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4 頁)
討論:【腦】是“身根”?是“意根”?是……?
發表於 : 2009-12-24, 17:42
由 建山明
那個《幾個基本概念的討論:意、意根、意處、意界、意識?》主題,已被“鬧”得比較亂了。俺就新開一個主題吧。
Mahanama 寫:【腦】是三十二身分之一,屬於身根的範疇。
Dogbert 寫:二、腦本來就是三十二身分之一,自己去讀一下念處經。也順便想一下,你的腦袋被鐵鎚敲了會不會腦震盪,如果會,那這到底是不是色法。
Dogbert 寫:這三十二身分在南北傳經典裡,項目、數目各有不同。北傳經典都有腦,南傳經典沒有,但是在無礙解道、清境道論還是將腦納入其一,因此變成三十二個項目。
也許有人不同意,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都符合,下面經文對色蘊的解釋。「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雜阿含45經
由于版本不同,Dogbert法友例舉的《雜阿含45經》,在我讀的《雜阿含》版本裏是46經。對應的南傳經文是
《相應部 / 蘊相應 / 79師子》: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憶念種種之宿住。憶念者,則憶念此一切五蘊,或隨其一。諸比丘!我于過去時[atītam addhānaṃ]謂有如是色者,則憶念色。諸比丘!……
“諸比丘!說名爲色者何耶?諸比丘!爲所惱壞故名爲色也。何以爲所惱壞耶?以寒受惱壞,以熱受惱壞,以饑受惱壞,以渴受惱壞,以虻、蚊、風、熱、蠍、蛇所觸而爲所惱壞。諸比丘!爲所惱壞故名爲色。”
發表於 : 2009-12-24, 17:53
由 Dogbert
是我寫錯了,雜阿含46經才對。
發表於 : 2009-12-24, 17:58
由 建山明
我認爲不論是說三十一身分,或說三十二身分,都是對身體部位、結構的大概例舉。除了已例舉的三十二身分,我還可以例舉出食管、氣管、血管、胰髒、各種腺體;所以,例舉多少項不是重點所在,這裏的重點是就例舉的身分來觀察“色身不淨”。
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
不能由某種色法屬于【身分】,而推論出它是【身根】。例如,身分“肉”,肌肉中包含了淨色,【肌肉中的淨色屬于身根】,但是不能說【肌肉屬于身根】。肌肉屬于身分,不能說肌肉屬于身根。【身根】(身入處)對應的是觸入處,肌肉中的淨色對應著觸入處,而不是肌肉對應著觸入處。
Dogbert法友說:“你的腦袋被鐵鎚敲了會不會腦震盪,如果會,那這到底是不是色法。”這是無疑的,腦的確是色法,既然是色法,應該可以例舉于色身的身分中。但是,由于腦是身分的一項,就說腦是屬于身根的範疇,這個推論是不可靠的。內入處-外入處,
“身”-“觸”,【身根】(身入處)對應的是觸入處。例如,“腦袋被鐵鎚敲了”會感到痛,這部分功能是屬于身根的。但是,以我們現在所了解的有關腦的知識,
腦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此吧。所以,不能把【腦】簡單地歸類于“身根”的範疇。
發表於 : 2009-12-24, 18:41
由 Dogbert
把某個特定器官歸類為某根,就會有很多問題。根這個名詞本來就不是指某個特定器官,而是指具有某些特定功能。
耳能聽,但耳也有觸覺。眼能看,眼也會受到某些物質刺激而有刺痛感覺。只要是色身的一部分,都脫離不了身根的範圍,只是它可能不只是有身根的功能而已,腦當然也是一樣。
發表於 : 2009-12-24, 19:41
由 Mahanama
眼根與眼睛不是一回事,其他的根門也是同樣的道理。
發表於 : 2009-12-24, 23:24
由 housyang
五蘊身心中,一切色法的運作,可以總說是身根的範圍,分別類說為六根,也是比較容易理解,身根對應觸,應該是對於分別來敘說,主要的因應功能,明顯而易見的,其他諸根也是必須有觸的緣起支的過程,腦應該是意根主要的功能運作,但是說他就是意根,這是還有爭議的,一般我們歸屬於,認為六根就是色法,不過這在契經並沒有清楚的定義,而理解上根並不是完全的說色法,反而是敘說功能的比較多。
發表於 : 2009-12-25, 16:32
由 lkjh
potato 寫:腦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此吧。
什麼是腦的功能,其實連這也有爭議,比如若說腦有記憶功能而非心
那麼,過去世的腦毀滅了,為何還有人能記起過去世的記憶?
發表於 : 2009-12-25, 17:49
由 peacecila
因為「根」是講「能力」而言,主要的用意是與相對的「塵」配合表達因緣和合的狀況下而有「識」的生起。這主要是為了解釋「識」的生起主要是由於「根塵」因緣而來,所以「識」也因此是「異生異滅」,「識」並非如一般人所認為的那般「恆常不滅」。也因此,若經文沒有很詳細地分別定義「六根」也是理所當然之事。我覺得後世的論書興起,這方面好於定義與細論明顯地有些走偏了一些以致模糊了焦點。
另外,有時候講「能力」(根),會產生誤會的人還是依然會產生誤會,譬如認為「能力」(根)也是「恆常不滅」,也是一般人常見的誤會。由於「六根」也不離乎「名色」,那麼,因緣法又講「無明、行、識、名色、六根…」,「六根」也不外乎緣「名色」而來,以此破除「六根」恆常不滅的邪見。 注意到了嗎?佛陀使用這些「名詞」的用意還是為了解釋「因緣法」,理解因緣相生、相滅的道理便不難破除「常見」。
有時候不用「六根」,使用「六入處」讓人無隙可鑽,但六入處也不離乎名色,若不瞭解因緣法的狀況以致存有「名色」恆常不滅的觀點,那麼即便不用「六根」來講解而使用「六入處」,執著「名色」恆常不滅觀點者,當然還是會執著「六入處」恆常不滅。
可能,有些法友會質疑,這世上有這麼笨的人,執持「心」恆常不滅是常有之事,可是怎麼可能會有人執持「身心不滅」之理?但想想看那些古代夢想成仙與現代科學追求不死的野心,便不難理解,這都是常人常有之無明邪見並非少有。
應依雜阿含「二七六」經所言,勤於觀察、理解「六識身如實無我。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於如實觀察之中,如實而生理解。
發表於 : 2009-12-28, 00:30
由 建山明
lkjh 寫:什麼是腦的功能,其實連這也有爭議,比如若說腦有記憶功能而非心
那麼,過去世的腦毀滅了,為何還有人能記起過去世的記憶?
呵,謝謝lkjh法友的提示!非常感謝
發表於 : 2009-12-29, 18:37
由 lovetvb
摘选自<<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downloa ... assati.rar
无论修行哪一种法门,下列这三项都是很重要的基础条件。在此谨就修行入出息念时的运用方法作介绍,修行其他法门时的方法可以同理类推。
3-1用心不用脑
根据《阿毗达摩》,禅修时的心依靠心脏里的色法而生起,因此禅修时是用心而不用脑。用单纯的方法来分别:心是脑的主宰,脑只是心用来思考、推理、想像的工具 而已。禅修时是直接用心如实地体验,不需要透过脑来思考、推理与想像。如果禅修者懂得用心而不用脑来禅修,那麽他就是在起步时已掌握了正确的方向,正如挖宝的人挖对了洞一样。
佛陀在《相应部.大品.入出息念相应.灯喻经》中说:「专心依入出息念定而住时,身体与眼睛都不疲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而不用脑,因为长期用脑修行入出息念的人常见的问题就是头部胀、痛、硬、紧、压力,眼睛痠痛,颈部与肩膀绷紧、痠痛。用心来修行入出息念的人不会有这些困扰。
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地区别用心与用脑的不同, 因此细心与耐心地体验与尝试是很重要的。用心与用脑的一项重要差别是:用脑禅修时,一开始就可以将所注意的目标知道得很清楚,目标呈现得很明显,但是会感 到心比较浮动,而且注意久了之后,头部会感到不舒服。用心禅修时,一开始只能大槪地知道所注意的目标,目标往往不会马上呈现得很明显,而是必须经过一段时 间才会慢慢清晰起来。保持用心禅修会使禅修者感到心里很扎实、很舒适,即使禅修了很久的时间,头部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初学者可以依照这些现象来尝试体 会用心与用脑的差别。
实际练习的方法是:禅修者从静坐一开始就将心注意在心脏的部位,感受每一念心都从心脏的部位生起。从最初前行的调身、调心的每一步骤都试着用心脏部位生起的 心轻轻地觉知。如此觉知时的原则前面已说过,那就是「如实」:能觉知一分就是一分,能觉知两分就是两分,只是如实,没有任何期待与要求。这种如实觉知当下状况的念就是最佳的正念,也是练习用心禅修的基础。
ps:从以上可以看出脑的分别
现在科学也揭示了脑的神经功能。但是科学对意识还是在探索,研究阶段~~~
科学是从物质探索,来解释整个世界的。
佛是从心来分析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