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有否定業力論嗎?(一)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butterfly
文章: 91
註冊時間: 2005-04-26, 08:00

文章 butterfly » 2006-01-12, 11:16

Upavana 寫:不幸還是有人中了大天的毒,以為佛陀與阿羅漢的結果不同,連帶以為俗人的止息艱難異常。
人各有志倒是真的,佛陀並不強迫所有人學習止息之法,只有能接受的人才予以教導,對於完全沒有接受能力的人,根本不說,所以原始佛教不可能有「度盡眾生」的事,那不止違背生滅,同時也變成放逸自己的自欺之言。
僅僅只想湊出業報論的根據,這麼作其實也無所謂。
但是如果真的要學習佛陀教導的止息之法,有業報說是無法不待時節的止息的,徒然毀滅佛陀的教導。
我說佛陀是全知的聖人,法友就以我中了大天的毒,多謝法友的關心,不過法友是不是也是太矯枉過正?
所謂全知的聖人,在佛的十個稱號中有個”世間解”:
1.瞭解世間的一切事情,解除了世間所有的煩惱,叫做世間解。
2.佛了解世出世間的一切情狀,故號為世間解。
這是我在網上隨意搜尋的答案,當然你也可以找到其他的解釋;另外,請看清楚,我並未說佛是全知全能,只說全知.
還有我不認得大天. :oops:

佛說的止息法,是不是艱難,或是因為阿羅漢跟佛陀的不同,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有人曾說那是因為原始佛法不合現代人的味口,我想你可以跟此人作一番研究.

如果你曾仔細去了解,你會明白所謂的”度盡眾生”只是一種心態,並非把它當成是一個會實現的事實.人家既然發了如此大心,跟放逸應該不會扯上邊吧?

業報跟不待時節的止息有關嗎?
業力的造作者是五蘊,所以業報的受者自然也是五蘊,當”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也就是說作者-五蘊消失,而業報仍存有,並不是說要業報都沒有了才能止息或成佛.佛陀所作的善業業報一直存在,只是受者是後代的學佛者.

我也不是想找業力業報說的根據,只是想找是否有任何反對或修正此說的經典,業力業報在世間己成為法律化的條文,所謂殺人償命,善惡應有報是人類的共識,它根深蒂固的存在人心中,也這樣的組成一個法律社會,不需要再找根據,要找的是修正及細節.

頭像
butterfly
文章: 91
註冊時間: 2005-04-26, 08:00

文章 butterfly » 2006-01-12, 12:08

Upavana 寫:您認為業報是有連貫性與新增抵銷的消費性質,而我的看法是一個生滅一個行業影響一個結生。
一個生滅一個行業影響一個結生,如果我沒有誤解您的意思,那應該是您認為每一次的結生都要作個”結帳”的動作,所有的行業在此作個結帳,並以此作為影響結生的方向,到此結束,而開展另一個生命,並沒有任何的業力業報記帳在新生命中.

但法友這樣的說法,除非您認為新生命是一個純淨的開始,並沒有任何業力的影響,才能叫作一個行業只影響一個結生;當一個生命一開始即落在被影響結生方向之後的落點,如何說行業未影響下一生?如何又能說業報沒有連貫性?如何說它的影響只到結生?

至於新增抵銷,以善觀法友的解釋也沒有提到任何消費抵銷的意思.在另一個主題貼出來的經典中,看到佛陀以爪甲中的土,跟大地之土為例:
:「如甲上之土甚少,大地之土其數無量,如是心與慈俱,修習、多修習,諸有量業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不能令住。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婬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不得為比」

這裡很明顯的說明了,業報不是可以加減的,是一個個如土一般的堆積,但以善業的量大,可以使惡業不發.(只要多修習慈心善行,使善業量如大地土般其數無量,那麼如指甲中土一般少量的惡業即使不能除去,也能讓它不產生作用.)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1-12, 17:58

butterfly 寫: 我說佛陀是全知的聖人,法友就以我中了大天的毒,多謝法友的關心,不過法友是不是也是太矯枉過正?
所謂全知的聖人,在佛的十個稱號中有個”世間解”:
1.瞭解世間的一切事情,解除了世間所有的煩惱,叫做世間解。
2.佛了解世出世間的一切情狀,故號為世間解。
這是我在網上隨意搜尋的答案,當然你也可以找到其他的解釋;另外,請看清楚,我並未說佛是全知全能,只說全知.
還有我不認得大天.
世間解的稱號並不是指一切全知的意思,是有範圍的。

中了大天的毒,而且不知道大天是誰的人很多。
大天矮化了阿羅漢,事實上佛陀也是相同的阿羅漢,卻被大天有意的分隔,後世許多的經典接受了此一影響,正確的說,如果說全知是指佛陀有關止息的全知,那所有的阿羅漢都一樣全知。
butterfly 寫: 如果你曾仔細去了解,你會明白所謂的”度盡眾生”只是一種心態,並非把它當成是一個會實現的事實.人家既然發了如此大心,跟放逸應該不會扯上邊吧?
問題是,即使把「度盡眾生」當作一種心態,對於學習止息的人也是錯的。
如果存了度盡眾生的念頭,止息不力的時候,度盡眾生將會成為藉口,對止息者有莫大的損害。
butterfly 寫: 業報跟不待時節的止息有關嗎?
業力的造作者是五蘊,所以業報的受者自然也是五蘊,當”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也就是說作者-五蘊消失,而業報仍存有,並不是說要業報都沒有了才能止息或成佛.佛陀所作的善業業報一直存在,只是受者是後代的學佛者.

我也不是想找業力業報說的根據,只是想找是否有任何反對或修正此說的經典,業力業報在世間己成為法律化的條文,所謂殺人償命,善惡應有報是人類的共識,它根深蒂固的存在人心中,也這樣的組成一個法律社會,不需要再找根據,要找的是修正及細節.
「有業報而無作者」是說沒有我這個主宰,請仔細閱讀經文。
butterfly 寫: 一個生滅一個行業影響一個結生,如果我沒有誤解您的意思,那應該是您認為每一次的結生都要作個”結帳”的動作,所有的行業在此作個結帳,並以此作為影響結生的方向,到此結束,而開展另一個生命,並沒有任何的業力業報記帳在新生命中.
但法友這樣的說法,除非您認為新生命是一個純淨的開始,並沒有任何業力的影響,才能叫作一個行業只影響一個結生;當一個生命一開始即落在被影響結生方向之後的落點,如何說行業未影響下一生?如何又能說業報沒有連貫性?如何說它的影響只到結生?
沒有結帳這種多餘的動作,五陰在死滅時燃燒成什麼樣,影響結生識就是哪個方向。
前一個五陰已經決定了結生識結生的方向,新的五陰在已得到的條件中成長,確實已經與前一個五陰沒有關係。
butterfly 寫: 至於新增抵銷,以善觀法友的解釋也沒有提到任何消費抵銷的意思.在另一個主題貼出來的經典中,看到佛陀以爪甲中的土,跟大地之土為例:
:「如甲上之土甚少,大地之土其數無量,如是心與慈俱,修習、多修習,諸有量業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不能令住。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婬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不得為比」

這裡很明顯的說明了,業報不是可以加減的,是一個個如土一般的堆積,但以善業的量大,可以使惡業不發.(只要多修習慈心善行,使善業量如大地土般其數無量,那麼如指甲中土一般少量的惡業即使不能除去,也能讓它不產生作用.)
善觀與我的討論,並不是現在才開始。

請仔細閱讀九一六經,其中刀師聚落主所提的問題。

頭像
shopping
文章: 174
註冊時間: 2004-09-24, 08:00

文章 shopping » 2006-01-12, 18:31

討論這個問題,必須釐清識、想與智的差別,
不然是找不到答案的!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6-01-12, 18:38

butterfly 寫: :「如甲上之土甚少,大地之土其數無量,如是心與慈俱,修習、多修習,諸有量業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不能令住。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婬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不得為比」

這裡很明顯的說明了,業報不是可以加減的,是一個個如土一般的堆積,但以善業的量大,可以使惡業不發.(只要多修習慈心善行,使善業量如大地土般其數無量,那麼如指甲中土一般少量的惡業即使不能除去,也能讓它不產生作用.)
此處之說與S.42.8. Saṃkha不太一致,這不一樣是指比方。

「...諸有量業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不能令住。」在S42.8是「凡所標量之業〈yam pamanakatam kammam 〉,於其處無餘存,於其處無存立。」

請注意,這句話是說您已把業添加上了非原有的「量」慨念,佛不說破,只說「於其處無餘存,於其處無存立」

頭像
butterfly
文章: 91
註冊時間: 2005-04-26, 08:00

文章 butterfly » 2006-01-13, 00:13

Upavana 寫:世間解的稱號並不是指一切全知的意思,是有範圍的。

中了大天的毒,而且不知道大天是誰的人很多。
大天矮化了阿羅漢,事實上佛陀也是相同的阿羅漢,卻被大天有意的分隔,後世許多的經典接受了此一影響,正確的說,如果說全知是指佛陀有關止息的全知,那所有的阿羅漢都一樣全知。
佛陀有十個稱號,阿羅漢呢?佛陀並沒有說阿羅漢也是世間解吧?
世間解的範圍請法友貼出,願聞其詳,很多事不是只求反駁他人而已,是要找到真正合理的解釋,否則只有您自己解的對,別人也永遠找不到他錯在那裡?
Upavana 寫: 問題是,即使把「度盡眾生」當作一種心態,對於學習止息的人也是錯的。
如果存了度盡眾生的念頭,止息不力的時候,度盡眾生將會成為藉口,對止息者有莫大的損害。
您沒有弄清楚,一個發願度盡眾生的人,是選擇止息嗎?
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既知是無邊,又發願要度盡,會有止息的一日嗎?
Upavana 寫:「有業報而無作者」是說沒有我這個主宰,請仔細閱讀經文。
我閱讀完經文,詳細的解釋了,如果您有不同的解法,請完整的解釋出來,也許您的解釋比較合理.
我不懂,所謂作者本是五蘊,五蘊的錯解就是我,您要把它解回主宰的我,有道理嗎?
Upavana 寫:沒有結帳這種多餘的動作,五陰在死滅時燃燒成什麼樣,影響結生識就是哪個方向。
前一個五陰已經決定了結生識結生的方向,新的五陰在已得到的條件中成長,確實已經與前一個五陰沒有關係。。
這個我在前文也解釋過了,你沒有詳細的閱讀,並且作出解答,仍然堅持自己的答案.我可以再重覆一次無妨:
所謂新五陰和前五陰沒有關係,必須是新五陰是全新純淨無業力的開始,才叫沒有關係,只要有受到影響就不能叫作沒有關係.

應該找個例子比較清楚:前五陰作善業,行清淨梵行結生識得生天上,於是新五陰在天道得生天人,於是您說新五陰得生天人跟前五陰造作的善業都沒有關係,這樣合理嗎?

或者,如果您想說的前五陰跟新五陰之間沒有關係,是指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個人,有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親屬,不同的生存環境,這是當然,這樣的說法是多此一舉.
Upavana 寫:請仔細閱讀九一六經,其中刀師聚落主所提的問題。
那是個不明不白的經,如果您能全數明白請貼出您完整的解釋,相信會造福很多人.我己經解釋我能明白的,如果有錯,請明白的指出,而不是叫人回去看書,我想這不是討論應有的態度.

頭像
butterfly
文章: 91
註冊時間: 2005-04-26, 08:00

文章 butterfly » 2006-01-13, 01:01

BBCALL 寫: 此處之說與S.42.8. Saṃkha不太一致,這不一樣是指比方。

「...諸有量業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不能令住。」在S42.8是「凡所標量之業〈yam pamanakatam kammam 〉,於其處無餘存,於其處無存立。」

請注意,這句話是說您已把業添加上了非原有的「量」慨念,佛不說破,只說「於其處無餘存,於其處無存立」
那這樣我們該如何解釋整句的文意呢?

佛陀也以甲上之量,跟大地之量為例子來反駁尼揵子的量的多少,如果說佛的意思是業不能添上”量”的概念,那他為何舉此為例?所以,”量”不是不能作為業的概念,而是”量”不能作為入泥犁的判定.

”佛不說破”?佛陀說法不是不會有密意在嗎?

「於其處無餘存,於其處無存立」這兩句怪怪的,無餘存跟無存立似乎太相似,也沒有理由作成疊句.麻煩多多說明,造福眾生. :D

頭像
sunrise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05-02-22, 08:00

文章 sunrise » 2006-01-13, 05:50

butterfly 寫:或者有沒有比較可靠正確的業力論是可供採信的?
緣起法即是可靠的業力論。佛陀說果報是因緣而有的。至於實際情形是怎麼運作的,佛陀說先有業行,然後導致識與名色開始產生關聯...然後因取而產生存有,因存有而決定出生的世界,因出生而有種種苦聚。
butterfly 寫:我看了一些現今的業力說法, 都否定業力是存在人身的, 他們的解釋給我隱約的感覺好像是一股與空間 對應的力量, 不知這樣會不會牽涉到主體的問題?
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會對應到出生的世界(空間)
諸有量業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不能令住。
按照字面上的說法,我個人這樣解釋:
有量的業行如手中的泥土,不能將之去除,也不能使之存留下來。
福報很多的時侯,有量的業行只是顯得微不足道,但不會沒有作用。這與鹽喻經的說法是一樣的。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1-13, 11:14

蝴蝶 寫: 佛陀有十個稱號,阿羅漢呢?佛陀並沒有說阿羅漢也是世間解吧?
世間解的範圍請法友貼出,願聞其詳,很多事不是只求反駁他人而已,是要找到真正合理的解釋,否則只有您自己解的對,別人也永遠找不到他錯在那裡?
導師阿羅漢與弟子阿羅漢,稱號不一樣但結果相同,佛陀也曾經拿自己與大迦葉作比較,結論是一樣。
前句裡已經表示過範圍,就是止息。
蝴蝶 寫: 您沒有弄清楚,一個發願度盡眾生的人,是選擇止息嗎?
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既知是無邊,又發願要度盡,會有止息的一日嗎?
我非常的清楚,在原始佛教中,佛陀的教導就只有止息。
要度盡眾生的態度,只有與喬達摩佛陀法義背道而馳的大乘教才有。
蝴蝶 寫: 我閱讀完經文,詳細的解釋了,如果您有不同的解法,請完整的解釋出來,也許您的解釋比較合理.
我不懂,所謂作者本是五蘊,五蘊的錯解就是我,您要把它解回主宰的我,有道理嗎?
那個主宰就是指「我」,那句大白話的意思在說「我」的主宰性質。

蝴蝶 寫: 這個我在前文也解釋過了,你沒有詳細的閱讀,並且作出解答,仍然堅持自己的答案.我可以再重覆一次無妨:
所謂新五陰和前五陰沒有關係,必須是新五陰是全新純淨無業力的開始,才叫沒有關係,只要有受到影響就不能叫作沒有關係.

應該找個例子比較清楚:前五陰作善業,行清淨梵行結生識得生天上,於是新五陰在天道得生天人,於是您說新五陰得生天人跟前五陰造作的善業都沒有關係,這樣合理嗎?

或者,如果您想說的前五陰跟新五陰之間沒有關係,是指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個人,有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親屬,不同的生存環境,這是當然,這樣的說法是多此一舉.
問題就出在「全新純淨」是你下的定義。
沒有關係的地方在於新結生的五陰,並沒有接續下去死去那個五陰的所謂業,而是在已生成的條件中,重新開始堆積他的業行方向,這當中是有選擇自由而不是固定的。

蝴蝶 寫: 那是個不明不白的經,如果您能全數明白請貼出您完整的解釋,相信會造福很多人.我己經解釋我能明白的,如果有錯,請明白的指出,而不是叫人回去看書,我想這不是討論應有的態度.
舉了經證又嫌自己舉證的經不明不白,然後推給別人去解釋,再非議別人的態度,真是精采。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1-13, 12:25

佛和聲聞弟子在世間智慧上是不同的,即便是舍利弗尊者的智慧也是聲聞弟子中最高的,怎麽能說他們都一樣呢?

你的意思是人一旦再生,就是一個新的開始,不再會償還過去的業麽?問題是經中說佛陀頭痛的因緣就是過去的業報,你怎麽視而不見呢?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