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有道理的事,不需釋尊親言說,這是最後敝人發覺大乘存在的理由,
否則釋尊來人間一遭,真是多餘的了。
但是人各有志,總會自己尋出自己信仰的出路的,
謝謝諸位多次的法施。
有道理的事,不需釋尊親言說
「佛陀」的正法要是教導,「苦」的止息,趣向於「解脫、涅槃」。
佛弟子的修行應該要,「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並沒有「信仰」上的需求。佛法的「修行」是理性的,但是「信仰」卻是感性的。
「原始佛法」是依於次第的修行趣向於「解脫、涅槃」。
「大乘」是一種依於佛法所衍生出來的「信仰」。所說的都是所謂的「境界」,依於,或是「神話境界、傳說境界、哲學演化的創造境界」或是「禪定境界」作為虛擬的期待與依賴,有些是單純的無知與期待依賴,而產生堅定的「信仰」,有些者是依賴「信仰」的聚集而求取名與利。這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大乘存在的理由,主要是人們對於「信仰」的需求。「信仰」的基礎就是一種期待與貪求,也是一種依賴。
「佛陀」的正法要在修行上是,「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並不需要「信仰」上的需求。
一般「信仰」的需求,是建立在人們對於「現實生命」的無知與迷茫,而生出了恐懼,對於既得的滿足,生出了貪求增長與保存,對於未得的生出了期待與貪求,於是「貪、嗔、痴」就沒有止息的展轉增長廣大。
Isaca法友所說,有道理的事,是在說明一般世間的所謂「慈悲與善法」吧,其實一般世間的「慈悲與善法」,從人懂事的時候開始包含教育,跟宗教所教導的並無不同,主要的差別在於「信仰」的「期待、貪求、依賴」與無邊的「神話與傳說」。「人各有志,總會自己尋出自己信仰的出路的」,這句話說的好,「信仰」本來就是各人的自由,也沒有什麼不好,在世間確實也有部份穩定的力量。
大乘並不是都不可取,至少在「佛教」的廣傳與世俗化的「信仰」,是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也給多數趣向於「正法要」的人,提供了一個追尋的入門,給一般的人們找到ㄧ個宗教的「信仰」,有很多走在原始佛法路上的人,都是從「大乘」經過後才找到了正確的道路,至少後學個人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佛弟子的修行應該要,「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並沒有「信仰」上的需求。佛法的「修行」是理性的,但是「信仰」卻是感性的。
「原始佛法」是依於次第的修行趣向於「解脫、涅槃」。
「大乘」是一種依於佛法所衍生出來的「信仰」。所說的都是所謂的「境界」,依於,或是「神話境界、傳說境界、哲學演化的創造境界」或是「禪定境界」作為虛擬的期待與依賴,有些是單純的無知與期待依賴,而產生堅定的「信仰」,有些者是依賴「信仰」的聚集而求取名與利。這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大乘存在的理由,主要是人們對於「信仰」的需求。「信仰」的基礎就是一種期待與貪求,也是一種依賴。
「佛陀」的正法要在修行上是,「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並不需要「信仰」上的需求。
一般「信仰」的需求,是建立在人們對於「現實生命」的無知與迷茫,而生出了恐懼,對於既得的滿足,生出了貪求增長與保存,對於未得的生出了期待與貪求,於是「貪、嗔、痴」就沒有止息的展轉增長廣大。
Isaca法友所說,有道理的事,是在說明一般世間的所謂「慈悲與善法」吧,其實一般世間的「慈悲與善法」,從人懂事的時候開始包含教育,跟宗教所教導的並無不同,主要的差別在於「信仰」的「期待、貪求、依賴」與無邊的「神話與傳說」。「人各有志,總會自己尋出自己信仰的出路的」,這句話說的好,「信仰」本來就是各人的自由,也沒有什麼不好,在世間確實也有部份穩定的力量。
大乘並不是都不可取,至少在「佛教」的廣傳與世俗化的「信仰」,是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也給多數趣向於「正法要」的人,提供了一個追尋的入門,給一般的人們找到ㄧ個宗教的「信仰」,有很多走在原始佛法路上的人,都是從「大乘」經過後才找到了正確的道路,至少後學個人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 abarhamsiu
- 文章: 1
- 註冊時間: 2007-12-17, 08:00
生於資本主義
修行更為困難重重
主要時間都放於(搵食)上
修行不在於信,而是在於感受
因為文字,聲音都不及心靈之聲直接而響亮
本人比較著重個人修行得出以下論點
1,世間是相對,無論眼見眼不見(即萬有)
2,為何相對,因為無要感受,因此無造了有去經驗自己是無
3,得知為何相對後,感受萬有皆慈悲,因為無的發展
4,眼見(或說外在感受)是幻相,但眼見的有既然出現,即心有因緣,我須感
受眼見及經驗眼見而吾出心靈。(因為得心須有失支持,否則得永不是得)
即是悟道,首先要經驗一切非道,因此要經驗非道存在的慈悲
恐懼支持著慈悲的存在,因此恐懼是美好的,令慈悲得以存在
即世上萬有一切感受的兩極,慈悲與恐懼,所有感受都由這兩種發源思想發
展出來的。但恐懼是為慈悲而成了有,因此,慈悲就是一切萬有的實相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本人的感受
修行更為困難重重
主要時間都放於(搵食)上
修行不在於信,而是在於感受
因為文字,聲音都不及心靈之聲直接而響亮
本人比較著重個人修行得出以下論點
1,世間是相對,無論眼見眼不見(即萬有)
2,為何相對,因為無要感受,因此無造了有去經驗自己是無
3,得知為何相對後,感受萬有皆慈悲,因為無的發展
4,眼見(或說外在感受)是幻相,但眼見的有既然出現,即心有因緣,我須感
受眼見及經驗眼見而吾出心靈。(因為得心須有失支持,否則得永不是得)
即是悟道,首先要經驗一切非道,因此要經驗非道存在的慈悲
恐懼支持著慈悲的存在,因此恐懼是美好的,令慈悲得以存在
即世上萬有一切感受的兩極,慈悲與恐懼,所有感受都由這兩種發源思想發
展出來的。但恐懼是為慈悲而成了有,因此,慈悲就是一切萬有的實相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本人的感受
- yangzaming1
- 文章: 116
- 註冊時間: 2007-05-18,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