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清淨,為何有無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dreamer008
文章: 190
註冊時間: 2005-03-08, 08:00
聯繫:

文章 dreamer008 » 2006-01-29, 16:53

shopping 寫:(一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識。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識。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研究阿含經不以此經為基礎,任你讀過千百遍阿含經,依然無法一窺阿含經之堂奧的!
我看不出此經有何特別,不過是說色.受.想.行.識是禍患需解脫且佛自稱已經證知罷了!怪哉!世間人誰不知道色.受.想.行.識能造成禍患呢?請教一下,這有何特別?

頭像
dreamer008
文章: 190
註冊時間: 2005-03-08, 08:00
聯繫:

文章 dreamer008 » 2006-01-29, 21:16

老子道德經亦曰: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那麼請問法友佛所說上面經文有何特別呢?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6-02-03, 16:14

dreamer008 寫:老子道德經亦曰: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那麼請問法友佛所說上面經文有何特別呢?
老子《道德經》這樣說,那只是表明老子「知道色.受.想.行.識能造成禍患」。求神通法友是基於何等事實,而得出「世間人誰不知道色.受.想.行.識能造成禍患呢」這樣樂觀的判斷的呢?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6-02-03, 16:16

dreamer008 寫:我看不出此經有何特別,不過是說色.受.想.行.識是禍患需解脫且佛自稱已經證知罷了!怪哉!世間人誰不知道色.受.想.行.識能造成禍患呢?請教一下,這有何特別?
世間人的事實情況,恰恰多如《雜阿含》(一三)經所說:「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况且,佛陀說法,並不是為了「特別」,佛教並不是為了奇談怪論而建立於世的啊。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6-02-03, 23:52

seasky 寫:觀點並不正確!你並未看懂經典,即使讀了巴利相應部又如何?

「世尊!誰食此識?」

「為誰觸?」「為誰受?」「為誰愛?」

「無我,誰在修行?」

早在佛陀時代,就已出現這一類問題:「到底是誰???」
並非等到漢譯之後才有的!
《雜阿含》(三七二)經,佛陀的解答是破除「我所」妄見,而不是解答「無我,是誰?」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6-02-04, 00:02

《雜阿含》中的確也有出現「無我,是誰?」的問題,見《雜阿含》(五八)經:

  ……。
  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明□起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癡人。無智明。而作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釋彼。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言:「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正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


我說一下對這一部分經文的理解,請諸位法友指教:

既然五蘊無我,那麼也就不存在一個恆常的所謂的「誰」。「誰」雖是一個疑問代名詞,但它既是一個代名詞,那麼問「是誰?」就意味著存在一個恆常的「我」,恰與「無我」相悖。即使我們說「異陰受報」,那也不是「誰」當受報,因為「異陰」亦無我,不存在一個恆常的「誰」而當受報。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02-04, 07:54

potato 寫:《雜阿含》中的確也有出現「無我,是誰?」的問題,見《雜阿含》(五八)經:....
其實所謂的自性、如來藏、阿賴耶識、梵等等,都跟這個「我」非常類似,甚至是文字不同,特性相同。

佛陀所否定的也是這個「我」,這個會隨著生生世世造業、受業報的「我」,而不是否定這個代名詞的我。文字的原意清楚了,經文看起來就不是那麼難懂。

頭像
dreamer008
文章: 190
註冊時間: 2005-03-08, 08:00
聯繫:

文章 dreamer008 » 2006-02-04, 20:38

Dogbert 寫:佛陀所否定的也是這個「我」,這個會隨著生生世世造業、受業報的「我」,而不是否定這個代名詞的我。文字的原意清楚了,經文看起來就不是那麼難懂。

請先思考一下下列問題:

「世尊告曰:……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答曰:無也。」《中阿含第九七經》

請問此『識』為何?

「若始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地為大動,是為三也。」《長阿含第二經》

請問此『神』為何?

「……婆羅門言……收縛此人著大釜中,韋(圍)蓋厚泥使其牢密,勿令有泄。遣人圍遶以火煮之,我時欲觀知其精神所出之處,將諸侍從遶釜而觀,都不見其神去來處。又發釜看,亦不見神有往來之處,以此緣故知無他世。……」《長阿含第七經》

請問此『精神』為何?

「佛告摩訶男:汝亦如是,若命終時,不生惡趣,終亦無惡。所以者何?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塚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雜阿含第九三0經》

請問此『神識』為何?

「爾時,尊者婆迦梨求刀自殺……當於爾時,弊魔波旬欲得知尊者婆迦梨神識所在,為在何處?為在人耶?為非人耶?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閱叉?今此神識竟為所在?在何處生遊?不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皆悉周遍而不知神識之處。是時魔波旬身體疲極。莫知所在。……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唯願世尊說婆迦梨比丘神識為何所在?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識永無所著,族姓子以般涅槃。當作如是持。」《增一阿含二六品第十經》

請問此『神識』為何?

「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見是跋迦梨比丘死身在地,有遠離之色不?諸比丘白佛:已見,世尊!復告諸比丘:遶跋迦梨身,四面周匝,有闇冥之相圍遶身不?諸比丘白佛:已見,世尊!佛告諸比丘:此是惡魔之像,周匝求覓跋迦梨善男子識神當生何處。……佛告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不住識神,以刀自殺。爾時,世尊為彼跋迦梨說第一記。」《雜阿含第一二六五經》

請問此『識神』為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識來受胎。云何為三?於是比丘,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復外識未應來趣,便不成胎……若復父母集在一處,父有風病,母有冷病,則不成胎。……若復有時父母集在一處,父相有子,母相無子,則不成胎。……若復有時,識神趣胎,父行不在,則非成胎。……若復比丘,父母集在一處,父母無患,識神來趣,然復父母俱相有兒,此則成胎。是謂有此三因緣,而來受胎。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斷三因緣。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一阿含二一品第三經》

請問此『識』為何?


「十四無記」的論題:《雜阿含經》都作「命即是身?命異身異?」《長阿含經》都作「是命是身?命異身異?」《增一阿含經》都作「彼命彼身?非命非身?」「是命是身?非命非身?」「命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

請問此『命』為何?


「婆蹉種出家白佛:云何?瞿曇!命即身耶,答言無記。命異身異,答言無記。沙門瞿曇有何等奇,弟子命終,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彼處。彼諸弟子,於此命終捨身,即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非為命異身異也?佛告婆蹉:此說有餘,不說無餘。……譬如火,有餘得然,非無餘。……婆蹉白佛:眾生於此命終,乘意生身往生餘處,云何有餘?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雜阿含第九五七經》

請問此『意生身』為何?


若佛承認『意生身』、『識』、『識神』、『神識』等存在且同意『意生身』、『識』、『識神』、『神識』等會往生或來投胎,那麼說佛否定有一個會隨著生生世世造業、受業報的「我」,又有何意義呢?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02-04, 23:33

dreamer008 寫:若佛承認『意生身』、『識』、『識神』、『神識』等存在且同意『意生身』、『識』、『識神』、『神識』等會往生或來投胎,那麼說佛否定有一個會隨著生生世世造業、受業報的「我」,又有何意義呢?
佛陀說了這些名詞,你從什麼地方看出這些名詞有永恆不滅的主宰之意?

若是有,你可以舉出有的理由,因為我看不出來。
若是沒有,那無我還是無我,你的問題就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你的誤解所造成的問題。

頭像
dreamer008
文章: 190
註冊時間: 2005-03-08, 08:00
聯繫:

文章 dreamer008 » 2006-02-04, 23:42

Dogbert 寫:
dreamer008 寫:若佛承認『意生身』、『識』、『識神』、『神識』等存在且同意『意生身』、『識』、『識神』、『神識』等會往生或來投胎,那麼說佛否定有一個會隨著生生世世造業、受業報的「我」,又有何意義呢?
佛陀說了這些名詞,你從什麼地方看出這些名詞有永恆不滅的主宰之意?

若是有,你可以舉出有的理由,因為我看不出來。
若是沒有,那無我還是無我,你的問題就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你的誤解所造成的問題。
那麼請問版主您從什麼地方看出無我的『我』有永恆不滅的主宰之意?
或者說您從什麼地方看出無我有『無永恆不滅的主宰』之意?

若是有,您可以舉出有的理由,因為我也看不出來。
我倒覺得佛一直不談這個問題。那是十四無記之一。

若是沒有那麼我認為無我與有永恆不滅的主宰無關,而是你以及許多持相同觀念的人的誤解所造成的問題。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