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0 頁)

何謂善欲?惡欲?初果滅了哪些惡欲?(1)

發表於 : 2006-12-19, 20:20
Mahanama
如題。 :lol:

發表於 : 2006-12-19, 20:34
Mahanama
我在此作一點簡單的提示:
『欲』是佛法中的專有名詞,論者必須用佛教的定義,而不可以用漢文的說文解字方式去解讀它。在將『欲』解釋清楚後,再解釋『善欲』和『惡欲』,而且要舉例說明。 :lol:

發表於 : 2006-12-19, 22:53
sanfayin
kilesa ---defilement 結
lobha---greed 貪慾
rāga ---lust 色慾
tanha --貪愛

在rāga ---lust 色慾裡有正淫和邪淫
正淫-為人道的情慾,慾界天的情慾
邪淫-為三惡道的情慾

法友你所指的慾是那個?

發表於 : 2006-12-19, 22:58
Mahanama
這個問題不容輕忽,剛才有人說阿羅漢斷的是淫欲。在家人不認真學習正法律,不培育正見,只知道用『四不壞淨』把自己撐得飽飽的,一開口就胡謅,誤人誤己,對得起佛陀嗎?

發表於 : 2006-12-19, 23:05
Mahanama
sanfayin 寫:kilesa ---defilement 結
lobha---greed 貪慾
rāga ---lust 色慾
tanha --貪愛

在rāga ---lust 色慾裡有正淫和邪淫
正淫-為人道的情慾,慾界天的情慾
邪淫-為三惡道的情慾

法友你所指的慾是那個?
呵呵!我當然不能告訴你,不然就沒意思了。

發表於 : 2006-12-19, 23:28
sanfayin
本文已被版主Dogbert刪除。

說明:請法友針對主題發言,主題已經很明確,不是什麼文字遊戲,法友若是沒有答案,那就先看看就好。

發表於 : 2006-12-20, 00:43
seasky
生活是無止境的追逐,所有的努力只為滿足欲貪。在眾生為了滿足目前五受陰的渴求而努力經營下個五受陰的活動中,新五受陰必然要取代原來的五受陰,使得原本的五受陰、原本的我不可避免地失落、死滅,而新五受陰也必將驅向死滅。於是一次次生、一次次死,這就稱為增諸數、就稱為輪迴。欲望似乎種類繁多,但事實上只有追逐五受陰一種。

竭盡所能地追逐五受陰成為眾生終生永世的沉重枷鎖。無限形態、無盡期限、無度索討的欲貪令眾生疲於奔命。熱愛五受陰的眾生任勞任怨地滿足它們,並為這些奉獻感到驕傲、欣慰。這裏,佛陀稱欲貪為使,是加重強調欲貪驅使眾生隨之起舞的作用,在欲貪的驅役下眾生毫不自覺地朝著生死輪迴勇往邁進。

善欲:不滿足於欲貪,不與欲貪相應的欲。例如離欲、欲如意足、欲向解脫 ...
惡欲:滿足於欲貪,與欲貪相應的欲。例如不離欲、事業欲、結婚生子欲 ...
初果滅了哪些惡欲:可從四不壞淨之一的聖戒成就去觀察,基本上是滅除了五戒提及 "害他害己" 的惡欲,成就了 "不害" 的善欲。

發表於 : 2006-12-20, 06:26
fs92004
seasky 寫:惡欲:滿足於欲貪,與欲貪相應的欲。例如不離欲、事業欲、結婚生子欲 ...
事業欲、結婚生子欲. 這是惡欲?
那麼在家人都出去乞食囉~ 8O
看到欲望的過失,心不染著.雖行世法無過惡.
"染著"才是問題.

發表於 : 2006-12-20, 08:23
shanguan
佛陀也有衣食住行的善欲,欲是一种动机,其善恶就看它引发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發表於 : 2006-12-20, 10:02
Honesty
Mahanama 寫:我在此作一點簡單的提示:
『欲』是佛法中的專有名詞,論者必須用佛教的定義,而不可以用漢文的說文解字方式去解讀它。在將『欲』解釋清楚後,再解釋『善欲』和『惡欲』,而且要舉例說明。 :lol:
欲的定義雜阿含聖典內就有明確解釋,末學不多說,末學提供一些看法給大家參考。

欲貪是從心升起,然後以行為表現作用在這世界,所以平常人們看到的好像有『善的欲求行為表現』和『惡的欲求行為表現』的不同,但是抓住這樣的看法是很粗淺很表面的,也有概念上的失真混淆(善惡的概念與欲的概念混淆),是非如實見法的,所以學人一定要探求五欲的定義,並且自己觀察自己的五欲的起滅與作用的過程,加上內正思維,才會漸漸清楚什麼是欲,欲味,欲患,欲出遠離,如果只是在『善欲行』和『惡欲行』等概念混淆的世俗見解上去討論,甚至舉很多恩怨情仇的例子來分析,這樣下去是沒完沒了的,廣泛而無意義,容易迷惑的也討論不出所以然來,正法義並不複雜,只是簡單卻又深邃而已。

再提醒一個大家都知道,卻在實修時常常犯的過失,正知正見『欲』的味患離,並不是要去限制五欲,行苦行,也不是要放縱於五欲,行放逸,這就是離於兩邊,行於中道的意思,這道理很多學人都已知道,但是在落實的時候,卻很困難,常常不自覺的偏向一邊,因為邪見或盲信迷信而固執於某一邊。或者在兩邊搖擺跳動,心的搖擺就是疑與悼舉的現象不是嗎?其落於兩邊的原因就是正知見尚未穩固釐清的關係,法友要知道知識知見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