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法則與四聖諦略說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ive123
文章: 51
註冊時間: 2006-08-30, 08:00

緣起法則與四聖諦略說

文章 five123 » 2007-04-28, 21:19

這是末學在別的網站剛寫不久的文章,有看過別介意..


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

一般學佛的人認為阿羅漢滅分段生死,但是變易生死未滅
所以必須再修行菩薩道,斷盡無明,證無上菩提,才滅變易生死..等

但是就末學從阿含的角度而言,佛與阿羅漢都是究竟解脫者,
沒有所謂分段生死;變易生死的問題,
這可以從雜阿含75經得知:
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
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

意思是說,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只是佛陀無師自通,
阿羅漢是聽聞佛陀的教法而得解脫的

那麼如來的解脫和阿羅漢的解脫有何差別呢?
那一種解脫比較殊勝呢?
中阿含145經有記載:
佛陀入滅後不久,尊者阿難住在王捨城
有一位瞿默目犍連婆羅門問尊者阿難: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者的解脫及
慧解脫;阿羅漢的解脫,這三種解脫有什麼差別嗎?有高下的不同嗎?
尊者阿難就回答說: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者的解脫及慧解脫;阿羅漢的解脫,
這三種解脫沒有差別,沒有高下的不同

佛陀入滅以後,佛與阿羅漢的差異,在懷念、景仰佛陀的感性催動下,
逐漸受到重視與放大,終而激發出佛弟子們以佛陀為榜樣,
要「學佛之所學,證佛之所證」的大心,
形成了以「成佛」而不只是「得解脫」為修學目標的大乘佛教之流,
以致後來誤認為阿羅漢不是究竟解脫者,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
緣起法的特性:
緣起法的特性是佛降生也好,佛未降生也好,這個法則是常在的,永存在法界之中
296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雲何為因緣法。
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雲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299經:
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
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

緣起法則有幾項要點:
(1)因緣即是因素'條件,因是主要的;緣是輔助的
一切法包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生起'存在'變化'壞滅,
都離不開因緣的作用,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2)一切法的生滅既然都是由因緣決定,那一切法的生滅也就有因可循,
有相依'相成'滅盡的依據
(3)一切法由因緣生,因緣本身也是一切法其中的一法,
當然也由其他的因緣所生,緣緣相因,重重無盡的相互密切關係
所以一切法就有因緣和合的可生性'可變性與壞滅性,
而且能互相為緣,前後轉化
(4)一切法既然是因緣所成就的,可變可滅的,因此從法的緣生立場而言,
法不能說無,但是法的可變可滅的立場而言,法又不能說有,
只要能自證緣起'緣滅的法則,不執著法的實有實無,
就是如實正見一切法的真相,契合於中道
(5)無明緣行....以至生緣老死,在時間上,因果上雖然有前後的關係,
但不是直線式的前後,而是一種環環相扣,連鎖性的相依'相緣'相成,
如果將其中一環斷除,其他各支也就分散息滅了,
所以從順觀緣起或逆觀緣起法,都可以得知,
生命既然能夠隨順因緣而流轉生死,當然也可因斷除因緣,
不再延續而還滅解脫





-------------------------------------------------------------

佛陀是觀察自證緣起而成佛
雜阿含287經說明,佛陀是觀察發現緣起法則而成佛的:

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回憶過去)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
作是念(如此地思惟)。何法有故老死有(因為什麼才有老死呢)。
何法緣故老死有(什麼緣故產生老死呢)。即正思惟。
生如實無間等(生起如實的現觀智慧)。
生有故老死有(有了生才有老死)。生緣故老死有(因為生的緣故才有老死)。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
何法有故名色有(因為什麼才有名色呢)。何法緣故名色有(什麼緣故產生了名色)。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生起如實的現觀智慧)。識有故名色(有了識才有名色)。
識緣故有名色有(因為識的緣故才有名色)。我作是思惟時。
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發現識是受限於名色)。
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
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
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我當時又做了如此的思惟)。
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什麼沒有才會沒有老死)。
何法滅故老死滅(什麼滅了才會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沒有生就沒有了老死)。
生滅故老死滅(由於生滅了,老死也就滅了)。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我復作是思惟。
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
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369經也說明過去的佛陀,也是觀察緣起法則而成佛的:
昔者毗婆屍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
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
純大苦聚滅。.....如是屍棄佛.毗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亦如是說


------------------------------------------------------------------------------------
緣起法相通四聖諦

十二因緣和四聖諦都是教義的重心,兩者的道理是相通的,
從集諦到苦諦,就如同十二支緣起的無明至老死,
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流轉門,屬世間因果,是不了義法。
從集滅到苦滅,就如同十二支緣起的無明滅乃至老死滅,
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還滅門,屬出世間因果,是了義法。

四聖諦與十二緣起的不同是,四聖諦還說到滅苦之道,就是八正道,
使解脫成為實際可行的事實,而不只是理論,
所以四聖諦與十二緣起是解脫法門的一事兩說,
不過四聖諦多了實踐之道,內容比十二緣起更完備。

四聖諦與十二緣起的相通,雜阿含355經有明確的依據:
世尊告諸比丘。當覺知老死。覺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
如是。乃至當覺知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雲何當覺知老死。
覺知緣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覺知。雲何老死集。生集是老死集。
如是老死集覺知。雲何老死滅覺知。謂生滅是老死滅。如是老死滅覺知。
雲何老死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老死滅道跡。如是老死滅道跡覺知。
.....謂八聖道是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覺知。

經中十二支緣起與四聖諦是互相配合的,
因為十二支緣起,每支皆苦,這是苦聖諦;
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因緣相續,集起不止,這是集聖諦;
無明滅,則行滅,以至於老死滅,這是滅聖諦(滅苦的真理);
道聖諦就是八正道

頭像
five123
文章: 51
註冊時間: 2006-08-30, 08:00

文章 five123 » 2007-04-29, 01:53

四聖諦的修行次第:

四聖諦的修持架構,必須具足應知;應斷;應證;應修,
四個大原則,依先後次第順序來進行,
參考雜阿含382經:
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集聖諦當知.當斷。
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四聖諦必須依次第順序來進行,也就是按照苦集滅道的順序來修習,
而且是漸進現觀的方法,如果有人聽到四聖諦就頓悟了,完全瞭解了,
那就存在很多的疑點,不可採信他的說法
雜阿含436經:
如有四登階道。升於殿堂。若有說言不登初階。
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升堂殿者。無有是處(這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者何。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得升殿堂。
如是。比丘。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注)無間等-->完全正確的理解

在雜阿含379經,佛陀將四聖諦依次第分為三轉十二法輪,
也就是有名的轉法輪經:
(初轉,當知四聖諦)
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二轉,於四聖諦已知當復知)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三轉,已知已修四聖諦)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所謂"三轉",就是以三個階段證悟四諦,三轉被稱為示轉;勸轉;證轉
示轉是佛陀對理論上如實理解四諦的階段,相當於生起法眼的階段
勸轉是依據此理論的理解,進入實踐修行,完成聖者的修習階段,
證轉是斷盡一切煩惱,證得最後證悟的階段,就是達到阿羅漢的最高證悟

(注)生眼-->生起法眼,也就是生起正見


---------------------------------------
四聖諦的內容

苦聖諦:
修四聖諦必須從身心現觀,如實現觀身心所生起的苦及苦受,
苦及苦受都是從身心生起的,並且能從日常生活中體驗得到,
凡是世間的真實現象就是苦,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眾生心中對五蘊有所要求,希望這樣,不要那樣,
但是一切都是無常變易法,不能主宰,不知不覺的人就強求,
強求不到就生起了種種的苦惱
雜阿含473經,就有說明一切行(行為)是無常,所有受(感受)都是苦:

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此有何義。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經文有提到"樂受"也是苦,因為快樂無常,一但結束,通常會有一種失落感,
為了不想失去快樂,會一直追求快樂,如此不斷循環..
解脫者的生活應該是: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
淨念一心(只有由內心平衡所生起的正念正智之正定)

感受是出自六根觸六塵生起六識時,落入想蘊(記憶,推理,思惟),再落入我見,
喜歡(貪心)則產生樂受;不喜歡(瞋心)則產生苦受,
如此觀察就可以找出苦的集因(發生的原因),將集苦之因滅除,苦就隨之止息了

苦聖諦不只是對苦受的字面理解而已,必須要有如實現觀自證體驗,
無論是生理上或心理上,例如:老病,憂愁,壓力,負擔,緊張,恐懼,忿怒..等等
都可以體驗到苦的逼迫性,這就是苦聖諦的意思

瞭解苦聖諦的意思之後,要更進一步體驗到苦的存在,
才會生起強烈不退志的出離心(出離苦的心,不是厭世的心)


-----------------------------------------------------
不知四聖諦的苦
雜阿含423經,說明不知四聖諦,比地獄的大熱地獄更熱更可怕:

有大熱地獄。若眾生生於彼中。一向與烔然(就會被地獄之火燃燒全身)。
.....亦更有大熱過於此者(還有比大熱地獄更熱的)。
甚可怖畏。無有過上(沒有能超越它的)。
何等為更有大熱。甚可怖畏。過於此者。
謂沙門.婆羅門此苦聖諦不如實知。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
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大熱熾然。


雜阿含344經,說明有八種苦,:
雲何苦如實知。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怨憎會苦.
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說五受陰苦。是名為苦。

先說生老病死的輪迴之苦,雜阿含938經:
眾生無始生死以來。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
佛告諸比丘。於意雲何。恆河流水。乃至四大海。其水為多。
為汝等長夜輪轉生死。流淚為多。諸比丘白佛。
如我解世尊所說義。我等長夜輪轉生死。流淚甚多。過於恆水及四大海。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等長夜輪轉生死。流淚甚多。
非彼恆水及四大海。所以者何。
汝等長夜喪失父母.兄弟.姊妹.宗親.知識。喪失錢財。為之流淚。甚多無量。
汝等長夜棄於塳間。膿血流出。及生地獄.畜生.餓鬼。
諸比丘。汝等從無始生死。長夜輪轉。其身血淚甚多無量。

從938經中,可以瞭解苦受是不斷的生死流轉,並非今生的苦受過去以後就沒有了,
除非你已達阿羅漢果,否則苦還是不斷的生生滅滅,
因為不知苦的本源,只有修行四聖諦,才能止息生死流轉輪迴大苦集..

---------------------------------------------------------------
集聖諦(苦的原因):

恩愛別苦:
五支緣起的起源在於"愛",參考雜阿含283經:
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若被某些東西所繫結,隨之執著其味).
顧念(反覆的掛念).心縛(心被束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斷除五支緣起,是在於斷愛染,那麼要如斷愛染呢?
雜阿含283經: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若能在某些東西系結的當下,隨時生起無常觀)。
住生滅觀(生起生滅觀).無慾觀.滅觀.捨觀。
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
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怨憎會苦:
八支緣起的起源在於"六入處"(參考雜阿含352經)
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六入處(六根)觸六塵生起六識時,落入想蘊(記憶,推理,思惟),再落入我見,
不喜歡(瞋心)則產生苦受,所以怨憎會苦的集(原因)

是由於看見不喜歡的人,眼根觸色塵(眼睛接觸到怨憎的人),
生起眼識(產生眼睛的知覺作用,此時只知看到東西而已)
之後落入想蘊(調出記憶,判斷思考所看到的東西,此時還是中性的思惟)
之後落入我見(加入自我的意見-->我討厭這個人)
之後生起苦受(有討厭,排斥的感覺,這就是苦受)

八支緣起的重點在於六入處(六根)觸受六塵時,
應當保持清楚的明覺,不要在觸受的當下,生起瞋恨(或是愛慾)的染著,
就不會有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連續過程了
------------------------------------------------
十支緣起的起源在於"識"
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雜阿含360經:
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果思量.妄想一旦生起,識就會攀緣染著難捨,
於是思量.妄想成為識的基礎,識依妄想思量而執著(住),
就會感招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人生
如果不思量不妄想,識就不會攀緣染著難捨,由於識沒有攀緣在妄想.思量執著不捨,
就不會感招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如此一個純大苦所聚合的痛苦人生也就止息了..
========================================================================
原文:
世尊告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則有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
入名色故。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不思量.無妄想。無使無攀緣識住。無攀緣識住故。不入名色。
不入名色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
聲明一下,末學不認為"入於名色",就是識投生於名色
末學的看法是,因為有攀緣識住的原故(此有),
所以會感招來世的名色(故彼有)


------------------------------------
五受陰苦:
雜阿含經共有13444段的經文,單單五陰(蘊)誦就有11578經,
佔全部的百分之八六,由此可見佛陀對五陰的重視,因此常常開示五陰法門

五陰只是單純的生命體,人們不知道,認為五陰(或五陰之一)是我,是我所有的
這就將單純的五陰變成五受陰(五取蘊),所以生起憂悲惱苦,
五陰與五受陰的差異,在於有無執取,有無我見

對色蘊的執取,希望永遠健康青春,沒有病痛,如果生病老化就難以接受,生起煩惱
對受蘊的執取,貪求樂受,排斥苦受,不知感受是隨因緣而變化的
對想蘊的執取,認為我思故我在,執著一種觀念;思想,不願改變,造成定見
對行蘊的執取,執著自己的習性;嗜好;興趣,造成強烈自我的意志力
對識蘊的執取,對身體;感受;思想;行為四種的知覺的執取,
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因而生起一切苦

佛陀解決苦的方法,就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次第而修行,
從五受陰觀察苦,體驗苦的事實,面對苦如實正觀,不逃逸苦,
將五受陰的我執我見,連根拔除,回到單純的五陰,
色只是色,受只是受,想只是想,行只是行,識只是識,
這種無我執;無我見的生活,就不會有煩惱而感招後有
雜阿含第一經:
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
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

---------------------------------------------------------------------
滅聖諦:

瞭解苦滅聖諦,必須從斷除十二因緣的方法去瞭解,
以及證悟次第(四雙八士)都要釐清楚,才不會盲目修行,
如果不知道修行要斷什麼,要證什麼?都不清楚,如何有成就呢?

於一切法作無常'滅'捨觀,則苦滅(參考雜阿含283經):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若能在某些東西系結的當下,隨時生起無常觀)。
住生滅觀(生起生滅觀).無慾觀.滅觀.捨觀。
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斷無明而生明,則苦集滅:
雜阿含297經提到,能離無明而生明,則可不生後有,
如同截斷多羅樹根以後,多羅樹根永遠不會再生:

諸比丘。若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老死。老死屬誰者。老死則斷。
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
彼誰生。生屬誰。乃至誰是行。行屬誰者。行則斷。
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
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知見緣起法並不是阿羅漢
瞭解十二緣起法則,並非已斷無明,瞭解是瞭解;斷無明是斷無明,這是兩回事
雜阿含351經,清楚的說明,在洞見十二因緣的深義時,已具寂滅;涅槃;生正覺;生正見,
但並不是完成阿羅漢,因為知道和做到是不同的,
在351經中,以觀井水為譬喻,指能見到井水,但是取不到水,就喝不到井水是一樣的道理

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
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
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


修行的證果次第,四向四果
原始佛教的修行證悟階段是四向四果(四雙八士),
四向就是四種階段的志向,也就是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
要有四向的志願力量為"因",加上正思惟及現觀的助緣,
才能完成四種證悟的"果",凡是都必須有因有緣才會有結果
佛陀的教育有嚴密完整的教法,是符合因緣果法則的,
並不是無因自生或非因計因,非果計果的戒禁取見


-----------------------------------------------
道聖諦:

四聖諦的道諦就是八正道,什麼是八正道的內容,
參考雜阿含784經:

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佈施行為).有說(有佛的言教).
有齋(有齋戒)。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
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阿羅漢存在此世或他世)。
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等為正志(正思惟)。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
何等為正語。謂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
何等為正業。謂離殺.盜.淫。
何等為正命。謂如法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
何等為正方便(正精進)。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
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
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


八正道也是古仙人走過的路(雜阿含287經)
我時作是念(我當時如此地思惟)。我得古仙人道(我發現這條古仙人的道路).
古仙人逕(古仙人的路徑). 古仙人道跡(古仙人曾走過,留下的道路痕跡)。
古仙人從此跡去(古仙人從這條路走去)。 我今隨去(我現在也隨這條路走去)。
譬如有人游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
見故城邑.古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彼作是念(他當時如此地思惟)。
我今當往白王令知(我現在應該前去告知國王)。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游曠野。披荒求路。
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
大王可往居止其中(大王可遷移到那裡去住)。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
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精進).正念.正定。
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
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我在這條古仙人道路上,自知自覺)。成等正覺。
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余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
彼諸四眾聞法正向(在家或出家的人,聽到此法都會心向正法).信樂(生起正信,生起安樂)。
知法善(明白此法甚善)。梵行增廣(清淨的行為,增長廣大)。多所饒益(獲得許多益處)。
開示顯發(加以發揚光大)。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的核心,依止八正道而行就是在修戒.定.慧
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慧是體驗苦集滅道
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戒是培養道德,戒除不良言語和行為
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定學,定是精神集中培養專注

八正道可分世間善道及出世間解脫道,差別在於是否趣向體驗四聖諦,
如果修八正道的目的,不在於體驗苦集滅道,那就是修世間八正道,
有漏(有煩惱),有執取,只是轉向善趣之法

正見有那些:
(1)瞭解無常.苦.無我是正見

(2)瞭解緣起法則是正見

(3)正觀五陰.六入處是正見

(4)思惟四聖諦則生正見,參考雜阿含443經:
我本未聞法時。得正思惟此苦聖諦。正見已生。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正見已生。


正思惟有那些:
(1)正思惟就是正確的思惟,雜阿含775經:
不正思惟者。未起邪見令起。已起重生令增廣。如是邪志.邪語.
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說。

(2)正思惟是以滅苦為目的的思惟

(3)正思惟就是如理作意,用來完成正定,斷除五蓋等惡不善法

(4)思惟四聖諦就是正思惟

-------------------------------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大家可以找到很多資料,所以就略過


什麼是正念,就是念住,身受心法四念處,雜阿含622經:
雲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
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

佛陀的遺教也說:以四念處為住

三十七道品中,正念佔有五處,如四念處的正念;五根的念根;
五力中的念力;七覺支的念覺支,
由於可知正念很重要,任何修行者若是離開正念,就會生起貪瞋癡,就離開了修行

--------------------
什麼是正定?正定就是具足正念,正智的智慧,不落入貪瞋癡的生活..
以四念處而言,就是使心保持在當下的正念;正知,使心不落入五蓋,生起惡不善法

正定也是指喜心止息,身心柔軟,穩健,堪忍,清淨,靈活,無礙..
如果五蓋生起,可以清楚覺察到,但不會落入我見,念頭只是念頭
不排斥也不控制,因為具足正念正智,心不會受影響

佛陀的正定是中道的生活,有別於世間禪定,
世間禪定只能使心完成專注,或達到放空,無思無念的深定(寂止定)
既然無思無念,就無法現觀四聖諦,體驗五陰等無常.苦.無我

雜阿含754經說明,八正道之前的七正道,是用來完成正定的基業:

佛告舍利弗。謂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正定)。
為根本。為眾具(修行完成聖者的助道因緣)。
何等為七。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舍利弗。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就能得其心於專一)。
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因是-->正見.正思惟
緣是-->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頭像
five123
文章: 51
註冊時間: 2006-08-30, 08:00

文章 five123 » 2007-04-29, 02:04

果是-->正定

----------------------------------------------------------------------------
補遺:

八正道是四聖諦中的苦滅道跡聖諦,實踐此八正道,
就能達到不造作苦集(集有"原因"及"續集"的意思),
既然不造作苦集,那來苦的產生呢?

什麼是八正道的正見呢?正見就是對苦集滅道有正確的認識,
苦諦就是認識世間處處有苦
苦集就是苦的來源
滅諦就是知道世間苦是可滅除的
道諦就是八正道(滅苦之道)
具備這種觀念就是正見

為了完成正見的生活,當我們在生活中做任何抉擇,
都必須依循正見,對於每一個行動都要思惟,
考慮到這樣的身口意行為,是否與離苦有關呢?
是在製造苦因呢?還是往滅苦的目標精進呢?
有了這種正思惟,可以提醒自己往完成正見的目標前進

--------------------------------------------------------------------------------
關於中道,雜阿含301經有說明什麼是中道的正見:

尊者[跳-兆+散]陀迦旃延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世尊曾經說過正見這件事)。
云何正見。云何世尊施設正見。
佛告[跳-兆+散]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世間有二種立場)。
若有(一種執有).若無(一種執無)。
為取所觸(因為執著所接觸的外境)。取所觸故(因為執取外境的接觸)。
或依有(或認為存在的立場).或依無(或認為不存在的立場)。
若無此取者(若沒有這種執取)。
心境繫著使不取(心境維持不執取).不住(不執著).不計我(不執著我)
苦生而生(苦生起就是苦生起)。苦滅而滅(苦滅了就是苦滅了)。
於彼不疑(對於生起消滅不生疑).不惑(不迷惑)。
不由於他而自知(不必由他人指導而自知)。是名正見。
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這就是如來所建立之正見的意思)。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有這種正見呢?)。
世間集如實正知見(如實知見世間由來的人)。若世間無者不有(不會有世間不存在的觀念)。
世間滅如實正知見(如實知見世間滅的人)。若世間有者無有(不會有世間存在的觀念)。
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所謂此有故彼有(有這個所以有那個)。此起故彼起(這個生起了才有那個生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
尊者[跳-兆+散]陀迦旃延聞佛所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
世間的正見及出世間的正見,在雜阿含785經也有說明:

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世間世俗的正見)。
有漏(有煩惱).有取(有執取)。轉向善趣(人,天善趣)。
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煩惱).無取(無執取)。
正盡苦(趣向於滅盡惱苦)。轉向苦邊(到達無惱苦的涅槃)。

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就是他已經知道有佈施).
有說(有善說)。
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
向於善趣。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謂聖弟子苦苦思惟(注:正思惟世間一切是無常,無常故苦)。
集.滅.道道思惟。(同樣以集滅道為對像而思惟集諦;滅諦;道諦的道理)
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
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注:出世間的正見,就是正思惟四聖諦,而解脫諸煩惱)

以785經來看八正道,佛陀詳細將八正道分為世俗及出世間二種
二者的差別在於,是否正思惟苦集滅道四聖諦
由此可知四聖諦是出世間修行的不二法,
無論是修那種法,如果不與四聖諦相應,也只是世間法而已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7-04-29, 22:40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緣起法」(嚴格而言,法字其實多餘)被說為「緣起法則」
緣起法的「此」、「彼」指涉範圍被無限擴大
佛陀的教導從此開始淪喪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ive123
文章: 51
註冊時間: 2006-08-30, 08:00

文章 five123 » 2007-04-30, 14:12

有沒有實例來解釋你的"佛陀的教導從此開始淪喪"呢?

在緣生偈中已經提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在雜阿含53經也有: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佛陀已經把緣起的指涉範圍,無限擴大到世間諸法了
末學只是抄襲經典,再加點白話解釋而已,沒有個人的意見
嚴格而言,法字其實多餘
雜阿含298經有說明緣起法的基本定義(法說),和詳細意義(義說),
好像都有"法"這個字
原文: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
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9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7-04-30, 17:35

five123 寫:有沒有實例來解釋你的"佛陀的教導從此開始淪喪"呢?

在緣生偈中已經提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在雜阿含53經也有: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佛陀已經把緣起的指涉範圍,無限擴大到世間諸法了
末學只是抄襲經典,再加點白話解釋而已,沒有個人的意見
在經典中,「世間」也有指「五蘊」所集之身(指肉身與感官活動的變化)而言,相關經文見「赤馬天子」想到達世界的邊際經文。如果「世間」是指這種意思,那「世間」的範圍就會被收縮。為什麼「佛陀」會有這種看法?舉一個實例,譬如,我們會計劃前往某地?事後,也會照計劃真的前往該處,又回到原來的出發地,看起來有一連串活動的發生。可是,在法義上來講,不論到了那裏,發生了什麼事,也不過是一連串的「感官活動」的變化。佛陀認為人們衝動地想探索「世界」,卻沒有認識到所謂的「世界」現象,不過是「一連串感官活動的生滅變化」。當感官接觸產生,世界生起;當感官接觸一分離,世界也跟著滅去。在法義上的直接認識就是這樣,「世界」存在於「感官活動與外境的接觸」之中。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7-05-01, 18:46

1.《雜阿含296經》經文所提及的「因緣法」就是緣起(paticcasamuppada)的異譯,而「緣生法」的原文paticcasamuppanna dhamma的語態是被動式過去分詞,因而玄奘在他翻譯的論書中都把它翻譯為「緣已生法」。

2.「緣起」的巴利文paticcasamutppada由「基於」(paticca)與「生起」 (samutppada)複合而成,其中沒有「法」的意義在其中。

3.「緣起」的巴利文paticcasamutppada,Bhikkhu Bodhi英譯為dependent origination;「緣已生法」的巴利文paticcasamuppanna dhamma, Bhikkhu Bodhi英譯為dependently arisen phenomena。

4.部派論書對「緣起(法)」及「緣已生法」有多種解釋,但沒有一種解釋是把緣起法說成為緣起法則。現代某大師曾經在他的大作中,把二者解釋為理則與事象關係,也就是理事關係,但這種解釋是不通的。

5. 「緣起(法)」的「此有故彼有」中的此彼,是指緣起的前後支,例如無明是此,則行是彼。

6.緣起被視為世俗的因果律是佛陀發現的緣起之下墮與淪喪。_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ive123
文章: 51
註冊時間: 2006-08-30, 08:00

文章 five123 » 2007-05-01, 21:57

雜阿含296經》經文所提及的「因緣法」就是緣起(paticcasamuppada)的異譯,而「緣生法」的原文paticcasamuppanna dhamma的語態是被動式過去分詞,因而玄奘在他翻譯的論書中都把它翻譯為「緣已生法」。
雜阿含296經提到: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你的方式是解說成:此"緣已生法"常住,"緣已生法"住法界

那"緣已生法"不是名詞嗎?
另外解釋成"緣已經生起的此彼"?
這樣末學也難以理解是什麼意思

末學是想:能夠不滅而常住法界的緣起,以現在的語言解釋,就如同是宇宙的自然定律一樣,
而定律與法則的意思差不多,因此用"法則"這個名詞

如果白話解釋成"緣已經生起"的話,這樣296經就成了:
"緣已經生起"常住,"緣已經生起"住法界
這樣要如何解釋比較清楚呢?請指教一下
緣起被視為世俗的因果律是佛陀發現的緣起之下墮與淪喪。
末學認同緣起不是世俗的因果律
末學是比較認同有因有緣的"因緣果報",
有原因,有助緣,有感招果報,末學接觸很多這種因緣果報,所以是比較相信的
當然你覺得不可以套用也行的,末學尚未自證,不排斥每一種觀點

有個問題:佛陀在說明緣起的時候,有時說五支緣起,有時說八支緣起,有時說十支緣起
因為不同的聽眾聽到不同的緣起,如果有人堅持相信只有五支,
有人堅持相信只有八支,有人堅持相信只有十支,有人堅持相信只有十二支
這四種聽眾,那一種才是正確的呢?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7-05-01, 22:27

看來你仍分不清楚「緣起」與「緣已生法」的區分,請你仔細讀讀《雜296經》。同時仔細思維菩提比丘對這兩個名詞的英譯。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7-05-02, 12:08

upasaka 寫:2.「緣起」的巴利文paticcasamutppada由「基於」(paticca)與「生起」 (samutppada)複合而成,其中沒有「法」的意義在其中。
...
4.部派論書對「緣起(法)」及「緣已生法」有多種解釋,但沒有一種解釋是把緣起法說成為緣起法則。現代某大師曾經在他的大作中,把二者解釋為理則與事象關係,也就是理事關係,但這種解釋是不通的。
...
6.緣起被視為世俗的因果律是佛陀發現的緣起之下墮與淪喪。_
若修學者不以出世間思惟解讀佛法,就算在字義上把「緣起」或「緣起法則」劃分開來也一樣是落入世間思惟、世間法,對究竟離苦滅苦也無有多大幫助。「緣起」講的是「生命的緣起」,或理解為「生命緣起緣滅運行的法則法理」也可以。從生命本身的運行法則來觀察探討生命本身存在的事實真相,並由這事實真相的體悟實踐以達成解脫,這便是佛法所傳達的無上甚深微妙法。

緣起法大致可分為因緣法和緣生法兩部份來解說,因緣法是緣起的法則;緣生法則是參與緣起的各部份,就好比交通:安全規則是維持交通流暢的法則,車輛則是實際進行交通運行的個別單位。同理:因緣法是維持生命活動秩序的法則,緣生法則是實際進行生命活動運作的個別單位。雖然因緣法與緣生法內容一樣是無明乃至老病死,但它們解說的重點不同。

誠如經文所提到:「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因緣法此有故彼有的相互關係已涉及集聖諦的內容,便不在〈苦聖諦〉這一章討論,留待〈苦集聖諦〉的章節再加以解說。在此先探討緣生法。

之所以稱作「緣生」,便是著重在其待緣而生的特性,只要是必須借助因緣條件的相互作用才能存在的事物,就沒有實質內容,就只能視為一種現象、一種假借條件而暫時存在的因緣所生之法。中觀大乘也談因緣所生法,認為由因緣合和所產生的事物都稱為緣生法,並以之為整個中觀思想的基礎學說。但中觀大乘的緣生法範圍相當廣泛,大約整個宇宙萬物都是緣生法。

比較起來,佛陀所談的緣生法倒是相當扼要,它們只包括了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十二種狀態。縱使彗星撞上地球,對慧星和地球本身而言都無所謂好壞、悲喜、苦樂之別,會受到震驚、引發恐懼悲痛、造成苦難與死傷的,是具備了生命現象的眾生,是以正法所談論的緣生法,僅限定於每一個眾生本身的生命流程,正法只解決生命自身的問題,不去處理「宇宙最初形成緣由」這類疑惑。如果每個眾生都能完善地解決自己生命中的一切煩惱,那麼整個宇宙萬法都不再造成任何困擾。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