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我」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文章 goofy » 2012-04-07, 20:50

○對不起!借用一下阿諾法友此篇文章:

※※※※

稱謂: 阿諾 wuu12345

發表於: 星期六 六月 26, 2010 8:09 pm
文章主題: 漢譯雜阿含33、34經與巴利無我相經(59經)
------------------------------------------------------------------------

●巴利『無我相經』
世尊叫住五比丘.....中略.....世尊說:「諸比丘!色是非(主體)我,諸比丘!若色是(主體)我,則此色不致於生病,即得以對此色(要求):『我的色該是如此!我的色不該是如此!』,諸比丘!因為凡是色都是非(主體)我,所以色會生病,對於色也不得以(要求):『我的色該是如此!我的色不該是如此!』,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漢譯雜阿含33、3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捺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非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請問這裡要如何抉擇?熟是熟非?
若依科學角度來說,「無我相經」內容部分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若色是(主體)我,那麼色是永恆不變的實體,我們如何要求「我的色該是如此!我的色不該是如此!」呢?相同地,若受、想、行、識是(主體)我,那麼受、想、行、識是永恆不變的實體,我們如何要求「我的受、想、行、識該是如此!我的受、想、行、識不該是如此!」呢? ─這是我的見解!懇請各位前輩賜教指導!謝謝!

※※※※

上述說明就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經的主要內容,北傳雜阿含經與南傳相應部兩者之差異:就在於「我」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北傳雜阿含經認為─→若五蘊是「我」attan者,則《不能支配》五蘊。
南傳相應部則認為─→若五蘊是「我」attan者,則《能支配》五蘊。

同樣為上座部之經典,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差異呢?

此文值得大家深入探索!《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也於(同年)稍後對此篇做深入的討論,Verygoo法友與BBCALL法友於此文章中有精彩的對話!不過,很可惜的是,結局是各執己論!與阿諾法友此篇文章一樣,殊為可惜!

我相信佛法是絕對的真理!既然是絕對的真理,那就代表:一就是一,貳就是貳,決不能模稜兩可!是故,「漢譯雜阿含33、34經」與「巴利無我相經59經」兩篇之間其中有一篇的內容「部份」是錯誤的!那到底何篇是對的呢?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2-04-08, 00:02

你主題的問題隱含一個前提,就是「有我」。若這個前提為真,才有支配與否的問題。若前提為假,對於一個假的東西有不同的解釋,並不會影響真。

這兩篇要闡述的的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並沒有矛盾,只有在對於一個假的東西(我)有不同說法,即使有一篇因為不明原因造成部分錯誤,也錯不到「真」(五蘊非我、非我所)的部分,這部分兩篇都是一樣的說法不是嗎?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非我』an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文章 goofy » 2012-04-08, 07:36

感謝版主細心提醒!

○此篇主題應修正為【『非我』an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以下是這三經譯文:

●雜阿含經(三三)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如實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三四)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波羅捺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餘五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五九) 五群比丘

  波羅捺國,鹿野苑之因緣。

於此,世尊告而比丘曰……乃至……如是說曰:
「諸比丘!
色是無我。諸比丘!若此色是有我者,此色則無致病,於色則得謂:「我用此色,不用彼色。」
諸比丘!然而,色無我故,色乃致病,於色不得謂:「我用此色,不用彼色。」

受是無我。諸比丘!若此受是有我者,此受則無致病,於此受乃得謂:「我用此受,不用彼受。」
諸比丘!然而,受是無我故,受乃致病,於受不得謂:「我用此受,不用彼受。」

想是無我。諸比丘!若此想是有我者,則此想無致病,於此想則得謂:「我用此想,不用彼想。」
諸比丘!然而,想是無我故,想乃致病,則於想不得謂:「我用此想,不用彼想。」

行是無我。諸比丘!若此行是有我者,則此行無致病,於此行則得謂:「我用此行,不用彼行。」
諸比丘!然而,行是無我故,行乃致病,則於行不得謂:「我用此行,不用彼行。」

識是無我。諸比丘!若此識是有我者,則此識無致病,於此識則得謂:「我用此識,不用彼識。」
諸比丘!然而,識是無我故,識乃致病,則於識不得謂:「我用此識,不用彼識。」

諸比丘!汝等於意云何?色是常耶、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以觀見無常、苦而變易之法,得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受……想……行……
「識是常住耶、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觀見無常、苦而變易之法者,得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諸比丘!是故,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
應如是以正慧作如實觀,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
所有受之……
所有想之……
所有行之……
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應如是以正慧,
作如實觀: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

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者,則厭患色,厭患受……想……行……識,
厭患者則離貪,離貪者則解脫,解脫者則生已解脫智,
自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世尊如是說已,五群比丘信受歡喜世尊之所說。又說此教時,
五比丘無取著,而從諸漏令心解脫。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2-04-08, 08:48

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要怎麼支配五蘊?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2-04-08, 10:31

Dogbert 寫: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要怎麼支配五蘊?
不懂!請版主再說清楚一點,是「非我」anattan不存在?還是「您我」不存在?還是‧‧‧?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2-04-08, 10:33

上述就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經內容,北傳雜阿含經與南傳相應部兩者之差異:就在「非我」an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北傳雜阿含經認為─→若五蘊是「非我」anattan者,則我們自己《能支配》五蘊。

南傳相應部則認為─→若五蘊是「非我」anattan者,則我們自己《不能支配》五蘊。

總括上面所說,簡單扼要地說就是:《我們自己能不能支配自己的『五蘊』?!》

答案有:

一、我們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五蘊』。

二、我們自己不能支配自己的『五蘊』。

三、我們自己部份能支配自己的『五蘊』,部份不能支配自己的『五蘊』。

四、●?


各位,您認為呢?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2-04-08, 11:27

這篇討論文,其實可分為兩方面:

一、討論古婆羅門教的中心主張─『我』attan。古婆羅門教主張─『我』attan能有《主宰》的能力,您認為對嗎?

二、討論佛教南北傳經文:

北傳雜阿含經33、34經認為─色、受、想、行、識『非我』anattan,所以我們可以要求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要怎麼樣,不要怎麼樣。

南傳相應部59經認為─色、受、想、行、識『非我』anattan,所以我們不可以要求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要怎麼樣,不要怎麼樣。


各位,您認為呢?

另外,雜阿含經110經:
‧‧‧‧
薩遮尼犍子白佛言:「瞿曇!我今當說譬。」
 佛告薩遮尼犍子:「宜知是時。
薩遮尼犍子白佛言:「譬如世間一切所作皆依於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惡從生;受、想、行、識是我人,善惡從生。又復譬如人界、神界、藥草、樹木,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
 佛告火種居士:「汝言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耶?」
答言:「如是,瞿曇!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此等諸眾悉作是說。」 
佛告火種居士:「且立汝論本,用引眾人為?」
 薩遮尼犍子白佛言:「色實是我人。」 
佛告火種居士:「我今問汝,隨意答我。譬如國王,於自國土有罪過者,若殺、若縛、若擯、若鞭、斷絕手足;若有功者,賜其象馬、車乘、城邑、財寶,悉能爾不?」 
答言:「能爾。瞿曇!」 
佛告火種居士:「凡是主者,悉得自在不?」 
答言:「如是,瞿曇!」
 佛告火種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識即是我,得隨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時,薩遮尼犍子默然而住。 
佛告火種居士:「速說!速說!何故默然?」 如是再三,
‧‧‧‧

這裡,好像又同意相應部59經,而與雜阿含33、34經不同! Why ? 為何?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2-04-08, 12:32

有手,可以戴手套。沒手,這手套要怎麼戴上去?用一個沒有手戴手套?

你說的我也是一樣,這個我不存在,你要用這個不存在的我支配什麼?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2-04-08, 14:37

D(版主)心想原始佛教協會論壇有沒有人Po文需要回應?

於是,

邊走邊想走到電腦前,

用手打開電腦,

眼睛看著瑩幕,

手滑著滑鼠,

邊游移邊點滑鼠,

來到想看的地方,看到有人(不存在)Po文,

仔細看了一下,心中思索著,

不久,

心意已定,

於是,

開始依著自己心中所思量的,

眼睛看著瑩幕,

利用手打字回覆,打完字句,

眼睛釘著瑩幕,

心思索著有沒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沒有!

就用手key下送出。

..................................................

以上,都不存在!沒有你!沒有我!也沒有他!─因為佛法有云:《五蘊不是我的,五蘊不是我,五蘊不是我的真我。》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非我』an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文章 leeyc2 » 2012-04-08, 15:06

goofy 寫:感謝版主細心提醒!

○此篇主題應修正為【『非我』an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1.依據此經前後文的的脈絡,雜阿含316~318經.SN22.59,部份的律藏,[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看來比較合理

2.或許要注意 無常>苦>非我 之間的關係,如果對無常的理解有誤差,理解非我(anatta)會難:雜阿含84經SN22.45
色是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是名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3. 在哪些狀況我們會想[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4.在佛法所謂的[我],是因為無明.渴愛,進而執取而產生的;有些經中有I-making.mine-making的詞語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雜阿含261經SN22.83色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識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相應部(菩提尊者版) it is by clinging to form( ..to consciousness)that[the notion]'Iam'occurs,not without clinging

PS 雜阿含318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眼非我,若眼是我者 ,不應受逼迫苦,應得於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眼非我故,受逼迫苦,不得於眼欲令如是, 不令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