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之淺見─參考!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dubao
文章: 77
註冊時間: 2010-06-28, 08:00

文章 dubao » 2016-06-23, 20:01

戒禁取是說沒有正確認識戒律的作用,不能正確的利用戒律來達成自己的目標。戒律是手段而已,真正目的是厭、離欲、滅的法次法向。聖戒成就後,心得到了調伏,就能順著法次法向走下去。

順便提一下,四不壞淨包括於佛、法、僧擁有不壞淨信以及聖戒成就。
四入流分包括:遇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維、法次法向。

頭像
dubao
文章: 77
註冊時間: 2010-06-28, 08:00

文章 dubao » 2016-06-23, 20:39

斷三結是對於已經是向須陀洹的人(隨信行或隨法行)說的。
他們已經遇善知識,聽聞了善知識給他們講的正法(生命的真理),也已經自己正確的觀察思維並認可其中的道理,接著會循序漸進的,會對無常的五受陰生起厭離之心。斷除了“見五陰身是我的煩惱”,“認為戒律只是一種不讓幹這、不讓幹那的束縛”,“不知生命的真正目的、意義是什麼的茫然疑惑”,斷除了這三樣就會證得初果。

頭像
dubao
文章: 77
註冊時間: 2010-06-28, 08:00

文章 dubao » 2016-06-23, 20:54

有時間研究佛法。
先從成佛的目標轉到成就阿羅漢。
接著看看還是先證個初果須陀洹吧。
再想想,應該先證個向須陀洹才對呀!
對於佛經裏講的真理,首先得去思維、觀察證實,認可才對呀!

頭像
aller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13-03-05, 08:00

文章 aller » 2016-06-27, 15:31

aller 寫:這裡的「身見」中的「身」,是否與雜107經「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身」或相應部22-1經「病苦的身體但無病苦的心」中的「身」意義相同?

關於前面所提的 雜107經「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身」或相應部22-1經「病苦的身體但無病苦的心」中的「身」的意義,這個「身」和「身見」的「身」,其實一樣都是指「五蘊」!各位可以仔細再看看經文!
一般都把此「苦患身」當做「色身」解!前面與解悟前輩的討論中也有提到此!

這裡,雜阿含265經的內容:
─「................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幻{為}[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此處諸如「苦陰身」、「此身常如是」、「觀察此陰身」等等,都是在講「五蘊」!
但是,這裡的說法與法遵比丘尼所說不同!法遵比丘尼是把「受、想、行、識」都當成「色身」解。

頭像
aller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13-03-05, 08:00

文章 aller » 2016-06-28, 09:02

如果「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苦患身」單單是指我們的身體的老化和衰弱現象,那不如說成「苦患色、(不)苦患心」來的洽當點也無爭議,因為這就是「色患」的範疇(即無常、苦、變易法)─參考雜阿含41經。

但是經文裡談的卻是談「色、受、想、行、識」的【若變若異】,這是「色患、受患、想患、行患、識患」的內容。

所以,「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苦患身」應是指「五蘊」而言。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6-06-28, 09:12

aller 寫:關於前面所提的 雜107經「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身」或相應部22-1經「病苦的身體但無病苦的心」中的「身」的意義,這個「身」和「身見」的「身」,其實一樣都是指「五蘊」!各位可以仔細再看看經文!
一般都把此「苦患身」當做「色身」解!前面與解悟前輩的討論中也有提到此!
仔細讀了《雜阿含》107經、《相應部》22-1經,是的,“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身”,“病苦的身體但無病苦的心”中的“身”,是指五蘊。

解悟法友的討論,在哪里,請給個鏈接。謝謝! :)

頭像
aller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13-03-05, 08:00

文章 aller » 2016-06-28, 15:35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6-06-30, 20:51

aller 寫: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2373&start=40

另外,解悟前輩於前面討論文「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 ... ght=」中引用SN 22-1經說

「不熟練善人法的,未受善人法訓練的,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這就是對於色執取-----色取蘊“生起”。

是見過善人的,熟練善人法的,善受善人法訓練的,不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這就是不對於色執取-----色取蘊“滅去”。 」

若依解悟前輩此見,那麼「見過善人的,熟練善人法的,善受善人法訓練的人」,他可能就無法見到「色取蘊“生起”」→ 「不熟練善人法的,未受善人法訓練的,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這就是對於色執取-----色取蘊“生起”。」

不知這怎麼解?
aller 寫:同理,那些「不熟練善人法的,未受善人法訓練的,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 」的人,包含你我,可能都無法見到「色取蘊的消散」!
解悟法友在那個主題里,提出的“色取蘊是名法”的見解,我個人不同意。 :P

我是這樣理解的:色取蘊是“被執取的色蘊”;不是“對色的執取蘊”。受取蘊是“被執取的受蘊”;不是“對受的執取蘊”。……

頭像
dubao
文章: 77
註冊時間: 2010-06-28, 08:00

文章 dubao » 2016-07-03, 10:30

aller 寫: 法遵比丘尼是把「受、想、行、識」都當成「色身」解。
你误解了法遵。法遵比丘尼书中明明说过:“身”指的是生命现象,包括了四大所成身(色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识身等在内。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6-07-03, 17:25

potato 寫:
aller 寫:關於前面所提的 雜107經「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身」或相應部22-1經「病苦的身體但無病苦的心」中的「身」的意義,這個「身」和「身見」的「身」,其實一樣都是指「五蘊」!各位可以仔細再看看經文!
一般都把此「苦患身」當做「色身」解!前面與解悟前輩的討論中也有提到此!
仔細讀了《雜阿含》107經、《相應部》22-1經,是的,“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身”,“病苦的身體但無病苦的心”中的“身”,是指五蘊。

解悟法友的討論,在哪里,請給個鏈接。謝謝! :)
是的,“苦患身、不苦患心”中的“身”,“病苦的身體但無病苦的心”中的“身”,是指五蘊。
---------------------------------------------------------------------------


法友仔細看完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使得我也仔細看了下。

現在引用一下莊居士的翻譯:

1)相應部22相應1經/那拘羅的父親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在一旁坐好後,屋主那拘羅的父親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我已衰老、已年老,高齡而年邁,已到了老人期,病苦的身體,常常生病,而,大德!我不能常見世尊與值得尊敬的比丘們,為了對我有長久的利益與安樂,大德!請世尊教誡我,大德!請世尊訓誡我。」

「正是這樣,屋主!正是這樣,屋主!這病苦的、變瘦的身體,像蛋一樣脆弱,被包覆拖累,屋主!如果有人帶著這樣的身體,還自稱有片刻的無病,除了愚蠢外,還會有什麼呢?屋主!因此,在這裡,你應該這麼學:『對病苦的身體,我正念的心將是不病苦的。』屋主!你應該這麼學。」

2)增壹阿含13品4經[佛光本96經/1法](莊春江標點)

爾時,世尊告長者曰:
  「如汝所言,身多畏痛,何可恃怙?但以薄皮而覆其上
  長者當知:其有依憑此身者,正可須臾之樂,此是愚心,非智慧者所貴。
  是故,長者!雖{心}[身]有病,令心無病,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從以上來看,這個身苦的身 就是指的身體。

再從常識來看,那拘羅長者在聽聞佛法前,體弱多病,他的思想當中的 身苦,不會那麽高深,包括了五蘊。就是我們平時說話的身體苦痛。

我一直相信 佛陀說法,都是日常生活的 通俗語言,寫成文字,就容易引起過度的解讀。我們應該學會從文字當中 還原成 通俗語言的能力。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