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7 頁)

發表於 : 2004-10-19, 07:53
qwer
http://ybamswk.cdc.net.my/ebook/faq3/faq3-13.htm
附 錄 
◎ 聖嚴法師 著

(一)摩訶迦葉   

  44卷4月號的《海潮音》,載有仁俊法師與印順法師關於迦葉尊者的讚述及附言,這兩篇文字,對於我們都有很大的啟發,故也都是值得再讀三讀的作品。


  不過,我雖是晚輩,但卻希望說出我對這一個問題的意見,以資就正。我以為仁俊法師的出發點是從聖教的實踐上著眼的,而且以為迦葉尊者的行誼,頗足今世比丘作為榜樣,因為今人多半流於浮俗、不著實了,這一點,乃是極為可取的。至於印公法師,乃是「從歷史的檢討上」著眼的。「認為」迦葉尊者所領導的「五百結集是部分的;初期小乘佛教的隆盛,只是畸形的發達。」並且敢說︰「摩訶迦葉的結集法藏,除時間匆促與少數人的意見外,還有把持的嫌疑。」印公法師的這一指評,也是非常精闢的。正如孟子所說︰「盡信書不如 無書。」我讀小乘經律,也有這樣的感觸,但我不敢說出口來,即使古來的許多大德們,也不敢說出口來,因為這樣一來,如果沒有足夠的氣魄,那簡直會使整個經教發生動搖的!
  迦葉尊者家庭背景的富裕是沒有問題的,他對於女人的厭惡也是與生俱來的。他的父親是摩羯陀國尼拘律城的首富,因為老而無子,所以求神送子,神即稟告帝釋天主,天主即命一個即將命終的天子去受生。天子卻說︰「我有宿願,於世尊處,專修淨行,恐生於彼,為我障礙。」天主便安慰他說︰「汝勿憂慮,我當助汝,於一切時,令無放逸。」正因得到天主之助,所以雖然與賢妙女結婚十二年,仍能「不互相觸」,一等到他的父母亡故之後,「遂捨所有產業,告知其妻,自行出家。」(以上見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卷一)


  迦葉尊者,即是富豪子弟,又有副聰明絕頂的頭腦,他在童年,即從明師學習各種技藝典籍,一經耳目,即能永誌不忘,從小就能「威儀進止,無不明察」,「及四吠陀,悉皆明了。」


  正因他有這樣好的資質與背景,出家之後,便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重視,尤其印度的宗教風氣,主張苦行者很盛,以他一個出身於富豪之家的子弟,而能過他苦行的生活,對一般群眾的號召力,也就不言可知了。不唯當時的印度,即使任何一個時代的任何一個地區,苦行者的號召力,總是相當大的,因為他能過一般人不能忍受的生活,所以會引起一般人的好奇而漸至恭敬。何況迦葉尊者又是一位具有大威德與大智慧的人呢!


  由於迦葉尊者的號召力大,群眾多,維護佛法之心也很懇切,所以佛陀對他極為器重。即使他倔強的個性,有時連佛陀的話,他都不肯接受,佛陀也只好原諒他,因為迦葉尊者雖還帶有少許外道(苦行)的氣質,但他對於佛法的實踐,是非常沈穩的,不但對於當時的群眾們,有著強大的號召力,即使對於未來的佛教,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最要緊的是他雖然主張苦行,但他是有大智慧的,他是深明佛陀教義的,他不是一個盲修瞎鍊的人,所以佛陀對他也特別優遇,「佛從無始以來未曾呵責,以其德行深厚,無有過咎;又欲令於佛滅後,維持大法,縱使若有小缺,不以致責,欲令後世眾生,深心尊重故。」(薩婆多昆尼毗婆娑卷四)以這段文字看來,可知迦葉尊者,雖無過咎,但也不無小缺之處。他的個性——習氣,使他很獨斷,很固執,瞋心很大,凡是他所喜歡的事,即使佛陀也勸他不轉(比如苦行),凡是他所不高興的事物,及至最後,仍然堅持到底(比如討厭女人,反對女人出家——為這樁事,阿難尊者受的氣最多,凡有比丘尼諷刺化,他就怪阿難不該為女人請求出家,到佛滅之後,還為女人出家而宣說了十項不利於佛教的事——見毗尼母經卷三)。


  但從生活上說,迦葉尊者是無瑕可指的,所以佛也常常讚歎他︰「頭陀、嚴整、少欲、知足、樂出離。」每遇到無有慚愧的比丘們,佛陀也常示以迦葉尊者的生活行為作榜樣。如以末法時代的比丘而言,完全學習迦葉尊者的苦行,而不學習迦葉尊者的嚴整、少欲、知足、樂出離者固然不對,但是,嚴整、少欲、知足、樂出離者,正是今日的比丘們所缺少的,倘若做到嚴整、少欲、知足、樂出離者,即使不標榜苦行,他的生活也不會奢侈的了。


  正由於迦葉尊者的行誼可風,佛滅之後,空中諸天,也有如此的相告讚歎迦葉尊者︰「大仙當知,天眾增減,阿修羅滅,世尊正法,必當久住,此大聲聞,道鄰於佛。」(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39)


  迦葉尊者的性格,固執倔強,是事實,一個有個性的人之不能與所有人的意見一致,也是意料中事;佛陀晚年時代的佛教僧團的意見爭執,也是事實,倘若邀請了所有佛的大弟子來參加第一次的結集,在結集會中必有很多的爭執,所以迦葉尊者之不請迦旃延、富樓那、須菩提等參加第一次結集的原因之一,或即在此。同時,迦葉尊者對於繼佛而護正法的主張,也有一套腹案的,何況佛陀對於迦葉尊者的倚重,也是事實。

 

發表於 : 2004-10-19, 14:07
seasky
qwer 寫:  不過,我雖是晚輩,但卻希望說出我對這一個問題的意見,以資就正。我以為仁俊法師的出發點是從聖教的實踐上著眼的,而且以為迦葉尊者的行誼,頗足今世比丘作為榜樣,因為今人多半流於浮俗、不著實了,這一點,乃是極為可取的。至於印公法師,乃是「從歷史的檢討上」著眼的。「認為」迦葉尊者所領導的「五百結集是部分的;初期小乘佛教的隆盛,只是畸形的發達。」並且敢說︰「摩訶迦葉的結集法藏,除時間匆促與少數人的意見外,還有把持的嫌疑。」印公法師的這一指評,也是非常精闢的。正如孟子所說︰「盡信書不如 無書。」我讀小乘經律,也有這樣的感觸,但我不敢說出口來,即使古來的許多大德們,也不敢說出口來,因為這樣一來,如果沒有足夠的氣魄,那簡直會使整個經教發生動搖的!
http://www.infs.idv.tw/02_books/a_history/a07.htm
◎ 史念原始佛法 曾銀湖居士 著

七、摩訶迦葉尊者

公元前約480年,佛陀入滅那年夏季雨期,摩訶迦葉尊者從庫西那加拉回到王舍城,在郊外的七葉巖召集五百位阿羅漢,由阿難尊者誦法,優波離尊者誦律,經過會眾的確認之後,次第編輯,攝題記誦,是謂第一結集。

當時的結集記誦均以語言傳持並未以文字記錄。用心記誦,一方面是對法的敬重,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印度社會的文字運用、刻劃工具、書寫材料都還沒有充分發展出來,語言傳誦的方法遠較文字記錄來得簡易而有效率,親切而詳細。所以第一次結集成經律之後,僧伽代代傳誦,直到公元前80年左右,才普遍用文字記錄下來,輾轉流傳翻譯成為今日讀誦的經律。

迦葉尊者的結集工作主持得非常嚴謹,編輯的次第也非常切合四聖諦的教法─先由「五陰相應」闡釋「苦」聖諦,其次以「六入相應」闡釋「集」聖諦,接著以「因緣相應」闡釋「滅」聖諦,然後以「道品相應」闡釋「道」聖諦;戒律方面則詳細地說明制戒的緣起,開遮的事例,犯戒的輕重…等;結構堅實而精要,傳誦的內容也非常平實簡明─忠實地傳述了佛陀與弟子在世間的修行生活規範,並教導弟子對現實人間的種種苦惱現象有真實的認識,對導致痛苦的原因有真實的剖析,對熄滅痛苦的目標有真實的信念,對熄滅痛苦的方法則有真實的方向和次序。這樣結集的聖典,即使經過千秋萬世仍然如佛住世一樣,令人肅然起敬,令人感動、讚嘆不已。然而經律北傳中國千年的時間,卻未受到應有的尊重。

雖然有部份的大乘學者認為五百羅漢的結集並不能代表廣大僧伽的意見,也不能完全包括佛陀的教誡,甚至有偏重主持人─迦葉尊者的苦行傾向。這一觀點如果就佛陀於四聖諦平等正覺而具足十力的立場而言,不但五百羅漢,即使五千阿羅漢也不能完全傳述佛陀的正覺。但如果就解脫的法次法向及涅槃的目標而言,那麼只要一位阿羅漢,就能夠攝受許許多多的弟子眾入於法流乃至證得解脫涅槃;更何況是五百位無學人的戒、定、慧聚所集成的經法。尤其是由世尊一向所讚嘆而修持嚴謹、解脫自在的迦葉尊者所主持審訂的經律,其間所蘊含的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是精確無疑的;其間所凝聚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萬古流芳的。

這第一結集的經典內容也就是四阿含的原形,相當於南傳巴利經典中的相應部,亦即北傳梵文經典中雜阿含的五陰、六入、雜因、道品誦等。至於律典的內容,南、北傳在條目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這部聖典代表了佛陀在世時的「正法律」實態,在傳統佛教僧伽裡一直認為如此,在最近百餘年來東西方學者的研究也認為如此,尤其在資訊發達,世界交流方便的1990年代,這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

在這部經典裡,找不到淨土的記載,雖有「三世佛」的記載,卻沒有提到「十方佛」的觀念,連「菩薩」這個名詞都沒有。「菩薩」一詞雖曾在北傳雜阿含經的灰河喻裡出現僅有的一次,但在南傳經典裡則沒有灰河喻,應屬公元初年,大乘思想萌芽時所加入的篇章。所以淨土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都不是在這次結集所傳誦下來的經典。華嚴、法華、般若…等都是公元一世紀左右的作品。

雖然也有傳說與第一結集同步進行的「千人窟外大結集」,以此做為大乘別傳的根據。但是以千人的結集規模,勢必要有像阿闍世王那樣財力雄厚的外護,才能順利地展開工作,而必然也會留下合乎當時佛教用語和社會背景的詳實記載。但是,仔細觀察大乘經典的用詞及其所倡導的佛像崇拜、塔寺供養、書寫讀誦…等等,都是反映公元紀元前後100年間,西印度及西北印度的人文實況。透過史實的幫助當可充分瞭解。

公元1990年代,尚有許多感性的北傳信徒們,仍然堅信大乘經典是佛陀在天上說的或是龍宮收藏的。大乘經典上的人物也都是騰雲駕霧、放光震動、神通變化、莊嚴華麗、辯才無礙…的大菩薩們。他們有崇高的理想─成佛,他們有慈悲的意願─菩薩行,非常令人驚嘆,但離開人間真實的生活則有一段很遙遠的距離。

摩訶迦葉尊者所結集的聖典則是有血有淚,有欲有離,有煩惱有解脫,有諍論有共勉,有輕蔑有尊重,有沮喪有法喜,有目標有方法…顯示真實人間修行生活的實況。尤其是這部聖典的結集是在提婆達多破僧壞法之後,它以原始的正法律嚴正地區隔了像法的蠱惑,使後世細心的學人仍然能夠明辨是非。

尊者所結集的聖典仍將默默地等待著人世間正直、誠懇、智慧之人前去追尋、實踐、通達。永遠不會因為時代的迷惘而失去它的寶貴。



【引用及參考資料】

1.雜阿含經

2.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正聞出版社,1986年四版)

發表於 : 2004-10-19, 20:29
qwer
第一次結集始由迦葉尊者 是眾所週知的史實
而其實這篇對話 亦是始於不可思議之史實歧見

所謂的大小乘 對於史實之解釋不同
已到了互指畸形的地步了 末學到了今天才發現

幸好法友與我互對貼文
比對之下 才知連史實的見解也是差異驚人的

所以末學簡單地才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
以實際 保守 極簡化 為自己的擇法三原則 /不超出解脫道也不去論斷大乘
略供參考

佛常常讚歎迦葉尊者︰「頭陀、嚴整、少欲、知足、樂出離。」
以迦葉尊者的嚴整 固守確信實信的風格
倘若尊者還在世 猜想尊者也不會否定末學這樣的作風吧

偉大的迦葉尊者 真正的修行者!!

發表於 : 2004-10-19, 21:37
qwer
佛常讚迦葉尊者嚴整 佛在葛拉瑪經所說之

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

等等之十條真正淨信法則

亦是嚴整無比 若不符者 即非淨信

發表於 : 2004-10-19, 23:24
peacecila
qwer 寫:http://ybamswk.cdc.net.my/ebook/faq3/faq3-13.htm
  不過,我雖是晚輩,但卻希望說出我對這一個問題的意見,以資就正。我以為仁俊法師的出發點是從聖教的實踐上著眼的,而且以為迦葉尊者的行誼,頗足今世比丘作為榜樣,因為今人多半流於浮俗、不著實了,這一點,乃是極為可取的。至於印公法師,乃是「從歷史的檢討上」著眼的。「認為」迦葉尊者所領導的「五百結集是部分的;初期小乘佛教的隆盛,只是畸形的發達。」並且敢說︰「摩訶迦葉的結集法藏,除時間匆促與少數人的意見外,還有把持的嫌疑。」印公法師的這一指評,也是非常精闢的。正如孟子所說︰「盡信書不如 無書。」我讀小乘經律,也有這樣的感觸,但我不敢說出口來,即使古來的許多大德們,也不敢說出口來,因為這樣一來,如果沒有足夠的氣魄,那簡直會使整個經教發生動搖的!
  
五百結集中的「摩訶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從古至今都是佛教內公認的「阿羅漢」,也是「聖戒成者者」,他們持守不妄語戒,這是不爭的事實。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句「還有把持的嫌疑」,已經涉及到毀謗了,如果,您認為某個人是聖者,又知道他們持守不妄語戒有所成就,可是又不信任他們所說的話,這樣不是很奇怪嗎?佛教內常常就有這種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叫人不要批評出家眾,但是呢,自己批評聖者,又是批評得十分隨意灑脫。(老實說,這些的話,個人原本也是不好意思寫的)。

發表於 : 2004-10-20, 00:00
peacecila
qwer 寫:   迦葉尊者的性格,固執倔強,是事實,一個有個性的人之不能與所有人的意見一致,也是意料中事;佛陀晚年時代的佛教僧團的意見爭執,也是事實,倘若邀請了所有佛的大弟子來參加第一次的結集,在結集會中必有很多的爭執,所以迦葉尊者之不請迦旃延、富樓那、須菩提等參加第一次結集的原因之一,或即在此。同時,迦葉尊者對於繼佛而護正法的主張,也有一套腹案的,何況佛陀對於迦葉尊者的倚重,也是事實。

 
一個人的個性,其實,跟他們說的話真不真實也沒有什麼關係。一個個性剛直的人,他可能會就事論事,說話毫不修飾、直話直說,但還是不會說謊話。但一個個性寬容的人,他可能會採用較為柔軟、委婉的說話方式,或乾脆不說話,但也是不會說謊話。

另外,根據律典記載,富樓那尊者因為在外地弘法,所以沒有趕上集會,但事後他還是承認集會的法義。至於,迦旃延尊者、須菩提尊者有沒有參加五百結集則不得而知?五百羅漢的集會,主要是以能作代表作列名記錄,並沒有詳述其他出席的尊者名稱,譬如,招集人是「摩訶迦葉」尊者,在記載上,就有必要列出他的名字。另外,誦出經典的是「阿難尊者」多聞強記,因為隨侍佛陀多年,聽過大部份佛陀說法的完整內容;誦出律典的「優波離」尊者,因為精於律學,所以,這兩位尊者也都列名。其他尊者雖有出席,經律論未有詳細的列名記錄。另外,有兩位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與目鍵連尊者,據經文記載,都比佛陀提早入滅(死亡),所以,無法參予「第一次的經典結集」。

再來是,比對大乘經典,經文開頭都會列出法會的地點,出席聽法的弟子如佛說阿彌陀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其他大乘經典,記載「阿難尊者」列席聽法的,更是不勝枚舉。但是,兩位尊者參予的「五百結集」,就是沒有提到他們有參加過這些「大乘法會」,也並沒有集出所謂的「大乘法」。

……(其它,就不多寫了,會越寫越多…,而且,都不是什麼委婉的話)。

發表於 : 2004-10-20, 14:23
shopping
佛法的是非,必須從法義上去分別真偽,
阿含經沒有增刪更動之嫌,忠於釋迦牟尼佛說法的原意,
最起碼阿含經轉述了大部分釋尊的法義,
重點是沒有人能否認阿含經記載下來的經文不是佛法,
重點是釋迦牟尼佛時代的修行模式,
得以完整呈現,
大乘的經典,有部分法義並無錯誤,
但是修行次第不完整是事實,
摩訶迦葉等阿羅漢,在當時是聖者,是當時的智者,
釋尊甚至讓出半個法座給摩訶迦葉,不但告示僧團,
不也是在告示未來眾生嗎?

發表於 : 2004-10-20, 19:16
Mahanama
peacecila 寫:五百結集中的「摩訶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從古至今都是佛教內公認的「阿羅漢」,也是「聖戒成者者」,他們持守不妄語戒,這是不爭的事實。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句「還有把持的嫌疑」,已經涉及到毀謗了,如果,您認為某個人是聖者,又知道他們持守不妄語戒有所成就,可是又不信任他們所說的話,這樣不是很奇怪嗎?佛教內常常就有這種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叫人不要批評出家眾,但是呢,自己批評聖者,又是批評得十分隨意灑脫。(老實說,這些的話,個人原本也是不好意思寫的)。
他們只有在談到『拈花微笑』的禪宗公案時,才會暫時忘記摩訶迦葉尊者是"小乘行者"。

發表於 : 2004-10-21, 00:47
Honesty
peacecila 寫:五百結集中的「摩訶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從古至今都是佛教內公認的「阿羅漢」,也是「聖戒成者者」,他們持守不妄語戒,這是不爭的事實。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句「還有把持的嫌疑」,已經涉及到毀謗了.....
在非法非律的薰陶下,這種毀謗聖賢的表現自然不足為奇,不過這也說明了,一般無知凡夫習慣以自己的凡夫欲心,去度阿羅漢聖者的解脫證量,就是以自己的權力慾望之心去度量聖者的行為,才會有這句「還有把持的嫌疑」,不是嗎?

發表於 : 2004-10-21, 14:07
lmf1143
法友們:
五百集法時,阿難傳佛說小小戒可捨。
大迦葉以兩個理由予以否決,一是「小小戒」如何定義?二是若佛滅後,弟子捨世尊所制戒,將給世俗譏嫌「釋法如煙」的口實。而作成「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的決議。
而富蘭那則以邊地七法為佛在世時所聽許,故於五百結集後並不願改變。
從以上《五分律》所記,應該可以理解大迦葉維護僧團梵行久住的苦心。
但是:
(1)阿難所傳畢竟是佛說。
(2)《五分》亦傳有「隨方毘尼」,所謂「雖是我(佛)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行者,皆不得不行。」
(3)《舍利弗問經》中,舍利弗對於佛於戒律或開或遮提出疑問,「佛言:如我言者是名隨時。在此時中應行此語,在彼時中應行彼語。以利行故,皆應奉持。我尋泥洹,大迦葉等當共分別,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異。」
依以上三點教證,大迦葉的決議又該如何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