的梵文經典,不足為信!是的,《雜阿含經》是梵文經典,是由大乘譯師求那跋陀羅、慧觀、慧嚴等所譯出,譯辭中容有一些大乘用語,但它其實是古印度西方上座部所傳誦的原始聖典,並非大乘經典。它過去一直被大乘貶抑為小乘經典,被棄置在歷史的灰燼中而蒙塵千餘年,以致北傳的祖師、大德、禪師、學者們連16個步驟的次第都無法定序,更別說應用它來比對、針砭乃至修正相應部的失誤,進而找出安般念的真相了。所以北傳「安般念16個步驟的排序」是下手探討兩傳差異的基本功,歡迎有興趣的禪友參閱:古今呼吸禪博覽會 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f=2 第30席名家禪座:北傳「安般念16勝行」的排序
圖片說明:卡拉瑪經
最後由 slake 於 2020-07-07, 16:06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2020年端午節,關於 #安般念 的獻禮-
帕奧繫念人中PA5.0版簡介
一、 業處禪師:慧喜(U Paññānanda)
二、禪師簡介:
1. 於1967年10月12日出生在緬甸納比都地區,幼年時即開始學習禪修。
2. 畢業於仰光第一醫學院醫學系。
3. 1993年在帕奧西亞多的指導下禪修,於2001年7月13日剃度成為比丘。
4. 2010年在總院帕奧禪修中心(毛淡棉),被任命為帕奧西亞多的助手協助教導當地與外國的禪修者,並在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印尼和越南各國的禪修營中擔任業處禪師。
5. 現任因達苟-帕奧(Intagaw-Pa Auk)禪修中心住持,嚴格奉行不食魚肉(素食主義),甚至不許信眾攜帶或郵寄含有葷腥的物品進入寺院。
三、 禪師著作:《安那般那念(Ānāpānasati)》出處:https://sites.google.com/site/inntakawukto/
四、禪師格言:安那般那念修習的原理-對焦在鼻孔的位置之後再對焦息團,認知它。
五、慧喜禪師關於「帕奧繫念人中PA5.0版」的進階內容簡介:
1. 完全推翻人中和上唇皮膚觸點的教導:
(1) 曾經有人感到困惑:專注在觸點上的息:「守門人只需注意抵達城門的人(註:《清淨道論》)。」同樣地,禪修者只注意抵達接觸點(城門)的息。這句話有時導致一些禪修者誤解為:持續地覺知鼻孔或上唇的觸覺,是對修習安那般那念的初始階段乃至整個過程是必要的。
(2) 或者先連續重複強烈地專注鼻孔或上唇周圍皮膚的感覺(任何明顯的四界特相),然後覺察這個位置入和出息的碰觸(依次)為應有的習慣。
(3) 之前我曾見過一些例案,有些禪修者習慣通過強烈地專注鼻孔與上唇的碰觸、刷過的感覺來覺知息,導致他們在這些部位與其附近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四界特相(如整個鼻子硬、硬、重和臉部繃緊,鼻子內強烈地推或拉扯的感受)。隨後當禪修時,他們將難以忽略這些感覺和四界特相,當他們一開始覺知“入和出息”(注意息的動態),他們的鼻子甚至頭部會變得緊、僵硬和繃緊。這些情況對他們心的培育增加了複雜性。
(4) 由於「專注觸點上的息」這句話,有時會令禪修者感到困惑,在我的教導裡通常避免提到「觸點」這個詞。取而代之,我是如何不使用「觸點」這個詞來解釋修習安那般那念?我如此解釋:「第一專注位置,第二思維所緣。」
2. 提出「息流(或息柱)」的「概念息」來取代繫念人中的「實體出入息」,藉以說明安般念的專注技巧。
(1) 我們說位置首先被專注(第一專注在位置)。由於息處在鼻孔與上唇之間,是被專注與集中的所緣,在察覺真實移動的入息和出息片刻或一兩分鐘之後,禪修者應開始充分地覺知這個位置(鄰近在右或左鼻孔,鼻孔與上唇之間的地方), 但絕對不是鼻孔與上唇之間的皮膚,也不完全是概念息。由於你的鼻子有兩個鼻孔,我們可以說那兒有兩條息流。你可以開始專注任何一個位置,可以是左或右邊。
(2) 禪修者如何在意門觀看概念所緣?在這裡,我們能接受四周圍都充滿著空氣,儘管我們看不見也抓不到它。無須扇動這些空氣以碰觸在你的皮膚去感覺,你也欣然地接受它。你是如何接受它?因為你早已知道此狀態,毫無懷疑的你此刻知道、接受它。同樣地,由於你一直都在呼吸,你知道鼻孔(專注的位置)充滿了息(息團)。以此明白、認知息在你的專注位置它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以忽略在鼻孔與上唇的感覺和息的移動。清楚地了知所緣存在於它的位置的意思是在意門見到(認知)這個所緣。
六、帕奧繫念人中PA1.0→2.0→3.0→4.0→5.0版的比較:
1. PA5.0版開創了「息柱、息流」的新觀念,把帕奧PA1.0版「繫念人中」和燃燈PA2.0版「繫念上唇」的實體呼吸,藉由息霧的流動而向上延伸進入兩個鼻孔內,又向外延伸到頸部下方的胸前,大大地擴張了念住呼吸的範圍,約略趨向兩傳經文所明載「繫念面前」的意涵,當然也逐漸擺脫了「守竅(人中穴)」所可能產生的禪修風險,據說台灣已有某帕奧禪法的信徒深受其益,看來「息柱」之說頗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氣勢!
2. PA5.0版「息團和概念息」的新說,也把原本被馬欣德PA3.0版的→「意守人中,守而不守,不守而守」和本雅難陀PA4.0版「不要注意人中氣息的磨擦觸點、不要控制呼吸,也不要知道出入息的氣動,只要保持(知道)在人中那區的自然呼吸就好了。」聯手打出界外(人中觸點之外)的變化球,接著又打到雲端去了(氣團化成概念息),彷彿帕奧禪法也進入了5G的新時代!長江後浪推前浪,不知何時PA6.0版又會有進階的新論述?更不知帕奧禪座下的廣大信眾要如何面對、抉擇、更新這些不斷創新的版本?
3. 帕奧的禪修者可能認為繫念人中PA1.0→2.0→3.0→4.0→5.0的差異不過是一件小事罷了,何必小題大作?
(1)其實問題的重點在於「繫念人中(穴)」是屬於「守竅-把注意力專注於人體某特定的穴位」。專家指出:長期守竅很容易讓禪修者產生各種身心官能症而飽受痛苦的折磨。
(2)更重要的是,「繫念人中」完全違背了南北傳聖典中,佛陀所教導的「繫念面前」。這是建立「念住」的「起首(手)勢」,一旦出錯,接下來就無法正確地展開安般念的所緣-第一、二步驟的入、出息長、短,乃至16個完整的步驟都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4. 當然帕奧的禪修者也可能會引述帕奧禪師的格言:「對於任何一種修行方法,不管是好是壞,只要一再地修行,他終將達成目標,即所謂『熟能生巧”』」,來自圓其說:「PA1.0→2.0→3.0→4.0→5.0無論哪一個版本都可以達成目標。」果真如此,那麼任何人選修任何禪法(包括有分禪、放空禪、枯木禪等),也都可以達成目標,但那些目標都能通往禪定嗎?
5. 以上論述旨在依經依律說明「帕奧繫念人中PA1.0→2.0→3.0→4.0→5.0版均非南北傳聖典上,佛陀所教導的『繫念面前』」。儘管痛陳「非法非律」的言辭辛辣,但並非出於惡意毀謗,而是期盼佛陀的正法律得以彰顯於人間。誠如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說:「對政治人物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那麼「對宗教大師的無情(檢視)是否也是偉大信仰的象徵?」
附記:對「繫念面前」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帕奧PA版的「繫念人中」 VS. 南北傳經律的「繫念面前」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 ... 7711057753
圖片說明:息流、息柱&息團→…抽象化…→概念息(非實體的呼吸)請參閱:https://sites.google.com/site/inntakawukto/
帕奧繫念人中PA5.0版簡介
一、 業處禪師:慧喜(U Paññānanda)
二、禪師簡介:
1. 於1967年10月12日出生在緬甸納比都地區,幼年時即開始學習禪修。
2. 畢業於仰光第一醫學院醫學系。
3. 1993年在帕奧西亞多的指導下禪修,於2001年7月13日剃度成為比丘。
4. 2010年在總院帕奧禪修中心(毛淡棉),被任命為帕奧西亞多的助手協助教導當地與外國的禪修者,並在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印尼和越南各國的禪修營中擔任業處禪師。
5. 現任因達苟-帕奧(Intagaw-Pa Auk)禪修中心住持,嚴格奉行不食魚肉(素食主義),甚至不許信眾攜帶或郵寄含有葷腥的物品進入寺院。
三、 禪師著作:《安那般那念(Ānāpānasati)》出處:https://sites.google.com/site/inntakawukto/
四、禪師格言:安那般那念修習的原理-對焦在鼻孔的位置之後再對焦息團,認知它。
五、慧喜禪師關於「帕奧繫念人中PA5.0版」的進階內容簡介:
1. 完全推翻人中和上唇皮膚觸點的教導:
(1) 曾經有人感到困惑:專注在觸點上的息:「守門人只需注意抵達城門的人(註:《清淨道論》)。」同樣地,禪修者只注意抵達接觸點(城門)的息。這句話有時導致一些禪修者誤解為:持續地覺知鼻孔或上唇的觸覺,是對修習安那般那念的初始階段乃至整個過程是必要的。
(2) 或者先連續重複強烈地專注鼻孔或上唇周圍皮膚的感覺(任何明顯的四界特相),然後覺察這個位置入和出息的碰觸(依次)為應有的習慣。
(3) 之前我曾見過一些例案,有些禪修者習慣通過強烈地專注鼻孔與上唇的碰觸、刷過的感覺來覺知息,導致他們在這些部位與其附近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四界特相(如整個鼻子硬、硬、重和臉部繃緊,鼻子內強烈地推或拉扯的感受)。隨後當禪修時,他們將難以忽略這些感覺和四界特相,當他們一開始覺知“入和出息”(注意息的動態),他們的鼻子甚至頭部會變得緊、僵硬和繃緊。這些情況對他們心的培育增加了複雜性。
(4) 由於「專注觸點上的息」這句話,有時會令禪修者感到困惑,在我的教導裡通常避免提到「觸點」這個詞。取而代之,我是如何不使用「觸點」這個詞來解釋修習安那般那念?我如此解釋:「第一專注位置,第二思維所緣。」
2. 提出「息流(或息柱)」的「概念息」來取代繫念人中的「實體出入息」,藉以說明安般念的專注技巧。
(1) 我們說位置首先被專注(第一專注在位置)。由於息處在鼻孔與上唇之間,是被專注與集中的所緣,在察覺真實移動的入息和出息片刻或一兩分鐘之後,禪修者應開始充分地覺知這個位置(鄰近在右或左鼻孔,鼻孔與上唇之間的地方), 但絕對不是鼻孔與上唇之間的皮膚,也不完全是概念息。由於你的鼻子有兩個鼻孔,我們可以說那兒有兩條息流。你可以開始專注任何一個位置,可以是左或右邊。
(2) 禪修者如何在意門觀看概念所緣?在這裡,我們能接受四周圍都充滿著空氣,儘管我們看不見也抓不到它。無須扇動這些空氣以碰觸在你的皮膚去感覺,你也欣然地接受它。你是如何接受它?因為你早已知道此狀態,毫無懷疑的你此刻知道、接受它。同樣地,由於你一直都在呼吸,你知道鼻孔(專注的位置)充滿了息(息團)。以此明白、認知息在你的專注位置它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以忽略在鼻孔與上唇的感覺和息的移動。清楚地了知所緣存在於它的位置的意思是在意門見到(認知)這個所緣。
六、帕奧繫念人中PA1.0→2.0→3.0→4.0→5.0版的比較:
1. PA5.0版開創了「息柱、息流」的新觀念,把帕奧PA1.0版「繫念人中」和燃燈PA2.0版「繫念上唇」的實體呼吸,藉由息霧的流動而向上延伸進入兩個鼻孔內,又向外延伸到頸部下方的胸前,大大地擴張了念住呼吸的範圍,約略趨向兩傳經文所明載「繫念面前」的意涵,當然也逐漸擺脫了「守竅(人中穴)」所可能產生的禪修風險,據說台灣已有某帕奧禪法的信徒深受其益,看來「息柱」之說頗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氣勢!
2. PA5.0版「息團和概念息」的新說,也把原本被馬欣德PA3.0版的→「意守人中,守而不守,不守而守」和本雅難陀PA4.0版「不要注意人中氣息的磨擦觸點、不要控制呼吸,也不要知道出入息的氣動,只要保持(知道)在人中那區的自然呼吸就好了。」聯手打出界外(人中觸點之外)的變化球,接著又打到雲端去了(氣團化成概念息),彷彿帕奧禪法也進入了5G的新時代!長江後浪推前浪,不知何時PA6.0版又會有進階的新論述?更不知帕奧禪座下的廣大信眾要如何面對、抉擇、更新這些不斷創新的版本?
3. 帕奧的禪修者可能認為繫念人中PA1.0→2.0→3.0→4.0→5.0的差異不過是一件小事罷了,何必小題大作?
(1)其實問題的重點在於「繫念人中(穴)」是屬於「守竅-把注意力專注於人體某特定的穴位」。專家指出:長期守竅很容易讓禪修者產生各種身心官能症而飽受痛苦的折磨。
(2)更重要的是,「繫念人中」完全違背了南北傳聖典中,佛陀所教導的「繫念面前」。這是建立「念住」的「起首(手)勢」,一旦出錯,接下來就無法正確地展開安般念的所緣-第一、二步驟的入、出息長、短,乃至16個完整的步驟都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4. 當然帕奧的禪修者也可能會引述帕奧禪師的格言:「對於任何一種修行方法,不管是好是壞,只要一再地修行,他終將達成目標,即所謂『熟能生巧”』」,來自圓其說:「PA1.0→2.0→3.0→4.0→5.0無論哪一個版本都可以達成目標。」果真如此,那麼任何人選修任何禪法(包括有分禪、放空禪、枯木禪等),也都可以達成目標,但那些目標都能通往禪定嗎?
5. 以上論述旨在依經依律說明「帕奧繫念人中PA1.0→2.0→3.0→4.0→5.0版均非南北傳聖典上,佛陀所教導的『繫念面前』」。儘管痛陳「非法非律」的言辭辛辣,但並非出於惡意毀謗,而是期盼佛陀的正法律得以彰顯於人間。誠如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說:「對政治人物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那麼「對宗教大師的無情(檢視)是否也是偉大信仰的象徵?」
附記:對「繫念面前」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帕奧PA版的「繫念人中」 VS. 南北傳經律的「繫念面前」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 ... 7711057753
圖片說明:息流、息柱&息團→…抽象化…→概念息(非實體的呼吸)請參閱:https://sites.google.com/site/inntakawukto/
最後由 slake 於 2020-09-03, 15:46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安般念禪相的迷思
大約在20年前,筆者曾經晝夜精勤地修習帕奧禪法。當時,有幸閱讀了加拿大的上座尊者索納(Ven. Sona)比丘的著作:”The Mystery of the Breath Nimitta”一文,文中尊者引述了三部論書的內容,仔細地釐清「安般念禪相」在歷史上變遷的過程。猶記得當時閱讀之後,如雷貫耳,內心感受到了震聾發聩的威懾之力,實不亞於禪宗的當頭棒喝!迄今記憶猶新,且容我為讀者略作導覽。
首先簡列尊者所引述的三部論書:
1. 《分別道論(Patisambhidamagga)》根據德國German tradition of Indology的考據,本書約在公元第2世紀編輯完成,可能是最早期的巴利語論書。其內容似可上溯到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代,舍利弗尊者的法脈。本論書目前已有英譯版流通。
2. 《解脫道論(Vimuttimagga)》約在公元2世紀編輯完成,據說是由阿羅漢優波底沙(Upatissa傳說即是舍利弗尊者的名字)所造,學者考證可能是於斯里蘭卡傳承的上座分別說部分支赤銅鍱部無畏山派的作品。有梵文版,後來又譯出巴利語版;漢譯版則於公元515年,由三藏法師僧伽婆羅譯出。
3. 《清淨道論(Visudhimagga)》於公元5世紀,由覺音尊者在斯里蘭卡大寺編輯完成。除了某些特殊的立場和對立的觀點(上座部傳統的大寺與大乘化的無畏山寺對立)之外,其整體結構與內容都與《解脫道論》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一、公元2世紀《分別道論》上的記載:
法滅大約百餘年後,上座部首先以巴利語所輯出的《分別道論》上明確記載著:
「念住入出息完美者,如佛所教導的,善於開發並逐漸趨向於增長。他照亮世間,正如滿月,不為浮雲所遮蔽。」(詳見英譯本Pat.Ⅲ,171,p.172)
「正如滿月不為浮雲遮蔽,煩惱就像雲層,聖者的知見就像明月,比丘就像擁有滿月的天子。就像明月,不為雲、霧、煙、塵所遮蔽,從月蝕魔王-羅乎的掌握中解脫,光輝燦爛地照耀著,從一切煩惱中解脫的比丘也是一樣,光輝燦爛地照耀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如滿月不為浮雲所遮蔽』」(詳見英譯本Pat.Ⅲ, 182,p.175)
讀者從這段簡要的論述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滿月、明月、浮雲、雲、霧、煙、塵…」都不是在敘述「禪相」,只是用來比喻修安般念的聖者,其禪定的成就有如滿月-具有明亮的光揮,能照破世間的種種煩惱-浮雲、雲、霧、煙、塵…等遮蔽。
二、公元2世紀《解脫道論》上的記載:
彼坐禪人以九小煩惱,清淨心現念入息,彼相得起:
1. 名相者。如抽綿抽古貝觸身成樂觸。如涼風觸身成樂觸。如見入出息風觸。鼻口脣念作風想。不由形色。此謂相。
2. 若坐禪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長,若鼻端增長、於眉間、於額,成多處住,成滿頭風。從此增長,滿身猗樂,此謂具足。
3. 復有坐禪人。從初見異相。如煙、如霧、如塵、如碎金,猶如針刺、如蟻所嚙;見種種色。若坐禪人心不明了,於彼異相心作異想,成顛倒,不成出入息想。
4. 若明了坐禪人,不作異意想,念現入息、念現出息,離作餘想。若如是作意,異相即滅,是坐禪人得微妙相,心不放逸。念現入息念現出息,彼相自在,以相自在欲起修行。
從上述論文,很清楚的可以看出:
(1) 「棉花」、「木棉花」都是在形容安般念的出入息有如「涼風」觸身而生「輕鬆」的快樂,而不是禪者會看見棉花、木棉或涼風等,有形色(具有形象)的禪相。
(2) 此涼風觸身而得到「滿身猗樂」是真實的感受,而不是看到棉花在風中輕快飄浮的禪相。
(3) 如果安般念的禪修者看到或體驗到「如煙、如霧、如塵、如碎金,猶如針刺、如蟻所嚙…」等種種幻象,因而認為自己看到了殊勝的禪相,那麼就會產生顛倒的業處和信念,再也無法持續安般念的修習了!
(4) 如果禪者不被幻相迷惑,不認為它是殊勝的禪相,還是回到當下的呼吸來,不再執取那些「纏相」,那麼幻相自然消失,安然回到安般念的修習。
《解脫道論》在關於認識各種禪修業處的特性裡,也曾提到「一個禪修業處透過『觸』來取相,那就是『安般念-念住呼吸』,另有一個禪修業處是透過『色相』和『觸』來取相,那就是『風遍』。」這段陳述指出了不同類型禪修業處的基本差異,當禪者參考這些禪相時,應當予以謹慎的區別。
在此論述中要強調一點,事實上,對於某些禪者在修習安般念中,可能會有察覺到「視覺對象」的副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轉變了專注的焦點,因而離開安般念的『觸覺』,以便取得『光明遍』的(色)相。如果禪者想要保持安般念的特相,無論如何,他就必須保持專注於「呼吸的觸覺」。
同樣的,《分別道論》上也記載著:
「…比丘坐著,在鼻尖或上唇建立起念住。當息進息出時,未予注意入、出息,精進者的身體和意識就變成自由揮灑的…他的尋伺(覺觀)是靜止(沒作用)的…他基本業處(出入息)的屬性就結束了!」
儘管這些禪相的迷思早在公元2~3世紀時,就已經被明確地釐清了,而覺音論師於公元第五世紀時,在斯理蘭卡大寺派所彙編的巴利語《清淨道論》,實際上除了某些部分刻意凸顯大寺派的觀點之外,其它的整個架構,甚至內容,都與當時無畏山寺派典藏的《解脫道論》高度雷同。很明顯的,覺音論師曾閱讀過《解脫道論》的完整內容,然而在「安般念的禪相」部分,卻刻意作出了完全顛覆早期論書的論述,真不知道這究竟是出於大寺派所堅持的立場,還是出於覺音論師自己的信念?
三、公元5世紀《清淨道論》上的記載:
第214節摘要-如是精勤,不久便現起(取相與似)相。而彼相(的現起)並非一切都同樣的:
1. 有一部分人說,有人於現起(之相)而生樂觸,如於兜羅綿,如於迦巴率綿及如於微風中。
2. 其次是依諸義疏的抉擇說。即有人的(相現起)如星色,如摩尼珠,如珍珠
3. 或者(現起)而成粗觸如綿子,如樹心(所作)的針;
4. 有的如長腰帶,如花環,如烟焰;
5. 有的現起擴展如蛛絲,如雲翳,如蓮華,如車輪,如月輪,及如日輪。
第215節摘要-而此(似相),正如一群比丘,誦了經而坐的時候,一比丘問道:「你們對於此經現起像什麼?」
1. 一人答道:「在我現起像從大山流下的河流」;
2. 另一人答道:「在我像一排森林」;
3. 又一人答道:「在我像一株枝葉茂盛滿結果實而蔭涼的樹」。
他們只於一經,因各人的想不同,而現起種種(的經相)。如是僅於一種業處,由於(各修習者的)想不同,而現起種種(安般念業處的相)。因為此(相)是從想生,以想為因,以想為根源;故知由不同之想而現起種種(之相)。
《清淨道論》成書15個世紀後的今天,覺音論師有關「安般念禪相」的論述仍然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然而,許多南傳上座部的禪師仍將它奉為禪修的圭臬。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緬甸的帕奧禪林更把這些明月、星光、鑽石、珍珠、寶石、雲煙、棉花、蓮花…等多采多姿的纏相,積極地推廣到世界各地,企圖把它們一一鑲綴在安般念禪修者的人中上。
附記:尊者索納對於禪相有更周詳而深入的論述,歡迎參閱「古今呼吸禪博覽會: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f=2
第31席:尊者阿姜索納(Ajahn Sona)的禪修教導-安般念禪相的迷思。」
圖片:鑲綴在人中上的鑽石
大約在20年前,筆者曾經晝夜精勤地修習帕奧禪法。當時,有幸閱讀了加拿大的上座尊者索納(Ven. Sona)比丘的著作:”The Mystery of the Breath Nimitta”一文,文中尊者引述了三部論書的內容,仔細地釐清「安般念禪相」在歷史上變遷的過程。猶記得當時閱讀之後,如雷貫耳,內心感受到了震聾發聩的威懾之力,實不亞於禪宗的當頭棒喝!迄今記憶猶新,且容我為讀者略作導覽。
首先簡列尊者所引述的三部論書:
1. 《分別道論(Patisambhidamagga)》根據德國German tradition of Indology的考據,本書約在公元第2世紀編輯完成,可能是最早期的巴利語論書。其內容似可上溯到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代,舍利弗尊者的法脈。本論書目前已有英譯版流通。
2. 《解脫道論(Vimuttimagga)》約在公元2世紀編輯完成,據說是由阿羅漢優波底沙(Upatissa傳說即是舍利弗尊者的名字)所造,學者考證可能是於斯里蘭卡傳承的上座分別說部分支赤銅鍱部無畏山派的作品。有梵文版,後來又譯出巴利語版;漢譯版則於公元515年,由三藏法師僧伽婆羅譯出。
3. 《清淨道論(Visudhimagga)》於公元5世紀,由覺音尊者在斯里蘭卡大寺編輯完成。除了某些特殊的立場和對立的觀點(上座部傳統的大寺與大乘化的無畏山寺對立)之外,其整體結構與內容都與《解脫道論》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一、公元2世紀《分別道論》上的記載:
法滅大約百餘年後,上座部首先以巴利語所輯出的《分別道論》上明確記載著:
「念住入出息完美者,如佛所教導的,善於開發並逐漸趨向於增長。他照亮世間,正如滿月,不為浮雲所遮蔽。」(詳見英譯本Pat.Ⅲ,171,p.172)
「正如滿月不為浮雲遮蔽,煩惱就像雲層,聖者的知見就像明月,比丘就像擁有滿月的天子。就像明月,不為雲、霧、煙、塵所遮蔽,從月蝕魔王-羅乎的掌握中解脫,光輝燦爛地照耀著,從一切煩惱中解脫的比丘也是一樣,光輝燦爛地照耀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如滿月不為浮雲所遮蔽』」(詳見英譯本Pat.Ⅲ, 182,p.175)
讀者從這段簡要的論述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滿月、明月、浮雲、雲、霧、煙、塵…」都不是在敘述「禪相」,只是用來比喻修安般念的聖者,其禪定的成就有如滿月-具有明亮的光揮,能照破世間的種種煩惱-浮雲、雲、霧、煙、塵…等遮蔽。
二、公元2世紀《解脫道論》上的記載:
彼坐禪人以九小煩惱,清淨心現念入息,彼相得起:
1. 名相者。如抽綿抽古貝觸身成樂觸。如涼風觸身成樂觸。如見入出息風觸。鼻口脣念作風想。不由形色。此謂相。
2. 若坐禪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長,若鼻端增長、於眉間、於額,成多處住,成滿頭風。從此增長,滿身猗樂,此謂具足。
3. 復有坐禪人。從初見異相。如煙、如霧、如塵、如碎金,猶如針刺、如蟻所嚙;見種種色。若坐禪人心不明了,於彼異相心作異想,成顛倒,不成出入息想。
4. 若明了坐禪人,不作異意想,念現入息、念現出息,離作餘想。若如是作意,異相即滅,是坐禪人得微妙相,心不放逸。念現入息念現出息,彼相自在,以相自在欲起修行。
從上述論文,很清楚的可以看出:
(1) 「棉花」、「木棉花」都是在形容安般念的出入息有如「涼風」觸身而生「輕鬆」的快樂,而不是禪者會看見棉花、木棉或涼風等,有形色(具有形象)的禪相。
(2) 此涼風觸身而得到「滿身猗樂」是真實的感受,而不是看到棉花在風中輕快飄浮的禪相。
(3) 如果安般念的禪修者看到或體驗到「如煙、如霧、如塵、如碎金,猶如針刺、如蟻所嚙…」等種種幻象,因而認為自己看到了殊勝的禪相,那麼就會產生顛倒的業處和信念,再也無法持續安般念的修習了!
(4) 如果禪者不被幻相迷惑,不認為它是殊勝的禪相,還是回到當下的呼吸來,不再執取那些「纏相」,那麼幻相自然消失,安然回到安般念的修習。
《解脫道論》在關於認識各種禪修業處的特性裡,也曾提到「一個禪修業處透過『觸』來取相,那就是『安般念-念住呼吸』,另有一個禪修業處是透過『色相』和『觸』來取相,那就是『風遍』。」這段陳述指出了不同類型禪修業處的基本差異,當禪者參考這些禪相時,應當予以謹慎的區別。
在此論述中要強調一點,事實上,對於某些禪者在修習安般念中,可能會有察覺到「視覺對象」的副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轉變了專注的焦點,因而離開安般念的『觸覺』,以便取得『光明遍』的(色)相。如果禪者想要保持安般念的特相,無論如何,他就必須保持專注於「呼吸的觸覺」。
同樣的,《分別道論》上也記載著:
「…比丘坐著,在鼻尖或上唇建立起念住。當息進息出時,未予注意入、出息,精進者的身體和意識就變成自由揮灑的…他的尋伺(覺觀)是靜止(沒作用)的…他基本業處(出入息)的屬性就結束了!」
儘管這些禪相的迷思早在公元2~3世紀時,就已經被明確地釐清了,而覺音論師於公元第五世紀時,在斯理蘭卡大寺派所彙編的巴利語《清淨道論》,實際上除了某些部分刻意凸顯大寺派的觀點之外,其它的整個架構,甚至內容,都與當時無畏山寺派典藏的《解脫道論》高度雷同。很明顯的,覺音論師曾閱讀過《解脫道論》的完整內容,然而在「安般念的禪相」部分,卻刻意作出了完全顛覆早期論書的論述,真不知道這究竟是出於大寺派所堅持的立場,還是出於覺音論師自己的信念?
三、公元5世紀《清淨道論》上的記載:
第214節摘要-如是精勤,不久便現起(取相與似)相。而彼相(的現起)並非一切都同樣的:
1. 有一部分人說,有人於現起(之相)而生樂觸,如於兜羅綿,如於迦巴率綿及如於微風中。
2. 其次是依諸義疏的抉擇說。即有人的(相現起)如星色,如摩尼珠,如珍珠
3. 或者(現起)而成粗觸如綿子,如樹心(所作)的針;
4. 有的如長腰帶,如花環,如烟焰;
5. 有的現起擴展如蛛絲,如雲翳,如蓮華,如車輪,如月輪,及如日輪。
第215節摘要-而此(似相),正如一群比丘,誦了經而坐的時候,一比丘問道:「你們對於此經現起像什麼?」
1. 一人答道:「在我現起像從大山流下的河流」;
2. 另一人答道:「在我像一排森林」;
3. 又一人答道:「在我像一株枝葉茂盛滿結果實而蔭涼的樹」。
他們只於一經,因各人的想不同,而現起種種(的經相)。如是僅於一種業處,由於(各修習者的)想不同,而現起種種(安般念業處的相)。因為此(相)是從想生,以想為因,以想為根源;故知由不同之想而現起種種(之相)。
《清淨道論》成書15個世紀後的今天,覺音論師有關「安般念禪相」的論述仍然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然而,許多南傳上座部的禪師仍將它奉為禪修的圭臬。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緬甸的帕奧禪林更把這些明月、星光、鑽石、珍珠、寶石、雲煙、棉花、蓮花…等多采多姿的纏相,積極地推廣到世界各地,企圖把它們一一鑲綴在安般念禪修者的人中上。
附記:尊者索納對於禪相有更周詳而深入的論述,歡迎參閱「古今呼吸禪博覽會:https://oba.org.tw/viewforum.php?f=2
第31席:尊者阿姜索納(Ajahn Sona)的禪修教導-安般念禪相的迷思。」
圖片:鑲綴在人中上的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