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9 頁)
談五蘊,修行,輪迴(1)
發表於 : 2007-06-28, 15:51
由 evan
以下是後學對修行的一些想法 :
人一出生就必須面對五蘊的需索無度,每天一睜開眼就為了滿足五蘊
而疲於奔命,觸受愛取來自五蘊,我見來自五蘊,貪嗔痴來自五蘊,
種種的修行方式,如:正觀無常.無我,正見.正思維也是五蘊在運作,
甚至連輪迴也是由於對五蘊的執取而發生,
所以,我把五蘊想像成一套精密的系統,系統上有許多開關,
修行不過是關掉了某些開關,或打開某些開關而已,
當貪嗔痴及自我觀念的開關關閉時,
就會有奇妙的事發生(或者說遊戲就結束了)
這只能說是一種被佛陀發現的規則,說到底也只能選擇相信或不相信,
沒啥道理可說的,無法像數學證明題一樣,從頭到尾試算給你看,
因為只能親身體驗很難言表,正因如此,所以引發了一些疑問,
如:既然五蘊內外都無我,是誰在修行?是誰在成道?既然輪迴沒有主體,
是誰在輪迴?宿命通又是怎回事?最多七世往返即可成道是誰在往返?
一下子說是斷滅論,一下又說是常見,
連真我.真如.阿賴耶識.末那識等等論述都紛紛出籠,
其實,我個人的看法是,五蘊.輪迴.無常,是一種近乎完美的機制,
除非像佛陀這種大智慧的人可以找到出離的方法,
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這種困難的程度就像一個人在睡夢中,
除非夢醒否則很難察覺自己身在夢中,因為在夢境裏,
所有的人事物都非常真實,真實到自以為清醒,其實還在夢中,
道理講的頭頭是道,其實都是夢囈,
一個不曾夢醒過的人,與人討論夢醒後的種種,實在很荒謬.
所以佛陀對於這類問題通常以無記來對應,因為一般人太自以為是,
這類問題對這些人來說怎麼解釋都會被他想偏.
所以結論是,修行其實是一場豪賭,一般人只能乖乖的照表操課,
不需要太多想像,賭的是貪嗔痴永盡後會發生甚麼事!
發表於 : 2007-06-28, 19:40
由 yangzaming1
末學覺的用"賭"一字,好像太想要賭贏了之後得到什東西似的,那就有點落
入我執了。
在佛陀的啟示中有一句
"思想本身就是思想者"這句話很有意思,末學覺的這句話最能表達"無我"的定義,五蘊就是五蘊,吃飯就是吃飯,貪嗔痴止息就
是貪嗔痴止息,常人都把它在加上"我""我所"當然就跳不出這思考範圍,就
像是無知的小孩在火車上說外面的樹在動呢?然智者呢?當然了然在心不會顛
倒啦!
隨順觀,隨順行,一切盡在不言中。
發表於 : 2007-06-28, 21:56
由 sunrise
修行不是豪賭,修行要有很明確的目標,也要有非常實際的行動,修行最終目的就是要消滅五蘊,也就是消滅「我」、「我的」,消滅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去除「我」及「我的」的執著。若有勇氣消滅自己,就可稱為戰士,所謂的戰士就是戰勝自己的人。
貪瞋痴永盡會發生甚麼事?貪瞋痴永盡後「你」不會存有,所以依於「你」的事也就不存在了。
發表於 : 2007-07-01, 11:36
由 seasky
sunrise 寫:修行不是豪賭,修行要有很明確的目標,也要有非常實際的行動,修行最終目的就是要消滅五蘊,也就是消滅「我」、「我的」,消滅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去除「我」及「我的」的執著。若有勇氣消滅自己,就可稱為戰士,所謂的戰士就是戰勝自己的人。
貪瞋痴永盡會發生甚麼事?貪瞋痴永盡後「你」不會存有,所以依於「你」的事也就不存在了。
善!
修行要有很明確的目標(消滅五蘊):以終止永世不停運作的身心五陰及世間、永斷生死相續的輪迴、永恆熄滅自我的生命、永遠徹底離苦滅苦為終極目標(亦即涅槃、寂靜、寂滅)。
也要有非常實際的行動(貪瞋痴永盡):實踐出世間正道的生活,斷除對「生存」「生活」「生命」的任何期待、渴愛、欲貪。
何謂「四聖諦」?
以白話精準的解讀亦即:生命、生命的集起、生命的熄滅、熄滅生命的方法。
發表於 : 2007-07-01, 12:56
由 shopping
細參(一二二)經當有所獲!
(一二二)如是我聞。一時。
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
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
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
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
苦盡者我說作苦邊。
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
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
心常愛樂.守護。
言。我城郭。我舍宅。
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
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
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
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發表於 : 2007-07-01, 17:06
由 freshman
seasky 寫:何謂「四聖諦」?
以白話精準的解讀亦即:生命、生命的集起、生命的熄滅、熄滅生命的方法。
世尊說法四十余年,要吃、喝、拉、撒嗎?生命熄滅了嗎?
發表於 : 2007-07-01, 21:24
由 yangzaming1
末學也是覺的佛法應不是在消滅五蘊,而是不去執取五蘊,如果只是在說生命的熄滅,和熄滅生命的方法,那完全自殺手冊就夠了,何必在去那麼辛苦的修行呢?
發表於 : 2007-07-02, 10:53
由 Dogbert
seasky 寫:何謂「四聖諦」?
以白話精準的解讀亦即:生命、生命的集起、生命的熄滅、熄滅生命的方法。
經典若是有這種說法,那就是新聞了。
明明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到了你的口中,重要的苦字就不見了。你可以去好好讀一下經典,佛法中苦這個重要的字,什麼時候變成可以用生命來替換的?有些不同名詞有部分意義類似或相同,但是那不表示兩者可以隨意替換。
法友上次不是說「四部阿含除了雜阿含經之外,中阿含、長阿含、增壹阿含多是專注於世間思惟的經論」嗎?
問了你三次,結果回答是「問題其實不在經文而在讀經的人」,一下經文有問題,一下又沒問題,變成是人有問題,我看真正有問題的人是你吧?
發表於 : 2007-07-03, 11:19
由 建山明
Dogbert 寫:經典若是有這種說法,那就是新聞了。
修道的目的是知貪嗔癡、知煩惱、知苦,滅貪嗔癡、滅煩惱、滅苦。如果修道的目的是熄滅生命,那麼佛陀修道已,熄滅生命,拍拍屁股走了,佛陀就是唯一的「自了漢」了,世上就不存在佛陀以有餘 nibbana 住世,不存在聲聞阿羅漢,不存在聲聞阿羅漢以有餘 nibbana 住世,世上也就不存在佛教佛法了。
發表於 : 2007-07-08, 12:48
由 Honesty
evan 寫:以下是後學對修行的一些想法 :
.............其實,我個人的看法是,五蘊.輪迴.無常,是一種近乎完美的機制,
除非像佛陀這種大智慧的人可以找到出離的方法,
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這種困難的程度就像一個人在睡夢中,
除非夢醒否則很難察覺自己身在夢中,因為在夢境裏,
所有的人事物都非常真實,真實到自以為清醒,其實還在夢中,
道理講的頭頭是道,其實都是夢囈,
一個不曾夢醒過的人,與人討論夢醒後的種種,實在很荒謬.
所以佛陀對於這類問題通常以無記來對應,因為一般人太自以為是,
這類問題對這些人來說怎麼解釋都會被他想偏.
......................
這位開題法友提供自己的一些修行的看法給大家參考,末學也隨喜提供一篇雜阿含經文,其中有談到覺悟與睡夢之間的感受,看看下面經文中,淨信佛法僧戒的在家初果聖者是如何的去看待
覺悟與睡夢(眠)之間。
雜阿含五九○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拘薩羅國有諸商人。五百乘車。共行治生。至曠野中。曠野有五百群賊在後隨逐。伺便欲作劫盜。時。曠野中有一天神。止住路側時。彼天神作是念。當往詣彼拘薩羅國諸商人所。問其義理。若彼商人喜我所問。時解說者。我當方便令其安隱。得脫賊難。若不喜我所問者。當放捨之。如餘天神
時。彼天神作是念已。即放身光。遍照商人車營。而說偈言
誰於覺睡眠 誰復睡眠覺
誰有解此義 誰能為我說
爾時。
商人中有一優婆塞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一心向佛.法.僧。歸依佛.法.僧。於佛離疑。於法.僧離疑。於苦.集.滅.道離疑。見四聖諦得第一無間等果。在商人中與諸商人共為行侶。彼優婆塞於後夜時端坐思惟。繫念在前。於十二因緣逆順觀察。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時。彼優婆塞如是思惟已。而說偈言
我於覺睡眠 我於睡眠覺
我解知此義 能為人記說
時。彼天神問優婆塞。云何覺睡眠。云何睡眠覺。云何能解知。云何能記說
時。優婆塞說偈答言
貪欲及瞋恚 愚癡得離欲
漏盡阿羅漢 正智心解脫
彼則為覺悟 我於彼睡眠
不知因生苦 及苦因緣集
於此一切苦 得無餘滅盡
又不知正道 等趣息苦處
斯等為常眠 我於彼則覺
如是覺睡眠 如是睡眠覺
如是善知義 如是能記說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善哉覺睡眠 善哉眠中覺
善哉解知義 善哉能記說
久遠乃今見 諸兄弟而來
緣汝恩力故 令諸商人眾
得免於劫賊 隨道安樂去
如是。諸比丘。彼拘薩羅澤中諸商人眾皆得安隱從曠野出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若指佛陀與阿羅漢的漏盡是真正的覺悟覺醒
眾生尚未明白四聖諦被無明覆蓋就是如夢中的睡眠
那能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一心向佛.法.僧。歸依佛.法.僧。於佛離疑。於法.僧離疑。於苦.集.滅.道離疑。見四聖諦得第一無間等果的初果聖者,便是處於覺悟與睡夢之間,初果聖者自知深心還陷在貪嗔的大夢中,卻能於深心大夢中開始透過初步的確認四諦正法義,而走向覺醒之正路,所以自記是覺睡眠,眠中覺,透過經文我們可以知道,覺醒是有次第的,在一場陷於貪嗔癡的輪迴大夢中,因為親近善知識,聽聞四聖諦正法義,內正思維,產生正見,走入八正道的法次法向,成就淨信,這就是夢醒的前奏,也是光明的初步展現,法友應當自勵,此生首要致力於能夠獲得這樣初步醒覺的成就,永絕惡道之患,天上人間,幸福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