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在根本禪二三禪中可以進行禪思法義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unlightmercy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07-02-10, 08:00

請教在根本禪二三禪中可以進行禪思法義嗎?

文章 sunlightmercy » 2007-02-10, 10:39

諸位原始佛教的法友們:
大家好! :D
  末學有個問題苦擾的許多日,心想此問題來請益原始
佛教的法友們可能會很合適!所以末學就來本版請益大家:
  
  是這樣的!末學主要是在於思索有關根本禪四禪定!
個人亦曾看過阿含世尊曾開示說:〔初禪以聲為刺〕以及
對初二三乃至四禪有些基本的認識,但不完整深入完整!
因此虛心來本站請益諸位原始佛教的法友們!

 1:請益在阿含中根本禪的三禪定中能心動念?尤其能
否思惟佛法法義,或者思惟正逆十二因緣觀?能否觀想念
佛,方法正如<<增一阿含經 十念品第二>>世尊祂老人家
所開示的方法念佛方法!
末學本身不成熟管見以為,〔似乎〕進入根本禪三禪的禪
定無法思惟佛法法義 也無法進行思惟正逆十二因緣觀 也
無法觀想佛像方式念佛!然末學坦言實在不大懂,因此來本
版請益諸位阿含法友此第一個問題!真的盼請諸位阿含先進
大德法友們能慈悲不吝解末學此第一個問題之惑!

 2:
2.1:
請益根本禪中第四禪的時候是否很合適修觀?因此在修到根
本禪第四禪定時候,在第四禪修學禪定隨修隨成?比方修天眼
宿命神足通等此些類神通隨修隨得?
2.2:承上文2.1:
如果上面2.1是可行的話,那不就在第四禪禪定亦很合適進
行禪觀修學?比方上面問題1的思惟佛法法義,或者思惟正
逆十二因緣觀,以及觀想念佛,方法正如<<增一阿含經 十念
品第二>>世尊祂老人家所開示的方法念佛方法!這些在第四禪
禪定境界皆可進行囉? :?:
  3:末學最後請益:
  在本站有阿羅漢 阿迦曼 尊者的傳記,末學受益很大
!而末學請益:
  傳記中,大師如果要對諸天大眾開示,是否一般在初禪
或者是二禪的境界才能對諸天開示?有否可能在三禪乃至
四禪對諸天眾開示?還是要看前來聽法天眾的境界?有些高
級天眾是能夠在三禪乃至四禪聆聽尊者的開示?
:?:
  上面諸問題末學誠心盼請諸位先進大德法友們能夠不吝
指點賜告末學,可許則許,萬分感恩!

末學 日光慈 合什 

頭像
flyintothespace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3, 08:00

文章 flyintothespace » 2007-02-10, 16:29

本文已被版主Dogbert刪除。

說明:內容與主題無關。

頭像
sunlightmercy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07-02-10, 08:00

文章 sunlightmercy » 2007-02-10, 20:37

末學還是盼請童子似法友您是否方便針對末學的問題直接
指點末學好嗎?感恩您! :D

頭像
flyintothespace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3, 08:00

Re: 請教在根本禪二三禪中可以進行禪思法義嗎?

文章 flyintothespace » 2007-02-10, 22:27

sunlightmercy 寫:...
 1:請益在阿含中根本禪的三禪定中能心動念?尤其能
否思惟佛法法義,或者思惟正逆十二因緣觀?能否觀想念
佛,方法正如<<增一阿含經 十念品第二>>世尊祂老人家
所開示的方法念佛方法!
末學本身不成熟管見以為,〔似乎〕進入根本禪三禪的禪
定無法思惟佛法法義 也無法進行思惟正逆十二因緣觀 也
無法觀想佛像方式念佛!然末學坦言實在不大懂,因此來本
版請益諸位阿含法友此第一個問題!真的盼請諸位阿含先進
大德法友們能慈悲不吝解末學此第一個問題之惑!
.... 
先針對法友的第一個問題引經如下 :
(1)
...「梵志!當知諸有沙門、婆羅門日夜之中不解道法,我今說彼人極為愚惑。然我,梵志!日夜之中解於道法,加有勇猛之心,亦不虛妄,意不錯亂,恒若一心,無貪欲想,有覺、有觀,念持喜、樂,遊於初禪;是謂,梵志!是我初心於現法中而自娛樂。若除有覺、有觀,內有歡喜,兼有一心,無覺無觀,定念喜,遊於二禪;是謂,梵志!第二之心於現法中而得歡樂。]我自觀知內無念欲覺身快樂,諸賢聖所希望,護念歡樂,遊於三禪[/size];是謂,梵志!第三之心。若復苦樂已除,無復憂喜,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是謂,梵志!第四增上之心,而自覺知遊於心意。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沙門果,自致涅槃。

「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

「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增壹阿含經十念品第二>

頭像
flyintothespace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3, 08:00

Re: 請教在根本禪二三禪中可以進行禪思法義嗎?

文章 flyintothespace » 2007-02-10, 22:37

sunlightmercy 寫: 2:
2.1:
請益根本禪中第四禪的時候是否很合適修觀?因此在修到根
本禪第四禪定時候,在第四禪修學禪定隨修隨成?比方修天眼
宿命神足通等此些類神通隨修隨得?
2.2:承上文2.1:
如果上面2.1是可行的話,那不就在第四禪禪定亦很合適進
行禪觀修學?比方上面問題1的思惟佛法法義,或者思惟正
逆十二因緣觀,以及觀想念佛,方法正如<<增一阿含經 十念
品第二>>世尊祂老人家所開示的方法念佛方法!這些在第四禪
禪定境界皆可進行囉? :?: ...   
復針對法友的第二個問題引經如下 :
(1)
...「梵志!當知諸有沙門、婆羅門日夜之中不解道法,我今說彼人極為愚惑。然我,梵志!日夜之中解於道法,加有勇猛之心,亦不虛妄,意不錯亂,恒若一心,無貪欲想,有覺、有觀,念持喜、樂,遊於初禪;是謂,梵志!是我初心於現法中而自娛樂。若除有覺、有觀,內有歡喜,兼有一心,無覺、無觀,定念喜,遊於二禪;是謂,梵志!第二之心於現法中而得歡樂。]我自觀知內無念欲覺身快樂,諸賢聖所希望,護念歡樂,遊於三禪;是謂,梵志!第三之心。若復苦樂已除,無復憂喜,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是謂,梵志!第四增上之心,而自覺知遊於心意。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法,便神通,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

「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

「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增壹阿含經十念品第二>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7-02-10, 22:44

從經典的說法看來,修止與修觀是不會同時進行的,入定後一定要出定才有辦法修觀。

個人以為,修止好比是磨刀,磨刀時只需要專心做一件事(心一淨性),其他完全不管。
修觀好比是切菜,要切菜首先就得停止磨刀,然後開始切各種不同的菜(身、受、心、法)。

頭像
flyintothespace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3, 08:00

Re: 請教在根本禪二三禪中可以進行禪思法義嗎?

文章 flyintothespace » 2007-02-10, 22:57

sunlightmercy 寫:  3:末學最後請益:
  在本站有阿羅漢 阿迦曼 尊者的傳記,末學受益很大
!而末學請益:
  傳記中,大師如果要對諸天大眾開示,是否一般在初禪
或者是二禪的境界才能對諸天開示?有否可能在三禪乃至
四禪對諸天眾開示?還是要看前來聽法天眾的境界?有些高
級天眾是能夠在三禪乃至四禪聆聽尊者的開示? 
再針對法友的第三個問題, 我也只能貢獻如下 :
(1) 阿羅漢 阿迦曼 尊者的傳記....我沒看過, 暫不予置評。
(2) 四禪天人有四禪天人的溝通方式。
(3) 無, 有, 定, 尋, 伺....等字義有各種不同的意境, 解經時若只用一種標準字義, 肯定會兜不起來, 沒走過的人, 任誰講解...似懂非懂是正常的; 走過的人, 怎麼看佛經...都不會有矛盾。 ....正確的方向與直路定才是重要的原則。

頭像
sunlightmercy
文章: 3
註冊時間: 2007-02-10, 08:00

文章 sunlightmercy » 2007-02-11, 15:39

末學很感恩童子似先進法友的指點,末學所請益的問題是希
望能夠幫助自己對於世尊所開示的經典法教的理解能夠更有
所幫助!再次感恩童子似先進法友的慈悲指點感恩!同時末
學亦期盼諸位大德先進法友們能夠根據相關經論的內容指點
賜告末學!當然如果能提供些尊者大師法師的相關開示當然
更好更棒!末學先在此感恩諸位大德先進法友們!感恩!

末學 日光慈 合什

頭像
metta
文章: 24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etta » 2007-02-13, 00:46

你的問題要直接從經中找答案比較困難,經中對定的關鍵描述就是心一境性,如果正確理解了心一境性,你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經中沒有對心一境性的進一步描述。 只是在《靜靜道論》英文版的註釋中可以找到直接解釋: (III,2,n2)
『Cittass'ekaggataa』is rendered here as 'unification of mind' in the sense of agreement or harmony (cf. amagga) of consciousness and its concomitants in focussing on a single object (see A.i,70). It is sometimes rendered 'onepointedness' in that sense, or in the sense of the focussing of searchinglingt. ...
『心一境性』被譯作『一心』,是說心和心所協調或和諧地聚焦在單一的目標上。 有時被譯作「單一指向」,是說向探照燈那樣聚焦。 ...

從《清靜道論》講解入定的過程,我們也可以看出入安止定的時候心只有一個單一的目標或者說所緣境,在有似相生起的修定方法中,這個目標或所緣境就是似相。

認為定中可以思考的錯誤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初禪五個要素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的前一個或者兩個要素的誤解。 尋在英文中有時譯作 「thought」,而伺有時譯作「pondering」,從字面上意思看就是思考,但是這兩個詞是專有名詞,所以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思看。 另一方面是出自錯誤的經驗。 一些人沒有達到初禪或者更高的定,他們就以為自己到了,根據他們的經驗就會得出定中可以思維法義 的結論。 智光法師的《定慧之路》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我最早在網上和他們的辯論在這裡還可以看到一些:http://sh.netsh.com/bbs/13290/messages/278.html (簡體)

頭像
wolfgang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6-11-10, 08:00

文章 wolfgang » 2007-02-15, 06:06

metta 寫:『Cittass'ekaggataa』is rendered here as 'unification of mind' in the sense of agreement or harmony (cf. amagga) of consciousness and its concomitants in focussing on a single object (see A.i,70). It is sometimes rendered 'onepointedness' in that sense, or in the sense of the focussing of searchinglingt. ...
『心一境性』被譯作『一心』,是說心和心所協調或和諧地聚焦在單一的目標上。 有時被譯作「單一指向」,是說向探照燈那樣聚焦。
心一境性,從中文看很難懂。
從英文比較好理解。

1. 精神集中。
六根必須全關閉,才能有100%的精神集中。
 六根如未關閉,精神會分散在(六處),
無法達到 unification of mind 的要求。

2. 然後朝單一定點全神貫注。(focussing on a single object)

通常這個(單一定點)都是設定在 兩眼之間 的 前方。
經由朝(單一定點)全神貫注後,兩眼間會開始有(明點)形成。
此後開始,就變成朝(光點)全神貫注。focussing on the light

致於此(明點)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據說,祂代表我們的光明自性。
當(明點)蘊釀 "成形" 後,我們就能(見性) - 即,
見到自己的 "真面目"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