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遍就是一種修定的方法,不修的人當然得不到,修的人自然會得到。
禪定中可以有樂的感受,但不會知道有沒有呼吸。
沒有說所相所標是呼吸的,呼吸是變動的,不能讓心定下來的。
安般念的疑問
禪相不一定是光明。
禪相分爲三個層次:遍作相、取向、似相。
光明可以是遍作相,比如月光、燈光等等,而作爲似相的光明那是另一回事。而光明定屬於前者,並不是從呼吸得到的。所以光明在初禪以前就可以作爲遍作相來修。
你不能確定進入初禪的禪相必須不動,那只是你誤信了廣超的胡言亂語罷了。我前面說了,廣超的“四禪”在佛法裏連初禪都不到,這並不是要否定你的感受。
就像小學四年級和大學四年級的區別一樣。
小學四年級是很容易得到的,但和大學四年級相比就差遠了。
你可以繼續陶醉在你的“四禪”裏,但在我看來是沒有什麽價值的,因爲你這種“四禪”我一天可以得到很多次,沒什麽希奇的。
廣超之流籠絡人心的方法就是利用信徒的虛榮心和我慢心大肆封賞,我就知道他的一個在大陸的弟子見到別人就說“你們已經有四禪了,只是你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禪相分爲三個層次:遍作相、取向、似相。
光明可以是遍作相,比如月光、燈光等等,而作爲似相的光明那是另一回事。而光明定屬於前者,並不是從呼吸得到的。所以光明在初禪以前就可以作爲遍作相來修。
你不能確定進入初禪的禪相必須不動,那只是你誤信了廣超的胡言亂語罷了。我前面說了,廣超的“四禪”在佛法裏連初禪都不到,這並不是要否定你的感受。
就像小學四年級和大學四年級的區別一樣。
小學四年級是很容易得到的,但和大學四年級相比就差遠了。
你可以繼續陶醉在你的“四禪”裏,但在我看來是沒有什麽價值的,因爲你這種“四禪”我一天可以得到很多次,沒什麽希奇的。
廣超之流籠絡人心的方法就是利用信徒的虛榮心和我慢心大肆封賞,我就知道他的一個在大陸的弟子見到別人就說“你們已經有四禪了,只是你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Dogbert法友讲的很好,这些的确应该是任何一个修禅定的人应知道的基础知识。Dogbert 寫:禪定在經典中雖然介紹的不多,但是還是有一些判斷的標準。
除了五個禪支(尋、伺、喜、樂、一淨性)之外,還有就是五蓋(貪、嗔、昏沉睡眠、掉舉追悔、疑)在初禪就會暫時被鎮服。
法友若是在禪修過程中還會生出疑問,懷疑這是否就是初禪或是四禪,那表示法友禪修當時根本不具有以上的禪支(禪定的特質),而五蓋至少在「疑」這一樣也依然存在。
初禪除了五個禪支(尋、伺、喜、樂、一淨性)之外,最重要的是离生喜乐。就是离五蓋(貪、嗔、昏沉睡眠、掉舉追悔、疑)并且清楚知道自己(暂时)离开了五蓋产生了喜乐,并让喜乐充满全身。具体可以参考《沙门果经》关于初禪的描述。
“法友若是在禪修過程中還會生出疑問,懷疑這是否就是初禪或是四禪,那表示法友禪修當時根本不具有以上的禪支(禪定的特質),而五蓋至少在「疑」這一樣也依然存在。”
这是本人没有讲清楚――在禪修過程中没有疑問,只是专心于呼吸。在得到初禪、二禅时及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也没有疑問,只是在和我的一个朋友说起后引起了他的强烈否定,这才产生了疑問。
說實話,在這樣一個前輩高手雲集的討論區裏拿自己的禅修體驗來討論,無疑是豎立了一個靶子。我知道,很多人是不會這樣做的。然而,爲了能真正地弄清法義,也沒有其它更好的法子。因爲這實在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過去和現在,很多人出于戒律上的考慮(怕人以“未證言證”來打擊),從來不願將自己的禅修體驗拿出來說。要說,也是在已經完全成就了以後(證阿羅漢了)再來說。這無形中使得禅修這件事很難有道迹可以遵循。盡管大家在理論上可以放開了討論。
因爲缺乏足夠的道迹可以遵循,無數的人禅修得不到成就,就是得到了,也不能肯定,致使局面越來越亂。就本人所知,大概在30年前,一位前輩在自修四念處時,曾經親證了“無常”並“證滅”,卻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差一點兒蹉跎此生。幸好,在後來的十多年後,他深入地接觸到了“南傳佛教”,他才能夠肯定自己。這件事情對我觸動非常大。
過去和現在,很多人出于戒律上的考慮(怕人以“未證言證”來打擊),從來不願將自己的禅修體驗拿出來說。要說,也是在已經完全成就了以後(證阿羅漢了)再來說。這無形中使得禅修這件事很難有道迹可以遵循。盡管大家在理論上可以放開了討論。
因爲缺乏足夠的道迹可以遵循,無數的人禅修得不到成就,就是得到了,也不能肯定,致使局面越來越亂。就本人所知,大概在30年前,一位前輩在自修四念處時,曾經親證了“無常”並“證滅”,卻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差一點兒蹉跎此生。幸好,在後來的十多年後,他深入地接觸到了“南傳佛教”,他才能夠肯定自己。這件事情對我觸動非常大。
- MOSHENGREN
- 文章: 99
- 註冊時間: 2006-06-24,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