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沒有我」
與「身壞命終無所有」
兩者有什麼不同?
阿羅漢身壞命終入滅之後,去了那裏?(二)
佛法概論22
... 無所有呢?『本事經』(卷三)也說得極為明白:「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
惟由清淨無戲論體。如是清淨無戲論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
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 [P263 ...
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21/yinshun21-22.html - 14k - 頁庫存檔 - 類似網頁
... 無所有呢?『本事經』(卷三)也說得極為明白:「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
惟由清淨無戲論體。如是清淨無戲論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
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 [P263 ...
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21/yinshun21-22.html - 14k - 頁庫存檔 - 類似網頁
四阿含中
佛陀是說「五陰非我、非我所、不相在」
而一般討論「我」
會有四種論點
1.有我(常見)
2.無我(斷見)
3.亦有亦無(亦常亦斷)
4.非有非無(非常非斷)
除了以上四種以外
沒有第五種論點
而佛陀說這四種論點,都不是正見
佛陀是如何說的呢?
五陰是無常的、苦惱的,終歸於壞散、磨滅
故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不相互存在於其中
五陰因愛而生,因無常而老病死,因老病死而苦惱
眾生因愛欲熾燃,身壞命終五陰壞滅,而來世異陰相續
阿羅漢因愛盡無餘,身壞命終五陰壞滅,而自知不受後有
因愛而生,因生有滅
愛盡則不生,因不生,故不滅
誰生愛,誰又滅愛?
誰不生,誰又不滅?
若說我生愛,我滅愛,則墮常見
若說無我生愛,無我滅愛,則墮斷見
若說有我生愛,無我滅愛,則墮亦常亦斷
若說非有我生愛,非無我滅愛,則墮非常非斷
阿羅漢身壞命終後,去了哪裏?
佛陀說:
此是無記,非法饒益,非義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正向解脫。
應盡速拔除十結之毒箭,才能除滅生死之苦。
佛陀是說「五陰非我、非我所、不相在」
而一般討論「我」
會有四種論點
1.有我(常見)
2.無我(斷見)
3.亦有亦無(亦常亦斷)
4.非有非無(非常非斷)
除了以上四種以外
沒有第五種論點
而佛陀說這四種論點,都不是正見
佛陀是如何說的呢?
五陰是無常的、苦惱的,終歸於壞散、磨滅
故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不相互存在於其中
五陰因愛而生,因無常而老病死,因老病死而苦惱
眾生因愛欲熾燃,身壞命終五陰壞滅,而來世異陰相續
阿羅漢因愛盡無餘,身壞命終五陰壞滅,而自知不受後有
因愛而生,因生有滅
愛盡則不生,因不生,故不滅
誰生愛,誰又滅愛?
誰不生,誰又不滅?
若說我生愛,我滅愛,則墮常見
若說無我生愛,無我滅愛,則墮斷見
若說有我生愛,無我滅愛,則墮亦常亦斷
若說非有我生愛,非無我滅愛,則墮非常非斷
阿羅漢身壞命終後,去了哪裏?
佛陀說:
此是無記,非法饒益,非義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正向解脫。
應盡速拔除十結之毒箭,才能除滅生死之苦。
所謂的「五陰非我、非我所、不相在」是由「五陰無常」推演而來的。但一般人,由於執持「我見」的習性作崇,當直接看到由「五陰無常」所推演出來的結論:「五陰非我、非我所、不相在」,在觀念上,就造成了衝突。night 寫:四阿含中
佛陀是說「五陰非我、非我所、不相在」
記得經文有一句話是表達:「有現象的變化(五陰無常;緣起法),但其中找不到可以被視為『主體』的事物。」這其實滿奇妙的,但當事實就是如此的時候,除了接受也無法再多說些什麼。
如果說,「有我」是一個事實的存在,既然是事實的存在,那麼,也就無須去討論或證實它的存在。但由於人類發現,所有可能被視為「我」與「主體」的事物,如「色身、感受、思想、所有身口意的行為、意識」都面臨著變化的過程,甚至隨著此生「色身」最後的敗壞與死亡,當人們無法確定有來生的時候,「色身」的死亡便意味著所有可能被視為「我」與「主體」的死亡,也因此就對所謂「自我」的存在,產生了質疑。
人類想去證實「自我」的存在,這都隱藏著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面對事物的無常,無力主宰的無奈,極力追求永恆與安定的渴求,卻隨之而來的挫折與痛苦。
人們假定有一個可以在「色身」敗壞與死亡後,永恆不滅、獨立存在的「主體」,既便無法證實也好。但就算這個能夠「永恆不滅」、「獨立存在」的「主體(自我)」真的存在,對於現實的人生又有什麼助益呢?所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愛別離、怨別離」所造成的痛苦,事實上,並不會因為確認了「主體(自我)」的存在而消失。而這就是人生所顯示的事實,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