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舉一個譬譽~~~
發表於 : 2013-11-28, 12:46
由 ok1687
主題:我想學會游泳, 從這岸游到對岸達到目標
真正能讓我到達對岸目標的方法:
1.找正牌會游泳的教練
2.找自認很會游泳的人教
3.自己觀看會游泳的人,然後自學....
雖然舉游泳是一種簡單的活動, 但我卻是3.自學會游泳的,不過游不遠!
但若要學會滅苦,生死解脫之道,這就是一個很大的主題而且方法不易!
這個世上還有多少個正牌教練???佛陀在世時, 應該就是, 雖然傳述
的經典也或許佛陀所述! 但釋疑的部份,很多都是"自認很會的教導"摻雜
了別的因素加入, 曲解了原意, 而很多凡夫俗子,不能察覺導致愈偏越遠
當然就不能走入正道,到達目標!!! 這個世上還能有多少像佛陀->
大迦葉->阿難->...能正信而達滅苦滅三毒的生死解脫之道的羅漢教導呢?
以上沒有攻詰任何人事物的用意!只求資訊發達時代正信正法正道長存!
發表於 : 2013-11-28, 15:45
由 yusheng
还有一个方法 有一本半对半错的教游泳的书可读 自己下水琢磨
Re: 舉一個譬譽~~~
發表於 : 2013-11-28, 17:29
由 shane
提供些個人的看法
1 佛陀已經死很久了,很多事情已經無法確認,
除非我們有宿命通 天眼 回去看看做確認。
簡單說 我們出生在沒有佛陀的時代, 就已經確認失去很多一手資料
這項事實是不可逆的,不然就發願以後生在佛陀在的時代。
2 佛陀在世的時候 也一堆曲解者跟佛陀論,
也有一堆形形色色的思想者,
至今依然如此。任何時代地點,都會有錯誤看法的存在。
這也無可避免。
3 所以佛陀在經典裡面說要實證,在這個時代只能自己想辦法實證
一步算一步吧 。走錯就捨棄,走對就繼續。
4 在現代,我們沒有能力確認 眼前的人是不是 1234果聖者...
這部分就只能從那個人的行為作判斷,
越接近 法 與 律 的內容,風險就越低。
雖然我們沒能力確認對方是不是1234果聖者
但好消息是,我們還是能做些甚麼~~~~
例如 : 中部135、142 : 供養分別經 、 業分別小經的內容
這裡面提供了許多 我們生活中,輕易能做到的行為準則。
5 依照我看巴利藏的經驗,其實四聖諦、八證道的教法,是一種選擇
,佛陀從沒說過 每個生命都必學佛法。
人們也可以選擇不要走這條路,持續輪迴下去,
出生 學習 工作 養家 生病 老死,又出生 學習工作 養家 生病老死
有時候出生在鬼道 天人 有時候動物人類, 不斷得體驗[樂]與[苦]。
像我媽就覺得...幹嘛要涅槃滅苦? 輪迴就輪迴阿~~苦就苦阿
誰規定 一定要涅槃滅苦?
就算我媽有 [邪見] ,你也不能說她怎樣。那是她的選擇~
6 我們無法控制 正法存在多久,甚至我們連正法都無法100%辨別
除非自己親證。
發表於 : 2013-11-28, 23:50
由 freshman
我也舉一個比喻:
有一種人涵養道德非常好,從不吹噓也不煽情,不張揚也不吵鬧.他能影響的只是他周圍有限的幾個人.
另外一種人,心中有強烈的欲望要成功,要成名.拼命寫作發貼子,到處喊自己證果了,發表獨創性的理論.
從世俗角度來看,後面一種人會影響很大,也可能會真地成功建立一個宗派,有自己的道場產業追隨者.
前一種人很可能會默默無聞,平靜謝世.
佛法的獨特特征(貪噌癡的熄滅)導致了上面的情況在不斷的發生.
發表於 : 2013-11-29, 02:36
由 yusheng
freshman 寫:我也舉一個比喻: 有一種人涵養道德非常好,從不吹噓也不煽情,不張揚也不吵鬧.他能影響的只是他周圍有限的幾個人. 另外一種人,心中有強烈的欲望要成功,要成名.拼命寫作發貼子,到處喊自己證果了,發表獨創性的理論. 從世俗角度來看,後面一種人會影響很大,也可能會真地成功建立一個宗派,有自己的道場產業追隨者. 前一種人很可能會默默無聞,平靜謝世. 佛法的獨特特征(貪噌癡的熄滅)導致了上面的情況在不斷的發生.
善哉! 真正的修行者末必出现在佛教的历史视野中。我敢说,至少远自部派佛教,那些个纷争,异议其重点是缘自对于佛法的不能贯彻,很多问题就是在[无记]之中,本身就不应去思量,比如对于时间与存在的困惑,对于定义的困惑。真正的修行者未必在其中享有更高的声望,他会隐没于世俗的喧嚣中。但阿含经确实又这样传承如今。我们不必去追逐现实的大德,我们应自己探求身心,自己去寻找佛说的道路,参考于阿含,必要时去超越阿含
發表於 : 2013-11-29, 12:22
由 Dogbert
yusheng 寫:参考于阿含,必要时去超越阿含
什麼叫做必要時超越阿含呢?
必要與否的差別在哪?
超越阿含是指證得涅槃後還有比涅槃更"高"的境界嗎?
發表於 : 2013-11-29, 13:12
由 yusheng
Dogbert 寫:yusheng 寫:参考于阿含,必要时去超越阿含
什麼叫做必要時超越阿含呢? 必要與否的差別在哪? 超越阿含是指證得涅槃後還有比涅槃更"高"的境界嗎?
现有的文本并不就是佛说的原貌,里面可以有各样的缺陷,但好比是张破损的寻宝图,我们可以依经文去重新找到佛说的道路。因佛法终究是身心的修炼,是内心无明的熄灭,不善根的根除。我们可以,依残缺的阿含,自己去探究身心的内在,去充分的理解佛说,从最基本的五蕴六入开始,去尝试如佛陀那样思考,那么未来可能去弥补阿含文本的不足。这也是[道非道]的明了。
發表於 : 2013-11-29, 13:31
由 Dogbert
所以你你認為阿含經有什麼缺陷、殘缺,導致人們無法根據阿含經來學佛法證涅槃?
發表於 : 2013-11-29, 17:28
由 yusheng
我无意于诤论,就把曾经针对阿含思量的问题罗列出来,有心者可以再思量。当然,若你认为这已经是常识,我又能说些什么呢。
1. 内与外是什么? 外是他人吗?
2.想只是内心的语句吗?
3.名身是受想行吗? 名色中的色是色蕴吗?色蕴就是五根所触吗?五蕴与六触的关系?
4.什么是念住? 5.呼吸观是触感的观吗?
6.四禅与七觉支中的喜是喜悦吗?乐是快乐吗?每一觉支的意味?
7.什么是超越无所有的安住? 什么是第四禅的安住? 这两个安住与缘起的关系?
8.十二支缘起,就是这样从无明到生死吗? 爱是缘于感受吗? 识是什么? 无明是什么?
9.恶与善是如何的不同,在身心之中? 什么是心苦,是触及什么的感受?
10.业报说中,什么是現世受? 11.是什么在积聚恶行带来的向地界的沉沦趋势
12.无明是什么? 13.什么无常? 无常是指什么? 什么是观?
14.初果的根本变化? 15.什么是无记? 无记与痴?什么是痴?
發表於 : 2013-11-29, 17:33
由 Dogbert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無法理解阿含經,所以阿含經就是有缺陷、殘缺,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