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4-10-31, 14:08
shanguan 寫:是的,因爲在《雜阿含》和《相應部》中並沒有說到三歸依是修行的方法,而是把三歸依當作修行的一個結果來看的。也就是說,我們在經中只看倒證了初果后的人自發的提出了三皈依,而非證果以前所必需。
所以如果有人說三歸依是解脫前修道的必要方法是沒有經典依據的,只有與之密切相關的六隨念可以算一種修行方法(因爲要修六隨念必要有三歸依),但只是也屬與心學中四十種業處中的一類選擇而不是慧學,且也不是必需的。
修行者自三皈依(證得法眼淨,開悟)為起點步上滅苦之道,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然後具足佛、法、僧、戒四不壞淨信,順趨直下,歷程中斷三結得初果,貪瞋癡薄弱得二果,斷五下分結得三果,斷五上分結得四果,至此十結永斷,究竟心解脫慧解脫(終點)。
從起點開始、中間各個歷程、終點,前後因緣相續,每一前項及前項的前項皆為後項達成的必要條件,若認為(三皈依,而非證果以前所必需),此說乃見樹不見林的誤見。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4-10-31, 14:56
seasky 寫:修行者自三皈依(證得法眼淨,開悟)為起點步上滅苦之道,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然後具足佛、法、僧、戒四不壞淨信,順趨直下,歷程中斷三結得初果,貪瞋癡薄弱得二果,斷五下分結得三果,斷五上分結得四果,至此十結永斷,究竟心解脫慧解脫(終點)。
從起點開始、中間各個歷程、終點,前後因緣相續,每一前項及前項的前項皆為後項達成的必要條件,若認為(三皈依,而非證果以前所必需),此說乃見樹不見林的誤見。
你的説法沒有經証,在經典裏,甚至沒有把“三歸依”作爲一個固定的提法。你可以仔細看看《阿含經》,裏面有多少地方提到過三歸依的?特別是對於未証初果的人。
三歸依是不是必須作爲證果的起點?請找出經典的依據來。
-
seasky
- 文章: 770
-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由 seasky » 2004-10-31, 20:51
shanguan 寫:你的説法沒有經証,在經典裏,甚至沒有把“三歸依”作爲一個固定的提法。你可以仔細看看《阿含經》,裏面有多少地方提到過三歸依的?特別是對於未証初果的人。
三歸依是不是必須作爲證果的起點?請找出經典的依據來。
入流 【雜阿含843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
「所謂流者,何等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流者,謂八聖道。」
復問舍利弗:「謂入流分,何等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復問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幾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入流者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文中說:入流者(進入解脫聖道 -- 八正道法流起點的修行人)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歸依佛),於法不壞淨(歸依法),於僧不壞淨(歸依僧),聖戒成就。
沒有實質的歸依佛,哪來的於佛不壞淨?
沒有實質的歸依法,哪來的於法不壞淨?
沒有實質的歸依僧,哪來的於僧不壞淨?
憑空而有佛法僧不壞淨??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4-10-31, 21:27
seasky 寫:
入流 【雜阿含843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
「所謂流者,何等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流者,謂八聖道。」
復問舍利弗:「謂入流分,何等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復問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幾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文中說:入流者(進入解脫聖道 -- 八正道法流起點的修行人)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歸依佛),於法不壞淨(歸依法),於僧不壞淨(歸依僧),聖戒成就。
沒有實質的歸依佛,哪來的於佛不壞淨?
沒有實質的歸依法,哪來的於法不壞淨?
沒有實質的歸依僧,哪來的於僧不壞淨?
憑空而有佛法僧不壞淨??
這篇經文說得很清楚,八正道纔是入流的必要條件,四不壞淨是初果成就的標誌。也可以說:八正道是四不壞淨的因,四不壞淨是八正道的果。三歸依是証果后才建立的,不是証果前。只有四不壞淨建立的同時纔算有皈依。
請注意我的主題。
-
leeyc2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leeyc2 » 2004-10-31, 22:33
shanguan 寫:
這篇經文說得很清楚,八正道纔是入流的必要條件,四不壞淨是初果成就的標誌。也可以說:八正道是四不壞淨的因,四不壞淨是八正道的果。三歸依是証果后才建立的,不是証果前。只有四不壞淨建立的同時纔算有皈依。
請注意我的主題。
1.雜阿含105經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於世尊所。心得淨信]。{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即於此座。慧眼清淨}。佛告仙尼。今當為汝隨所樂說。佛告仙尼。色是常耶。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因痛苦而生信心,因信心而生高興,因高興而生喜悅,因喜悅而生寧靜,
因寧靜而生安樂,因安樂而生禪定,因禪定而顯現諸法如實的知見…}
~ 節譯自相應部 S.12.23 ~{迎福寺}.後面有>>[..無著而解脫..}等句
-
leeyc2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leeyc2 » 2004-10-31, 22:53
shanguan 寫:
這篇經文說得很清楚,八正道纔是入流的必要條件,四不壞淨是初果成就的標誌。也可以說:A[八正道是四不壞淨的因,四不壞淨是八正道的果]。B[三歸依是証果后才建立的,不是証果前]。[只有四不壞淨建立的同時纔算有皈依。]C
請注意我的主題。
先針對B.C兩段請問你:
1.皈依是什麼意思?..2.有信就等同於四不壞(淨)信嗎?
引經如上帖中1和2,(2漏標了)
-
peacecila
- 文章: 1546
-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由 peacecila » 2004-11-01, 00:45
「歸依三寶」的巴利英漢對照文:
「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我去到佛--庇護所)
I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我去到法--庇護所)
I go to the Dhamma for refuge.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我去到僧--庇護所)
I go to the Sangha for refuge.
」
巴利文的「saranam」是名詞「庇護所」,gacchami是動詞「去到…」的意思。而且,這裏的「佛、法、僧」與「庇護所」具有同格的地位。所以,也可以翻成「去到安穩之地(佛法僧)或去到庇護所」。
我們應該探討的是:「古代的佛教徒聽聞了佛法,瞭解了佛法之後,為什麼會說出這句話?而這句話的內涵又是什麼?」
這是因為古代的佛教徒在聽聞了佛法之後,內心因受到真理的啟發,而覺得內心平穩、安靜、無憂、無佈、喜悅,因而對「佛法僧」生起了親近之心;而親近「佛法僧」便意謂著:「進入了庇護所或安穩之地,護得平安喜悅」。對照「優婆塞」的定義:「梵語 upsaka 之音譯。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佛光大辭典),由此不難得見「歸依三寶」與「在家居士」之間的關係,對於瞭解「歸依三寶」的含意,更顯得清晰明白。
基本上,漢譯的「歸依三寶」是「意譯」的成份居多,但已經完全讓人看不出其「原始」的含意,反倒常常讓現代的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產生「神力加庇」的誤會。事實上,原文如果照「直譯」,很難翻得優美流暢,但就算是「直譯」,如果不加任何的解釋,光看字面的意思,很多人也搞不懂,這「三寶等於庇護所,獲得平安」的思路是怎麼來的。仔細考究「漢譯」的「歸依三寶」譯文,其實離原義也有一段滿遠的距離。我們的巴利文老師很委婉地說:「漢譯經文比較注重文學價值。」但過於注重文學價值的後果,就很難避免流失原義。
-
peacecila
- 文章: 1546
-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由 peacecila » 2004-11-01, 01:11
善觀法友舉的那二個例子---葛印卡與孫倫西亞多,也都不是很有力的舉證。
葛印卡一直受其老師「烏巴慶」的長期禪修指導,直到「烏巴慶」去世為止;而孫倫西亞多,出生在緬甸佛教國家,與佛法相關的開示,從小耳濡目染,要說,緬甸人不受三皈五戒的儀式,大概也很難說得過去。而且,孫倫西亞多開始修習呼吸禪觀,也是從某位朋友處聽聞所得,也瞭解呼吸禪觀的益處。
考究「歸依三寶」的原始含義,若不是於法有所得益的人,也少有可能堅持禪修。基本上,葛印卡與孫倫禪師,是否為「證悟者」,這很難深究?但仔細考究他們的學法背景,知道他們受「三寶」薰習已久,皈依三寶,這卻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才說,這二個例子都舉得不是很好。
大概也只有「佛」與「獨覺」,可以不須「親近三寶」自行證悟解脫,但這些都屬於「特例」,因為在他們覺悟佛法之前,並沒有佛法可讓他們聽聞,也沒有三寶可以親近的緣故。而「聲聞」親近僧寶、聽聞正法,則是今生得證解脫的最佳橋樑,便如「四預流分」所說,循著:「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維、法次法向」的過程,直達「正法之流」。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4-11-01, 08:40
leeyc2 寫:
1.雜阿含105經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於世尊所。心得淨信]。{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即於此座。慧眼清淨}。佛告仙尼。今當為汝隨所樂說。佛告仙尼。色是常耶。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因痛苦而生信心,因信心而生高興,因高興而生喜悅,因喜悅而生寧靜,
因寧靜而生安樂,因安樂而生禪定,因禪定而顯現諸法如實的知見…}
~ 節譯自相應部 S.12.23 ~{迎福寺}.後面有>>[..無著而解脫..}等句
你這些經文都沒有說到皈依三寶的意思,當然,你如果要牽強附會把對佛陀本人有信心當作等於皈依三寶,我想也不能作爲現在佛陀已經不在的時代皈依佛寳的必要性。
-
shanguan
- 文章: 2716
-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 來自: Shanghai
-
聯繫:
文章
由 shanguan » 2004-11-01, 08:44
leeyc2 寫:先針對B.C兩段請問你:
1.皈依是什麼意思?..2.有信就等同於四不壞(淨)信嗎?
引經如上帖中1和2,(2漏標了)
1、皈依就是歸向依靠的意思
2、在經典中,世尊在説明五出世根的時候明確表示:“何謂信根?所謂四不壞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