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怎麽知道經中的六十比丘不知道A認為殺害比丘會有功德?從經文前後來看,那個外道是宣揚了這個觀點后,那些比丘才同意他的觀點的,因爲經文前後的話是相同的。
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缽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循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直心怎麽能視而不見這段經文?
不淨觀的歷史事件
不淨觀是一個學習止息的方法,相信必須要有很詳細的指導,我所覺得的缺陷就是指這裡。
因為每一個人適用的情形並不一樣,必須要做適度的調整與調適,也許佛陀當初的教法在較多數的人當中是適用的,但是由例子中可以看到有一定數量的人須要有更多的調整指導。
這種情形在人數較少的時候還可以應付,但在人數多的時候,就必須要有充足的師資來指導,顯然例子中的六十位比丘沒有得到足夠的學習。
念處經裡面的不淨觀,應該是後期編整過的方式,是使用禪定的方式觀察,與早期實地觀察有一些距離,他的好處是可以用印象,不用經常到像寒林那樣的亂葬崗去觀察死人。
好比律部中看到某比丘觀察死去女人做不淨觀的時候起了色心,佛陀就問他是從哪裡看起?他回答是腳,佛陀告訴他應該從頭看起,這就是細部教學的反應差異,也是實地觀察比較難克服的問題吧。
因為每一個人適用的情形並不一樣,必須要做適度的調整與調適,也許佛陀當初的教法在較多數的人當中是適用的,但是由例子中可以看到有一定數量的人須要有更多的調整指導。
這種情形在人數較少的時候還可以應付,但在人數多的時候,就必須要有充足的師資來指導,顯然例子中的六十位比丘沒有得到足夠的學習。
念處經裡面的不淨觀,應該是後期編整過的方式,是使用禪定的方式觀察,與早期實地觀察有一些距離,他的好處是可以用印象,不用經常到像寒林那樣的亂葬崗去觀察死人。
好比律部中看到某比丘觀察死去女人做不淨觀的時候起了色心,佛陀就問他是從哪裡看起?他回答是腳,佛陀告訴他應該從頭看起,這就是細部教學的反應差異,也是實地觀察比較難克服的問題吧。
經中什麽時候說到“B要確實知道A認為殺害證得初果以上的比丘會有功德”的?經中哪裏出現了初果二字?Honesty 寫:這個推論的前提是,B要確實知道A認為殺害證得初果以上的比丘會有功德,請仔細閱讀經文,經文中無法證明這種推論,A在廣泛倡導宣說時,並沒有這樣說,因此無法確認B的確知道A認為殺害證得初果以上的比丘會有功德,可能B會認為A是單純的主動想幫忙他們捨棄這個身體。Dogbert 寫:當A認為殺害證得初果以上的比丘會有功德,B卻同意A的看法而自願讓A殺害,那麼B一定是觀念有問題。
以現代的例子來推論:基本上當癌症末期病患在自己請求醫生安樂死,或在醫生的提議下執行安樂死,都沒有理由要去知道這個醫生究竟對自己的行為是怎麼想,病患通常是急於解脫這個病苦的想法而已。
為什麼同不同意沒在選項內,因為對末學來說,世間的運作都有其緣由,末學的心意並不想左右控制其運作後的結果,如果末學不同意,那就是一種干涉,勸導則是不然,勸導是針對事情發生的原因加以探討,勸導有沒有辦法改變結果,也不是末學關注的,勸導只是本著慈悲回應詢問。直心 寫:如果是殺別人,我會問原因後,可能勸他不要殺,同不同意沒在選項內。
那為什麼自己的生死卻會有同意與不同意呢?
因為就是本著這樣的心念,所以才不該殺生,戒殺的本質就在於所有的生命,本來就屬於該生命自己所有。沒有任何權力可以合法的去左右別人的生死,就如同任何生命都不希望別人來左右自己的生死一樣。
這道理其實不深。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