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導在家人修習四不壞淨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wen-lung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wen-lung » 2005-03-19, 10:26

leeyc2 寫:靠念(憶念recollect)如何能讓一個人成就對佛法不動搖的信心?又如何能斷三結.或者於四聖諦無間等呢? 我真的不能接受
四十業處中念佛念法如何念 ? 只有禪定的功能嗎? 沒有慧的功能嗎?

三結中" 疑 " 的定義為何 ? 念佛念法 不能去疑結嗎 ?

最近很忙, 打字又慢, 若辭不達意, 請多包涵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5-03-19, 17:08

慧有世間的和出世間的不同。

疑主要是對法的懷疑,而這種懷疑是不能靠念來解決的,要出世間的慧才行。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5-03-19, 21:17

wen-lung 寫:巴利語佛典精選-------> ISBN 957-598-310-6
以下文章是佛陀針對在家白衣所說

於這些五學處(文中所指是五戒)中, 事業受到保護. 哪些增上心的現法樂住, 欲望得到則不難得到, 容易得到?-------> p.145

舍利佛! 此世有聖弟子, 於佛成就證淨..........現法樂住, 未清淨之心得清淨, 不皎潔之心得潔白-------> p.147
舍利佛! 又有聖弟子, 更於法成就證淨..........現法樂住, 未清淨之心得清淨, 不皎潔之心得潔白-------> p.147
舍利佛! 又有聖弟子, 更是於僧伽成就證淨..........現法樂住, 未清淨之心得清淨, 不皎潔之心得潔白-------> p.147
舍利佛! 又更有聖弟子, 具足聖者所愛的戒..........現法樂住, 未清淨之心得清淨, 不皎潔之心得潔白-------> p.149
上面這段經文中的『現法樂住』、『未清淨之心得清淨』、『不皎潔之心得潔白』說的是證得禪定時的覺受,而事實上成就四不壞淨者未必有前述體驗(請參看雜阿含第八五五經),因此經文中的『於佛成就證淨』應係『念佛成就』之誤,其餘的法、僧、戒亦同。此外,漢譯雜阿含八四七經中的『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也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成就』之誤,法友可以將它與隨後的雜阿含八四八經相比對,或能為之恍然。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5-03-19, 21:38

leeyc2 寫:靠念(憶念recollect)如何能讓一個人成就對佛法不動搖的信心?又如何能斷三結.或者於四聖諦無間等呢? 我真的不能接受
外道以憶念上帝、耶穌、聖母...的方式靈修,也能令身心安樂,其原理與念佛、念法、念僧...相同,所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戒被稱為『諸天天道』,不是沒有原因的。然而,你若要證初果,那非從八正道的正見下手不可,沒有便宜可撿。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5-03-19, 22:43

wen-lung 寫:念佛念法如何念 ? .. 念佛念法 不能去疑結嗎 ?
最近很忙, 打字又慢, 若辭不達意, 請多包涵
1.雜阿含經1033經 並不是說依四念(或者六念),以成就四不壞淨 而反而是說 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念(個人以為雜阿含1034經 相應部SN55.3: 依四不壞淨,修六明分想 說不定更值得注意 )

2.另一經雜阿含0931經AN6.10 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彼於爾時,當修六念..

3.雜阿含420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有疑者,則於佛有疑,於法、僧有疑。若於集、滅、道疑者,則於佛有疑,於法、僧有疑。若於苦聖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於集、滅、道聖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很簡單 信心confidence和疑惑uncertainty,doubt正好是相反的,要成就四不壞淨,必須先深入四聖諦,才可能離諸疑惑

個人認為如果對四聖諦的了解不夠充分,是不可能建立四不壞淨的,當然,也就沒有足夠能力正確的去念佛.法.僧.戒的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5-03-19, 22:50

Mahanama 寫:外道以憶念上帝、耶穌、聖母...的方式靈修,也能令身心安樂,其原理與念佛、念法、念僧...相同,所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戒被稱為『諸天天道』,不是沒有原因的。然而,你若要證初果,那非從八正道的正見下手不可,沒有便宜可撿
如果要我選的話,當然是要後者!

SN56.35: I do not say that the breakthrough to the Four Noble Truths is accompanied by suffering or displeasure.Rather, the breakthrough to the Four Noble Truths is accompanied only by joy and happiness.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5-03-19, 23:08

(一○三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長壽童子。是樹提長者孫子。身嬰重病

爾時。世尊聞長壽童子身嬰重病。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次第到長壽童子舍。長壽童子遙見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叉摩修多羅廣說。乃至病苦但增無損。是故。童子。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當如是學

(八三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起哀愍心.慈悲心。若有人於汝等所說樂聞樂受者。汝當為說四不壞淨。令入令住。何等為四。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於聖戒成就。所以者何。若四大。地.水.火.風有變易增損。此四不壞淨未嘗增損變異。彼無增損變異者。謂多聞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成就。若墮地獄.畜生.餓鬼者。無有是處。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我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當建立餘人。令成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五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釋氏難提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聖弟子於四不壞淨一切時不成就者。是聖弟子為是放逸。為不放逸

佛告釋氏難提。若於四不壞淨一切時不成就者。我說是等為外凡夫數。釋氏難提。若聖弟子放逸.不放逸。今當說。廣說如上

佛說此經已。釋氏難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一○三○)

佛告長者。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長者白佛。如世尊說四不壞淨。我有此法。此法中有我。世尊。我今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即記長者得阿那含果

長者白佛。唯願世尊今於此食。爾時。世尊默而許之

長者即敕辦種種淨美飲食。供養世尊。世尊食已。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六五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根。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譬如堂閣眾材。棟為其首。皆依於棟。以攝持故。如是五根。慧為其首。以攝持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五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若聖弟子成就信根者。作如是學。聖弟子無始生死。無明所著。愛所繫。眾生長夜生死。往來流馳。不知本際。有因故有生死。因永盡者。則無生死。無明大闇聚障礙。誰般涅槃。唯苦滅.苦息.清涼.沒。如信根。如是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此五根。慧為首。慧所攝持。譬如堂閣。棟為首。棟所攝持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個人感想:

基本上,將「四不壞淨」當做「修法」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四不壞淨」並不單純只是「結果」,也可以當修法而學習(雜阿含1034、836、856、1030) ,至於當「修法」的時候,其具體的修習方式就是「四念」。北傳的傳承可能是再加上「念天與念施」而增補成「六念法」,因此而有「依四不壞淨修六念」的經句,說明了「六念法」的基礎與來源,但南傳可能還是保持傳統以「四不壞淨」為主並沒有增補成「六念法」的做法,這方面由於個人手邊並沒有南傳相應部中譯經文,所以,沒有辦法作仔細的比較,只是純就個人推測。

在進行佛法討論的時候,莫要犯了「切割」佛法的錯誤,事實上在「五根」的篇章,「雜阿含六五四」經,就說得很清楚了,五根是以「慧根」為棟梁,而攝受其他四根。另外,由於弟子們在實修方面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也可以先成就「信根」再進修「慧根」(雜阿含六五七經),或成就其它諸根而進修「慧根」。

「佛陀」在教導佛法的時候,非常強調佛法的「完整性」與「順序性」,學生有問題的話,也可以隨時請教「佛陀」或「僧寶」,但目前留下的經文都是一篇一篇片面而分段的佛法教學問答記錄,以至於難以從片段的經文中,看到佛陀教學弟子佛法時的「善巧」,以及佛法教學上的「完整性」(初善、後善、竟亦善)與「順序性」(法次法向)。

「念法事或念法功德」中的「佛正法.律。現法能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親近。緣自覺知。」這一句話中的三個字「離熾然」,在雜阿含經有仔細的解釋與問答記錄,也是不容忽視的內容,可以幫助瞭解如何從這「念法」的修習過程,過渡到「斷三結」。這佛法教學環環相扣的內容,思維沉浸其中,其滋味其實非常引人入勝,令人難以忘懷。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5-03-19, 23:30

這開題的疑義很像以前個人一直覺得很迷惑的問題,以前都是自己閱經自習居多,那時閱讀經文的時候,看到一句「修正見」(雜阿含770經):「諸比丘。離邪見已。當修正見。若不得修正見者。我終不說修習正見。以得修正見故。我說比丘應修正見。」

一般初學者一定會被這段經文弄得滿頭霧水:「『正見』應該是覺悟後而得,應該是修行的『果』,但經文卻說『當修正見』,奇怪?!那『正見』到底要如何修呢?」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5-03-19, 23:39

leeyc2 寫:SN56.35:

I do not say that the breakthrough to the Four Noble Truths is accompanied by suffering or displeasure.Rather, the breakthrough to the Four Noble Truths is accompanied only by joy and happiness.
中譯:

我沒有說:「成就四聖諦的過程中,伴隨著是痛苦與不愉快」;相反的,我說:「成就四聖諦的過程中,伴隨著是喜悅與快樂。」

ps:這句話說得很妙,一針見血地指出一般人對於四聖諦的誤解。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5-03-20, 08:13

peacecila 寫:基本上,將「四不壞淨」當做「修法」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四不壞淨」並不單純只是「結果」,也可以當修法而學習(雜阿含1034、836、856、1030) ,至於當「修法」的時候,其具體的修習方式就是「四念」。北傳的傳承可能是再加上「念天與念施」而增補成「六念法」,因此而有「依四不壞淨修六念」的經句,說明了「六念法」的基礎與來源,但南傳可能還是保持傳統以「四不壞淨」為主並沒有增補成「六念法」的做法,這方面由於個人手邊並沒有南傳相應部中譯經文,所以,沒有辦法作仔細的比較,只是純就個人推測。....
基本上,法友所舉的那幾篇經文都沒有問題,其中的『當如是學』意思是要弟子先以成就四不壞淨為學習的目標。申言之,四不壞淨是初果的成就,而不是修證初果的方法。那麼,為何會把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當成是在修四不壞淨呢?這是由於『三結盡,成就四不壞淨』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生歡悅...身猗息...覺受樂...三昧定』這兩者在名相上極為近似(都提到了佛法僧戒),而它們的相關經文又都編列在『不壞淨相應』(預流相應)裡,誤會於焉產生。附帶一提,雜阿含一○三○經有問題,法友您看出來了嗎?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