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3 頁)

如何正觀五蘊?

發表於 : 2013-01-25, 23:27
peacecila
談到如何正觀五蘊?那要先知道到底是什麼障阻了凡夫見到五蘊的實相---無常、苦、無我。中阿含念處經開宗明義就提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

障阻了凡夫正觀五蘊實相的原因正是“五蓋“,斷除了“五蓋“即能正見五蘊無常、苦、無我的實相。佛陀在念處經提供了“四念處“這樣的方法做為教導眾生如何斷除五蓋的一個修法。

但「四念處」這樣的修法會比較容易嗎?其實,實修上並沒有比較容易,看一些成功者的修習體驗當然會覺得比較容易,只是看看而且還是別人的經驗,當然會覺得比較容易。事實上,試過就知道了,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畢竟這是“慧學“的領域,戒定慧三學,慧學排最後,怎麼可能會比較容易?連“清淨道論“寫作的順序也是依三學的順序而排定,慧學也是排在最後才寫。

那如果修四念處修不上去怎麼辦呢?修習四念處的目的與初步效驗就是為了斷五蓋,而修習禪定最初的障礙同樣也是五蓋,所以,答案就在禪定,如果直修慧學這條路走不通,為何不按照正常的步道一路一路依序前行。

完全同意

發表於 : 2013-01-26, 11:17
richard
完全同意。
分享一個身念住的方法,單人有氧運動,比如慢跑,瑜伽,飛輪,室外腳踏車,游泳。持續45分鐘到一個小時,都是很好的身念住,全心全意注意著自己的動作,呼吸,心跳,每一吋肌肉的律動。所以幾乎每天運動,交叉混搭有氧與無氧運動。對身心都有很好的效果

Re: 如何正觀五蘊?

發表於 : 2013-01-27, 14:26
wong2013
佛陀當年初轉法輪的慈悲,就是希望我們具有制緊內心的美德,可是我們往往思討分門別類的修行利益,而成為害怕受苦和不願打下堅實修行基石的行者,沒有一顆勇敢無比的心去收伏脆弱的內在,就算三十七道品變為八千道品也不夠我們用來對治五毒。

越過戒和定而直修的慧學,只會淪為沒有慈悲的智能和知識層面的理論,經文是無法全盤形容或還原實際禪修的每個細節,一個合乎行者根器的法門是平衡前進的關鍵,而授業恩師就是保護行者在修行上的平衡,無論以甚麽方式切入禪修,必需要有嚴格的戒和定才能開展和洞察智慧,在透過禪定的修習後,行者就會逐漸取得滅因底力去逐步控制五蘊中的"行";呼吸已經是修行,進行大便中的每個念念分明的動作也是修行,進入公共廁所聞到大便的臭味不作價值判斷也是修行,人際的往來及問答也是開發智慧的修行,行者只要在充份的條件下盡最大的努力、熱誠和嚴格地訓練正念,那麽剩下解脫的所緣只是時間。

賢友好好繼續努力,一個人的根器再怎麽卓越,也要有堅實的修行過程才會有圓滿的結果。

發表於 : 2013-01-27, 20:59
Dogbert
中阿含念身經

佛言。云何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有個感想,某些禪修方式是從觀入手,譬如馬哈希禪師的教學方式,很多人都有一些批評,認為這個方法沒有定,其實這是個誤會。

以上面的中阿含念身經來看,他的次第就是念身-->斷心諸患(五蓋)-->得定,跟得定-->斷五蓋-->修四念處的順序剛好相反。所以是否必須要先修禪定其實是不一定的,一個持續保持正念的人,會沒有定嗎?

當然,如果在已經有禪定能力的情況下修觀,我想會容易些,只是禪定是不是那麼容易修,是否比直接修觀容易,我想每個人情況可能不一樣。

我就聽可靠的朋友說過,在馬哈希系統的道場,有學員按照他們正常的禪修方式(內觀禪入手),一直沒有進展。後來指導禪師就教他先修禪定,結果很快就有成績,然後再教他修觀。

所以,要禪修前,最好多方參考比較,多去深入了解,不要被一些刻板印象誤導,才不會錯過了一些好的方法或是好的老師。

另外,我個人看法是,如果要先修禪定,到近行定的程度就可以修觀了,因為五蓋已斷專注力也夠了。若是想從修觀開始,當然也是可以,因為經典也是這麼教的。

發表於 : 2013-01-28, 00:36
wong2013
Dogbert 寫:中阿含念身經

佛言。云何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有個感想,某些禪修方式是從觀入手,譬如馬哈希禪師的教學方式,很多人都有一些批評,認為這個方法沒有定,其實這是個誤會。

以上面的中阿含念身經來看,他的次第就是念身-->斷心諸患(五蓋)-->得定,跟得定-->斷五蓋-->修四念處的順序剛好相反。所以是否必須要先修禪定其實是不一定的,一個持續保持正念的人,會沒有定嗎?

當然,如果在已經有禪定能力的情況下修觀,我想會容易些,只是禪定是不是那麼容易修,是否比直接修觀容易,我想每個人情況可能不一樣。

我就聽可靠的朋友說過,在馬哈希系統的道場,有學員按照他們正常的禪修方式(內觀禪入手),一直沒有進展。後來指導禪師就教他先修禪定,結果很快就有成績,然後再教他修觀。

所以,要禪修前,最好多方參考比較,多去深入了解,不要被一些刻板印象誤導,才不會錯過了一些好的方法或是好的老師。

另外,我個人看法是,如果要先修禪定,到近行定的程度就可以修觀了,因為五蓋已斷專注力也夠了。若是想從修觀開始,當然也是可以,因為經典也是這麼教的。
直接跳過四種禪那的內觀,其修行特色是一體兩面的專注和感受,而每個人的根器和業力不同是會影響到禪修的品質,有些人在修習內觀時,有可能沒有做好內觀前的入出息念的訓練才影響到後面的進展。

其實內觀已包含禪定的專注,但同時附帶感受的訓練,也就是直接擁有觀察五蘊有為法的同時還擁有內觀實相的能力。

發表於 : 2013-12-31, 17:15
yusheng
Dogbert 寫:中阿含念身經

佛言。云何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有個感想,某些禪修方式是從觀入手,譬如馬哈希禪師的教學方式,很多人都有一些批評,認為這個方法沒有定,其實這是個誤會。

以上面的中阿含念身經來看,他的次第就是念身-->斷心諸患(五蓋)-->得定,跟得定-->斷五蓋-->修四念處的順序剛好相反。所以是否必須要先修禪定其實是不一定的,一個持續保持正念的人,會沒有定嗎?

當然,如果在已經有禪定能力的情況下修觀,我想會容易些,只是禪定是不是那麼容易修,是否比直接修觀容易,我想每個人情況可能不一樣。

我就聽可靠的朋友說過,在馬哈希系統的道場,有學員按照他們正常的禪修方式(內觀禪入手),一直沒有進展。後來指導禪師就教他先修禪定,結果很快就有成績,然後再教他修觀。

所以,要禪修前,最好多方參考比較,多去深入了解,不要被一些刻板印象誤導,才不會錯過了一些好的方法或是好的老師。

另外,我個人看法是,如果要先修禪定,到近行定的程度就可以修觀了,因為五蓋已斷專注力也夠了。若是想從修觀開始,當然也是可以,因為經典也是這麼教的。
你的感覺是對的,四念處的修行本來就是進入定的基礎,作為基礎,這本就不那麽的複雜,而出入息的修行,作為念住的基礎,更加不是世俗傳說的古怪。

修行的问题,有时不在于我们的能力,在于我们不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修行?

但四念住,並不是觀。观,是正观缘起,正知无常。

發表於 : 2014-01-01, 05:54
Dogbert
四念處什時候變成「基礎」了?哪篇念處經有這種說法?

發表於 : 2014-01-01, 07:40
yusheng
雜阿含733及相關經文可见,四念住是七覺支的基礎,在我看來,七覺支就是四禅。

發表於 : 2014-01-01, 09:47
Dogbert
yusheng 寫:雜阿含733及相關經文可见,四念住是七覺支的基礎,在我看來,七覺支就是四禅。
雜阿含733經什麼地方有說四念住是七覺支的「基礎」?或是我換個方式問:舉例來說,精進覺支的內容是什麼?你能把精進覺支跟四念住分開嗎?討論拿出根據不是隨便貼篇經文就算數,下面節錄一段經文給你參考一下。
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 寫:「云何觀法如法念處?...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法、精進、喜、息、定。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
至於七覺支是四禪這個說法,我想你應該還是依照往例拿不出根據吧。

發表於 : 2014-01-01, 10:50
yusheng
這涉及到念住的定義,其中,法念住意義是,對于現實處于的禅修步驟,能夠做出思量,提出問題,去知道,這是哪一個禅修步驟。

Ex: 你處于精進,你思量: 這是精進嗎? 這是精進。

身心念住同此,不是其它古怪複雜方法。但這確實重要,念住的意義是,用身心去理解佛說的五蘊分類,善惡辨別; 知道身心處于禅修的每一層次,這有助于修行的進步。

于是,我說,四念住是禅修的基礎。

關于七覺支與四禅,自然不能找到佛陀講兩者相同的經證。但請記住,阿含為佛[說],對話可以用不同方式說同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