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果聖者能否體驗涅磐?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aggavara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13-03-29, 08:00

文章 aggavara » 2013-04-22, 09:17

wong2013 寫:只要你仍然活著,只要你擁有高度專注的心去老老實實地進行禪修,就會因為升起果心而有機會去除煩惱的根本,就會有可能在今生體驗或證得涅槃,而在家居士能夠不欺騙自己,明白解脫的目標是要有嚴格的實修才可消滅三毒,那麼到最後也是同樣有機會能夠證得涅槃。

初果聖者必能體驗涅磐的原因,就是在證得初果至四果階段的過程中,都會擁有由淺入深的涅槃體驗,但這個究竟只是有餘涅槃,只佔有究竟涅槃的成份,所以還不是完全究竟的涅槃,而行者只能夠暫時視無餘涅槃為目標,亦由於軀體仍然存在,還是要有行住坐臥、餓老病死之過程,所以只有繼續進行嚴格的禪修才能取得四果。

人要知道蘋果的味道,必然要透過不同的嘗試才會得到經驗,用鼻子去聞有它的味道,用口去咬食表皮有它的味道,咀嚼果肉有它的味道,有酸的味道、也有甜的味道,而蘋果的味道在世上也只有它獨一無二的味道,人們只有端賴親自去嘗試它的味道,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去檢查佛陀的教導,才能擁有對蘋果的味道有真正意義的了解,才能有機會擁有對涅槃有真正意義的答案。

今天,我們執著於只用凡夫俗子的思維與邏輯,去判斷超越自己智力層面的涅槃的實際情況,那麼這只會是一種毫無利益可言的結論,我能告訴你在涅磐前一刻全身充滿無數微細粒子在全身撞擊,並不斷生生滅滅而認証三法印,你會明白嗎?我能告訴你蘋果果肉的味道是甜中帶酸、酸中帶苦,你能明白嗎?我能告訴你在涅磐一刻全身進入懸浮且五門俱有萬仗光芒的境界,你會明白嗎?我能告訴你蘋果表皮的味道並不是由我們的自我來决定,你能明白嗎?我能告訴你涅磐一刻和出定後的五蘊處於毫無無常的運作,你會明白嗎?

至此,我相信你永遠不能夠明白凡事都必需要有智慧和實相的內容,因為你只在乎經典上涅磐的果位和跡象,不在乎必要親身驗證無生滅變化的常住之法。所以,你只會擁有理智層面的答案,只會擁有一個完全沒有嘗試過蘋果味道的味道,謹此而已。
閱讀經典與實修同樣重要
八聖道中
除了 正念 正精進 正定 屬於實修以外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思維 正見同樣是解脫的必要條件

而“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思維 正見”這些必要條件是需要大量閱讀經典而產生的

經典的作用就好像是聆聽佛陀親自教導(因為現在佛陀已不在世)

你這樣只宣揚實修而忽視經典的做法 就好比佛陀在世的時候 你讓別人只禪修 而不聽佛陀講課一樣容易給別人帶來誤導

因為經典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地圖的作用

我們需要按照經典(佛陀的指導)來指導實際的禪修


只閱讀經典而不實修不行 只實修而不閱讀經典同樣不行
這兩樣是需要平衡的

頭像
lueo
文章: 38
註冊時間: 2005-08-27, 08:00
聯繫:

文章 lueo » 2013-04-22, 12:00

是的。wong2013法友寫得很好,不過不需要否定教理的作用,證悟得到的直覺教導不能否定教理的指導。相反的,我們今日能得到證悟的知識(Pativedha,洞見)都是立基於教理(Pariyatti,理論)與修行(Patipatti,實修)的指導。這也是內觀教導的基礎。

咬下蘋果的滋味是人類都可以體驗到,但是法和蘋果不一樣,不是常識,正確用文字描述法味是經過佛、法、僧的共同努力才保存到今日的,雖然已經有教條化的傾向,但描述的都是人類能體驗的經驗,並非空口亂說。

wong2013法友描述的現象,也是無數證果者所體驗到的,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對應回教理中的文字。例如宣隆大師證悟四果時,就無法正確以教理的次序說明自己的體驗。他花了四、五年和其它大師討論才掌握了教理的知識。

現在我們來看宣隆大師反過來以自己的語言說明證悟的階段,與wong2013法友的體驗是不是很像?事實上,許多禪修者的報告都有驚人的相似性,不需要讀過《清淨道論》,仍然能體驗到十六階智。
將有光輝在體內生起,讓你看到自己身體的翻版,全身會在你面前展現,你會看到內臟的活動,時而有生肉分開、瘀腫、水泡爆發,時而有珠狀物體流出或像雨點般灑下來。

…到時,你的集中力(定力)會變得堅強,由於熟悉身體感覺的生滅現象,「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nana)」將會生起,感覺不再是一種想法(4)之知(概念上的知識),而是一種內觀智慧之知(非概念性的如實知識)。到此階段,你將看到毛孔有細小的火花噴出,像打火機擦出的火花一樣,你將可以「分別智(discriminate knowledge)」親身體驗到心、心所與色(肉體)等法的生滅真相。

…當禪修者能對感覺由概念上的知識轉為如實的知識(7)時,他會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光輝從身上散發出來,極之清純,且伴隨著深度的滿足與安寧。不要貪戀此經驗,若迷執此奇妙經驗,那表示你已陷入那「十種內觀智(8)的危害(9)」之中了。

…包括「遍作或預作(Parikamma)」,「近行(Upacara)」和「隨順(Anuloma)」等三個剎那心的「行舍智」把隱蔽的煩惱消除。隨即「(更改)種姓(Gotrabhu)」剎那心指向涅槃,那時,禪修者一定要依「(更改)種姓」剎那心的訊息令自己傾向涅槃;就在那刻,道智(Magga-nana)即會生起,把所有潛伏的煩惱消滅。此消滅就是消滅上述的那兩位國王,即是有見(Sassata Ditthi)與無見(Uccheda Ditthi)。至於喻為父母的渴愛(Tanha)與我慢(Mana),由於他們與每個人的生命有著如此深厚和密切的關聯,必須被殺四次始得。做與不做,悉隨尊便。
在此,wong2013法友的經驗中也是能以十六階智描述的:

1. 涅磐前一刻全身充滿無數微細粒子在全身撞擊(生滅隨觀智)
2. 並不斷生生滅滅而認証三法印(遍知智)
3. 你在涅磐一刻全身進入懸浮且五門俱有萬仗光芒的境界(觀染)
4. 涅磐一刻和出定後的五蘊處於毫無無常的運作(省察智)

最後這個省察智需要仔細觀察,只發生一次的話(初果),省察起來是很難準確描述的。

涅槃-即五蘊息滅只有二個剎那,見證第三聖諦苦滅,出定後見到的是第二聖諦苦集的現象,五蘊重新聚集,只是較以往清淨,並非「毫無無常的運作」。

只要有五蘊在運作,就仍有苦,「五取蘊就是苦」(《大念住經》),煩惱未盡。只有取證四果,才能見證「五蘊息滅」,「貪瞋痴滅盡無餘」,否則出定後仍有五蘊,最高是三果(見《大念住經》)。

建議儘快體驗第二、第三次,就能自行確認經典是否無誤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發光現象,這個光非常的明亮,遍滿所有感官,以致於會讓禪修者認為自己已經得道,但那只是觀染。這個光必須超越,去看清光也是生滅無常的。證道前也許光會很強,但是證道時是沒有光的,有光即是色法,涅槃時名色止息:
(法遍安大師)在那涅槃之中,有日、月或其他的發光物體嗎?
〔宣隆大師〕 沒有,大師。
要確認證道,只能自己重覆、再三確認,並且以各種後設的方式省察,例如「四不壞淨」「三結盡」「四聖諦」。別人無法代為檢驗。

還有一位已逝大師的著作也很值得參考,他也是以自己的體驗對映回經典的,是德國籍比丘尼Ayya Khema的著作《何來有我》,第十三章,詳細描述了初到四果如何發生,發生時的感覺,如何省察,自己確認證果。推薦各位閱讀。

http://www.online-dhamma.net/dhammarain ... _Khema.pdf
aggavara 寫:
wong2013 寫:只要你仍然活著,只要你擁有高度專注的心去老老實實地進行禪修,就會因為升起果心而有機會去除煩惱的根本,就會有可能在今生體驗或證得涅槃,而在家居士能夠不欺騙自己,明白解脫的目標是要有嚴格的實修才可消滅三毒,那麼到最後也是同樣有機會能夠證得涅槃。

初果聖者必能體驗涅磐的原因,就是在證得初果至四果階段的過程中,都會擁有由淺入深的涅槃體驗,但這個究竟只是有餘涅槃,只佔有究竟涅槃的成份,所以還不是完全究竟的涅槃,而行者只能夠暫時視無餘涅槃為目標,亦由於軀體仍然存在,還是要有行住坐臥、餓老病死之過程,所以只有繼續進行嚴格的禪修才能取得四果。

人要知道蘋果的味道,必然要透過不同的嘗試才會得到經驗,用鼻子去聞有它的味道,用口去咬食表皮有它的味道,咀嚼果肉有它的味道,有酸的味道、也有甜的味道,而蘋果的味道在世上也只有它獨一無二的味道,人們只有端賴親自去嘗試它的味道,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去檢查佛陀的教導,才能擁有對蘋果的味道有真正意義的了解,才能有機會擁有對涅槃有真正意義的答案。

今天,我們執著於只用凡夫俗子的思維與邏輯,去判斷超越自己智力層面的涅槃的實際情況,那麼這只會是一種毫無利益可言的結論,我能告訴你在涅磐前一刻全身充滿無數微細粒子在全身撞擊,並不斷生生滅滅而認証三法印,你會明白嗎?我能告訴你蘋果果肉的味道是甜中帶酸、酸中帶苦,你能明白嗎?我能告訴你在涅磐一刻全身進入懸浮且五門俱有萬仗光芒的境界,你會明白嗎?我能告訴你蘋果表皮的味道並不是由我們的自我來决定,你能明白嗎?我能告訴你涅磐一刻和出定後的五蘊處於毫無無常的運作,你會明白嗎?

至此,我相信你永遠不能夠明白凡事都必需要有智慧和實相的內容,因為你只在乎經典上涅磐的果位和跡象,不在乎必要親身驗證無生滅變化的常住之法。所以,你只會擁有理智層面的答案,只會擁有一個完全沒有嘗試過蘋果味道的味道,謹此而已。
閱讀經典與實修同樣重要
八聖道中
除了 正念 正精進 正定 屬於實修以外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思維 正見同樣是解脫的必要條件

而“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思維 正見”這些必要條件是需要大量閱讀經典而產生的

經典的作用就好像是聆聽佛陀親自教導(因為現在佛陀已不在世)

你這樣只宣揚實修而忽視經典的做法 就好比佛陀在世的時候 你讓別人只禪修 而不聽佛陀講課一樣容易給別人帶來誤導

因為經典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地圖的作用

我們需要按照經典(佛陀的指導)來指導實際的禪修


只閱讀經典而不實修不行 只實修而不閱讀經典同樣不行
這兩樣是需要平衡的

頭像
aller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13-03-05, 08:00

文章 aller » 2013-04-22, 15:50

哇!像在看布袋戲一樣,金光萬道,瑞氣千條!氣勢驚人!


離我甚遠!

還是一句話:─→─→能不能告訴我:「 ...... 您們是以『什麼』做為所謂的五蘊中的『行蘊』呢?以及什麼是『滅盡』?怎麼『滅盡』?.....」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4-23, 03:56

謝謝耐心分享,賢友可以再次閱讀末學之前的帖文,基礎上我們的看法是共通的,是中道的,可能在閱讀和了解的邏輯或方式上存在主次的差異。理論會讓我們明白我們所實修的是否就是佛陀所教導的正確方法,末學是修習佛陀教導的行者,怎可能反對或貶損佛陀的教理呢?強調關注實修的原因在於是否能夠駕馭聲聞証果目標時的我執,這是行者的通病,遺憾的是大多數行者在閱覽經典中的文字真理後,連其中微言大義的意思也沒有實踐就以明白的思維來接受,這類過度沉醉於義理而疏忽實踐真理的知見就會成為解脫上的阻礙。

正如佛陀曾向一位將會在幾分鐘內過世的隱世修行者所作出觀照實相的精要開示,沒有實修的人必然不可能了解當中的微言大義,更遑論憶念覺悟者對眾生感人肺腑的慈悲和教導。

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當你聽時,就只是聽;當你嗅、嚐、觸時,就只是嗅、嚐、觸;當你認知時,就只是認知。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不要有價值判斷,也不要有因循舊習的分別心。

佛陀曾說過:如果能正確地理解,哪怕只是一首偈頌或兩行詩句,也足以達到最終目標。由於我們總是關注表面的實相,沒有以實修的動作見證究竟的實相,那麼我們就會削弱直接的經驗和掌握智能的底力,佛陀所教導的全部都是在啟發我們去如是實踐經中的哲學理論,義理的教說固然重要,但是除非你親証真理,用洞見去體驗每一種真理,否則你絕不可能覺悟,這就是末學連日來表述沉長的核心義理。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3-04-23, 07:26

禪修路上魔障多,實相無相,只有寂靜清涼!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13-04-25, 22:01

初、二、三果經驗到的涅槃,絕對不是真正的涅槃,如果這些短暫的經驗可以跟真正的涅槃相較的話,那另外的一種說法一定會發生,那等於在說:"已斷的煩惱,斷後可以再生"---這兩者是一樣的意義。。

涅槃是斷煩惱後的結果與經驗,一時性短暫的經驗體會卻被認定是涅槃,那應該是煩惱暫時被壓制的狀況卻被誤認為涅槃經驗。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3-04-25, 23:55

wong2013 寫:..
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當你聽時,就只是聽;當你嗅、嚐、觸時,就只是嗅、嚐、觸;當你認知時,就只是認知。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不要有價值判斷,也不要有因循舊習的分別心。..
這應是出自Bahiya經,也是提倡內觀禪法的老師可能引用的一段經文,有的老師更依此強調所謂的bare attention,但我懷疑這段經文是否適合做為一般初學者修習正念samma sati 的準則?譚尼沙羅尊者和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都有相關的評論,可參考.

ps雜阿含312經SN35.95有類似的文句

頭像
lueo
文章: 38
註冊時間: 2005-08-27, 08:00
聯繫:

文章 lueo » 2013-04-26, 10:41

peacecila 寫:初、二、三果經驗到的涅槃,絕對不是真正的涅槃,如果這些短暫的經驗可以跟真正的涅槃相較的話,那另外的一種說法一定會發生,那等於在說:"已斷的煩惱,斷後可以再生"---這兩者是一樣的意義。。

涅槃是斷煩惱後的結果與經驗,一時性短暫的經驗體會卻被認定是涅槃,那應該是煩惱暫時被壓制的狀況卻被誤認為涅槃經驗。
同意。「一時性短暫的經驗」只能說是見到「苦滅」,而不是「苦滅盡無餘」。至於見到「苦滅」是不是就是見到「涅槃」,倒是沒有定論,我找了一下,經中似乎如樓主所言,並未明說。

南傳論師一致的共識是初二三果只能以涅槃為所緣,並非進入涅槃,再進一步是論說證果時,果心進入涅槃兩個剎那,然後有分心再度生起。

個人認為這並不妨礙初二三果的驗證,只要發生該「苦滅」的經驗後,經常後設性的檢驗是否「三結盡」「貪嗔薄」「五下分結盡」就知道自己在哪個階段了。

小弟修改之前的假設:苦滅=還滅緣起支(但未必等於涅槃)

初次見到「苦滅」的經驗可以導致初果,並且能夠生起一種確信。這種確信就像是數學上的「決定性問題」一樣,能夠有效的決定諸如「此問題可不可解」這種邊際,更偉大的是能夠決定一個理論系統是否完備。

而初次見到「苦滅」就能夠根據一條「公理」決定苦的邊際(能不能息滅):
凡是有緣起的,都會止息。--MN 56
並且能確認是否有一個系統可以有效、完整的止息苦:
這是導向苦滅道跡聖諦: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命、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 --SN 56.11
一個大數學家的發現,其企及的高度,影響力可以遍及一整個世代(例如David Hilbert);而佛陀發現四聖諦的高度,小弟認為已經影響了整個人類種族,影響力則是…無法想像的長遠。

願各位都能見到苦、息滅苦,知道苦的邊際,將來能夠永盡苦無餘。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4-27, 07:08

leeyc2 寫:
wong2013 寫:..
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當你聽時,就只是聽;當你嗅、嚐、觸時,就只是嗅、嚐、觸;當你認知時,就只是認知。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不要有價值判斷,也不要有因循舊習的分別心。..
這應是出自Bahiya經,也是提倡內觀禪法的老師可能引用的一段經文,有的老師更依此強調所謂的bare attention,但我懷疑這段經文是否適合做為一般初學者修習正念samma sati 的準則?譚尼沙羅尊者和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都有相關的評論,可參考.

ps雜阿含312經SN35.95有類似的文句
謝謝法友提出指導,末學認為這個Bahiya經的開示是非常明顯的四念住精華,而四念住也就是內觀禪,內觀禪是佛陀正法裡修持戒、定、慧的精義。一般初學者修習正念理應以包含佛陀正法裡戒、定、慧的精義的準則來進行禪修。

當我們連接"長部22大念住經"的部份,就可以端視出如實觀察和感受的真理是否和Bahiya經的開示存在共通,別忘記身念住和受念住的修持圓滿之際,其餘兩種念住也會自然鞏固,這是重點。

然而,我們嘗試先把"內觀禪法"的老師是否依此開示強調所謂的bare Attention"放在一旁,我們嘗試分析這個開示是否有如實觀察的成份和共通的準則,原則上只要在感受上和心的最深層有用功之效,那麼這些老師如果依此開示的內容來教導初學者進行如實的觀察,理應是同樣可以達到究竟的真理,也就是佛陀發現身心和念頭感受的關連。而這個問題有如這個"初果聖者能否體驗涅磐?"的主題一樣存在着爭議,讓末學引用瑪欣德尊者的答疑文集部份和葛印卡老師的紀錄來作出另一種詮釋。

願一切衆生了知實相

願一切衆生快樂

願一切衆生和諧

願一切衆生安詳

願一切衆生以實修禮敬本師釋迦牟尼佛陀!



瑪欣德尊者的答疑文集
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58157

問:入般涅槃就是沒有了嗎?但是一果、二果、三果,有分怎麼沒有呢?還是就是最多來世間幾回的分別呢?那佛陀入般涅槃,初果入了般涅槃能不能見到佛陀?

答:我們不能夠把涅槃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我們只能用一些否定,什麼是涅槃?涅槃在經典裡面講到:貪已經滅盡了,嗔已經滅盡了,痴已經滅盡了,這個叫做涅槃。在涅槃中沒有煩惱,涅槃本身是無為法,我們不能用我們的思維或是用一種邏輯去思考它、猜測它。涅槃是現證的而不是猜測的。但是我們不能說涅槃是沒有。如果說入了涅槃就是沒有的話,那麼我們將會犯了佛陀不回答的十四個問題:如來死後是存在嗎?如來死後不存在嗎?如來死後存在又不存在嗎?如來死後即非不存在又非非不存在嗎?我們將會陷入這些問題當中,這些問題連佛陀都不回答,為什麼呢?超越我們的思維範疇。所以這些叫做無記,就是不回答。但是一果、二果、三果有分別嗎?我們說初果、二果、三果可以證入涅槃,所有的聖者都可以體驗涅槃,體驗涅槃的心叫做果心。但是,唯有四果阿拉漢聖者在這個五蘊身離散了、滅去之後,我們才叫做入般涅槃,這種涅槃稱為無餘涅槃。只要還有生命,如果想要體驗涅槃的話,他就會升起果心在體驗涅槃。如果我們打一個比喻:初果聖者體驗的涅槃就是體驗百分之二十五的涅槃,二果聖者體驗的百分之五十的涅槃,三果聖者體驗的百分之七十五的涅槃,阿拉漢聖者體驗的百分之一百的涅槃,只能這麼樣說。因為涅槃本身始終都是涅槃,涅槃本身沒有說你的涅槃、我的涅槃、我的涅槃比你的涅槃更殊勝,而你的涅槃低一點,沒有這樣的分別,如果你有這樣的分別的話你體驗的不是涅槃。由於同果心對涅槃的體驗程度不同而已。佛陀在他八十歲那一年,在古西那拉(Kusināra),他的五蘊離散,那個時候叫入涅槃。但是初果是不能入般涅槃,初果聖者如果想要見到涅槃,他可以入果定,入果定之後他的初果果心可以取涅槃為目標,只是這樣而已。


葛印卡老師的紀錄 再會正法兄弟--紀念柏卡西醫師(1912-1998)
http://www.udaya.dhamma.org/discourse14.htm

舉行了葬禮之後我們返家。因為全家人都是內觀修行者,所以沒有一個人哭泣。我大部分時間都在靜坐,以維持一個法的氣氛。傍晚之前,城裏所有的內觀修行人都聚集在一起共修一小時,烏巴慶老師以及師母也參加了。集體共修一小時後,其他不是內觀修行者的親友也來了。在烏巴慶老師的同意下,我講了一個鐘頭的法的開示。聽完開示之後,柏卡西醫師立刻上前對我說,他想參加課程,他問我:「請告訴我下一次課程什麼時候開始。」課程大約是在十五天後開始。我向他保證,我會在事前提醒他。第二天的傍晚同樣有一場法的開示。開示之後,柏卡西醫師再度上前對我說:「下一次課程還要等好一陣子,我希望可以儘快參加課程。」烏巴慶老師恰巧站在旁邊,他看到柏卡西醫師強烈的求法之心,於是同意立刻為他辦一次課程。我們感到很意外,烏巴慶老師竟然會為了一個人辦一次課程。老師並指示我隔天和柏卡西醫師一同前往內觀中心。

隔天柏卡西醫師到了內觀中心,我也準時抵達。另有兩個人也參加了課程。在傳授了觀息法以後,我返回家中,而烏巴慶老師則去上班。一如往常,烏巴慶老師在傍晚時分回到內觀中心,之後到我家來帶領集體靜坐。開示之後他告訴我,柏卡西醫師進步地非常快,我聽了滿心歡喜。

第二天早晨我接到烏巴慶老師的召喚:「你的朋友累積了許多波羅蜜!僅僅練習了一天的觀息法,他已經可以學習內觀了!馬上過來,我必須要立刻傳授他內觀。」我趕去中心參加給柏卡西醫師的內觀傳授,之後才回家。烏巴慶老師在傍晚時再度來家中靜坐並開示。老師非常高興,他說柏卡西醫師在一天的內觀練習之後,已經達到bhanga全身消融的境界,現在已經進入非常深的層次。

第三天早上老師又打電話給我:「趕快過來,你的朋友進展神速,他似乎有累世的波羅蜜,已經達到接近涅槃的境界了。我現在必須傳授他一些必要的指導。」我非常的快樂,立刻趕往內觀中心,坐在烏巴慶老師的旁邊。柏卡西醫師接受了進一步的指導,並且立刻體證了涅槃,也就是超越感官的境界。我的喜悅真是難以言傳。烏巴慶老師也非常高興,他仔細地檢查了柏卡西醫師,發現所有跡象都顯示這是涅槃的境界。我欣喜萬分,我的摯友已經進入解脫之流,成為須陀洹,一個神聖的人。


長部22大念住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search1 ... h=DN22.htm

比丘們!比丘怎樣住於在身上隨觀身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到林野,或到樹下,或到空屋,坐下,盤腿後,挺直身體,建立起面前的正念後,他只正念地吸氣、只正念地呼氣:當吸氣長時,他了知:『我吸氣長。 』或當呼氣長時,他了知:『我呼氣長。 』當吸氣短時,他了知:『我吸氣短。 』或當呼氣短時,他了知:『我呼氣短。 』他學習:『感受著一切身,我將吸氣。 』他學習:『感受著一切身,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吸氣。 』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呼氣。 』比丘們!猶如熟練的絞車工或絞車工的徒弟,當拉長的時,他了知:『我拉長的。 』當拉短的時,他了知:『我拉短的。 』同樣的,比丘們!比丘當吸氣長時,他了知:『我吸氣長。 』或當呼氣長時,他了知:『我呼氣長。 』當吸氣短時,他了知:『我吸氣短。 』或當呼氣短時,他了知:『我呼氣短。 』他學習:『感受著一切身,我將吸氣。 』他學習:『感受著一切身,我將呼氣。 』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吸氣。 』他學習:『使身行寧靜著,我將呼氣。 』像這樣,或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身,或住於在外部的身上隨觀身,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身上隨觀身,或住於在身上隨觀集法,或住於在身上隨觀消散法,​​​​或住於在身上隨觀集法與消散法,或『有身體』的念已現起,直到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而住於無依止,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比丘們!比丘這樣住於在身上隨觀身。
  
入出息節終了。

隨觀身‧舉止行為節
  
再者,比丘們!比丘當行走時,他了知:『我行走。 』當站立時,他了知:『我站立。 』當坐著時,他了知:『我坐著。 』當躺著時,他了知:『我躺著。 』或者,他如身體的動向而了知。像這樣,或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身,或住於在外部的身上隨觀身,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身上隨觀身,或住於在身上隨觀集法,或住於在身上隨觀消散法,​​​​或住於在身上隨觀集法與消散法,或『有身體』的念已現起,直到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而住於無依止,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比丘們!比丘這樣住於在身上隨觀身。

舉止行為節終了。

隨觀身‧正知節
  
再者,比丘們!比丘在前進、後退時是正知於行為者;在前視、後視時是正知於行為者;在[肢體]曲伸時是正知於行為者;在[穿]衣、持鉢與大衣時是正知於行為者;在飲、食、嚼、嚐時是正知於行為者;在大小便動作時是正知於行為者;在行、住、坐、臥、清醒、語、默時是正知於行為者。像這樣,[或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身,]……(中略)比丘們!比丘這樣住於在身上隨觀身。
  
正知節終了。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4-27, 07:22

內觀:佛陀獨特的貢獻 by Dr. Ravindra Panth

http://www.udaya.dhamma.org/C_The_Uniqu ... _Budda.htm

在相應部的婆醯迦經(Bahiya-sutta)中找到例證,經中記載佛陀和婆醯迦(Bahiya)的會面,婆醯迦是一位遊方的求道者,雖然他不是佛陀的弟子,婆醯迦仍向佛陀尋求指導。以下是佛陀對婆醯迦的回應:

Tam kim mannasi, Bahiya, cakkhu niccam va aniccam va ti?

「婆醯迦,你相信眼是常還是無常?」

Aniccam, bhante.

「是無常,尊者。」

Yam pananiccam dukkham va tam sukham va ti?

「無常的事物,會造成快樂還是痛苦?」

Dukkham, bhante.

「是痛苦,尊者。」

Yam pananiccam dukkham viparinama-dhammam kallam nu tam samanupassitum etam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a ti?

「既是無常,痛苦的起因,可以說這變化的本質是「我的」,「我」,「自我」嗎?」

No h'etam bhante.

「當然不行,尊者。」

佛陀接著問婆醯迦關於可視之物(色塵)、眼識和眼觸等,無論任何情況,婆醯迦都同意它們都是無常、造成苦的原因和無實體性。他並不是佛陀教法的遵循者,但都接受無常、苦、無我的觀念。我們現今以為它們不存在於佛陀教法之外,因此經中說明了其實不然,當時已有這些觀念。既如此,那什麼才是佛陀獨特的貢獻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對婆醯迦和像他一樣的人,無常、苦、無實體性只是一種信仰而已,即巴利文「Manna」一詞所意指的,只是一種被接受的理論。佛陀獨特之處在於指出一條超越信仰和哲學思辨的道路,親身去體驗自身的無常、苦和無我的實相。佛陀接著說:

Evam passam, Bahiya, sutava ariya-savako cakkhusmim pi nibbindati, rupesu pi nibbindati, cakkhuvinnane pi nibbindati, cakkhusamphasse pi nibbindati...
nibbindam virajjati, viraga vimucati, vimuttasmim vimuttamiti nanam hoti.(6)

了知這點,婆醯迦,多聞聖弟子,於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生厭離,因厭離故,而無喜貪,喜貪盡者,心得解脫,於解脫中證得解脫知見。

從這個句子可以看出,佛陀將「道聽途說」和「親身體驗」兩者之間做了明確的區分。從聽開示或閱讀,對真理建立起信心和信仰,我們可以成為一位具有「聞慧」(sutamaya-panna)的多聞者(Sutava)。或者經由理智的思辨而成就「思慧」(cintamaya-panna)。但是這兩者都不足以超脫生死的輪迴。想要得到究竟的解脫,必須籍由「修慧」(bhavanamaya-panna)經驗上親自體驗實相。

修慧是由禪修獲得的智慧,籍由禪修能夠直接體驗實相。內觀智慧的發展也稱為「毘婆奢那禪修」(Vipassana bhavana)。經由內觀的修習將獲得對實相的內在理解。禪修者經由正確的努力而了解到萬事萬物的無常性、造成痛苦和無實質性。這個內觀的智慧並不只是單純地接受別人講述的道理,也不是經由思辨及邏輯推理的產物。內觀智是對無常、苦、無我實相的直接理解。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