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印新版《史念原始佛法》
發表於 : 2015-03-14, 17:28
茲有花蓮某法師與高雄郭女士聯合倡印新版《史念原始佛法》(微幅修訂,編入「呂澂」篇),預訂在3月21日左右結案。如有其他地區法友願意隨喜助印,請儘速跟我聯絡。謝謝!
法鏡室系列叢書簡介
No. 書 名 內 容 簡 介
1 史念原始佛法 為您介紹佛教在中印歷史上的流變,讓您幡然醒悟,原來您所一向信仰的並非佛教。
2 走出彌陀的光環 揭開2000年來西方極樂世界之謎,引導您正確地念佛、念法、念僧,走向佛陀的正法。
3 翻案 揭開1500年來禪宗公案的秘密,引導你從公案中去辨識戒、定、慧的真相,進而走回世尊的正法律中來。
4 密跡 密教是由薩蠻、大乘和印度教信仰等交融而成,尤以雙修更是金剛上師所捍衛的禁臠,卻違破了佛教的波羅夷(斷頭)戒。
5 拒絕面對的真相 佛教徒不應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素食主義是耆那教義,而由佛門叛徒提婆達多所提倡堅持的「非法非律」。
6 金銀戒探源 金錢有如五欲之不淨,所以佛陀禁止出家人接受、勸募、儲存或使用金銀、錢財。
7 三皈依探源 發掘2000年來被華文「三皈依」所埋沒的「庇護所」,引導你「走向佛陀到達庇護所」。
8 深耕福田 布施作福猶如栽種稻麥瓜果,需要專業技術才能豐收。您想學習深耕福田的技術嗎?
9 初果 當聖者的弟子對於佛法僧戒都建立起不可動搖的純淨信念時,就成就了須陀洹果。
10 五戒公案 從日常生活案例中解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規範和實踐細節。
11 八關齋戒 前往園林精舍持守一日一夜的齋戒,能體驗出家生活的簡樸,讓身心清淨而舒解煩惱和壓力。
12 原始佛教與南北傳的差異 1.比較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
2.比較原始佛教與南傳信仰的差異。唯有仔細比對兩傳聖典才能找出佛法真相。
13 四念處 當一個佛弟子達到「 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的基準時,就可以進一步修習四念處—身身觀念處,受受觀念處,心心觀念處,法法觀念處。
14 尊者阿迦曼傳(1870~1949) 佛滅二千五百年,人間居然還能出現頭陀行的森林比丘—尊者阿迦曼,他以托缽乞食的方式遊行於山林荒野間,餐風露宿不以為苦,遭遇猛虎大象而不退縮,樹立了為法忘軀的修行典範。
15 解脫心 尊者阿迦曼在清邁為信眾演說「漸進的修行系列」裡的內容。
團體或個人若欲委託印贈(500本以上)者,請洽e-mail:infs@pchome.com.tw
法鏡室系列叢書簡介
No. 書 名 內 容 簡 介
1 史念原始佛法 為您介紹佛教在中印歷史上的流變,讓您幡然醒悟,原來您所一向信仰的並非佛教。
2 走出彌陀的光環 揭開2000年來西方極樂世界之謎,引導您正確地念佛、念法、念僧,走向佛陀的正法。
3 翻案 揭開1500年來禪宗公案的秘密,引導你從公案中去辨識戒、定、慧的真相,進而走回世尊的正法律中來。
4 密跡 密教是由薩蠻、大乘和印度教信仰等交融而成,尤以雙修更是金剛上師所捍衛的禁臠,卻違破了佛教的波羅夷(斷頭)戒。
5 拒絕面對的真相 佛教徒不應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素食主義是耆那教義,而由佛門叛徒提婆達多所提倡堅持的「非法非律」。
6 金銀戒探源 金錢有如五欲之不淨,所以佛陀禁止出家人接受、勸募、儲存或使用金銀、錢財。
7 三皈依探源 發掘2000年來被華文「三皈依」所埋沒的「庇護所」,引導你「走向佛陀到達庇護所」。
8 深耕福田 布施作福猶如栽種稻麥瓜果,需要專業技術才能豐收。您想學習深耕福田的技術嗎?
9 初果 當聖者的弟子對於佛法僧戒都建立起不可動搖的純淨信念時,就成就了須陀洹果。
10 五戒公案 從日常生活案例中解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規範和實踐細節。
11 八關齋戒 前往園林精舍持守一日一夜的齋戒,能體驗出家生活的簡樸,讓身心清淨而舒解煩惱和壓力。
12 原始佛教與南北傳的差異 1.比較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
2.比較原始佛教與南傳信仰的差異。唯有仔細比對兩傳聖典才能找出佛法真相。
13 四念處 當一個佛弟子達到「 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的基準時,就可以進一步修習四念處—身身觀念處,受受觀念處,心心觀念處,法法觀念處。
14 尊者阿迦曼傳(1870~1949) 佛滅二千五百年,人間居然還能出現頭陀行的森林比丘—尊者阿迦曼,他以托缽乞食的方式遊行於山林荒野間,餐風露宿不以為苦,遭遇猛虎大象而不退縮,樹立了為法忘軀的修行典範。
15 解脫心 尊者阿迦曼在清邁為信眾演說「漸進的修行系列」裡的內容。
團體或個人若欲委託印贈(500本以上)者,請洽e-mail:infs@pchom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