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知道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而敝人這一段時間內經常面臨對諸事都提不起興趣,
別人覺得有趣的事,譬如電腦遊戲、高談闊論、把妹(抱歉,我是在家人)、競技.....等等,以往我也會覺得有趣的事,現在都覺得乏味,
唯一可以令我稍有意思的,只剩佛法的閱讀與思考,
然而也是稍縱即逝。
這樣的無聊感,實際上不比苦苦、壞苦好多少,
所以想請教諸位,有何方法可解行苦之苦的?
請問諸德,「行苦」如何得解?
這樣的無聊感,實際上不比苦苦、壞苦好多少,
所以想請教諸位,有何方法可解行苦之苦的?
所謂的「行苦」是指「一切行無常」,但這在教義中彰顯的是解脫之道,通常「見苦」的狀態下,都有放下貪執與重縛的效果,那絕對不會令人覺得無聊。
你現在可能是陷在對於「無常」與「人生是苦」的想像之中,由於想像又牽動感受,就覺得人生了無意義或覺得無聊,有些法友在某些階段會有這種問題出現。不要去管這些感受去練習行禪或者是修慈心觀,看一些高僧有趣的開示或軼事。或乾脆走訪一些有趣的朋友或能帶來歡樂與積極正面的事物。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深切認識到這些感受與想像也是無常」,「也是一陣子、一陣子並不會持續太久」。
一般初學者對於教義都處於思考的層面,落實的少,如果真有落實的話,就會瞭解到「定」在這個時候的重要性,在「定」的幫助下,身心輕安喜悅,在「定」的協助下對於「五蘊無常」產生一種「直觀」的洞見,這種洞見跟一般只是思考、想像「無常」所帶來的效果截然不同,前者帶來「法喜」,後者只是讓人覺得「沮喪」、「人生無趣」。
所以想請教諸位,有何方法可解行苦之苦的?
所謂的「行苦」是指「一切行無常」,但這在教義中彰顯的是解脫之道,通常「見苦」的狀態下,都有放下貪執與重縛的效果,那絕對不會令人覺得無聊。
你現在可能是陷在對於「無常」與「人生是苦」的想像之中,由於想像又牽動感受,就覺得人生了無意義或覺得無聊,有些法友在某些階段會有這種問題出現。不要去管這些感受去練習行禪或者是修慈心觀,看一些高僧有趣的開示或軼事。或乾脆走訪一些有趣的朋友或能帶來歡樂與積極正面的事物。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深切認識到這些感受與想像也是無常」,「也是一陣子、一陣子並不會持續太久」。
一般初學者對於教義都處於思考的層面,落實的少,如果真有落實的話,就會瞭解到「定」在這個時候的重要性,在「定」的幫助下,身心輕安喜悅,在「定」的協助下對於「五蘊無常」產生一種「直觀」的洞見,這種洞見跟一般只是思考、想像「無常」所帶來的效果截然不同,前者帶來「法喜」,後者只是讓人覺得「沮喪」、「人生無趣」。
- vipassana680327
- 文章: 19
- 註冊時間: 2008-01-30, 08:00
我在有意識的(故意的)"內觀"時,已經有能力可以觀照到內心念頭與情緒的生起、維持、消失了,peacecila 寫:佛陀談到「苦」的時候,那意義不在於要讓人覺得「這個很痛苦」、「那個也很痛苦」,而是要學生注意「實相」的層次,關於佛法談「苦」的理解,建議閱讀「阿姜蘇美多」的那本「四聖諦」,網路上就找得到全文可以閱讀。
面對心情沮喪、低落的時候,可以用「七覺支」的義理去想辦法振奮心情,但也可以去接納這樣的心情,單純地知道「不好的心情」--生起、維持、消失,不過,一般來講這是蠻高難度的「內觀」,上次已就「五蓋」與「定」的問題與另外一位法友探討過。心情沮喪、低落在「五蓋」裏是屬於「掉悔」的問題,總之,很明顯「定」、「慧」皆衰弱的狀況下,你被「掉悔蓋」徹底擊垮。
可是並無法行住坐臥都維持這種狀態,
事實上我也發覺到長久維持這種狀態是很困難的,譬如靜坐,
內心"每次"觀照念頭時都可以自然觀照到他的生起與消滅,像是波浪一樣,若浮若沉,
然而也無法長久,會同時累積"不耐的情緒",到一定的"不耐"滿溢時,
便會起身不玩了。
微細的「掉悔蓋」就像不可見的小蟲在心上不斷地爬來爬去,粗顯的「掉悔蓋」就好像有好幾個水桶不斷地上下晃蕩。理論上,觀照「掉悔蓋」,正確的話,「掉悔蓋」會「脫落」而回復「自在」,如果沒有的話,那表示不具備觀照「掉悔蓋」的實力,這時必須要調整修法,找更基礎的修法來實踐。有些精於修行的比丘建議說,修行應該要熟悉各種「修行工具」--指的是遇到不同的狀況時,懂得適時更換修法或觀照的所緣(觀照呼吸、觀照動作、修慈、行禪……)。
以前看過一些很離譜的「前人」所犯的一些錯誤,最後的結果就是完全拋棄佛法、拋棄修行。最好從經文中尋找些「衡量性指標」來檢驗自己的修行狀況,不要再重蹈前人的錯誤,譬如,正念有正念的衡量標準,經文用「頂油喻」來說明什麼才是「正念」的標準。如以「頂油喻」的標準來說,大部份修行的時候,其實只是在調整心念如何達到那個標準而已。更重要的是,必須時常記憶起佛法的修行目標----為了「滅苦」,所以瞭解與辨識「苦」的各種型式也是很重要的一項過程,「不知苦就無法滅苦」。
以前看過一些很離譜的「前人」所犯的一些錯誤,最後的結果就是完全拋棄佛法、拋棄修行。最好從經文中尋找些「衡量性指標」來檢驗自己的修行狀況,不要再重蹈前人的錯誤,譬如,正念有正念的衡量標準,經文用「頂油喻」來說明什麼才是「正念」的標準。如以「頂油喻」的標準來說,大部份修行的時候,其實只是在調整心念如何達到那個標準而已。更重要的是,必須時常記憶起佛法的修行目標----為了「滅苦」,所以瞭解與辨識「苦」的各種型式也是很重要的一項過程,「不知苦就無法滅苦」。
- vipassana680327
- 文章: 19
- 註冊時間: 2008-01-30, 08:00
我很贊成lioust前輩所說的,要選擇適當的所緣目標來觀照。而何謂適當所緣目標,未學有一點淺見補充,就是每個人在每個時間場合中最適當的所緣目標難免會因個人生活習慣及性格而有所不同,但是「苦受」應該是每個人在各種場合中應觀照的最優先順序之目標,因為滅苦是佛教的核心理念,如果心中已生起苦受,則應該放下對呼吸、身體舉動、思想等其它身心活動的觀照,而以不快樂的情緒為最優先觀照對象,觀照其生、住、異、滅,不知各位判輩先進以為如何?
另外,我也認同isaca的看法,觀照確實容易顧此失彼,因為同一瞬間身心活動如此之多,根本無法全部觀照!德寶法師在其「快樂來自八正道」一書也曾提到這點,其大意約略為大念處經裡記載佛陀提到四念處,細分起來有16種觀照對象,並不是叫我們一次觀照全部,而是佛陀對人性的深刻瞭解,知道人不可能一直都觀照一個所緣處,人的注意一定會時時刻刻在改變,就像嬰兒的注意力是很短暫的,好的父母會不斷想辦法引起小嬰兒的注意,一個接著一個,讓嬰兒注意到父母這邊,而避免去接觸到不好或危險的東西。而大人也是一樣的,我們怎麼可以一整天都只注意一個所緣處呢!除出家人在寺院修行外,在家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佛陀才提到如此之多的觀照對象,讓我們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有不同的選擇。而未學的淺見是,如果觀照一個情緒的同時,有其它所緣處生起,就選擇一個最明顯的來觀照,另一個如果真的無法顧及時,那就先放下吧!未學在想如果不斷地練習觀照,也許那一天就可以同時觀照二個所緣處,或者更多也不一定。
另外,我也認同isaca的看法,觀照確實容易顧此失彼,因為同一瞬間身心活動如此之多,根本無法全部觀照!德寶法師在其「快樂來自八正道」一書也曾提到這點,其大意約略為大念處經裡記載佛陀提到四念處,細分起來有16種觀照對象,並不是叫我們一次觀照全部,而是佛陀對人性的深刻瞭解,知道人不可能一直都觀照一個所緣處,人的注意一定會時時刻刻在改變,就像嬰兒的注意力是很短暫的,好的父母會不斷想辦法引起小嬰兒的注意,一個接著一個,讓嬰兒注意到父母這邊,而避免去接觸到不好或危險的東西。而大人也是一樣的,我們怎麼可以一整天都只注意一個所緣處呢!除出家人在寺院修行外,在家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佛陀才提到如此之多的觀照對象,讓我們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有不同的選擇。而未學的淺見是,如果觀照一個情緒的同時,有其它所緣處生起,就選擇一個最明顯的來觀照,另一個如果真的無法顧及時,那就先放下吧!未學在想如果不斷地練習觀照,也許那一天就可以同時觀照二個所緣處,或者更多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