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0 頁)

關於「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問題

發表於 : 2009-11-29, 01:14
rush
法友:
請問一下,我覺得「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法師,可能是魔王派人來擾亂修學佛法的,因「八大人覺經」說佛弟子可以先至涅槃再還生死,而魔王卻想防制人類涅槃,不知這樣假設對嗎?
參考資料:
【經錄部類】〔律部類〕〔小乘律疏〕
【經文資訊】卍新纂續藏經 第四十四冊 No. 744《四分律名義標釋》
比名破。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故。釋論云怖魔。破惡。乞士。魔樂生死。其既出家。復化餘人。俱離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

發表於 : 2009-11-29, 11:27
Dogbert
既然都已經是「小乘」了,要給他安上什麼罪名其實都無所謂了。 8)

發表於 : 2009-11-29, 15:14
建山明
rush 寫:請問一下,我覺得「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法師,可能是魔王派人來擾亂修學佛法的,因「八大人覺經」說佛弟子可以先至涅槃再還生死,而魔王卻想防制人類涅槃,不知這樣假設對嗎?
貶斥“小乘”涅槃為焦芽敗種,這是對原始佛教、解脫道的誹謗。原始佛教的修學者,涅槃以後,即不再還生死;說“佛弟子可以先至涅槃再還生死”,這恰恰是魔意、魔說呢,哈。

《相應部 / 蘊相應(根本五十經)/ 無常》:于舍衛城。世尊住祇樹林給孤獨園。

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色無常、受無常、想無常、行無常、識無常。諸比丘!如是觀色、觀受、觀想、觀行、觀識。有聞之聖弟子于色厭、于受厭、于想厭、于行厭、于識厭。厭而離欲。離欲而解脫。解脫即生解脫智。即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再受後有。”

Re: 關於「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問題

發表於 : 2009-11-29, 18:40
Mahanama
rush 寫:「八大人覺經」說佛弟子可以先至涅槃再還生死。
這是把禪定境界當成涅槃而提出的論述,也是大乘對涅槃的一貫錯解;它可以歸類於六十二見中的現在生泥洹論:lol:

發表於 : 2009-11-29, 22:12
Flames
我記得國外的師長曾教導過:"焦芽敗種"是一句很殊聖的讚美語!!

出自<寶經>末段:

舊的已盡無新生,心不執取未來有,
種子已盡不生欲,智者清涼如燈熄--
此是僧之殊聖寶;以此實語願安樂。

不知是否有連結上主題,但很真誠補充略知的。

發表於 : 2009-11-29, 23:25
Dogbert
Flames 寫:我記得國外的師長曾教導過:"焦芽敗種"是一句很殊聖的讚美語!!

出自<寶經>末段:

舊的已盡無新生,心不執取未來有,
種子已盡不生欲,智者清涼如燈熄--
此是僧之殊聖寶;以此實語願安樂。

不知是否有連結上主題,但很真誠補充略知的。
要知道大乘經說焦芽敗種是什麼意思,就要實際去讀一些大乘經文。就算懶得讀,電子大藏經搜尋也很快。

大乘經說焦芽敗種的意思是指阿羅漢比大乘菩薩差勁的意思,去讀讀有名的維摩詰經就知道了。

「焦芽敗種」就如同「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沒有問題。但是經文的下文若接著說阿羅漢只顧自己解脫,解脫完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比不上大乘菩薩,那就大有問題了。

Re: 關於「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問題

發表於 : 2009-11-30, 00:10
peacecila
Mahanama 寫:
rush 寫:「八大人覺經」說佛弟子可以先至涅槃再還生死。
這是把禪定境界當成涅槃而提出的論述,也是大乘對涅槃的一貫錯解;它可以歸類於六十二見中的現在生泥洹論:lol:
這樣講很有道理,難怪,一些大乘經典會有「入涅槃可以再來」的誤解,就是將禪定境界誤為「涅槃」所導致。禪定可以「出入」但不可能「出入」涅槃。

有時候可以看一個人的講話方式瞭解其真正的用意與誤解之處。

「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法師是天台宗智者大師

發表於 : 2009-11-30, 00:57
rush
「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法師是天台宗智者大師

發表於 : 2009-11-30, 11:09
建山明
rush 寫:「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法師是天台宗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是隋代人,那時傳入中國的是像法。現在由于資訊的發達,我們有幸讀到正法義;回頭看中國古代像法中的大師,我們現在只要在法義上作出理性的辨別就可以了,在人格上還是應該尊重那些大師的。 :roll:

《雜阿含》是宋代翻譯過來的。即使翻譯過來了,也沒怎麽引起重視;占據主流的是“禅宗”“淨土”。

Re: 「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法師是天台宗智者大師

發表於 : 2009-11-30, 13:36
dzftlbqc
rush 寫:「大乘」貶斥「小乘」為焦芽敗種的法師是天台宗智者大師
更正一下,雜阿含是南北朝劉宋元嘉二十年(西元443年)譯出的。

佛的聲聞弟子阿羅漢尊者們於佛入滅後不久組織的第一次經律結集只有四部阿含和戒律,這是有據可查的(見《佛般泥洹經》),當然不排除有極少的佛經因為歷史原因沒有收錄在後來的四部阿含裏,但其經義與阿含經相互契合、沒有矛盾,反而與大乘經矛盾多多。例如《佛遺教經》就不准弟子習咒術,但大乘經的什麼“楞嚴咒”、“大悲咒”等等恰恰違背了佛的遺教。

至於說到焦芽敗種,那些念佛投奔淨土的信徒應該算是名副其實的焦芽敗種,他們既未普渡眾生,又未修成正果,才是真正的焦芽敗種。既然都是當“焦芽敗種”,你認為當哪類焦芽敗種更穩當呢?

你提到的那個“大師”成佛了嗎?證果了嗎?往生淨土了嗎?如果沒有,那麼他還在輪回。如果他運氣好,現在可能在善道;如果運氣不好,他連你都不如,可能已經墮入惡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