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在菩提樹下證等正覺時,苦已經完全滅盡。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世尊在菩提樹下證等正覺時,苦已經完全滅盡。

文章 freshman » 2010-08-26, 19:29

今日閱讀《南傳彌蘭王問經》之難問,發現尊者龍軍也同意:

世尊在菩提樹下證等正覺時,苦已經完全滅盡。

可見,南傳方面在尊者龍軍時代,正法還在。


“尊者龍軍,當如來證全知智時是否他已焚盡諸惡,或證全知智時尚有余惡?”

“大王,當世尊證全知智時他已焚盡諸惡,於世尊無余惡。”

“但尊者,為什麼苦受仍起於如來之身?”

..........

“大王,當碎石片迸落世尊足上,非因夙昔所作而迸落其足上。又,大王,世尊之患血痢,亦不因夙昔所作而患,只因三者和合而生。大王,所有發生於世尊身體之病都非因業而生,而是出自其余六種因由之一。

..........

關於此,希瓦卡,彼諸沙門婆羅門如此說及如此見:‘凡此人所感受者,苦受或樂受,非苦受或非樂受,一切因夙昔所作。’ 他們超出自己的知識及超出世間所承認的真理。因此我說此諸沙門、婆羅門所說為荒謬。如是,大王,非一切感受皆從業之異熟生,大王,世尊已焚盡一切不善而證得全知智,應如是受持。”

“尊者龍軍,善哉!其事如是,我接受它。”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8-26, 19:54

正如涅般是樂的樂,不是指樂受;佛法所討論的苦,不是指苦受。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0-08-26, 20:08

這段經文有很重要的觀念。怎麼理解因果。

1):北傳《地藏經》,觀念和這段經文相反。

[閻浮衆生業感品第四]
“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
  如是等閻浮提衆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如是等閻浮提衆生業感差別,地藏菩薩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諸衆生,先受如是等報,後堕地獄,動經劫數,無有出期。是故汝等護人護國,無令是諸衆業迷惑衆生。”


2):龍軍尊者回答是這樣的:

“關於此,希瓦卡,彼諸沙門婆羅門如此說及如此見:‘凡此人所感受者,苦受或樂受,非苦受或非樂受,一切因夙昔所作。’ 他們超出自己的知識及超出世間所承認的真理。因此我說此諸沙門、婆羅門所說為荒謬。如是,大王,非一切感受皆從業之異熟生,大王,世尊已焚盡一切不善而證得全知智,應如是受持。”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0-08-26, 20:40

freshman 寫:正如涅般是樂的樂,不是指樂受;佛法所討論的苦,不是指苦受。
是的,樂受是五蘊的範疇,涅般是樂是解脫五蘊束縛的樂。
苦谛包括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再引一段經文:

〈彌林達問經 第七 阿拉漢感覺身受[253]〉

“尊者龍軍,你們說:‘阿拉漢感覺一種受,身受、非心受。’尊者龍軍,是否阿拉漢之心依身而進行,于此阿拉漢無威權,無主宰及不能攝持其心?”
“大王,是。”
“尊者龍軍,若其身進行時,他無威權,無主宰,及不能攝持自心,這是不對的。尊者,甚至一只鳥對其所住鳥巢也有威權,有主宰及能管制。”
“大王,此十種随身法生生世世與身俱随流轉,何者爲十?冷、暖、饑、渴、屎、尿、昏沉——懶惰、老、病、死,大王,此十種随身法生生世世與身俱随流轉。于此阿拉漢無權威,無主宰及不能攝持。”
“尊者龍軍,何以故阿拉漢于其身不能發令,或有威權?請以此中理由告我。”
“大王,譬如彼諸依靠大地之有情,彼等一切依靠大地而行、而住及行動。但大王,是否他們向大地發令或有權威?”
“尊者,否。”
“大王,阿拉漢之心依身而行,但不能對阿拉漢之身發令或有威權亦複如是。”
“尊者龍軍,何以故凡夫感覺身受與心受?”
“大王,因心未得修習,凡夫感覺身受與心受。大王,譬如以脆弱,不堅及細小的草繩或藤蔓系縛一饑餓及困擾之牛。當該牛遭受刺激,它即連同所系繩索而逃走。大王,當感受生起于未修習者之心,其心即遭刺激,心若激動,彼即彎曲,扭曲[254],輾轉其身;其後則心未修習者即戰栗,叫嘯,發出可怕的号叫亦複如是。此即是其中理由,以該理由凡夫感覺身受與心受。”
“複次,何以故阿拉漢感覺一種受:身受而非心受?”
“大王,阿拉漢之心已修習,善修習;調禦,善調禦,溫順,遵從,當其被苦受所侵,他堅持‘彼爲無常’;他系心于定柱。既系其心于定柱,他不戰栗,不搖動,确定而不散亂,雖然其身因受之變異而擴大、彎曲、扭曲、輾轉。大王,此爲其中理由,說如何阿拉漢感覺一種受,身受,非心受。”
“尊者龍軍,當身搖動時而心不搖動,此實爲世間的奇迹。請以其中的理由告我。”
“大王,譬如一棵大樹,有樹幹、樹枝、樹葉。當大風襲擊,樹枝即動搖,是否其樹幹亦動搖?”
“尊者,否。”
“大王,當阿拉漢遭苦受侵襲時,他堅持‘彼爲無常’,他系心于定柱。既系心于定柱,他不顫栗、不搖動、不散亂,雖然其身因受之變異而擴大,彎曲,扭曲,輾轉。但其心不顫栗,不搖動,如大樹的樹幹一樣亦複如是。”
“尊者龍軍,奇哉!尊者龍軍,妙哉!我從來未見到像這樣[255]一切時中(照明)的法燈。”

頭像
metta
文章: 24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etta » 2010-08-27, 12:30

彌蘭王問經中說佛陀的一切病都不是業引起的,而一般的說法說佛陀背痛是由業引起的。對后一種說法,是否有人知道任何早期的根據呢?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0-08-28, 10:41

metta 寫:,而一般的說法說佛陀背痛是由業引起的。對后一種說法,是否有人知道任何早期的根據呢?
南北傳中的"譬喻經"Apadana中也常有類似通俗?的說法,可以查小部譬喻經

法義上的理解,還是依據雜阿含0977經SN36.21比較好吧?(供參考)

若彼沙門、婆羅門言:一切人所知覺者,皆是本所造因,捨世間真實事,而隨自見作虛妄說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0-08-28, 16:56

若彼沙門、婆羅門言:一切人所知覺者,皆是本所造因,捨世間真實事,而隨自見作虛妄說。
這句話怎麼解讀,果报和业因是什么关系,法友帮助说明一下。

《雜阿含977經》全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屍婆外道出家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有一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如是說:‘若人有所知覺,彼一切本所作因。修諸苦行,令過去業盡,更不造新業,斷于因緣,于未來世無複諸漏,諸漏盡故業盡,業盡故苦盡,苦盡者究竟苦邊。’今瞿昙所說雲何?”

  佛告屍婆:“彼沙門、婆羅門,實爾洛漠說耳,不審、不數、愚癡、不善、不辨。所以者何?或從風起苦,衆生覺知;或從痰起,或從涎唾起,或等分起;或自害,或他害,或因節氣。彼自害者,或拔發,或拔須,或常立舉手,或蹲地,或卧灰土中,或卧棘刺上,或卧杵上,或板上,或牛屎塗地而卧其上,或卧水中,或日三洗浴,或一足而立,身随日轉,如是衆苦精勤有行,屍婆,是名自害。他害者,或爲他手、石、刀、杖等種種害身,是名他害。屍婆,若複時節所害,冬則大寒,春則大熱,夏寒暑俱,是名節氣所害。世間真實,非爲虛妄。屍婆,世間有此真實,爲風所害,乃至節氣所害,彼衆生如實覺知。汝亦自有此患,風、痰、涎唾,乃至節氣所害覺,如是如實覺知。屍婆,若彼沙門、婆羅門言:‘一切人所知覺者,皆是本所造因。’舍世間真實事,而随自見,作虛妄說。  

“屍婆,有五因五緣,生心法憂苦。何等爲五?謂因貪欲纏,緣貪欲纏,生彼心法憂苦;因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緣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生彼心法憂苦。屍婆,是名五因五緣,生心法憂苦。

  “屍婆,有五因五緣,不生心法憂苦。何等爲五?謂因貪欲纏,緣貪欲纏,生彼心法憂苦者,離彼貪欲纏,不起心法憂苦;因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緣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生彼心法憂苦者,離彼瞋恚、睡眠、掉悔、疑纏,不起心法憂苦。屍婆,是名五因五緣,不起心法憂苦,現法得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屍婆,複有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說是法時,屍婆外道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屍婆外道出家見法、得法、知法、入法,離諸狐疑,不由于他,入正法律,得無所畏。即從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世尊,我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耶?”
  佛告屍婆:“汝今得出家。”
  如上說,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頭像
metta
文章: 24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etta » 2010-08-29, 00:56

解釋要對照sn36.21就清楚了。外道觀念認為一切感覺到的比如苦、樂等等,都是過去自己所造業造成的,這種觀點脫離了世間的真實情況,是隨意根據自己的見解作的虛妄的說法。經中列舉了其它種種因可以造成知覺。

頭像
metta
文章: 24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etta » 2010-08-29, 01:26

南北傳中的"譬喻經"Apadana中也常有類似通俗?的說法,可以查小部譬喻經

法義上的理解,還是依據雜阿含0977經SN36.21比較好吧?(供參考)
谢谢法友回复。南传的Apadana的中英文的翻译都没有找到,不知道法友是否知道有任何可读的版本?

在网上搜索找到一篇文章说sn7.13 经中佛陀背痛,注释中解释为是过去六年苦行留下的问题,我查看菩提比丘的注释,确实是这样说的,而且还指向sn36.21。我想这些解释是合理的。

但是我觉得好奇,因为有南传法师说佛陀背痛是由于过去的业。但网上搜索“佛陀背痛”,只见到北传佛教的经说是过去的业报: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 ... ory428.htm

我想南传可能也有类似的故事吧,在帕奥禅师讲的《如实知见》中有这样一段:
第八講
佛陀對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許
(佛陀誕生、成道、涅盤紀念日開示[1])
  

  佛陀在竹林村(beluvagama)度過他最後一次雨安居時,他生了一場嚴重的疾病。在雨安居前一天那個月圓日,佛陀因過去的業而感受到非常刺骨、難忍的背痛。
  
   在過去的某一生中,這位將成為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是位摔角者,那時他將對手摔在地上,而使對方背脊斷裂。當時機成熟時,也就是佛陀般涅盤前的十個月,這個惡業(akusala-kamma不善業)的果報現起了。此業的力量非常強猛,它的果報將一直持續到死亡才停止。這種痛苦稱為「至死方終之苦」(maranantika-vedana),唯有在死亡來臨時它才會停止。
  
   佛陀以他的決心(adhitthana決意)來制止這病痛的生起,這不是一種普通的決心。首先,佛陀修行色七法(rupa-sattaka- vipassana)及非色七法(arupa-sattaka-vipassana)的觀禪進入阿拉漢果定(arahatta-phala- samapatti)。阿拉漢果定指:以涅盤為對象的阿拉漢果心長時間地持續生起。由於觀禪的修行強而有力,佛陀的阿拉漢果定也強而有力。從該定出來之後,佛陀立定決心:「從今日乃至般涅盤日,願此病不再生起。」因為此業的力量強,所以佛陀每天都必須發如此的決心。
  
   這種果定稱為壽行果定(ayusavkhara-phala-samapatti)、護壽果定(ayupalaka-phala-samapatti)、或命行果定(jivitasavkhara-phala-samapatti)。壽行果定指維持壽命的果定;護壽果定指保護壽命的果定;命行果定指維持命根的果定。佛陀每天都如此修行。
  
   雨安居後,佛陀四處遊方,最後到達毗舍離(Vesali)。於毘舍佉月(vesakha)月圓日之前三個月,也就是陽歷二月的月圓日,在遮波羅塔(capala-cetiya),佛陀決定舍棄生存的意願(ayusavkhara-ossajjana舍壽行)。這是什麽意思呢?在那天,佛陀作了如此的決定:「從今日至毘舍佉月的月圓日,我將修行此果定;之後我將不再修行此果定。」這個決定稱為「舍棄生存的意願」。
  
   那天,當眾比庫聚集在大林精舍(mahavana)的講堂時,佛陀向比庫僧團宣布他舍棄生存的意願。佛陀對會中的諸比庫說:‘Tasmatiha bhikkhave ye te maya dhamma abhibba desita, te vo sadhukam uggahetva asevitabba bhavetabba bahulikatabba.’──「諸比庫,我已告訴你們我親身證悟的真理。在徹底學習這些教法之後,你們應該實踐它們、開發它們、勤習它們。」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0-08-29, 08:50

metta 寫: 南传的Apadana的中英文的翻译都没有找到,不知道法友是否知道有任何可读的版本?   
在這裡有中文版的: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n ... anon1.html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