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雜阿含經經文:初果聖者只要證得初禪就至少是不還果!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12-12, 19:56

xukonghua 寫:
freshman 寫:我再提個經文來為我的觀點做支持:

【中阿含經】第205經 五下分結經

阿難。猶如山水。甚深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梁。或有人來彼岸。有事則便求度。彼求度時而作是念。今此山水甚深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梁而可度者。我於彼岸有事欲度。當以何方便令我安隱至彼岸耶。復作是念。我今寧可於此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之而度。彼便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之而度。安隱至彼。如是。阿難。若有比丘攀緣厭離。依於厭離。住於厭離。止息身惡故。心入離.定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升進得止息處

雲何升進得止息處。彼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升進得止息處。雲何升進得止息處。彼離於喜欲。舍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舍.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升進得止息處。雲何升進得止息處。彼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

仔細看,會發現兩點有意思的東西:

1)禪定(四禪等)是個工具----我於彼岸有事欲度。當以何方便令我安隱至彼岸耶。復作是念。我今寧可於此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之而度。----得初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

2)有的人,只是初禪,並不能成功。-------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升進得止息處----還要升進。
末學認真拜讀賢友出示的經文,單單依據賢友出示的經文,確實足以證明賢友經文下面的兩個觀點!

末學爲了謹慎與力求準確,又研讀了與五下分結經相對應的南傳中部經的經文,竟然在最關鍵的地方存在明顯不同之處,末學貼出請賢友參考!

《南傳中部經》64經 摩羅迦大經

 然而,阿難!爲舍斷五下分結有何等道,何等道迹耶?阿難!在此,比丘由離依,由舍諸不善法,出止息一切身之粗惡,而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禅而住之。若然,其時彼有屬色、受、想、行、識事物,随觀彼等諸法如無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敵、如壞、如空、如無我。彼由其等諸法而心解脫之。彼心由其等諸法解脫,則心集中于甘露界:“此爲寂靜也,此爲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愛之滅、離欲、滅盡、涅槃也。”彼住此處成就諸漏盡。又若雖不能成就漏盡,以彼法愛,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結之滅盡成爲化生者,從彼界成爲般涅槃者,不還來者。阿難!此道,此道迹實爲舍斷五下分結也。”

《中阿含經》的經文既然標題是“五下分結經”,內容卻
是如何滅盡無上分結即漏盡,而對於“設住彼不得漏盡”是否會滅盡五下分結卻隻字不提,這是很明顯的矛盾之處!
相比之下,《南傳中部經》是更加準確的!

南北傳經典對照研讀確實是必須和必要的,對於我們如實把握經意會起到莫大的幫助!也請賢友三思!
你的理由有些勉強,經的名字叫“五下分結經”,所以就只能談“五下分結”?你要知道,這個名字,主要是後人為了方便指稱而取得,並非結集時候就有。否則的話,南北傳同樣的經為何會有不同的名字?並且,這種同經不同名的情況非常普偏,就更能說明,名字是後人所起。

即使就按照你所理解的,此經是談“五下分結”的,它也可以談漏盡,是嗎?在南傳的內容裏,不也提到了,“彼住此處成就諸漏盡。”?

你要知道,佛法是一味的,這個道可以證三果,也可以證四果。只是程度的不同,不是道不同。

用一個後人所起的名字,來說這個經文有矛盾,是看不到重點。

即使,按照南傳的《南傳中部經》64經 摩羅迦大經 ,也能否定你所持的觀點:

初果+初禪=三果以上。

你仔細看《南傳中部經》64經 摩羅迦大經 :

經中說了初禪後,又花大筆的空間說,二,三,四禪,證三果及四果。如果,初果+初禪等於三果以上,那末,後面這些還有意義嗎?

你總不至於說,有人跳過初禪,直接到二,三,四禪吧?

這也再次佐證了,北傳當中說的,有人在初禪不能解決問題,要當升進,到二,三,四禪等等才行。

頭像
xukonghua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10-12-09, 08:00
來自: 山東省

文章 xukonghua » 2010-12-13, 07:30

freshman 寫:
xukonghua 寫: 末學認真拜讀賢友出示的經文,單單依據賢友出示的經文,確實足以證明賢友經文下面的兩個觀點!

末學爲了謹慎與力求準確,又研讀了與五下分結經相對應的南傳中部經的經文,竟然在最關鍵的地方存在明顯不同之處,末學貼出請賢友參考!

《南傳中部經》64經 摩羅迦大經

 然而,阿難!爲舍斷五下分結有何等道,何等道迹耶?阿難!在此,比丘由離依,由舍諸不善法,出止息一切身之粗惡,而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禅而住之。若然,其時彼有屬色、受、想、行、識事物,随觀彼等諸法如無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敵、如壞、如空、如無我。彼由其等諸法而心解脫之。彼心由其等諸法解脫,則心集中于甘露界:“此爲寂靜也,此爲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愛之滅、離欲、滅盡、涅槃也。”彼住此處成就諸漏盡。又若雖不能成就漏盡,以彼法愛,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結之滅盡成爲化生者,從彼界成爲般涅槃者,不還來者。阿難!此道,此道迹實爲舍斷五下分結也。”

《中阿含經》的經文既然標題是“五下分結經”,內容卻
是如何滅盡無上分結即漏盡,而對於“設住彼不得漏盡”是否會滅盡五下分結卻隻字不提,這是很明顯的矛盾之處!
相比之下,《南傳中部經》是更加準確的!

南北傳經典對照研讀確實是必須和必要的,對於我們如實把握經意會起到莫大的幫助!也請賢友三思!
你的理由有些勉強,經的名字叫“五下分結經”,所以就只能談“五下分結”?你要知道,這個名字,主要是後人為了方便指稱而取得,並非結集時候就有。否則的話,南北傳同樣的經為何會有不同的名字?並且,這種同經不同名的情況非常普偏,就更能說明,名字是後人所起。

即使就按照你所理解的,此經是談“五下分結”的,它也可以談漏盡,是嗎?在南傳的內容裏,不也提到了,“彼住此處成就諸漏盡。”?

你要知道,佛法是一味的,這個道可以證三果,也可以證四果。只是程度的不同,不是道不同。

用一個後人所起的名字,來說這個經文有矛盾,是看不到重點。

即使,按照南傳的《南傳中部經》64經 摩羅迦大經 ,也能否定你所持的觀點

初果+初禪=三果以上。

你仔細看《南傳中部經》64經 摩羅迦大經 :

經中說了初禪後,又花大筆的空間說,二,三,四禪,證三果及四果。如果,初果+初禪等於三果以上,那末,後面這些還有意義嗎?

你總不至於說,有人跳過初禪,直接到二,三,四禪吧?

這也再次佐證了,北傳當中說的,有人在初禪不能解決問題,要當升進,到二,三,四禪等等才行。
請容末學解釋一下:

1、經名是“五下分結經”是否后人所起無關緊要,關鍵是看是否符合經義!研讀205經經文就會發現,此經就是“世尊為諸比丘說五下分結者”!

“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五下分結者。諸比丘從世尊聞已。善受善持。世尊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

2、末學並沒有講:“此經是世尊說五下分結,就不能達到漏盡吧”?

末學只是在說,既然205經是在談“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而經文中却只是在談“住彼必得漏盡”而沒有談“設住彼不得漏盡者”是否住彼必断五下分结?!末學指出的矛盾之處在此!賢友難道不覺的矛盾嗎?

3、請賢友注意:“初果證得初禪具足住至少可以證得三果”這一觀點與其說是末學的觀點,不如說是《雜阿含經》396經和《南傳中部經》64經的觀點!末學只是把佛經的觀點拿出來討論而已!

4、賢友的質疑得以讓末學更加深入思考,先行謝過!

初看似乎確實有矛盾,依據《南傳中部經》64經經文:初禪具足住,觀五蘊無常、苦、無我就一定能證三果,但是不一定能證四果!既然初禪就一定能證三果,為何還要談二、三、四禪甚至無色定也證三果呢?經文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其實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理解了:一年級的學生就知道1+1=2,那麼二、三、四、五年級的學生知不知道1+1=2呢?當然是知道的!不能因為高年級的學生知道1+1=2,就推出是因為一年級學生不知道1+1=2吧?!

同理,初禪觀五蘊就一定能證三果,二、三、四禪難道不能嗎?不能因為二、三、四禪能證三果,就認為是因為初禪不能證三果吧?!

再者《中阿含經》205經經文:講的是初禪具足住,觀五蘊不能得漏盡(而非不能斷五下分結)必將于二禪、三禪、四禪或四無色定得漏盡!
“阿難!以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后,當為汝等之大師。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余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阿含經》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依據雜阿含經經文:初果聖者只要證得初禪就至少是不還果!

文章 Dogbert » 2010-12-13, 10:37

xukonghua 寫:賢友出示的1121經文,末學看過一次,因為與其他的南北傳佛經存在明顯的矛盾之處,所以末學也是持保留態度!

至於,《雜阿含經》396經,因為末學從南北傳經典中找到了一些相關的經文,目前還沒有發現明顯的矛盾之處!所以才斗膽提出來,與論壇諸賢友交流討論,以求如實知見!
其實問題還蠻單純的,假設396經的解釋是如你所說,那396經與1121經的說法就有衝突。

你說396經說初果+初禪=三果,1121經說初果證得初禪不代表證得三果,要多住禪定後可以證二果或三果。這兩者一定有一個是錯的,或是兩者都錯。那麼你要說396經是對的,你就要證明1121經是錯的。

1121經說,初果「多住禪定」可以成就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你要如何否定它的可能性或真實性?

另外,1121經雖然與南傳增支部的一篇經文接近,但是說法不太相同,但是不同不等於錯誤,這個不是否定1121經的理由。

你自己也說過了,「在沒有明確依據證明此經文存在錯誤時,不可冒然否定!」,1121經既然否定了你的說法,但是你又無法證明1121經錯誤,那你就不能貿然提出初果+初禪=三果這個結論了。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12-13, 12:16

1)世尊說法不是命題作文,而是每時每刻以導向眾生解脫為要旨.開題雖以“五下分結”而起,但是這個方法可以導向解脫,所以在說完“五下分結”後,說漏盡合情合理.沒有任何矛盾.而你卻說有明顯矛盾.卻提不出具體理由.

2)205經因“五下分結”而開頭,但不會以此而結尾,實在是在中間就回答了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這個方法非常明確地告訴你,是依靠智慧而斷五下分結。是你自己被自己的泄見蒙蔽而無法看見,而不是經文有矛盾:

阿難。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阿難。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欲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欲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恚所纏。若生恚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恚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身見所纏。若生身見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身見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戒取所纏。若生戒取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戒取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疑所纏。若生疑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疑纏便滅。阿難。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

後面經文說到,如果有人智慧不夠,可以借助禪定這個工具,就是進一步具體解釋了.

3)如果初果+初禪可以斷五下分結,就會明確說,法如果如此簡單,為何佛會講的如此含糊,是為了讓我們糊塗?

按你的理解,初果+初禪可以斷五下分結,後面應該是說,二禪後證四果,如不能者,三禪,四禪...而不是說:二禪後證三,四果...

初禪就已經證三果,如何二禪還說證?證的意思是先沒有,現在才開始有,對嗎?這時只能說,三果不退,證四果.....

你看出問題了嗎?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0-12-13, 12:50

xukonghua 寫:
potato 寫:這兩篇經未說初果、二果,只說證三果的情形,是因爲這兩篇經的一個重點,是說證得三果的佛弟子生于天界,與天界凡夫的不同之處。

佛弟子修得初禪,並不能依此而判定是幾果聖者。幾果聖者是依斷結的成就來判定,不是依禅定成就來判定。

幾果聖者是依斷結的成就來判定,不是依禅定成就來判定,所以天界凡夫在見法悟道時證得的果位應當是初果,在這個判定上應該與人類的修行者沒有區別。
看了賢友的回覆,末學有幾個疑問,請賢友解惑!

1、賢友是否認為“具聞聲弟子”只是指三果聖者?

2、賢友認為初果聖者證得的初禪是不是八正道中的出世間正定?

3、我們討論佛法,應該依法,所言要有理有據!不應想當然,這一點末學與賢友共勉之!
賢友能否在南北傳原始經典中找到一例色界天人在見法悟道時自證得初果或二果的經文?如果有這樣的經證就是最有力的支持賢友見解的證據,也完全可以證明末學的見解:“色界天人在見法時至少是三果聖者”是錯誤的!
呵,俺沒有說“具聞聖弟子”只是指三果聖者。《增支部》四集123經、124經只說了證三果的情形,並不表示“具聞聖弟子”只是指三果聖者。樓主怎麽扯出這麽一個怪問題呢?

關于“出世間正定”,樓主引用的《雜阿含》785經:“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滅思惟滅,于道思惟道,這就是正念啊(見《大念處經》:于法隨觀法:四聖谛)。可見,“出世間正定”,是與正念互相配合的禅定。初果聖者已知法、得法,不離正念、不離八正道,他證得的初禪應當是出世間正定。但是,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出世間正定”體系、可以當下滿足禅定成就者證果,出世間正定肯定是與正見、正念等互相配合,繼續修行而後證果。

俺的“理據”就是上帖中說的,“幾果聖者是依斷結的成就來判定,不是依禅定成就來判定。”色界天人見法之後,他原來的世俗正定則轉爲出世間正定。見法時是初果,他要繼續證到三果,那就還要依八正道繼續修行,繼續觀察、斷結啊!就是說,出世間正定可以讓初果聖者“導向”證得更高的果位,並不是讓他在見法的“當下”證得更高的果位。卅寫成“公式”,是這樣的:初果 + 初禅 + 繼續修行 = 三果。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12-13, 17:21

xukonghua 寫: 2、末學並沒有講:“此經是世尊說五下分結,就不能達到漏盡吧”?

末學只是在說,既然205經是在談“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而經文中却只是在談“住彼必得漏盡”而沒有談“設住彼不得漏盡者”是否住彼必断五下分结?!末學指出的矛盾之處在此!賢友難道不覺的矛盾嗎?
我不覺得有(明顯的)矛盾。

1)205經的前面已經講了什末是五下分結,也講了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關於五下分結,可以告一個段落了。所以,下面世尊又接做講具體如何修可以解脫。我不覺得很唐突啊。

世尊講法,應該是比較隨意的,不會想到,以後還要加個標題,整理整理,出版個佛經這類的。

2)在談完五下分結後,世尊卻只是在談“住彼必得漏盡”而沒有談“設住彼不得漏盡者”是否住彼必斷五下分結,我認為比較正常,因為事實是有可能斷,也有可能不斷,所以就不說了。

如果按照你的邏輯,他不僅要說是不是必證三果,是不是必證二果?

正是因為,都不一定,所以就不說了。

如果一定會證,按照脈絡來說,確實應該明確一下,但是,事實是不一定啊。說了,反而不對(要不就是於事實不符,要不就是太繁雜)

但是,可以肯定地是:只要修習多修習,就一定會解脫,中間的過程,省略不說不必太大驚小怪了。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0-12-14, 16:00

potato 寫:
xukonghua 寫:3、我們討論佛法,應該依法,所言要有理有據!不應想當然,這一點末學與賢友共勉之!
賢友能否在南北傳原始經典中找到一例色界天人在見法悟道時自證得初果或二果的經文?如果有這樣的經證就是最有力的支持賢友見解的證據,也完全可以證明末學的見解:“色界天人在見法時至少是三果聖者”是錯誤的!
俺的“理據”就是,“幾果聖者是依斷結的成就來判定,不是依禅定成就來判定。”色界天人見法之後,他原來的世俗正定則轉爲出世間正定。見法時是初果,他要繼續證到三果,那就還要依八正道繼續修行,繼續觀察、斷結啊!就是說,出世間正定可以讓初果聖者“導向”證得更高的果位,並不是讓他在見法的“當下”證得更高的果位。卅寫成“公式”,是這樣的:初果 + 初禅 + 繼續修行 = 三果。
俺還沒有在原始經典中找到“色界天人在見法悟道時自證得初果或二果”的經文。不過,樓主用《增支部》四集123經、124經,作爲你的見解“色界天人在見法時至少是三果聖者”的“理據”,是不能成立的。俺爲何這麽說,接下來再作解釋: :roll:

頭像
xukonghua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10-12-09, 08:00
來自: 山東省

Re: 依據雜阿含經經文:初果聖者只要證得初禪就至少是不還果!

文章 xukonghua » 2010-12-14, 18:18

Dogbert 寫:
xukonghua 寫:賢友出示的1121經文,末學看過一次,因為與其他的南北傳佛經存在明顯的矛盾之處,所以末學也是持保留態度!

至於,《雜阿含經》396經,因為末學從南北傳經典中找到了一些相關的經文,目前還沒有發現明顯的矛盾之處!所以才斗膽提出來,與論壇諸賢友交流討論,以求如實知見!
其實問題還蠻單純的,假設396經的解釋是如你所說,那396經與1121經的說法就有衝突。

你說396經說初果+初禪=三果,1121經說初果證得初禪不代表證得三果,要多住禪定後可以證二果或三果。這兩者一定有一個是錯的,或是兩者都錯。那麼你要說396經是對的,你就要證明1121經是錯的。

1121經說,初果「多住禪定」可以成就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你要如何否定它的可能性或真實性?

另外,1121經雖然與南傳增支部的一篇經文接近,但是說法不太相同,但是不同不等於錯誤,這個不是否定1121經的理由。

你自己也說過了,「在沒有明確依據證明此經文存在錯誤時,不可冒然否定!」,1121經既然否定了你的說法,但是你又無法證明1121經錯誤,那你就不能貿然提出初果+初禪=三果這個結論了。
《南傳中部經》64經 摩羅迦大經

 “然而,阿難!爲舍斷五下分結有何等道,何等道迹耶?阿難!在此,比丘由離依,由舍諸不善法,出止息一切身之粗惡,而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禅而住之。若然,其時彼有屬色、受、想、行、識事物,随觀彼等諸法如無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敵、如壞、如空、如無我。彼由其等諸法而心解脫之。彼心由其等諸法解脫,則心集中于甘露界:“此爲寂靜也,此爲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愛之滅、離欲、滅盡、涅槃也。”彼住此處成就諸漏盡。又若雖不能成就漏盡,以彼法愛,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結之滅盡成爲化生者,從彼界成爲般涅槃者,不還來者。阿難!此道,此道迹實爲舍斷五下分結也。”

上面這段經文與雜阿含經396經的觀點是一致的!

1121經的觀點與396經的觀點確實有衝突,而末學也沒有從原始經典中再找到可以支持1121經的經文,反而找到可以支持396經的經文!因此,只好對1121經暫時持保留態度!如果賢友可以找到明確支持1121經的觀點的經文,末學再改變態度也不遲!
“阿難!以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后,當為汝等之大師。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余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阿含經》

頭像
xukonghua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10-12-09, 08:00
來自: 山東省

文章 xukonghua » 2010-12-14, 19:19

freshman 寫:1)世尊說法不是命題作文,而是每時每刻以導向眾生解脫為要旨.開題雖以“五下分結”而起,但是這個方法可以導向解脫,所以在說完“五下分結”後,說漏盡合情合理.沒有任何矛盾.而你卻說有明顯矛盾.卻提不出具體理由.

2)205經因“五下分結”而開頭,但不會以此而結尾,實在是在中間就回答了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這個方法非常明確地告訴你,是依靠智慧而斷五下分結。是你自己被自己的泄見蒙蔽而無法看見,而不是經文有矛盾:

阿難。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阿難。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欲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欲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恚所纏。若生恚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恚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身見所纏。若生身見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身見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戒取所纏。若生戒取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戒取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疑所纏。若生疑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疑纏便滅。阿難。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

後面經文說到,如果有人智慧不夠,可以借助禪定這個工具,就是進一步具體解釋了.

3)如果初果+初禪可以斷五下分結,就會明確說,法如果如此簡單,為何佛會講的如此含糊,是為了讓我們糊塗?

按你的理解,初果+初禪可以斷五下分結,後面應該是說,二禪後證四果,如不能者,三禪,四禪...而不是說:二禪後證三,四果...

初禪就已經證三果,如何二禪還說證?證的意思是先沒有,現在才開始有,對嗎?這時只能說,三果不退,證四果.....

你看出問題了嗎?



我不覺得有(明顯的)矛盾。

1)205經的前面已經講了什末是五下分結,也講了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關於五下分結,可以告一個段落了。所以,下面世尊又接做講具體如何修可以解脫。我不覺得很唐突啊。

世尊講法,應該是比較隨意的,不會想到,以後還要加個標題,整理整理,出版個佛經這類的。

2)在談完五下分結後,世尊卻只是在談“住彼必得漏盡”而沒有談“設住彼不得漏盡者”是否住彼必斷五下分結,我認為比較正常,因為事實是有可能斷,也有可能不斷,所以就不說了。

如果按照你的邏輯,他不僅要說是不是必證三果,是不是必證二果?

正是因為,都不一定,所以就不說了。

如果一定會證,按照脈絡來說,確實應該明確一下,但是,事實是不一定啊。說了,反而不對(要不就是於事實不符,要不就是太繁雜)

但是,可以肯定地是:只要修習多修習,就一定會解脫,中間的過程,省略不說不必太大驚小怪了。


一併回覆賢友!


末學並沒有被邪見蒙蔽而無法看見,也請賢友以後不要隨便給末學扣帽子(已經扣了兩次了! :roll: )!末學不但看見了,而且還對照了相對應的南傳中部經一起研讀!南、北傳一對比,就能看出問題所在!

《南傳中部經》64經

 “世尊!今爲其時也,善逝!今爲其時也。世尊當說五下分結,比丘等聞世尊之所說将受持之。”世尊曰:“然,阿難!谛聽之、善思惟之,予今将說之。”具壽阿難應諾世尊:“願樂欲聞,師尊!”世尊乃說曰:
  “阿難,此無聞凡夫,對諸聖之不認識者,聖法之不熟知者,于聖法所未導者,對諸聖人不認識者,諸聖人法不熟知者,于聖人法所未導者,具心被有身見所縛,有身見所征服而住之,爲生有身見不能如實而知出離;其有身見頑固難動爲彼下分結也。具心被疑所縛,爲疑所征服而住之,爲生疑而不能如實知出離;其疑頑固難動爲彼下分結也。具心被戒禁取所縛,爲戒禁取所征服而住之,爲生戒禁取而不能如實知出離;其戒禁取頑固,難動爲彼下分結也。具心被欲貪所縛,爲欲貪所征服而住之,爲生欲貪而不能如實知出離;其欲貪頑固難動爲彼下分結也。具心被嗔恚所縛,爲嗔恚所征服而住之,爲生嗔恚而不能如實知出離;其嗔恚頑固難動爲彼下分結也。阿難!實多聞之聖弟子,對諸聖之認識者,聖者之法熟知者,于聖法所導者。對諸真人認識者,諸真人法之熟知者,于真人法所導者,具心不被有身見所縛,不爲有身見所征服而住之,爲生有身見而如實知出離;其有身見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具心不被疑所縛,不爲疑所征服而住之,爲生疑而如實知出離;其疑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具心不被戒禁取所縛,不爲戒禁取征服而住之,爲生戒禁取而如實知出離;其戒禁取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具心不被欲貪所縛,不爲欲貪征服而住之,爲生欲貪而如實知出離;其欲貪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具心不被嗔恚所縛,不爲嗔恚征服而住之。爲生嗔恚而如實知出離;其嗔恚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 

 阿難!爲舍離五下分結有道、有道迹。不依其道、其道迹,而欲知、欲見、欲舍斷五下分結者,無有是處也。阿難!猶如大樹有堅實心材,不截皮材、不截膚材、而可截取心材者,無有是處也。實如是,阿難!爲舍離五下分結有道、有道迹;不依其道、其道迹,而欲知、欲見,或欲舍斷五下分結者,無有是處。阿難!爲舍離五下分結有道、有道迹,依其道、其道迹,而欲知、欲見、欲舍斷五下分結者,有是處也。阿難!猶如大樹有堅實心材、截皮材、截膚材、而回截取心材,斯有是處也。如是,阿難!爲舍離五下分結有道、有道迹,依其道、其道迹,欲知、欲見、欲舍斷五下分結者,斯有是處。阿難!恰如恒伽河水滿、平岸、鳥易得飲;是時,一力弱人來雲:“予可依臂橫斷此恒伽河之流、安穩至彼岸。”如彼依臂橫斷恒伽河之流,安穩至彼岸,爲不可能也。如是,阿難!凡爲滅有身見而說法時,其心不雀躍、不淨信、不确立、不解脫者、猶如彼弱力人,如是此等當見也。阿難!恰如,恒伽河水滿、平岸、鳥易得飲;是時,一力強之人來雲:“予依臂可橫斷此恒伽河之流,安穩至彼岸。”彼得依臂橫斷恒伽河之流,安穩至彼岸。如是,阿難!凡爲滅有身見而說法時,其心雀躍、淨信、确立、解脫者,猶如彼強力人,如是此等當見也。
  然而,阿難!爲舍斷五下分結有何等道,何等道迹耶?阿難!在此,比丘由離依,由舍諸不善法,出止息一切身之粗惡,而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禅而住之。若然,其時彼有屬色、受、想、行、識事物,随觀彼等諸法如無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敵、如壞、如空、如無我。彼由其等諸法而心解脫之。彼心由其等諸法解脫,則心集中于甘露界:“此爲寂靜也,此爲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愛之滅、離欲、滅盡、涅槃也。”彼住此處成就諸漏盡。又若雖不能成就漏盡,以彼法愛,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結之滅盡成爲化生者,從彼界成爲般涅槃者,不還來者。阿難!此道,此道迹實爲舍斷五下分結也。”

《中阿含經》205經


“佛言。阿難。或有一為欲所纏。欲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欲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恚所纏。恚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恚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身見所纏。身見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身見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戒取所纏。戒取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戒取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疑所纏。疑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疑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阿難。若依道.依迹。斷五下分結。彼不依此道.不依此迹。斷五下分結者。終無是處。阿難。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人見樹成就根.莖.枝.葉及實。彼人不截根.莖。得實歸者。終無是處。如是。阿難。若依道.依迹。斷五下分結。不依此道.不依此迹。斷五下分結者。終無是處。阿難。若依道.依迹。斷五下分結。彼依此道.依此迹。斷五下分結者。必有是處。阿難。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人見樹成就根.莖.枝.葉及實。彼人截根.莖。得實歸者。必有是處。如是。阿難。若依道.依迹。斷五下分結。依此道.依此迹。斷五下分結者。必有是處


阿難。依何道.依何迹。斷五下分結。阿難。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欲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欲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恚所纏。若生恚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恚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身見所纏。若生身見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身見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戒取所纏。若生戒取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戒取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疑所纏。若生疑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疑纏便滅。阿難。依此道.依此迹斷五下分結

阿難。猶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來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於彼岸有事欲度。身無有力令我安隱浮至彼岸。阿難。當知彼人無力。如是。阿難。若有人覺.滅.涅槃。其心不向而不清淨。不住解脫。阿難。當知此人如彼羸人無有力也。阿難。猶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來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於彼岸有事欲度。身今有力令我安隱浮至彼岸。阿難。當知彼人有力。如是。阿難。若有人覺.滅.涅槃。心向清淨而住解脫。阿難。當知此人如彼力人


阿難。猶如山水。甚深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梁。或有人來彼岸。有事則便求度。彼求度時而作是念。今此山水甚深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梁而可度者。我於彼岸有事欲度。當以何方便令我安隱至彼岸耶。復作是念。我今寧可於此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之而度。彼便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筏。乘之而度。安隱至彼。如是。阿難。若有比丘攀緣厭離。依於厭離。住於厭離。止息身惡故。心入離.定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世尊講的同一佛經,不同部派流傳下來的經典卻有如此大的差異!

先看北傳經文中:對五下分結“知舍如真”即斷五下分結的這一小段變成了斷除五下分結的道、跡!而對於如何才能對五下分結“知舍如真”即斷五下分結的道、跡則未提及!

阿難。依何道.依何迹。斷五下分結。阿難。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欲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欲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恚所纏。若生恚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恚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身見所纏。若生身見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身見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戒取所纏。若生戒取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戒取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疑所纏。若生疑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疑纏便滅。阿難。依此道.依此迹。斷五下分結

反觀南傳經文次序就比較明確:第一段說明對五下分結如實知出離才能舍斷五下分結!接著對於如何才能對五下分結如實知出離即舍斷五下分結,也講了明確的道、跡!

阿難!實多聞之聖弟子,對諸聖之認識者,聖者之法熟知者,于聖法所導者。對諸真人認識者,諸真人法之熟知者,于真人法所導者,具心不被有身見所縛,不爲有身見所征服而住之,爲生有身見而如實知出離;其有身見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具心不被疑所縛,不爲疑所征服而住之,爲生疑而如實知出離;其疑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具心不被戒禁取所縛,不爲戒禁取征服而住之,爲生戒禁取而如實知出離;其戒禁取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具心不被欲貪所縛,不爲欲貪征服而住之,爲生欲貪而如實知出離;其欲貪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具心不被嗔恚所縛,不爲嗔恚征服而住之。爲生嗔恚而如實知出離;其嗔恚爲彼從随眠被舍斷之。 

 阿難!爲舍離五下分結有道、有道迹。不依其道、其道迹,而欲知、欲見、欲舍斷五下分結者,無有是處也。。。。。。

然而,阿難!爲舍斷五下分結有何等道,何等道迹耶?阿難!在此,比丘由離依,由舍諸不善法,出止息一切身之粗惡,而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禅而住之。若然,其時彼有屬色、受、想、行、識事物,随觀彼等諸法如無常、如苦、如疾、如癌、如箭、如痛、如病、如敵、如壞、如空、如無我。彼由其等諸法而心解脫之。彼心由其等諸法解脫,則心集中于甘露界:“此爲寂靜也,此爲殊妙也,即一切行之息,一切依之定,渴愛之滅、離欲、滅盡、涅槃也。”彼住此處成就諸漏盡。又若雖不能成就漏盡,以彼法愛,以彼法喜,由五下分結之滅盡成爲化生者,從彼界成爲般涅槃者,不還來者。阿難!此道,此道迹實爲舍斷五下分結也。”

南北傳經典對照研讀,就能看出解悟賢友對《中阿含經》205經所做的解釋是不如實的!
“阿難!以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后,當為汝等之大師。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余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阿含經》

頭像
xukonghua
文章: 44
註冊時間: 2010-12-09, 08:00
來自: 山東省

文章 xukonghua » 2010-12-14, 19:37

freshman 寫:1)世尊說法不是命題作文,而是每時每刻以導向眾生解脫為要旨.開題雖以“五下分結”而起,但是這個方法可以導向解脫,所以在說完“五下分結”後,說漏盡合情合理.沒有任何矛盾.而你卻說有明顯矛盾.卻提不出具體理由.

2)205經因“五下分結”而開頭,但不會以此而結尾,實在是在中間就回答了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這個方法非常明確地告訴你,是依靠智慧而斷五下分結。是你自己被自己的泄見蒙蔽而無法看見,而不是經文有矛盾:

阿難。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阿難。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欲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欲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恚所纏。若生恚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恚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身見所纏。若生身見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身見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戒取所纏。若生戒取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戒取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疑所纏。若生疑纏。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疑纏便滅。阿難。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

後面經文說到,如果有人智慧不夠,可以借助禪定這個工具,就是進一步具體解釋了.

3)如果初果+初禪可以斷五下分結,就會明確說,法如果如此簡單,為何佛會講的如此含糊,是為了讓我們糊塗?

按你的理解,初果+初禪可以斷五下分結,後面應該是說,二禪後證四果,如不能者,三禪,四禪...而不是說:二禪後證三,四果...

初禪就已經證三果,如何二禪還說證?證的意思是先沒有,現在才開始有,對嗎?這時只能說,三果不退,證四果.....

你看出問題了嗎?


謝謝賢友提醒!末學看出問題來了!

末學與賢友的見解不同之處其實很簡單:

末學之見解:初果+初禪=三果

賢友之見解:初果+初禪或以上=三果

那我們可以化繁為簡的一步步進行討論!

請教賢友:

對照南傳中部64經與北傳中部205經,舍斷五下分結的道與跡共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量空處、無量識處、無所有處這七條道路!也就是說,任何一條道路都可以舍斷五下分結!

賢友對此沒有異議吧?
“阿難!以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后,當為汝等之大師。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余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阿含經》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