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法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5-03-01, 17:05

BBCALL 寫:對不起,應該是緣起六性,在前文第五頁已大約說明如下:
緣起在真理實相方面是有法住性(dhammatthitata)、法定性(dhamma_
tthitata),在生命現像方面則是有如性(tathata法如)、不違如性(
avitathata法不離如)、不他性(anannathata法不異如),如是之緣性
(idappaccayata) 即是緣起。
請問這緣起的六性是否是純阿含裏的而沒有經過部派或後人的總結麽?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5-03-01, 17:19

是的,那些歸類已是部派或後人的總結。諸多緣起理論中,針對有情眾生身心煩惱解除有用到的是,緣起的三大主要性質:【無常】生滅相續、有情眾生【苦】的展現、沒有自我主體【無我】,這是北傳雜阿含與南傳相應部裡珍貴的法說義說,我們都同等重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5-03-01, 17:43

既然如此,爲何一聽到部派就如臨大敵一般,反而推崇現代某些人的胡言亂語呢?要知道最早的部派分裂並非因爲教義的分歧而是戒律的問題。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5-03-01, 19:16

shanguan 寫:“用阿含來解釋阿含”是什麽意思?部派佛教的思想不是阿含思想麽?難道佛使、法遵之流提出的觀點就有阿含的根據麽?
請問佛使說“十二緣起中的生是我見的生”阿含根據在哪裏?這是還原佛法原貌的做法麽?
您有無仔細看呢?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5-03-01, 19:29

shanguan 寫:既然如此,爲何一聽到部派就如臨大敵一般,反而推崇現代某些人的胡言亂語呢?要知道最早的部派分裂並非因爲教義的分歧而是戒律的問題。
奇怪,有如臨大敵嗎?另外您我也不是現代人嗎?只要是原汁原味的佛語,沒有什麼人會反對,但是,如果是論師的,對不起,先看世尊如何說,有說的看相不相應,沒說的一是對解脫無益,二是與法無據而應持保留。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5-03-01, 19:33

《雜阿含經》296 經:「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
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
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
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
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
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
.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本經可參巴利 S 12,20 S.ii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5-03-01, 20:02

BBCALL 寫:奇怪,有如臨大敵嗎?另外您我也不是現代人嗎?只要是原汁原味的佛語,沒有什麼人會反對,但是,如果是論師的,對不起,先看世尊如何說,有說的看相不相應,沒說的一是對解脫無益,二是與法無據而應持保留。
佛使、法遵是不是也算論師?所以就對不起了,不如用你自己的話說,不要做二傳手。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5-03-01, 20:09

BBCALL 寫:《雜阿含經》296 經:「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
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
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
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
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
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
.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本經可參巴利 S 12,20 S.ii
請用阿含來解釋此經。

從“生”後緊接著的“老、病、死”就可以知道這個“生”就是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出生”而不是什麽“我見的生”,難道“我見”還會“老、病、死”麽?佛使的這種對“生”解釋就是你所謂的用“阿含來解釋阿含”麽?佛使不正是用他這種邪見來否定清淨道論所代表的上座部佛法麽?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5-03-02, 00:29

BBCALL 寫:《雜阿含經》296 經:「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
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
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
。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
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
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
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
.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本經可參巴利 S 12,20 S.ii
想請教一下,不知道法友們對這篇經文「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這一段中的「緣」,以現代話來講,作何解釋才會比較清楚明白也容易瞭解呢?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5-03-02, 10:29

緣有其多種特性,296經已說出來了,前文已說巴利Imasmim sati i_
dam hoti.即漢譯: 此有故彼有之意義,如直譯時則為「處於有此(
因緣具足之 )狀態時,斯結果即生成。」,這裡便就有隱藏非時分及
時分兩種意義,以非時分來說,指的是必須諸因緣必須完全具足之,
即為剎那具有,生滅相續不斷,以時分來說則是輾轉次第,前後有一
定順序的關係,將此直譯及相關佛說之定義套入十二因緣中則是:

無明為一切〈指五蘊、十八界〉生起的根本,它與行的關係是由於當
不明四聖諦的因緣條件具滿時,則會有有情身口意的造作,當有情身
口意三種造作處於因緣條件具滿之狀態時,則會有六識聚集〈身〉生
成,當六識聚集〈身〉處於因緣條件具滿之狀態時,當然便是名色生
成,當名色生成之因緣條件具滿態時,則是六入處生成,當六入處生
成之因緣條件具滿態時,則觸的現像便會生成,其餘後支,如是後推
。然必須要注意的是,「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根據相應部,第一
因緣相應,第一佛陀品,第二分別的說明,「生」指的並非是一生的
週期,或是三世的週期,而是指眾生之出生、出產、降生、誕生、諸
蘊之顯現,諸處之獲得才是「生」的涵義,也就是說上述的取緣現像
只要存在,就會有眾生之出生、出產、降生、誕生、諸蘊之顯現,更
深一層的說由於無明及三毒所致的我見所導致的取緣現像,便會有「
生」。

必須知道在因緣條件具滿之剎那聚起時,無明、行....有一定的取緣
先後次序,但是,這般的次序是建立在所有因緣條件具滿而剎那有的
。單一的緣支並不能構成因緣條件具滿,並且也沒有經證可證明單一
的緣支是建立在同此單一的緣支。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