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善欲?惡欲?初果滅了哪些惡欲?(3)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6-12-31, 17:43

shanguan 寫:一個比丘,吃飯吃什麽基本上沒有選擇,他只有食欲,這個食欲只要不過量就行。

一個居士,吃飯吃什麽是可以選擇的,他就不只是食欲的問題了,而存在著味欲的問題了,如果這個味欲來自于貪且和殺有直接關係,那就是惡欲了。
即便如此,我想也不影響到初果的證得和初果聖人之所以是初果。

因爲初果聖人只是斷“三結”,這個時候,還有欲界的“貪、等”三毒。

當然,如果他不住于放逸的話,他會努力地朝減輕欲界的“貪、等”三毒的方向邁步,並且他清楚知道如何去做。

這個做法主要不在于“持戒”而在于他使用正見(和正念)來針對心中升起的欲貪下手。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31, 17:55

你這個就是“心戒”的説法了,事實上,八正道的正語正業正命並不是心戒。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6-12-31, 18:09

所以說,不要用某個戒律的具體的幾個內容來問(或考驗)“初果”。凡夫和“初果”對于戒律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方向(作用和性質)就不一樣。

這就好比,一個凡夫去問阿羅漢,你身壞命終後:“是有還是沒有”?阿羅漢如果順作這個問題的方向去答,那麽就都不對了。同時,到最後,你會說,他根本就不是阿羅漢,因爲他的回答和佛的回答(或經上的回答)不一樣。

同樣的,一個“初果”聖人,如果他的知識不多,那麽他可能對于戒律的知識還沒有這個論壇上的很多法友清楚。如果你們拿這些問題去問他,去考他是否有“戒禁取”,他很可能答非所問,或者答不上來。如果他有一天失去了正念,又順作這個問題去回答的話,你一查經典,結果不太一致。大家就會有想法了。其實,問題在于大家的方向不一致。 :lol: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6-12-31, 20:47

凡夫解讀初果聖人的境界,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永遠是片面的。

初果聖人永遠也不會對這樣問題感興趣。但是他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如同一個盲人睜開了眼睛看到了這頭大象一般。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31, 22:45

初果無論出家在家,有貪欲是很自然的,因為初果只斷三結。出家人由於受了大戒,自願捨離五欲之樂,專志修梵行,因此在食衣住行上,受到諸多限制。在家人並沒有修梵行,證得初果後,若主客觀條件不允許繼續精進,居家生活裡,只要不違犯戒律,懂得自護護他,享受五欲之樂並無任何可責難之處。 :wink: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1-01, 09:27

還會有貪慾,但不會有惡慾。

二果也有貪慾,但很薄弱,那麽請問這個“薄弱”怎樣體現出來?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7-01-01, 09:38

你還不瞭解初果,不可能瞭解二果,說了也是白說 :wink: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1-01, 09:54

Mahanama 寫:你還不瞭解初果,不可能瞭解二果,說了也是白說 :wink:
這樣的話屬於擾亂討論,你不知道可以不說。

我們知道,按經上所說,二果沒有斷除三結以外的任何一結,但卻是一個高於初果的果位,理由是“貪嗔痴薄”,那麽對於照樣沒有斷除一結的初向來說,就不可以高於凡夫麽?

頭像
yansong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05-12-16, 08:00

文章 yansong » 2007-01-01, 10:04

[quote="shanguan"
這樣的話屬於擾亂討論,你不知道可以不說。

我們知道,按經上所說,二果沒有斷除三結以外的任何一結,但卻是一個高於初果的果位,理由是“貪嗔痴薄”,那麽對於照樣沒有斷除一結的初向來說,就不可以高於凡夫麽?[/quote]

初向本來就是凡夫,凡夫能高於凡夫嗎?矛盾。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1-01, 10:10

yansong 寫:[quote="shanguan"
這樣的話屬於擾亂討論,你不知道可以不說。

我們知道,按經上所說,二果沒有斷除三結以外的任何一結,但卻是一個高於初果的果位,理由是“貪嗔痴薄”,那麽對於照樣沒有斷除一結的初向來說,就不可以高於凡夫麽?
初向本來就是凡夫,凡夫能高於凡夫嗎?矛盾。[/quote]

初向不是凡夫都搞不清楚麽?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云何念僧。常當憶念僧之德行。如來聖僧。得向具足。應病授藥。正真向道。所行次第。不越限度。能隨於佛。所行之法。須陀洹果向須陀洹。斯陀含果向斯陀含。阿那含果向阿那含。阿羅漢果向阿羅漢。是名如來聲聞僧。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他所請。如是等僧。宜應敬禮合掌向之。是名念僧。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