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有必要加入「取」字成「五取蘊」嗎?
「五蘊」,有必要加入「取」字成「五取蘊」嗎?
阿諾法友已從佈薩自懺中回來,於未來時,善法增長。老實說,我喜歡這個團體,猶如佛學僧團般,有人指導,有人提攜,有人分享,有人教悔,作錯事,說錯話,請自懺,團體和樂,清淨!是個進步的學團。
「五蘊」,有必要加入「取」字成「五取蘊」嗎?
諸位大德,後學想在此與諸位共論:「五蘊,有必要加入取字成五取蘊嗎?」,此論題純粹是以集思廣益的方式進行,其目的只有一個:讓佛法更精簡,讓佛法回復原來的面貌。
記得,數年前,當我我第一次接觸到雜阿含經時,心頭為之一凜,意識到,這才是佛所傳的法。於是,夜以繼日,開始研讀雜阿含經,一遍、兩遍、三遍.....也不知幾遍,再來,開始研讀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完畢之後,我開始思惟其中要義,在這期間,思惟打結了好幾次,此論題就是其中一個,所以,我提出來和大家討論,與大家交換意見!
佛光版雜阿含經,它的經文,有兩個編號,「上面」是「佛光版」自己的編號,「下面」括號內是「大正大藏經」的編號,「我採取佛光版編號」,如造成大家不便之處,請見諒!
整個『五蘊誦』,有經文內容的,共一百八十九經:首先,從第一經起,當觀色無常....第二經,於色正思惟....第三、四、六經,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第五、七經,於色愛喜....第八經,過去、未來色無常....第九、十經色無常,無常即苦....第十一、十二經,色無常,若因若緣生此色....這之前的經文,都是直接以五蘊來表達內容,第十三經,若眾生於色不味者....,第十四經,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這兩篇於最後之處,開始加入五取蘊,第十五、六、七、八、九~第二十一經,異比丘....也都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二十二經,劫波比丘...第二十三、二十四經,羅睺羅....也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二十五~二十九經,異比丘....也都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三十、三十一經,輸屢那....也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三十二經,輸屢那....才在最後又提起五取蘊,第三十三經~第三十七經,都有提到五取蘊,第三十八經,富留那....第三十九經,長老闡陀....第四十經,我以知見....第四十一經,頗有色常、恆、不變易....第四十二經,泡沫....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經....以上諸經皆以五蘊來表達,第四十六經,非汝所應法...又以五取蘊來表達,第四十七經,無常想、四十八經低舍比丘、四十九經,眾中有少諍事,也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五十經、五十一經、五十二經,開始解釋什麼是五取蘊,及每一蘊的各自解釋,尤其五十二經解釋行取蘊時,六思身首次出現,第五十三、五十四經,也是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五十五經,優陀那....第五十六~五十九經,修習禪思....皆以五蘊來表答,第六十經,有身集趣道....以五蘊來表達,第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六十八~七十四經,以五蘊來表達,第七十五、七十六經,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七十七、七十八經,則以五蘊來表達,第七十九、八十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八十一經,三正士...八十二經,自洲自依...八十三經、八十四經也都是以五蘊來表達,第八十五經、八十六、八十七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八十八經、八十九、九十經,以五蘊來表達,第九十一、九十二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九十三~九十八、九十九、一百經,以五蘊來表達,第一0一經,及一0二經,開始解釋蘊及取蘊之差別,第一0三經,以五蘊來表達,第一0四經~一0六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一0七經仙尼,~一一一經,都以五蘊來表達,第一一二經薩遮尼楗子,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一一三經羅陀比丘~一二一經,皆以五蘊來表達,第一二二、一二三、一二五、一二七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一二四經、一二六、一二八、一二九、一三0、一三一經,皆以五蘊來表達,第一三二經欲斷五取蘊者,當求大師,則 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一三三經到第一八九經(五蘊誦最後經 ),則以五蘊來表達。
以統計學來說,一八九經中有四十一經用五取蘊來表達,即21.7%的比重,但是,其中有前面都用五蘊,而到最後才爆出一句五取蘊者,共有十二經,佔6.3%,所以說,純用五取蘊來表達的經文,只佔整個五蘊誦的15.4%,以上是用統計學的數據來說的,大家可作參考之用,不作強迫性質。
『五蘊誦』,以印順長老及日本學者的考究,都是放在原始教法的首位,堪稱是最早期的『修多羅』的原型,也是最接近五百結集的雛型,若以摩訶迦葉為首的五百阿羅漢來說,所誦出的法,都是修行上的綱要,文句簡短有力,應是其特徵,而法上的名辭術語,對眾阿羅漢來說,可說是耳熟能詳,因此,無法想像參與結集的阿羅漢們,還會誦出有關五蘊之名辭術語的解釋和意義,例如:第五十經、五十一經、五十二經,開始解釋什麼是五取蘊,及每一蘊的各自解釋,而第一0一經,及一0二經,開始解釋蘊及取蘊之差別,這種情形,只能推測是於眾阿羅漢相繼入滅後,僧團已經有人不知法義,而作出對經文的解釋,說實在的,「五蘊」本身即含有「取」的意義,實在不需要在「五蘊」之外,再另立一「五取蘊」,這樣作只會對修學者產生混淆,以下,我就將五蘊中加入取字成五取蘊的弊端,作進一步的分析。
「五蘊」中,加入「取」字成「五取蘊」的弊端:
第一、疊床架屋,讓人產生混淆。到底佛是說「五蘊」?還是「五取蘊」?還是兩者都說?又為何要有兩種說法?這一切,都在學佛者心中,留下一個問號。
第二、經中,對「五取蘊」的一一解釋,是否皆符合原本的法義?就拿五十二經解釋「行取蘊」時,「六思身」首次出現,那就有人要問:為何不用「思取蘊」取代「行取蘊」?能取代嗎?當然不能!那又為何「行取蘊」作「六思身」解釋?另外,「色取蘊」:解釋為: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之後又對四大作一一解釋,地─堅性,水─溼性,火─暖性,風─動性,各位,這樣的解釋,符合原本的法義?沒有模糊的空間嗎?另外,還有一個:「為作相」是「行取蘊」,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各位,這段您們懂嗎?既然「為作相」已經是「行取蘊」,那又為何要於色、受、想、行、識為作呢?尤其是於行為作,「行取蘊」於行為作?天呀!這是什麼邏輯!這是那一文明古國的語言!我怎麼都聽不懂!還有,「色取蘊」: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取蘊(閡者障礙也)。頭都昏了!這又是什麼語言邏輯!(雜阿含經佛光版第九十二經)「色取蘊」真有那麼難定義嗎?依我看來,八成是自己不懂,就用一些連他自己都聽不懂的話來唬弄我們!
第三、讓人生起:凡夫是「五取蘊」,而佛及阿羅漢是無漏的「五蘊」的懷疑及思維。這造成「法」上的常見─佛及阿羅漢是無漏的五蘊;相反地,若是佛及阿羅漢不是無漏的五蘊,那又讓人產生即使是證果而解脫生死的佛及阿羅漢也有五蘊,也有不能免除的病痛及老死之苦。─而為了這個緣故,又有人提出漏盡的聖者,只有身苦而無心苦的一箭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誰對?誰錯?也可能都錯!經上說:證四果者─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第六十三經說:...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廣說無量,諸數永滅。所以,莫以凡夫之智,揣測聖者解脫之狀況!佛要諸位,親自證入,即知個中內涵。
第四、「法身說」的興起:以為阿羅漢的法身不滅,如雜阿含經佛光版第652經(大正大藏版638經)尊者舍利弗因病涅槃,阿難傷心,佛告阿難,舍利弗未持「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等「五分法身」涅槃(此中的khandha應譯作蘊而非身)。─此為阿羅漢的「五分法身」(蘊)不滅說。
綜合以上所說,不管是統計學上的數據,還是對於五百阿羅漢結集法、律的常理推測,以及經文法義上混亂所作的思考,『我個人認為』,佛世時應只說「五蘊」,而非「五取蘊」,五取蘊說的形成,應是五百結集以後,眾阿羅漢相繼入滅的晚期,推沽,應為佛滅後四五十年以後的時代,僧團內部對於法義,已不甚清楚,繼而開展出來的補充說明,是屬於「部派」的產物!當然,您要我拿出證據,也只有上述這些,其他則從缺,想當初,他們(僧團)作此添增註解時,他們的審核標準如下:「與經律(文句)相合,與法(義理)相合的,讚為真佛法,應該受持;否則就應該棄捨他。這一取捨─承受與不承受的標準,實就是一般所說的『佛語具三相』:一、修多羅相應;二、不越(或作顯現)毘尼;三、不違法性。」,就是因為這樣, 相似之法大量集入。害得我們今日要對所傳下來的法作取捨時,還要引經據典,對經典已有疑問,如何引經?如何據典?
以上是我個人對此論題的論述,如有不周之處,敬請指教!
註:此段是引述印順長老所著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一章 第一節 聖典集成的研究:
.....各部派都以自宗所傳的經律,為「第一結集」所結集的,這當然有問題,至少各部派有過改編的事實。....現有經律,決非都是佛滅第一夏,「第一結集」所集成的;現存的經律自身,提供了明確的證據。如文荼王為佛滅後四十於年間在位的國王,由於王后的去世而非常悲傷。尊者那羅陀為他說「除憂患法門」;這是巴利的『增支部』,與漢譯『增一阿含經』所共傳的。經文明白說到:「如來涅槃以後」,佛弟子所說而被編入「阿含經」的,不在少數。.......
~僅供大家參考~
諸位大德,後學想在此與諸位共論:「五蘊,有必要加入取字成五取蘊嗎?」,此論題純粹是以集思廣益的方式進行,其目的只有一個:讓佛法更精簡,讓佛法回復原來的面貌。
記得,數年前,當我我第一次接觸到雜阿含經時,心頭為之一凜,意識到,這才是佛所傳的法。於是,夜以繼日,開始研讀雜阿含經,一遍、兩遍、三遍.....也不知幾遍,再來,開始研讀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完畢之後,我開始思惟其中要義,在這期間,思惟打結了好幾次,此論題就是其中一個,所以,我提出來和大家討論,與大家交換意見!
佛光版雜阿含經,它的經文,有兩個編號,「上面」是「佛光版」自己的編號,「下面」括號內是「大正大藏經」的編號,「我採取佛光版編號」,如造成大家不便之處,請見諒!
整個『五蘊誦』,有經文內容的,共一百八十九經:首先,從第一經起,當觀色無常....第二經,於色正思惟....第三、四、六經,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第五、七經,於色愛喜....第八經,過去、未來色無常....第九、十經色無常,無常即苦....第十一、十二經,色無常,若因若緣生此色....這之前的經文,都是直接以五蘊來表達內容,第十三經,若眾生於色不味者....,第十四經,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這兩篇於最後之處,開始加入五取蘊,第十五、六、七、八、九~第二十一經,異比丘....也都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二十二經,劫波比丘...第二十三、二十四經,羅睺羅....也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二十五~二十九經,異比丘....也都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三十、三十一經,輸屢那....也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三十二經,輸屢那....才在最後又提起五取蘊,第三十三經~第三十七經,都有提到五取蘊,第三十八經,富留那....第三十九經,長老闡陀....第四十經,我以知見....第四十一經,頗有色常、恆、不變易....第四十二經,泡沫....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經....以上諸經皆以五蘊來表達,第四十六經,非汝所應法...又以五取蘊來表達,第四十七經,無常想、四十八經低舍比丘、四十九經,眾中有少諍事,也是以五蘊來表達,第五十經、五十一經、五十二經,開始解釋什麼是五取蘊,及每一蘊的各自解釋,尤其五十二經解釋行取蘊時,六思身首次出現,第五十三、五十四經,也是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五十五經,優陀那....第五十六~五十九經,修習禪思....皆以五蘊來表答,第六十經,有身集趣道....以五蘊來表達,第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六十八~七十四經,以五蘊來表達,第七十五、七十六經,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七十七、七十八經,則以五蘊來表達,第七十九、八十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八十一經,三正士...八十二經,自洲自依...八十三經、八十四經也都是以五蘊來表達,第八十五經、八十六、八十七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八十八經、八十九、九十經,以五蘊來表達,第九十一、九十二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九十三~九十八、九十九、一百經,以五蘊來表達,第一0一經,及一0二經,開始解釋蘊及取蘊之差別,第一0三經,以五蘊來表達,第一0四經~一0六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一0七經仙尼,~一一一經,都以五蘊來表達,第一一二經薩遮尼楗子,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一一三經羅陀比丘~一二一經,皆以五蘊來表達,第一二二、一二三、一二五、一二七經,則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一二四經、一二六、一二八、一二九、一三0、一三一經,皆以五蘊來表達,第一三二經欲斷五取蘊者,當求大師,則 以五取蘊來表達,第一三三經到第一八九經(五蘊誦最後經 ),則以五蘊來表達。
以統計學來說,一八九經中有四十一經用五取蘊來表達,即21.7%的比重,但是,其中有前面都用五蘊,而到最後才爆出一句五取蘊者,共有十二經,佔6.3%,所以說,純用五取蘊來表達的經文,只佔整個五蘊誦的15.4%,以上是用統計學的數據來說的,大家可作參考之用,不作強迫性質。
『五蘊誦』,以印順長老及日本學者的考究,都是放在原始教法的首位,堪稱是最早期的『修多羅』的原型,也是最接近五百結集的雛型,若以摩訶迦葉為首的五百阿羅漢來說,所誦出的法,都是修行上的綱要,文句簡短有力,應是其特徵,而法上的名辭術語,對眾阿羅漢來說,可說是耳熟能詳,因此,無法想像參與結集的阿羅漢們,還會誦出有關五蘊之名辭術語的解釋和意義,例如:第五十經、五十一經、五十二經,開始解釋什麼是五取蘊,及每一蘊的各自解釋,而第一0一經,及一0二經,開始解釋蘊及取蘊之差別,這種情形,只能推測是於眾阿羅漢相繼入滅後,僧團已經有人不知法義,而作出對經文的解釋,說實在的,「五蘊」本身即含有「取」的意義,實在不需要在「五蘊」之外,再另立一「五取蘊」,這樣作只會對修學者產生混淆,以下,我就將五蘊中加入取字成五取蘊的弊端,作進一步的分析。
「五蘊」中,加入「取」字成「五取蘊」的弊端:
第一、疊床架屋,讓人產生混淆。到底佛是說「五蘊」?還是「五取蘊」?還是兩者都說?又為何要有兩種說法?這一切,都在學佛者心中,留下一個問號。
第二、經中,對「五取蘊」的一一解釋,是否皆符合原本的法義?就拿五十二經解釋「行取蘊」時,「六思身」首次出現,那就有人要問:為何不用「思取蘊」取代「行取蘊」?能取代嗎?當然不能!那又為何「行取蘊」作「六思身」解釋?另外,「色取蘊」:解釋為: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之後又對四大作一一解釋,地─堅性,水─溼性,火─暖性,風─動性,各位,這樣的解釋,符合原本的法義?沒有模糊的空間嗎?另外,還有一個:「為作相」是「行取蘊」,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各位,這段您們懂嗎?既然「為作相」已經是「行取蘊」,那又為何要於色、受、想、行、識為作呢?尤其是於行為作,「行取蘊」於行為作?天呀!這是什麼邏輯!這是那一文明古國的語言!我怎麼都聽不懂!還有,「色取蘊」: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取蘊(閡者障礙也)。頭都昏了!這又是什麼語言邏輯!(雜阿含經佛光版第九十二經)「色取蘊」真有那麼難定義嗎?依我看來,八成是自己不懂,就用一些連他自己都聽不懂的話來唬弄我們!
第三、讓人生起:凡夫是「五取蘊」,而佛及阿羅漢是無漏的「五蘊」的懷疑及思維。這造成「法」上的常見─佛及阿羅漢是無漏的五蘊;相反地,若是佛及阿羅漢不是無漏的五蘊,那又讓人產生即使是證果而解脫生死的佛及阿羅漢也有五蘊,也有不能免除的病痛及老死之苦。─而為了這個緣故,又有人提出漏盡的聖者,只有身苦而無心苦的一箭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誰對?誰錯?也可能都錯!經上說:證四果者─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第六十三經說:...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廣說無量,諸數永滅。所以,莫以凡夫之智,揣測聖者解脫之狀況!佛要諸位,親自證入,即知個中內涵。
第四、「法身說」的興起:以為阿羅漢的法身不滅,如雜阿含經佛光版第652經(大正大藏版638經)尊者舍利弗因病涅槃,阿難傷心,佛告阿難,舍利弗未持「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等「五分法身」涅槃(此中的khandha應譯作蘊而非身)。─此為阿羅漢的「五分法身」(蘊)不滅說。
綜合以上所說,不管是統計學上的數據,還是對於五百阿羅漢結集法、律的常理推測,以及經文法義上混亂所作的思考,『我個人認為』,佛世時應只說「五蘊」,而非「五取蘊」,五取蘊說的形成,應是五百結集以後,眾阿羅漢相繼入滅的晚期,推沽,應為佛滅後四五十年以後的時代,僧團內部對於法義,已不甚清楚,繼而開展出來的補充說明,是屬於「部派」的產物!當然,您要我拿出證據,也只有上述這些,其他則從缺,想當初,他們(僧團)作此添增註解時,他們的審核標準如下:「與經律(文句)相合,與法(義理)相合的,讚為真佛法,應該受持;否則就應該棄捨他。這一取捨─承受與不承受的標準,實就是一般所說的『佛語具三相』:一、修多羅相應;二、不越(或作顯現)毘尼;三、不違法性。」,就是因為這樣, 相似之法大量集入。害得我們今日要對所傳下來的法作取捨時,還要引經據典,對經典已有疑問,如何引經?如何據典?
以上是我個人對此論題的論述,如有不周之處,敬請指教!
註:此段是引述印順長老所著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一章 第一節 聖典集成的研究:
.....各部派都以自宗所傳的經律,為「第一結集」所結集的,這當然有問題,至少各部派有過改編的事實。....現有經律,決非都是佛滅第一夏,「第一結集」所集成的;現存的經律自身,提供了明確的證據。如文荼王為佛滅後四十於年間在位的國王,由於王后的去世而非常悲傷。尊者那羅陀為他說「除憂患法門」;這是巴利的『增支部』,與漢譯『增一阿含經』所共傳的。經文明白說到:「如來涅槃以後」,佛弟子所說而被編入「阿含經」的,不在少數。.......
~僅供大家參考~
這以前討論過了,雜阿含58經也有相關解釋:
「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
不管是解脫者或一般眾生的「五陰」都是處於「異生異滅」(無常法)的動態過程。但因眾生不解無常與緣起法,才會對「五陰」生起「欲貪」,所以,經文說:「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雖說好像是區分了凡聖之別,但經文真正的意義是說:趨向解脫,滅的是「欲貪」而不是「五陰」。
五陰是無常法,不論凡聖時時刻刻都處在「異生異滅」的狀態中,根本就不受控制,習禪修定趨向一心,感覺「五陰」可以控制,這又是常見的虛妄之想,修行斷邪見最難就在此了。
事實上,雜阿含的譯法都是「五陰」,也不是「五蘊」。瞭解經文所要表達的內在涵意比較重要。
「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
不管是解脫者或一般眾生的「五陰」都是處於「異生異滅」(無常法)的動態過程。但因眾生不解無常與緣起法,才會對「五陰」生起「欲貪」,所以,經文說:「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雖說好像是區分了凡聖之別,但經文真正的意義是說:趨向解脫,滅的是「欲貪」而不是「五陰」。
五陰是無常法,不論凡聖時時刻刻都處在「異生異滅」的狀態中,根本就不受控制,習禪修定趨向一心,感覺「五陰」可以控制,這又是常見的虛妄之想,修行斷邪見最難就在此了。
事實上,雜阿含的譯法都是「五陰」,也不是「五蘊」。瞭解經文所要表達的內在涵意比較重要。
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
不管是解脫者或一般眾生的「五陰」都是處於「異生異滅」(無常法)的動態過程。但因眾生不解無常與緣起法,才會對「五陰」生起「欲貪」,所以,經文說:「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雖說好像是區分了凡聖之別,但經文真正的意義是說:趨向解脫,滅的是「欲貪」而不是「五陰」。 請問希拉法友,1:經中比丘所問的是“受”與五陰的關係:受(執取)即五陰還是執取在五陰以外。然而經文的回答卻是:會對五陰產生欲貪就是(叫做)五受陰。這不是前言不對後語嗎?且字裡行間不是明顯有“有欲貪就是 五受陰,無欲貪就是五陰”的見解嗎? 2:對於經文的本意,我也贊同法友所說:趨向解脫、斷滅于欲貪而非五陰。不過,如有人套用經中比丘的話而問:”陰即欲貪,為五陰異欲貪耶“時,又該如何答覆呢?[/list]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
不管是解脫者或一般眾生的「五陰」都是處於「異生異滅」(無常法)的動態過程。但因眾生不解無常與緣起法,才會對「五陰」生起「欲貪」,所以,經文說:「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雖說好像是區分了凡聖之別,但經文真正的意義是說:趨向解脫,滅的是「欲貪」而不是「五陰」。 請問希拉法友,1:經中比丘所問的是“受”與五陰的關係:受(執取)即五陰還是執取在五陰以外。然而經文的回答卻是:會對五陰產生欲貪就是(叫做)五受陰。這不是前言不對後語嗎?且字裡行間不是明顯有“有欲貪就是 五受陰,無欲貪就是五陰”的見解嗎? 2:對於經文的本意,我也贊同法友所說:趨向解脫、斷滅于欲貪而非五陰。不過,如有人套用經中比丘的話而問:”陰即欲貪,為五陰異欲貪耶“時,又該如何答覆呢?[/list]
1:經中比丘所問的是“受”與五陰的關係:受(執取)即五陰還是執取在五陰以外。然而經文的回答卻是:會對五陰產生欲貪就是(叫做)五受陰。這不是前言不對後語嗎?且字裡行間不是明顯有“有欲貪就是 五受陰,無欲貪就是五陰”的見解嗎?
答1:因為有一位比丘誤解了佛陀的意思。佛陀否定了這位比丘的提問。不妨,仔細看看其中的問答過程。並非是「答非所問」,而是有比丘先「自以為是」的誤解佛陀關於「五受陰」的意思後,又提出了一個誤解後的問題。佛陀對於「五受陰」正確的解釋是:「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五受陰可能是一個複合名詞,但對於這個複合名詞,佛陀有其特殊的定義與解釋。佛陀都說…五受陰的意思就是…這樣了。那麼,何必硬要將它分開解釋?硬要分開解釋後,又硬要說它是錯的,最好不用加?---老實說,我不瞭解為什麼要這樣做?
「彼比丘為佛作禮。還復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
據上說,所以,無欲就無五受陰。只是沒有五受陰,但是五陰還在。這裏談的是特殊定義的一個複合名詞:「五受陰」並非「五陰」,所以,證明這個「受(取)」至少在此經中,是不能夠去掉的,如果去掉了,就不容易聽得懂佛陀在說什麼了。
2:對於經文的本意,我也贊同法友所說:趨向解脫、斷滅于欲貪而非五陰。不過,如有人套用經中比丘的話而問:”陰即欲貪,為五陰異欲貪耶“時,又該如何答覆呢?
答2:
就先問:「這個問題是立基於事實的提問嗎?」
再問:「如果,有人說『色身』就等於『欲貪』,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
再問:「如果,有人說『色身』不等於『欲貪』,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
先說明,這裏,我先以表面的文字意義提問,看看那一個說法符合事實即可。若是不符合事實的戲論就不予理會即可免得煩擾。我看過一些有關「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的白話譯文,但我不確定那樣的白話譯文是否正確,因為顯然與雜阿含經簡略的文言原文又多了一些我不知道是從何處得知的意思?但反正,佛陀否定了這個問題,所以,不予深究「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的意思,應該也是無妨,後面的這句:「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應該是比較重要的回答與解釋。
最好,先大略的瞭解何謂「五受陰」,此處的「五受陰」跟「身見」有關。因為世人所認識的「五陰」其實是罩了一層「欲貪」做為面紗的「五陰」,並非「五陰」本身的真面目,所以才叫做「五受陰」。所以經文又說:「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但欲貪又從何而生?欲貪從「無明」而來,「無明」為根、「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這樣問題又回到原點,什麼是「無明」?不見「苦、集、滅、道」,又稱為「無明」。另見雜阿含256經弟子論:
「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何所不知
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
又問。何所知
謂知色無常。知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