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就是大腦的神經系統
諸法友,
在此,我想說明的是用頭腦作為意根是不正確的。
這個問題開始於幾個月前,我無意間從「看神聽鬼」一書上看到一則關於「樹靈」的文章。內容大約是這樣的,因有戶人家裡不太平順,於是到慈惠堂求平安,此慈惠堂的堂主看到此人後面跟著一個樹靈,於是尋問此人,此人回答因家院子中有一顆樹,因礙風水而砍掉了。
這也讓我想起看過一本介紹精靈的書,這本書中說到不只花草樹木有識神,甚至石頭、山洞、山谷或是整座山...等等都有個自的識神。
這則文章讓我自問:樹沒有頭腦,唯有樹身,樹的意根在那裡?
於是我想起了「生活的藝術」(葛印卡老師所教的內觀)一書中葛印卡老師與學員的問答,節錄如下:
問:我不太確定您所說的「心」是什麼意思。我找不到心。
答:心在身上無所不在,在每一個原子之中。每當你感覺到什麼,心就在那裡。心能夠感覺。
問:那麼您所說的「心」不是「頭腦」囉?
答:哦!不,不,不。在西方,你們認為心只存在頭腦裡。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問:心是存在整個身體嗎?
答:是的,整個身體都包含了心(註:根塵接觸產生六識,六識都屬於心)
問:心也是整個身體嗎?
答:它和整個身體是緊密相連的。
問:心識是否存在身體的所有原子中?
答:是!這就是為什麼情緒和相關的感受會在身體內的各處生起。如果你觀察全身的感受,你也一定觀察到和情緒相關的感受,那你就能脫離情緒。
依於上面的種種,我得到一個的看法,即能引生心識的就都是意根,所以眼根是意根、耳根亦是意根....前五根所不攝的(例如:頭腦)也是意根,整個身體都是意根。簡言之,「身」即是意之根。
另一種狀況:心識引生心識。這是心識生起之後,心識本身成為意根而引生出下一個心識。所以說整個身心都是意根。
在此,我想說明的是用頭腦作為意根是不正確的。
這個問題開始於幾個月前,我無意間從「看神聽鬼」一書上看到一則關於「樹靈」的文章。內容大約是這樣的,因有戶人家裡不太平順,於是到慈惠堂求平安,此慈惠堂的堂主看到此人後面跟著一個樹靈,於是尋問此人,此人回答因家院子中有一顆樹,因礙風水而砍掉了。
這也讓我想起看過一本介紹精靈的書,這本書中說到不只花草樹木有識神,甚至石頭、山洞、山谷或是整座山...等等都有個自的識神。
這則文章讓我自問:樹沒有頭腦,唯有樹身,樹的意根在那裡?
於是我想起了「生活的藝術」(葛印卡老師所教的內觀)一書中葛印卡老師與學員的問答,節錄如下:
問:我不太確定您所說的「心」是什麼意思。我找不到心。
答:心在身上無所不在,在每一個原子之中。每當你感覺到什麼,心就在那裡。心能夠感覺。
問:那麼您所說的「心」不是「頭腦」囉?
答:哦!不,不,不。在西方,你們認為心只存在頭腦裡。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問:心是存在整個身體嗎?
答:是的,整個身體都包含了心(註:根塵接觸產生六識,六識都屬於心)
問:心也是整個身體嗎?
答:它和整個身體是緊密相連的。
問:心識是否存在身體的所有原子中?
答:是!這就是為什麼情緒和相關的感受會在身體內的各處生起。如果你觀察全身的感受,你也一定觀察到和情緒相關的感受,那你就能脫離情緒。
依於上面的種種,我得到一個的看法,即能引生心識的就都是意根,所以眼根是意根、耳根亦是意根....前五根所不攝的(例如:頭腦)也是意根,整個身體都是意根。簡言之,「身」即是意之根。
另一種狀況:心識引生心識。這是心識生起之後,心識本身成為意根而引生出下一個心識。所以說整個身心都是意根。
(末那識)在那裡?
1. (末那識)如何將(阿賴耶)執為(我、我相)
2. 在 (阿賴耶)業種子所現之(根身)上,
(末那識)依止於 那個地方?
針對以上問題,我想以實例說明,再回頭印證經文:
1. (末那識)如何將(阿賴耶)執為(我、我相)
讀經文時,一定要明白,經文講的都是我們(自己)的事。
我們自己=末那識;末那識=我們自己
(末那見分)緣(阿賴耶見分)為我相,的實際運作:
(阿賴耶)業種子所生出的(相分),
包括根身、器世界、萬事萬物...等
而與(我相)有關的,唯有(根身)這一部份。
(末那識)將(根身)視為 (我-自己)的一種(代表)。
根身=我自己;我自己=根身。此乃 (我相)。
2. 在 (阿賴耶)業種子所現之(根身)上,
(末那識)依止於 那個地方?
當(末那識)將(阿賴耶)所現的(根身),視為自己時,
當然是指:
眼、耳、鼻、舌、身、腦 =自己
自己= 眼、耳、鼻、舌、身、腦
當(根身)=(我-自己)時,(末那識)一定是遍佈整個根身。
即,眼、耳、鼻、舌、身、腦 就是 (末那識)。
(末那識)依託於眼
(末那識)依託於耳
(末那識)依託於鼻
(末那識)依託於舌
(末那識)依託於身
(末那識)依託於腦
眼耳鼻舌身腦 都是(末那識) 所 "依止的地方"。
=========================
當(末那識)依止於 眼耳鼻舌身腦時,
(末那識)在做什麼事?
這個地方是(末那識)變(第六識)的關鍵!!
在(三能變)或(三變異)中的 最後一變
=========================
(末那識)依託於 眼耳鼻舌身腦,遍佈整個根身。
這是什麼意思?
(末那識)只認識 眼耳鼻舌身腦,是(我-自己)。
(末那識) 所認識的(對象),只有 眼耳鼻舌身腦。
其它的 祂都不認識。
這裡是(實我)的部份,即,執我、、(能我)、我相
^^^^^^^^^^^^^^^^^^^^^^^^^^^
其-實際發生、運作情形 如下:
(末那識)只認得 眼耳鼻舌身腦 自身的 (生理現象)及反應。
舉例:(色盲)
(眼睛)雖然(直接)接觸 色塵 - (紅色蘋果),
但 (末那識) 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看到(紅色蘋果)。
(末那識)所看到的,是(眼睛)的(生理現象)及反應。
當(眼睛)的生理現象,反應出的是(灰色蘋果)時,
(末那識)就會認為,祂看到的是(灰色蘋果)。
可見,
(末那識)從來沒有真正 看清楚 世界的 真實面貌。
^^^^^^^^^^^^^^^^^^^^^^^^^^^
(末那識)只認得 眼耳鼻舌身腦 的生理現象及反應。
雖然(第六識)通(三境),但狀況不一樣。
所以我才不想拿經文出來論。這種事需要實際說明。
============================
(六識)的出現:
當眼耳鼻舌身腦 都是 (我自己、能我)時,
接著自然生出 (我能、我所能、我所執):
我的眼能看,生眼識 (看到灰色蘋果)
我的耳能聽,生耳識
我的鼻能嗅,生鼻識
我的舌能嚐,生舌識
我的身能觸,生身識
我的腦能想,生意識
(腦匯整虛妄的五識資料,發出虛妄的第六意識)
這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以
(末那識) 為 (依),的真實意義。
因為(六根)都有(末那識),所以 (六識) 才各有所依。
^^^^^^^^^^^^^^^^^^^^^^^^^^^^^^^^
整個過程就是:
從有(實我-能我),生出(我能),再生出 (六識)。
(六識)所見是 (實法);(末那識)所見是 (實我)
最後再問:(末那識) 在那裡?
答:(末那識) 就在我們的 六根 門頭。
註:
當我說(紅色蘋果)時,當然也只是眼睛的生理反應
========================================
如果(末那識)不要將(根身)視為(我自己),
祂就不會再依據(眼睛)的生理反應,來看世界。
包括其餘五根
而能直接看世界
如此,祂就會看到(紅色蘋果),而不是(灰色蘋果)
所以,何謂修行?
就是要脫離 眼耳鼻舌身腦 送給我們的(神經現象)。
只有不再依賴我們身體的(神經現象),
我們才能看到 世界的真實面貌
1. (末那識)如何將(阿賴耶)執為(我、我相)
2. 在 (阿賴耶)業種子所現之(根身)上,
(末那識)依止於 那個地方?
針對以上問題,我想以實例說明,再回頭印證經文:
1. (末那識)如何將(阿賴耶)執為(我、我相)
讀經文時,一定要明白,經文講的都是我們(自己)的事。
我們自己=末那識;末那識=我們自己
(末那見分)緣(阿賴耶見分)為我相,的實際運作:
(阿賴耶)業種子所生出的(相分),
包括根身、器世界、萬事萬物...等
而與(我相)有關的,唯有(根身)這一部份。
(末那識)將(根身)視為 (我-自己)的一種(代表)。
根身=我自己;我自己=根身。此乃 (我相)。
2. 在 (阿賴耶)業種子所現之(根身)上,
(末那識)依止於 那個地方?
當(末那識)將(阿賴耶)所現的(根身),視為自己時,
當然是指:
眼、耳、鼻、舌、身、腦 =自己
自己= 眼、耳、鼻、舌、身、腦
當(根身)=(我-自己)時,(末那識)一定是遍佈整個根身。
即,眼、耳、鼻、舌、身、腦 就是 (末那識)。
(末那識)依託於眼
(末那識)依託於耳
(末那識)依託於鼻
(末那識)依託於舌
(末那識)依託於身
(末那識)依託於腦
眼耳鼻舌身腦 都是(末那識) 所 "依止的地方"。
=========================
當(末那識)依止於 眼耳鼻舌身腦時,
(末那識)在做什麼事?
這個地方是(末那識)變(第六識)的關鍵!!
在(三能變)或(三變異)中的 最後一變
=========================
(末那識)依託於 眼耳鼻舌身腦,遍佈整個根身。
這是什麼意思?
(末那識)只認識 眼耳鼻舌身腦,是(我-自己)。
(末那識) 所認識的(對象),只有 眼耳鼻舌身腦。
其它的 祂都不認識。
這裡是(實我)的部份,即,執我、、(能我)、我相
^^^^^^^^^^^^^^^^^^^^^^^^^^^
其-實際發生、運作情形 如下:
(末那識)只認得 眼耳鼻舌身腦 自身的 (生理現象)及反應。
舉例:(色盲)
(眼睛)雖然(直接)接觸 色塵 - (紅色蘋果),
但 (末那識) 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看到(紅色蘋果)。
(末那識)所看到的,是(眼睛)的(生理現象)及反應。
當(眼睛)的生理現象,反應出的是(灰色蘋果)時,
(末那識)就會認為,祂看到的是(灰色蘋果)。
可見,
(末那識)從來沒有真正 看清楚 世界的 真實面貌。
^^^^^^^^^^^^^^^^^^^^^^^^^^^
(末那識)只認得 眼耳鼻舌身腦 的生理現象及反應。
雖然(第六識)通(三境),但狀況不一樣。
所以我才不想拿經文出來論。這種事需要實際說明。
============================
(六識)的出現:
當眼耳鼻舌身腦 都是 (我自己、能我)時,
接著自然生出 (我能、我所能、我所執):
我的眼能看,生眼識 (看到灰色蘋果)
我的耳能聽,生耳識
我的鼻能嗅,生鼻識
我的舌能嚐,生舌識
我的身能觸,生身識
我的腦能想,生意識
(腦匯整虛妄的五識資料,發出虛妄的第六意識)
這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以
(末那識) 為 (依),的真實意義。
因為(六根)都有(末那識),所以 (六識) 才各有所依。
^^^^^^^^^^^^^^^^^^^^^^^^^^^^^^^^
整個過程就是:
從有(實我-能我),生出(我能),再生出 (六識)。
(六識)所見是 (實法);(末那識)所見是 (實我)
最後再問:(末那識) 在那裡?
答:(末那識) 就在我們的 六根 門頭。
註:
當我說(紅色蘋果)時,當然也只是眼睛的生理反應
========================================
如果(末那識)不要將(根身)視為(我自己),
祂就不會再依據(眼睛)的生理反應,來看世界。
包括其餘五根
而能直接看世界
如此,祂就會看到(紅色蘋果),而不是(灰色蘋果)
所以,何謂修行?
就是要脫離 眼耳鼻舌身腦 送給我們的(神經現象)。
只有不再依賴我們身體的(神經現象),
我們才能看到 世界的真實面貌
要討論一個東西前,第一個條件是這個東西要存在才行,否則只是在談玄說妙浪費時間而已,把以前寫過的東西再貼過來一下。
「阿賴耶」的原意是執著、愛著、欲貪、所執處的意思,從下面的經文就可以很容易看出阿賴耶的意義。
巴利相應部 S6.1 Ayacana Sutta The Request
...But this generation delights in attachment, is excited by attachment, enjoys attachment. ...
巴利相應部 S6.1 梵天相應
...又,此諸人等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翻得怪怪的,但是讀者應該可以體會這個意思)。... --- 漢譯南傳大藏經
這裡的英譯是把阿賴耶翻譯成attachment,也就是附著、依戀、執著的意思,漢譯南傳大藏經是直接用音譯翻譯成阿賴耶。
到了後來阿賴耶被後人多加了一個「識」字,並且賦予阿賴耶識更多不同的意義,變成一個隨著眾生輪迴而常存不滅的一個主體。
然而,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恰巧與佛陀無我的教導互相違背,佛陀不曾說過眾生無始以來的生死相續,其中有個恆常不變的主體(我)。而是用緣起法〈此有故彼有〉來解釋眾生的存在,也就是苦集聖締的內容,十二緣起的內容裡是沒有一個阿賴耶識或是種子的。
「阿賴耶」的原意是執著、愛著、欲貪、所執處的意思,從下面的經文就可以很容易看出阿賴耶的意義。
巴利相應部 S6.1 Ayacana Sutta The Request
...But this generation delights in attachment, is excited by attachment, enjoys attachment. ...
巴利相應部 S6.1 梵天相應
...又,此諸人等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翻得怪怪的,但是讀者應該可以體會這個意思)。... --- 漢譯南傳大藏經
這裡的英譯是把阿賴耶翻譯成attachment,也就是附著、依戀、執著的意思,漢譯南傳大藏經是直接用音譯翻譯成阿賴耶。
到了後來阿賴耶被後人多加了一個「識」字,並且賦予阿賴耶識更多不同的意義,變成一個隨著眾生輪迴而常存不滅的一個主體。
然而,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恰巧與佛陀無我的教導互相違背,佛陀不曾說過眾生無始以來的生死相續,其中有個恆常不變的主體(我)。而是用緣起法〈此有故彼有〉來解釋眾生的存在,也就是苦集聖締的內容,十二緣起的內容裡是沒有一個阿賴耶識或是種子的。
不管是第八識,第七識或第六識。在我的論述裡面,已經清楚描述出,祂們在本質上都是(同一顆心),在不同階段的(別名)而已。dogbert 寫:然而,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恰巧與佛陀無我的教導互相違背,佛陀不曾說過眾生無始以來的生死相續,其中有個恆常不變的主體(我)。而是用緣起法〈此有故彼有〉來解釋眾生的存在,也就是苦集聖締的內容,十二緣起的內容裡是沒有一個阿賴耶識或是種子的。
既然第一識到第八識,都是同一顆心在運作,
這那裡有違背佛說?
另外,成唯識論裡面說的第七和第八識,更無關(恆常)。
第七和第八識(正說同一顆心)是隨著因緣入名色。
這又那裡違背佛說。
因此,斷說:(成唯識論)所說的,是八個各別獨立的(心識)在運作;
又說,祂們是(恆常),是人,其實是自己不懂(成唯識論)。
說明白點,凡有看懂成唯識論的人,應該知道,
八個心識,只是同一顆心,在不同階段的別名;而且,
這個(識)也不是恆常的。
說,成誰識論偉反佛說,是自己不懂成唯識論
這也就是我常說:在批判大乘前,自己最好是真正讀懂了“中觀”和“唯識”之後。因爲只有先了解才能超越。wolfgang 寫:既然第一識到第八識,都是同一顆心在運作,
這那裡有違背佛說?
另外,成唯識論裡面說的第七和第八識,更無關(恆常)。
第七和第八識(正說同一顆心)是隨著因緣入名色。
這又那裡違背佛說。
因此,斷說:(成唯識論)所說的,是八個各別獨立的(心識)在運作;
又說,祂們是(恆常),是人,其實是自己不懂(成唯識論)。
說明白點,凡有看懂成唯識論的人,應該知道,
八個心識,只是同一顆心,在不同階段的別名;而且,
這個(識)也不是恆常的。
說,成誰識論偉反佛說,是自己不懂成唯識論
當然,對于很多真正探詢解脫的學佛者來說,他們沒有批判大乘的興趣和動力,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解脫。那麽,抛開大乘,直接走原始佛教的路是最快捷、也最保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