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發表於 : 2012-11-16, 16:57
●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在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之前,我先介紹下面這個網站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就是此論文所要討論的南傳大師,點入他的著作,有的有英文原文對照,有的英文原文網頁移到最後處,建議大家英中文對照看,會比較好。感謝此網站的參與者,謝謝!
●一、「呼吸禪定引導」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呼吸禪定引導」一文。
─
第6段.....當呼吸開始舒順起來時,你可以開始在身體的其它部位探索它...因此要有意識地擴大你的覺知。開始時一個專注的好地方是臍部附近,...注意在呼氣或者吸氣時那裏是不是有緊張感,要是發現有以上情形,就放松。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你如果願意,可以想象氣能就在臍部進入身體,融解那裏可能存在的任何緊張感……
第7段.....接下來,把你的覺知往右挪——挪到腹部的右下角……現在,把你的覺知往左移,移到腹部左下角,
第8段...... 現在把你的覺知移到上腹部[中央的]太陽神經叢[2]……之後移到右上角……右側……左側……胸部中央……過一陣,移到喉根……然後移到頭部中央。對頭部的氣能要極其謹慎。觀想它極其輕柔地進入,不僅透過鼻,而且還透過著眼、耳,從頭頂往下進入、從頸後部進入,極其輕柔地逐處操作,松開任何張力感,譬如你的下顎、頸後、眼部周圍、面部……
第9段.....從那裏,你可以逐漸地把注意力沿後背下移,自兩腿往下,到腳趾、趾間。.....繼續操作,一直到達趾端。接下來,重複這個過程,從頸後開始,沿著雙肩、雙臂、雙腕,一直操作到指端。
第10段.....你可以像這樣重複巡查身體,多少次都行,一直到心准備好定駐下來。
第11段.....之後,讓你的注意力回到體內某一個你感到可以最自然地安駐、入定的地方,不管它是哪裏。就讓你的注意力歇在那裏,與氣融爲一體。同時,讓你的覺知範圍擴展開來,填滿全身......要敏銳地維持那個擴大了的覺知感。你會發現它就像帶孔的氣球,傾向於縮小,因此要不斷地擴展它的範圍,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吸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進入身體。
◎→上述所說的步驟,就是坦尼沙羅比丘以自己修行的方式,來闡述 ─ 相應部 54之1經‧ “入出息相應”經文內容中的→
《學「我覺偏身入息」,學「我覺偏身出息」;學「我止身行入息」,學「我止身行出息」》。
但是‧這裡有些問題,要先釐清:
〈1〉、「第6段.....當呼吸開始舒順起來時,你可以開始在身體的其它部位探索它...因此要有意識地擴大你的覺知。」
─首先,「念」於鼻子的呼吸,再來,又「念」於身體的其它部位,「再注意」那裏有無「緊張感」,若有,再施以「觀想」,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這段,你可以看出,你的「念」,在不同的地方生起、消滅,又升起、又消滅.......一直下去。
〈2〉、「....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吸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進入身體。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呼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離開身體。....」
─可以用『觀想』的方式,觀想「氣能」,由全身,從頭頂到腳趾的進出嗎?
〈3〉、「....注意在呼氣或者吸氣時那裏是不是有緊張感,要是發現有以上情形,就放松。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你如果願意,可以想象氣能就在臍部進入身體,融解那裏可能存在的任何緊張感……」
─《 坦尼沙羅比丘把「止身行入息」與「止身行出息」解釋為「身體緊張感的消融」,而此「緊張感的消融」可以藉由觀想『想像氣能進入身體部位』而達到消融!》
→這樣靠觀想,『想像』氣能於「張力處」進出,來消融「張力」。他稱此種行為為「止身行入息」與「止身行出息」。你意下如何?其結果:「張力」是解除了,但是,「身行」還在。
〈4〉、坦尼沙羅比丘在其論文「關於禪那境界」中說─《 ....只要你能保持穩定的覺知與全面的清醒,你在第一還是第幾禪那,是無關緊要的,因爲你處理禪定的方式是一樣的。阿姜放要人們把注意力放在張力與放下張力的問題上,以此向人們指出了一條道路,自己鑒定自己的境界,無需問外界權威。而且看起來,這個自我鑒定的過程——張力(苦)、它的原因、它的止息、與止息之道——正是四聖諦所闡述的主題。》
─你認同此「張力論」可以用來鑑定自己的「禪定境界」嗎?假設可以,那,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張力論」是要如何描述呢?如果只是以「禪支」的放下來描述,那根本就不必多此一舉,再用「張力論」來描述!
─「張力」的原理,以現代醫學來說,其實就是「精神緊繃」,肌肉與關節處於「收縮狀態」。此處,竟可成為四聖諦的主題!
.............................................................................
●2、「呼吸禪定步驟」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呼吸禪定步驟」一文。
─第3段:.....佛陀在描述禪定境界時,並未採用一境性(single-pointed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他用了全身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喜與樂的感覺從呼吸中産生時,他告訴你,要把喜感與樂感,如同把水揉入麵粉中做麵糰一般地揉入全身。
─第4段:.....這些皆是全身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也就是一種喜、樂、明亮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 充滿全身的感覺。那就是你在了解呼吸時需要嘗試達到的,因爲讓洞見(insight )昇起的那類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 ),並非限制於一點。當你把注意力集中於一點,把其它一概堵在覺察(或自覺或認識)之外時,那樣心智(mind)也會留下許多盲點。但是當你試著維持一種全方位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感(all-around awareness)時,就有助於消除盲點。換句話說,“你要沈浸於呼吸之中,並知道(be aware of 注意到;覺察的)所有圍繞著你全身的呼吸。用來描述它的一個詞是 kayagatasati——念住沈浸於身體,身體(body)爲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所充滿,且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自身又沈浸於身體中,爲身體所包圍。因此並不是你就只注意一點——例如頭部後方——從那一點看身體,或者是嘗試從那一點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去阻擋堵住對其它身體部分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你必須要有全身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有全方位(all-around),三百六十度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那樣就消除了心智中的盲點。
◎→心智中的盲點,應該在心,不在身。在呼吸禪定時,不是要你把「念」安於「呼吸」之上嗎?在此處,卻要人對全身,作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覺察!以便找出某某部位是否存在著「張力」,再用觀想氣能於彼處進出的方式來消融「張力」。當你在觀想氣能於彼處進出來消融「張力」的同時,你的「念」,還能專注於鼻子的呼吸嗎?。
─第8段:.....我們使心智(mind)集中起來時,是在以一個不同的方式思考。初始階段,我們還是在思考(thinking),不過想的完全是有關當下(present moment),完全在觀察(observing )當下,對當下發生的事件有警覺(alert)、有念住(mindful),這樣就不必去創造過去、未來世界。這樣給身體造成的張力就減少了。爲了保持對當下的念住,不讓心思溜回到老習慣(old habits)去,你必須盡量保持開闊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一直到包括對你的手指、腳趾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那樣才能讓你紮根於當下。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保持著開闊感時,就會防止産生允許心智(mind)溜出去跟蹤過去與將來的那種收縮性。你就完全安住於當下(present moment),思考(think)的需要變得越來越少。
◎→要使心智集中,不是要念住於呼吸嗎?為何反而跑來跑去觀想覺察身體的不同部位?觀想這,觀想那,若有張力,還觀想氣進入身體去平伏張力?
◎→「想當下,觀察當下,警覺當下」,「當下」不是指「呼吸」嗎?
─第9段:...... 隨著念頭越來越少,不去干擾呼吸能量的流動,一種滿足感(sense of fullness)會從身體發出來。經文中把這種滿足感稱爲“喜”(rapture),而稱隨之而來的自在感(sense of ease)爲“樂”(pleasure)。你就讓這個自在的滿足感(喜樂)充滿全身,但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能量上,即使它完全靜止(still)了。你不需要匆忙,不過最後會達到一個地步,身體與心智經歷了足夠的喜與樂,你可以讓它們平息(subside)下來。或者有時候,喜念太強烈了,那時你就嘗試讓更爲精細的呼吸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進入喜悅範圍中,然後你轉入一個完全自在(total ease)的層次。之後連自在感——一種啜飲愉悅的感覺——也平息(subside) 了,把你留在了徹底的靜止狀態(stillness)。
─第10段:.....你在靜止中定駐下來後,可以開始尋找呼吸(the breath)與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之間的分界線。在此之前,你一直在調御(been manipulating )呼吸,試圖越來越敏感於呼吸怎樣最舒服,怎樣不舒服,你的調御越來越精細,直到可以放下調御,與呼吸同一體。這樣做,就使呼吸越來越精細,直到它徹底靜止。當一切穩定靜止下來之後,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和覺察對象( object of your awareness )自然而然就分開了,好比懸浮液中的化學物質沈澱下來。一旦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分離了出來,你就可以開始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了。你可以觀察它們的行爲,因爲目前呼吸已經不會干擾了
◎→喜、樂感平息了,《呼吸越來越精細,直到它徹底靜止。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和覺察對象( object of your awareness )自然而然就分開了。
一旦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分離了出來,你就可以開始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了。你可以觀察它們的行爲。》
─請問:喜、樂感不就是感受(feelings,受)嗎?既已平息了,你還調御什麼?還觀察什麼?
◎─另外,既然喜、樂感已平息了,表示已到了第四禪(斷樂斷苦故,滅先之喜與憂故,為不苦不樂、對捨念清淨,具足第四禪靜慮而住。),為何於此時才開始要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
─難道「尋」「伺」不是「想」?況且,「尋」「伺」於第二禪就已先平息了。(參考雜阿含272經及相應部22-80經 。「尋」與「伺」都是代表不同的「想」。)
─第12段:不過,即使這個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也有上下起伏的時候,爲了超越它們,佛陀讓你調御(manipulating)它們,就好像你調御呼吸、調御感受、辨識那些心理因素一樣。經文上談到“令心勝喜”(gladdening the mind)、“令心定”(steadying the mind)、“令心解脫”(releasing the mind)。
─第13段:佛陀在談到修持這個階段裏的“心解脫”(releasing the mind )時,並不是在講“徹底解脫”(ultimate release)。他講的解脫(release),是指比如你放下初禪的“尋想”(directed thought,尋)與“評量”(evaluation,伺),讓自己從那些因素(禪支)的負擔中解脫出來,同時進入第二禪那,如此類推地進入不同禪定層次的情形。你這樣做時就會看到,出入那些層次,很多意義上是可以藉著“意志”進行的(are willed)。這一點很重要。你在禪定中,從一個階段轉到下一個階段,在心目一角注意,爲了從一種體驗呼吸的方式轉到下一種方式、從一種層次的穩定性轉到下一種穩定性,自己在做些什麽,就會有洞見(insight)産生。你可以看見,很多意義上這是一種心意造成的現象(a produced phenomenon)。
─第14段:這樣做,最後就把呼吸禪定引向了“洞見”(insight)。首先,有了“無常的洞見”(insight into inconstancy),不僅是對於“呼吸”(the breath),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心智”本身(in the mind),因爲你看見,即使那些穩定、清新的禪定層次也是可以藉著“意志”産生的(are willed)。在這一切清新、一切穩定的狀態之下,是一種重複的意志、意志、維持禪定狀態的意志(a repeated willing, willing, willing to keep the state of concentration going)。
─第15段:我們的一切常規經驗,無論是在禪定之中還是禪定以外,每分每刻,都具有某種“意願”、“意志”的成分(an element of intention, an element of will)。
◎作者把「心解脫」解成「放下禪支」!可以這樣解嗎?
◎→前面,已有喜、樂生起,喜、樂平息等階段,也就是“尋想”(directed thought,尋)與“評量”(evaluation,伺),早在第二禪「息有尋有伺,無尋無伺,內淨一心,定生喜樂」時就已消失,為何在此,才開始要從尋、伺中解脫出來?
◎→坦尼沙羅比丘於其論文「定義念住」中提到《泰國林居禪修大師阿姜李曾經評論說,念住與精勤相結合,即成爲所謂的“尋想”[vitakka,尋]禪支,那時你把思維連續不斷地聚焦於單一所緣。警覺與精勤相結合,即構成另一個禪支——所謂的“評估”(vicāra,伺)。》
─若如此,則於第二禪時,尋、伺消失,也就是「念住」、「警覺」、「精勤」三者全無時,沒有念住的呼吸禪定要如何繼續?可以這樣定義嗎?
◎→另外,有關於
(1)、第13段中說:《......出入那些禪定層次,很多意義上是可以藉著“意志”進行的(are willed)。這一點很重要。.....》
(2)、第14段說:《即使那些穩定、清新的禪定層次也是可以藉著“意志”産生的(are willed)。在這一切清新、一切穩定的狀態之下,是一種重複的意志、意志、維持禪定狀態的意志(a repeated willing, willing, willing to keep the state of concentration going)。
(3)、第15段說:我們的一切常規經驗,無論是在禪定之中還是禪定以外,每分每刻,都具有某種“意願”、“意志”的成分(an element of intention, an element of will)。
─這,第13、14、15段的論點,你同意嗎?禪定層次,不是由你心境解脫的多寡來決定的嗎?
─禪定層次,可以如同坦尼沙羅比丘所說的‧是由「意志」決定嗎?
............................................................................
●3、「浴於氣中」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浴於氣中」一文。
◎→看完此文「浴於氣」,感覺好像在學「氣功」和「練氣」!除氣淤,治胸悶,調血路,好像不是在「禪定」,也不知該講什麼!
..........................................................................
●4、「調入氣中」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調入氣中」一文。
◎→看完了「調入氣中」一文,還是很像在練氣功,練氣,調氣。
◎→另外,第14段:《....接下來,到最後,連水汽也停止了,那股固性充滿了你的整個覺知。伴隨著的,是一股明亮感,盡管你也許不覺得這種明亮像一盞燈。它是一種奇特的素質: 明亮、清晰、充滿全身的一種身體感,一種覺受基調,你只是坐在那裏,在它的中間。....》
─這裡,感覺好像是阿姜查布拉姆所寫的「禪悅」一書中的『禪相』內容,實在是太像了!
...........................................................................
●5、「涅槃的意義」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涅槃的意義」一文。
◎→這篇講的不錯哦!
◎→坦尼沙羅比丘說《Upadana,意爲執著,也指火從燃料中獲得的滋養。 Khandha,不僅指界定一切緣起經驗的五蘊之一——形態、感受、辨知,思維、意識,而且還指樹幹。 正如火停止執著、停止從木料獲取滋養,便熄滅了; 心終止對五蘊的執著時,便獲得了自由。 》─他也講「五蘊」哦!非「五取蘊」。
◎→另外,倒數第二段提到涅槃的兩個層次《經文中描述了兩個層次。一個是此生的解脫,以火已熄滅、餘燼尚溫爲象徵,這代表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第二個層次的解脫,以火焰滅盡、餘燼已冷作爲象徵,代表了阿羅漢此生以後的經驗。來自感官的一切輸入冷卻下來,他/她從時空存在的最細微的苦與局限中獲得了解脫。》
─個人有疑惑的是第一層《此生的解脫,以火已熄滅、餘燼尚溫爲象徵,這代表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為何此生的解脫,火已熄滅,尚有「餘燼尚溫」的問題?「餘燼尚溫」代表餘燼內尚有餘火,只是被外層的灰燼所蓋住。
─《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表示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識」,有「名色」,有「六入」,有「觸」,有「受」等等,只是沒有「愛」,沒有「取」而已,不過,有「識」是不是代表有「行」?有「行」是不是代表有「無明」?阿羅漢不可能有「無明」!那麼‧是有「識」無「行」囉?還是有「行」無「無明」?此處怎麼解?
─舉個不是很好的例子:
兩個老菸槍,有一天,不約而同地到某大醫院牙科部看牙齒。候診時,閒餘,觀看了走廊的口腔癌宣傳海報,原來又抽菸又嚼檳榔的人得口腔癌、肺癌的機率是常人的數倍!心中不免起了陣陣漣漪;這時,剛好有位口腔外科病房的病人到門診會診,對面照會而過,兩位老菸槍頓時嚇出一身冷汗!怎麼半邊臉不見了,臉部半邊現出個凹陷,原來是位又抽菸又嚼檳榔得口腔癌的患者。......看完診,兩人默默不語,低頭沉思,各自踏上歸程。........追蹤之下,兩人同時戒菸,某甲戒的很徹底,從此不再碰菸,也離菸遠遠的;某乙,也開始戒菸,但是,常常在其嘴上身上聞到菸味,如果問他時,他就會回答說:我已經戒菸,下輩子以後不再抽菸,但是,這輩子及以前所造作的菸癮還在,要等到此造作的菸癮結束之後,下輩子我才能進入無菸的狀態,相信我,我已經是個戒菸者。
...........................................................................
●
對於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個人不是很了解!上述‧僅列出部分個人的疑惑,冀望‧有深入研究明瞭的法友,多多解惑!畢竟,這是一種獨特的禪定方式。先謝謝!
在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之前,我先介紹下面這個網站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就是此論文所要討論的南傳大師,點入他的著作,有的有英文原文對照,有的英文原文網頁移到最後處,建議大家英中文對照看,會比較好。感謝此網站的參與者,謝謝!
●一、「呼吸禪定引導」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呼吸禪定引導」一文。
─
第6段.....當呼吸開始舒順起來時,你可以開始在身體的其它部位探索它...因此要有意識地擴大你的覺知。開始時一個專注的好地方是臍部附近,...注意在呼氣或者吸氣時那裏是不是有緊張感,要是發現有以上情形,就放松。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你如果願意,可以想象氣能就在臍部進入身體,融解那裏可能存在的任何緊張感……
第7段.....接下來,把你的覺知往右挪——挪到腹部的右下角……現在,把你的覺知往左移,移到腹部左下角,
第8段...... 現在把你的覺知移到上腹部[中央的]太陽神經叢[2]……之後移到右上角……右側……左側……胸部中央……過一陣,移到喉根……然後移到頭部中央。對頭部的氣能要極其謹慎。觀想它極其輕柔地進入,不僅透過鼻,而且還透過著眼、耳,從頭頂往下進入、從頸後部進入,極其輕柔地逐處操作,松開任何張力感,譬如你的下顎、頸後、眼部周圍、面部……
第9段.....從那裏,你可以逐漸地把注意力沿後背下移,自兩腿往下,到腳趾、趾間。.....繼續操作,一直到達趾端。接下來,重複這個過程,從頸後開始,沿著雙肩、雙臂、雙腕,一直操作到指端。
第10段.....你可以像這樣重複巡查身體,多少次都行,一直到心准備好定駐下來。
第11段.....之後,讓你的注意力回到體內某一個你感到可以最自然地安駐、入定的地方,不管它是哪裏。就讓你的注意力歇在那裏,與氣融爲一體。同時,讓你的覺知範圍擴展開來,填滿全身......要敏銳地維持那個擴大了的覺知感。你會發現它就像帶孔的氣球,傾向於縮小,因此要不斷地擴展它的範圍,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吸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進入身體。
◎→上述所說的步驟,就是坦尼沙羅比丘以自己修行的方式,來闡述 ─ 相應部 54之1經‧ “入出息相應”經文內容中的→
《學「我覺偏身入息」,學「我覺偏身出息」;學「我止身行入息」,學「我止身行出息」》。
但是‧這裡有些問題,要先釐清:
〈1〉、「第6段.....當呼吸開始舒順起來時,你可以開始在身體的其它部位探索它...因此要有意識地擴大你的覺知。」
─首先,「念」於鼻子的呼吸,再來,又「念」於身體的其它部位,「再注意」那裏有無「緊張感」,若有,再施以「觀想」,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這段,你可以看出,你的「念」,在不同的地方生起、消滅,又升起、又消滅.......一直下去。
〈2〉、「....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吸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進入身體。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呼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離開身體。....」
─可以用『觀想』的方式,觀想「氣能」,由全身,從頭頂到腳趾的進出嗎?
〈3〉、「....注意在呼氣或者吸氣時那裏是不是有緊張感,要是發現有以上情形,就放松。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你如果願意,可以想象氣能就在臍部進入身體,融解那裏可能存在的任何緊張感……」
─《 坦尼沙羅比丘把「止身行入息」與「止身行出息」解釋為「身體緊張感的消融」,而此「緊張感的消融」可以藉由觀想『想像氣能進入身體部位』而達到消融!》
→這樣靠觀想,『想像』氣能於「張力處」進出,來消融「張力」。他稱此種行為為「止身行入息」與「止身行出息」。你意下如何?其結果:「張力」是解除了,但是,「身行」還在。
〈4〉、坦尼沙羅比丘在其論文「關於禪那境界」中說─《 ....只要你能保持穩定的覺知與全面的清醒,你在第一還是第幾禪那,是無關緊要的,因爲你處理禪定的方式是一樣的。阿姜放要人們把注意力放在張力與放下張力的問題上,以此向人們指出了一條道路,自己鑒定自己的境界,無需問外界權威。而且看起來,這個自我鑒定的過程——張力(苦)、它的原因、它的止息、與止息之道——正是四聖諦所闡述的主題。》
─你認同此「張力論」可以用來鑑定自己的「禪定境界」嗎?假設可以,那,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張力論」是要如何描述呢?如果只是以「禪支」的放下來描述,那根本就不必多此一舉,再用「張力論」來描述!
─「張力」的原理,以現代醫學來說,其實就是「精神緊繃」,肌肉與關節處於「收縮狀態」。此處,竟可成為四聖諦的主題!
.............................................................................
●2、「呼吸禪定步驟」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呼吸禪定步驟」一文。
─第3段:.....佛陀在描述禪定境界時,並未採用一境性(single-pointed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他用了全身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喜與樂的感覺從呼吸中産生時,他告訴你,要把喜感與樂感,如同把水揉入麵粉中做麵糰一般地揉入全身。
─第4段:.....這些皆是全身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也就是一種喜、樂、明亮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 充滿全身的感覺。那就是你在了解呼吸時需要嘗試達到的,因爲讓洞見(insight )昇起的那類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 ),並非限制於一點。當你把注意力集中於一點,把其它一概堵在覺察(或自覺或認識)之外時,那樣心智(mind)也會留下許多盲點。但是當你試著維持一種全方位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感(all-around awareness)時,就有助於消除盲點。換句話說,“你要沈浸於呼吸之中,並知道(be aware of 注意到;覺察的)所有圍繞著你全身的呼吸。用來描述它的一個詞是 kayagatasati——念住沈浸於身體,身體(body)爲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所充滿,且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自身又沈浸於身體中,爲身體所包圍。因此並不是你就只注意一點——例如頭部後方——從那一點看身體,或者是嘗試從那一點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去阻擋堵住對其它身體部分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你必須要有全身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有全方位(all-around),三百六十度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那樣就消除了心智中的盲點。
◎→心智中的盲點,應該在心,不在身。在呼吸禪定時,不是要你把「念」安於「呼吸」之上嗎?在此處,卻要人對全身,作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覺察!以便找出某某部位是否存在著「張力」,再用觀想氣能於彼處進出的方式來消融「張力」。當你在觀想氣能於彼處進出來消融「張力」的同時,你的「念」,還能專注於鼻子的呼吸嗎?。
─第8段:.....我們使心智(mind)集中起來時,是在以一個不同的方式思考。初始階段,我們還是在思考(thinking),不過想的完全是有關當下(present moment),完全在觀察(observing )當下,對當下發生的事件有警覺(alert)、有念住(mindful),這樣就不必去創造過去、未來世界。這樣給身體造成的張力就減少了。爲了保持對當下的念住,不讓心思溜回到老習慣(old habits)去,你必須盡量保持開闊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一直到包括對你的手指、腳趾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那樣才能讓你紮根於當下。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保持著開闊感時,就會防止産生允許心智(mind)溜出去跟蹤過去與將來的那種收縮性。你就完全安住於當下(present moment),思考(think)的需要變得越來越少。
◎→要使心智集中,不是要念住於呼吸嗎?為何反而跑來跑去觀想覺察身體的不同部位?觀想這,觀想那,若有張力,還觀想氣進入身體去平伏張力?
◎→「想當下,觀察當下,警覺當下」,「當下」不是指「呼吸」嗎?
─第9段:...... 隨著念頭越來越少,不去干擾呼吸能量的流動,一種滿足感(sense of fullness)會從身體發出來。經文中把這種滿足感稱爲“喜”(rapture),而稱隨之而來的自在感(sense of ease)爲“樂”(pleasure)。你就讓這個自在的滿足感(喜樂)充滿全身,但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能量上,即使它完全靜止(still)了。你不需要匆忙,不過最後會達到一個地步,身體與心智經歷了足夠的喜與樂,你可以讓它們平息(subside)下來。或者有時候,喜念太強烈了,那時你就嘗試讓更爲精細的呼吸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進入喜悅範圍中,然後你轉入一個完全自在(total ease)的層次。之後連自在感——一種啜飲愉悅的感覺——也平息(subside) 了,把你留在了徹底的靜止狀態(stillness)。
─第10段:.....你在靜止中定駐下來後,可以開始尋找呼吸(the breath)與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之間的分界線。在此之前,你一直在調御(been manipulating )呼吸,試圖越來越敏感於呼吸怎樣最舒服,怎樣不舒服,你的調御越來越精細,直到可以放下調御,與呼吸同一體。這樣做,就使呼吸越來越精細,直到它徹底靜止。當一切穩定靜止下來之後,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和覺察對象( object of your awareness )自然而然就分開了,好比懸浮液中的化學物質沈澱下來。一旦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分離了出來,你就可以開始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了。你可以觀察它們的行爲,因爲目前呼吸已經不會干擾了
◎→喜、樂感平息了,《呼吸越來越精細,直到它徹底靜止。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和覺察對象( object of your awareness )自然而然就分開了。
一旦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分離了出來,你就可以開始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了。你可以觀察它們的行爲。》
─請問:喜、樂感不就是感受(feelings,受)嗎?既已平息了,你還調御什麼?還觀察什麼?
◎─另外,既然喜、樂感已平息了,表示已到了第四禪(斷樂斷苦故,滅先之喜與憂故,為不苦不樂、對捨念清淨,具足第四禪靜慮而住。),為何於此時才開始要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
─難道「尋」「伺」不是「想」?況且,「尋」「伺」於第二禪就已先平息了。(參考雜阿含272經及相應部22-80經 。「尋」與「伺」都是代表不同的「想」。)
─第12段:不過,即使這個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也有上下起伏的時候,爲了超越它們,佛陀讓你調御(manipulating)它們,就好像你調御呼吸、調御感受、辨識那些心理因素一樣。經文上談到“令心勝喜”(gladdening the mind)、“令心定”(steadying the mind)、“令心解脫”(releasing the mind)。
─第13段:佛陀在談到修持這個階段裏的“心解脫”(releasing the mind )時,並不是在講“徹底解脫”(ultimate release)。他講的解脫(release),是指比如你放下初禪的“尋想”(directed thought,尋)與“評量”(evaluation,伺),讓自己從那些因素(禪支)的負擔中解脫出來,同時進入第二禪那,如此類推地進入不同禪定層次的情形。你這樣做時就會看到,出入那些層次,很多意義上是可以藉著“意志”進行的(are willed)。這一點很重要。你在禪定中,從一個階段轉到下一個階段,在心目一角注意,爲了從一種體驗呼吸的方式轉到下一種方式、從一種層次的穩定性轉到下一種穩定性,自己在做些什麽,就會有洞見(insight)産生。你可以看見,很多意義上這是一種心意造成的現象(a produced phenomenon)。
─第14段:這樣做,最後就把呼吸禪定引向了“洞見”(insight)。首先,有了“無常的洞見”(insight into inconstancy),不僅是對於“呼吸”(the breath),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心智”本身(in the mind),因爲你看見,即使那些穩定、清新的禪定層次也是可以藉著“意志”産生的(are willed)。在這一切清新、一切穩定的狀態之下,是一種重複的意志、意志、維持禪定狀態的意志(a repeated willing, willing, willing to keep the state of concentration going)。
─第15段:我們的一切常規經驗,無論是在禪定之中還是禪定以外,每分每刻,都具有某種“意願”、“意志”的成分(an element of intention, an element of will)。
◎作者把「心解脫」解成「放下禪支」!可以這樣解嗎?
◎→前面,已有喜、樂生起,喜、樂平息等階段,也就是“尋想”(directed thought,尋)與“評量”(evaluation,伺),早在第二禪「息有尋有伺,無尋無伺,內淨一心,定生喜樂」時就已消失,為何在此,才開始要從尋、伺中解脫出來?
◎→坦尼沙羅比丘於其論文「定義念住」中提到《泰國林居禪修大師阿姜李曾經評論說,念住與精勤相結合,即成爲所謂的“尋想”[vitakka,尋]禪支,那時你把思維連續不斷地聚焦於單一所緣。警覺與精勤相結合,即構成另一個禪支——所謂的“評估”(vicāra,伺)。》
─若如此,則於第二禪時,尋、伺消失,也就是「念住」、「警覺」、「精勤」三者全無時,沒有念住的呼吸禪定要如何繼續?可以這樣定義嗎?
◎→另外,有關於
(1)、第13段中說:《......出入那些禪定層次,很多意義上是可以藉著“意志”進行的(are willed)。這一點很重要。.....》
(2)、第14段說:《即使那些穩定、清新的禪定層次也是可以藉著“意志”産生的(are willed)。在這一切清新、一切穩定的狀態之下,是一種重複的意志、意志、維持禪定狀態的意志(a repeated willing, willing, willing to keep the state of concentration going)。
(3)、第15段說:我們的一切常規經驗,無論是在禪定之中還是禪定以外,每分每刻,都具有某種“意願”、“意志”的成分(an element of intention, an element of will)。
─這,第13、14、15段的論點,你同意嗎?禪定層次,不是由你心境解脫的多寡來決定的嗎?
─禪定層次,可以如同坦尼沙羅比丘所說的‧是由「意志」決定嗎?
............................................................................
●3、「浴於氣中」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浴於氣中」一文。
◎→看完此文「浴於氣」,感覺好像在學「氣功」和「練氣」!除氣淤,治胸悶,調血路,好像不是在「禪定」,也不知該講什麼!
..........................................................................
●4、「調入氣中」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調入氣中」一文。
◎→看完了「調入氣中」一文,還是很像在練氣功,練氣,調氣。
◎→另外,第14段:《....接下來,到最後,連水汽也停止了,那股固性充滿了你的整個覺知。伴隨著的,是一股明亮感,盡管你也許不覺得這種明亮像一盞燈。它是一種奇特的素質: 明亮、清晰、充滿全身的一種身體感,一種覺受基調,你只是坐在那裏,在它的中間。....》
─這裡,感覺好像是阿姜查布拉姆所寫的「禪悅」一書中的『禪相』內容,實在是太像了!
...........................................................................
●5、「涅槃的意義」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涅槃的意義」一文。
◎→這篇講的不錯哦!
◎→坦尼沙羅比丘說《Upadana,意爲執著,也指火從燃料中獲得的滋養。 Khandha,不僅指界定一切緣起經驗的五蘊之一——形態、感受、辨知,思維、意識,而且還指樹幹。 正如火停止執著、停止從木料獲取滋養,便熄滅了; 心終止對五蘊的執著時,便獲得了自由。 》─他也講「五蘊」哦!非「五取蘊」。
◎→另外,倒數第二段提到涅槃的兩個層次《經文中描述了兩個層次。一個是此生的解脫,以火已熄滅、餘燼尚溫爲象徵,這代表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第二個層次的解脫,以火焰滅盡、餘燼已冷作爲象徵,代表了阿羅漢此生以後的經驗。來自感官的一切輸入冷卻下來,他/她從時空存在的最細微的苦與局限中獲得了解脫。》
─個人有疑惑的是第一層《此生的解脫,以火已熄滅、餘燼尚溫爲象徵,這代表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為何此生的解脫,火已熄滅,尚有「餘燼尚溫」的問題?「餘燼尚溫」代表餘燼內尚有餘火,只是被外層的灰燼所蓋住。
─《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表示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識」,有「名色」,有「六入」,有「觸」,有「受」等等,只是沒有「愛」,沒有「取」而已,不過,有「識」是不是代表有「行」?有「行」是不是代表有「無明」?阿羅漢不可能有「無明」!那麼‧是有「識」無「行」囉?還是有「行」無「無明」?此處怎麼解?
─舉個不是很好的例子:
兩個老菸槍,有一天,不約而同地到某大醫院牙科部看牙齒。候診時,閒餘,觀看了走廊的口腔癌宣傳海報,原來又抽菸又嚼檳榔的人得口腔癌、肺癌的機率是常人的數倍!心中不免起了陣陣漣漪;這時,剛好有位口腔外科病房的病人到門診會診,對面照會而過,兩位老菸槍頓時嚇出一身冷汗!怎麼半邊臉不見了,臉部半邊現出個凹陷,原來是位又抽菸又嚼檳榔得口腔癌的患者。......看完診,兩人默默不語,低頭沉思,各自踏上歸程。........追蹤之下,兩人同時戒菸,某甲戒的很徹底,從此不再碰菸,也離菸遠遠的;某乙,也開始戒菸,但是,常常在其嘴上身上聞到菸味,如果問他時,他就會回答說:我已經戒菸,下輩子以後不再抽菸,但是,這輩子及以前所造作的菸癮還在,要等到此造作的菸癮結束之後,下輩子我才能進入無菸的狀態,相信我,我已經是個戒菸者。
...........................................................................
●
對於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個人不是很了解!上述‧僅列出部分個人的疑惑,冀望‧有深入研究明瞭的法友,多多解惑!畢竟,這是一種獨特的禪定方式。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