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禪修中的喜、樂是什麼?
發表於 : 2014-04-04, 11:55
由 建山明
yusheng 寫:2.喜與樂不是感受,不屬受蘊
受緣觸,若四禪修行中的喜與樂為感受,那麽,緣何觸?在我看來,世間的一般感受本就是禪修,去超越的對象,怎麽到了四禪裏,卻要經過這樣的感受。
這樣的說法,由來很久,我看過的資料裏,似乎從來就是這樣的!可怕的癡行!
3.若昏沈,行精進覺支;精進覺支後,行喜覺支
從經驗來看,昏沈時候,我們可以鼓舞作意,激起心思去註意,這是精進;然後,我們可以去做,對[所緣]的踴躍註意,這是喜。
這就像是彈簧,精進是壓住,儲備能量,喜是彈出,但不穩定,之後就是寧靜。
因此,喜不是感受,喜是動作,是行,在五蘊中,那是[識之行],是實現止的一個動作,我們即時就可以去做。
我大概記得,在南傳尊者的解說中,沒有說喜、樂都是感受,而是說:喜屬于行蘊,喜的對象也就是禪修時專註的目標、或整個禪修本身;樂則屬于受蘊、感受,即禪修中生起的快樂感受、“禪悦”“禪樂”。
受以觸為緣,禪修中的樂為感受,以何觸為緣?這個好理解啊,禪修時心專註于特定的目標,這就是意觸,一種專註的意觸,能夠“離生喜、樂”(捨離五蓋而生喜、樂)。
而日常一般散亂的意觸,多以欲貪等為內容,不能夠“離生喜、樂”。
發表於 : 2014-04-06, 13:24
由 Peter68
行者在禅修中,首先觉察到,吾人五蕴身心中,六根之意根,會由自身内意识,执取外法尘之境界,而認为是我,我所。当行者继续深入就会觉察到,失去方向感我(内心识,觉,寻)在那里(法尘,观,伺),同时也觉察到身体由小变大(喜)至变小(乐),而渐渐入於一心(定),而得初禅。
Re: 禪修中的喜、樂是什麼?
發表於 : 2014-04-12, 02:09
由 leighanne2014
這個問題有設限一定要正解嗎? 若提出個人的禪修經驗也可以嗎?
過去在禪修的過程中曾看過心識所呈現的幻象,有時會有非人出現、有時是奇妙的音樂,最常見的是燦爛的白光和黃光……
禪修過程要稱得上是“喜、樂”經驗的,只有2次。其餘不是痛苦結尾就是不苦不樂。
一次喜是覺知放在腹部,用肚子覺知(觀察)呼吸,肚子上下、起伏……連坐了4個多小時後。腹部變得非常非常柔軟,色身當然還是原來的色身,但覺知卻完全改變了!!好像那不再是原來沈重的色身,舉起(吸氣時)肚子完全感受不到任何重量,全身就好像羽毛一樣輕、一樣柔軟,身體全身毛孔好像都有空氣穿透………那次禪修的經驗使身心非常喜悅。
第二次是靜坐結束,身體躺下繼續觀察呼吸時(其實是準備要睡了),靜躺著幾分鐘後突然看見心窩處出現光球,它沿著上半身緩緩移動,看來像光的球體,觸感卻像水,最後它一直貼著、繞著心窩處轉圈圈,然後沉入心窩處……晚上很安靜,但那聲音彷彿就像擴音器播放的那樣清楚……一滴水滴入水中的聲音……
整個過程的感受應該是充滿喜悅的,但後來可能是因為離開了專注的對象(呼吸)去攀緣境界,所以“想”介入了,不知怎麼地就開始一直流淚……有點像感動到喜極而泣?說不上來。
世尊說有六識身、六想身、六受身……,喜樂的確是受在受。眼緣色而生眼受、身緣觸而生身受,意緣法而生受……有觸就有受。禪修當然不是靠六入攀緣外境而產生喜樂、但所謂的“內在”通常也離不開六識。例如眼內入處:眼睛已閉上不接觸外在的色,但閉上眼睛後還是看得見心意識所呈現的清楚影像,清楚得就彷彿眼睛根本沒閉上一樣。是意繫法還是法繫意呢?世尊說:不是意繫法也不是法繫意,是意和法的中間有慾貪繫著它們啊。
所以,要知道,喜樂也是無常的啊。無常因緣所生無常識(俱生受想思)識的因緣無常,其所生識云何有常?眼(識)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眼識不實而生,生時早已滅盡,有業報而無作者,……耳鼻舌身意,如上廣說。
發表於 : 2014-04-12, 11:06
由 建山明
leighanne2014 寫:這個問題有設限一定要正解嗎? 若提出個人的禪修經驗也可以嗎?
一次喜是覺知放在腹部,用肚子覺知(觀察)呼吸,肚子上下、起伏……連坐了4個多小時後。腹部變得非常非常柔軟,色身當然還是原來的色身,但覺知卻完全改變了!!好像那不再是原來沈重的色身,舉起(吸氣時)肚子完全感受不到任何重量,全身就好像羽毛一樣輕、一樣柔軟,身體全身毛孔好像都有空氣穿透……
對于您的個人禪修經驗,我說一下個人的理解:身體的柔軟、輕安,這是身的樂受。
通過肚子的起伏動作覺知(觀察)呼吸,肚子上下、起伏……連坐了4個多小時。一個從未學習禪坐的人,讓他盘腿閉眼、靜坐不動4個多小時,很難、可以說幾乎沒人做得到吧。而你這樣連坐了4個多小時,為啥呢,因為你在禪坐時,喜歡通過肚子的起伏動作覺知(觀察)呼吸,喜歡這樣做,這就是“喜”。
禪坐中,有時生起心的樂受(我說“有時”,只是基于個人經驗;已成就禪那的人,在禪那狀態中應該“時時”有心的樂受吧),這種心的快樂不能用語言作更多的描述,只能簡單地說,離而生“樂”,離欲、捨離五蓋而生起的快樂。
發表於 : 2014-04-13, 01:34
由 Peter68
与一切法無常法友分享,
如見黄光,金光,表明还在欲界的散心定,如是純淨白光,属於色界。
如法友能把观察点,放在呼吸上,就能察觉到,氣息細至长,络断欲断,也即是全身毛孔将要打开,代替呼吸,感觉全身毛孔同时摆动,空气在毛孔中穿梭,其乐遍身,属色界三禅,离喜妙乐。
心窩处是属六神通,他心通的引发处。1
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闭上眼还能看得見,主要是我见,身见,对法尘的执取…,不是意整繫法,也不是法系意,是意和法的中间有我(见,身见)对法相(法界),有欲贪系著它们。因法界是緣起的有,世尊以四圣諦,的三种形相,知苦,知滅苦的方法,知苦已减,而令行者当下見道法的真諦,而令行色过著八正道的生活。
如不以观察者身份观察(我,主观),作为旁观者(客观),真相(智慧)就会显現。
發表於 : 2014-04-23, 19:33
由 buddhaputta
南傳的阿毗達摩裏認為:喜(Pitti)有五種,以身體感受開始(例如雞皮疙瘩);而樂(Sukkha)是一種受,屬於名身(心理體驗)。
北傳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摩裏也認為:而樂是一種受,屬於名身(心理體驗)。
可是,經部並不同意,經部的觀點相反:喜是心理的,而樂是身體的生理感受。
這些觀點,都是後人對經典的闡述,離世尊的年代較遠,很難取捨良弊。
除了參考文獻之外,也應當親身實踐為探。
而以下個人的見解,僅供參考:
禪那是善法之聚,因此以正見,正志,一直到正念,都是斷除導致輪回的愛取和不善(貪嗔癡),這樣一路沿著八支聖道以來,必然彙聚成善法之心,此心是歡喜踴躍的。
在這種善喜之素質的心中,彌漫著精神的清白、非物質享樂的富足、純粹建立於內的喜悅。
一旦這種精神狀態慢慢浮現,這意味著在八聖道上有了較好的積累,自然會有如是的心之善德品質。這就是初禪的喜。
帶著這種喜來禪修,會感受到身體的輕安舒適——例如,剛剛開始從頭頂降下一陣清爽,逐漸游走於肢體,並且可以用意識推動,就好像把肥皂粉融合浸透了水,揉捏成肥皂球那樣,你會感受到身體四處都被這種清涼的舒服波流沖刷、積滿。這就是初禪的喜。
有的時候,你可以發現,它能夠被意識指引:
一、 你想到某處,身體那裏就會充滿這種樂受。
二、 只要你稍微作意,一瞬間這樂受就會出現。這是初禪的“等至自在”。
在這種心喜、身樂的交織下,人會流淚,不是因為想到什麼,而是被幸福感催動的自然結果。
但是,在內心深處,有想法,以及圍繞著想法的思路遊走。這是尋、伺。
強調安止定的文獻,往往把尋解釋成專注作意於某個禪相,而伺則是持續的專注不斷。
這等同於印度《瑜伽經》裏的“專注”、“靜慮”兩支。
可見是印度流傳較廣的方式之一。
但是個人認為,有些毗婆舍那禪定,並不是專注於一個概念性的事物或某處物件,而是讓覺知保持正念式的不斷持續,這樣子的話,尋、伺就不能以上述安止定的方式來詮釋了。
個人認為,尋、伺是初禪之中,伴有喜、樂的,輕微的內部思想起伏,例如對禪修狀態的判斷等等。
注意到尋、伺,是從初禪向二禪過渡的一個信號。
捨棄尋、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是一種壓抑。而是一種自信。這種自信是對自己身心的自信,對覺知的自信。慢慢放下碎念,覺知與所覺察的任何所緣親密相處,不再需要什麼詮釋和判斷夾雜其間,頗有一種萬物一如,融為一體的感受,對這種感受熟悉、感到在其中欣喜、陶悅,由衷的安然舒暢,這時二禪的喜。
同身,身體的輕安、清涼的舒適感,也不斷的湧便全身。
這種捨棄尋、伺後,自信一如(內等淨),心境一體(心一境性),伴隨(定生)喜、樂,而覺知進一步發展,就是二禪。
雖然描述是如此,但是每個人的體驗很難以文字來拆解精確,所以就這樣隨著文字而來吧,以供需要瞭解喜、樂者參考其為何物。
喜、樂並不是一直持續的,有的時候需要作意一下。因此安般念裏會提到“令心喜”等。有個“令”字。
喜、樂在初階段的禪修中,還是非常重要的:
一、另心柔軟能作業
二、抵制昏沉乏力
以上敬供參考,以探索您自己的禪修經驗。
發表於 : 2014-04-23, 19:35
由 buddhaputta
你會感受到身體四處都被這種清涼的舒服波流沖刷、積滿。這就是初禪的喜。
訂正:這就是初禪的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