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2)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21, 11:45

四界差別觀正是經典記載的身念處的方法之一。這和那些沒有經典依據的修法怎能同日而語?

四界分別觀,本身就是修止的方法之一,其所得的最高定不過是近行定,也是干觀行者常用的方法,干觀行者的最終解脫就是慧解脫。

如此,又怎麽可能要先有禪定才能辦得到?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8-21, 11:54

什么叫干觀行者? 干觀行者也修近行定? 开什么玩笑?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21, 12:03

你不懂就不要亂說了。

學南傳佛法的都知道什麽是干觀行者。干觀行者,又叫做純觀行者,也就是不通過修安止定來修觀的人。

《清淨道論》:

(2)(四界的差別法)其次那純毗缽舍那(觀)的行者或奢摩他的行者,即以在四界差別的解釋中所說的諸界的把握門中的任何一門而簡略或詳細的把握四界。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21, 12:08

大念處經:

E.思惟四大

(13)又,比丘們!比丘仔細思考這身體,不論置身何處或何種姿勢,依身體組成要素的特性,他這麽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風大。」

(14a)比丘們!這就像技術熟練的屠夫,或屠夫的學徒,殺了一條牛並將它分解成塊後,他們坐在十字路口。比丘們!相同地,比丘仔細思考這身體,不論置身何處或何種姿勢,依身體的組成要素,他這麽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風大。」

(14b)於是他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同時同時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因此,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

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衹有了知和衹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們!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體觀察身體。


干觀行者修行成就慧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初禪以上的定力,但有近行定的定力。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8-21, 12:15

shanguan 寫:干觀行者,又叫做純觀行者,也就是不通過修安止定來修觀的人。
shanguan 寫:四界分別觀,本身就是修止的方法之一,其所得的最高定不過是近行定,也是干觀行者常用的方法,干觀行者的最終解脫就是慧解脫。
既然純觀行者是不通過修安止定來修觀的人,那怎么“其所得的最高定不過是近行定”。

这不是矛盾吗?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21, 12:25

有什麽矛盾?

修觀也能得定,不過是非安止定的近行定而已。

清淨道論:

(1)(近行、安止)由六隨念處與死念、止息隨念、食厭想及四界差別等所得的心一境性,以及於安止定前分的一境性為「近行定」。據「初禪的遍作(準備),依無間緣為初禪的緣」等的語句,而知遍作的無間以後的一境性為「安止定」。

這些都是常識,你如果這個都不知道,那麽和你也沒有什麽好討論的。

就你這樣的水平,也好意思誹謗我沒有修過四念處?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8-21, 12:43

问题是修行六隨念處與死念、止息隨念、食厭想及四界差別的人能叫纯(干)观行者吗?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8-21, 12:48

shanguan 寫:干觀行者修行成就慧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初禪以上的定力,但有近行定的定力。
你拿出干觀行者有近行定的定力的证据来。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8-21, 13:16

   我将不再与你辩论,因为你认为你是在修四念住,其实你是在修禅定(你每天晚上11点左右入定,次日5点左右出定),你把修禅定当作修四念住.正是由于你的这个错误观念,所以你极力的否定Goenka尊者、哈马西尊者等这些真正修四念住的大师。

  你把修禅定而得到的一种境界--心一境性(其实这也是一种苦,)当作你成就初向的一个指标,所以你到处宣扬你是“初向圣人”。其实真正有成就者,是什么也不会说的。

  你的这个修法和缅甸的帕奥禅师如出一辙。而缅甸帕奥禅师的作品至今没有缅甸宗教部长老们的认可。

  我对这方面没有研究,你可以向你的好友dhiti询问,他是对此有所研究。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21, 13:17

修行六隨念處與死念、止息隨念、食厭想及四界差別的人能叫純(幹)觀行者當然可以叫乾觀行者。

清淨道論:

於彼四界數數念慮作意者,依前述的同樣方法而得生起近行定,因為這(近行定)是由於四界差別的智力而生起,故稱為四界差別。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