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阿羅漢是佛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6-05-06, 17:42

Honesty 寫:證果者回到人間受生就會忘失之前學習過的教法(佛陀教導的方法),聖者再次於人間受生,沒失去的是對於事物的正確看法以及滅苦的志願,並不是還記得前世學習的事情,人如果要能憶起前世要有神通才行。
現在學習佛法的人,似乎每個人都認為轉世後,一定會忘掉前世。到底這樣的說法有何根據呢?只不過是所謂的「想當然爾」罷了,實在有欠客觀。就算是「凡夫」都還不一定會忘掉「前世」的記憶呢?還記不記得經典裏,有一位應徵「殺豬」工作的故事?!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6-05-06, 21:53

peacecila 寫:還記不記得經典裏,有一位應徵「殺豬」工作的故事?!
眾經撰雜譬喻卷上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二六)
昔有屠兒。詣阿闍世王所乞求一願。王曰。汝求何願。答曰。節會之際宜須屠殺。王見賜我當盡為之。王曰。屠殺之事人所不樂。汝何故樂求之。答曰。我昔為貧人。因屠羊之肆。以自生活。由是之故得生四天王上。盡彼天壽來生人中。續復屠羊。命終之後生第二天上。如是六反屠羊。因是
事故遍生六天中。受福無量。以是故今從王乞一願。王曰。設如汝語何以知之。答曰。我識宿命。王聞不信謂是妄語。如此下賤之人何能識宿命耶。後便問佛。佛答曰。實如其言非妄語也。此人先世曾值辟支佛。見佛歡喜至心諦觀。仰視其首俯察其足。善心即生。緣是功德故得生六天。人間六返自識宿命。以福熟故得人天六返。罪未熟故未得受苦。畢此身方當入地獄受屠羊之罪。地獄罪畢當生羊中一一償之。此人識宿命淺。唯見六天中事。不及過去第七身故。便謂屠羊即是生天因也。如是但識宿命。非通非明也。是以修功德者必發願。勿便孟浪使果報不明。此可為驗矣。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6-05-06, 22:07

瀏覽「雜阿含經」,尚未找到這篇經文,可能沒有。只有在「眾經撰雜譬喻」找到這一則故事,所以,也不好以之為經據,請將這則典故當做故事參考即可。如果說,回憶宿世是宿命通的關係,那麼,七有天人往生,第一世如果是天界的話,如果能確定天人皆有神通(包含宿命通)的話,那麼至少第一世的時候,在記憶宿世方面,還不會有什麼問題。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5-07, 02:05

佛陀的止息之法只有需求的問題,沒有責任的問題,需求沒有了,止息之法就消失了,不能勉強一群沒有止息意願的人去傳承止息之法,勉強傳承不是成為宗教就是弄得四不像,搞到最後和自然消失還不是一樣?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6-05-08, 23:58

Upavana 寫:這個邏輯有缺陷,應該是佛陀與聲聞阿羅漢差別在佛陀最先自覺,阿羅漢們在沒有佛法的條件下未必不能自覺成為佛陀,喬達摩佛陀既然最先,那他就是佛陀,而一般大多數的聲聞阿羅漢在學成後都能說法。
這樣的推論有點過度矮化了佛陀的偉大,佛陀的偉大絕不是神化宗教化的結果,在三界當中,佛陀的智慧是第一的,一切人天眾生包含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等都不及佛陀,也只有佛陀才具足十力,也只有佛陀才有資格獲得------->佛,世尊,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可度化者的最好的教練者,天人師等稱號,每個稱號都是代表佛陀修具的相應德行,我們不能以誰搶到機會先覺悟的論點,來矮化佛陀的偉大存在。

就算目前的宗教無止盡的神化異化了佛陀的形象,我們也不用刻意去壓抑佛陀的偉大,我們該修正的只是這種神話與異化。

難道因為像法過度神化,異化,宗教化佛陀,所以我們就主張該矮化佛陀??

難道因為像法過度盲信,過度迷信,所以我們就主張拋棄信仰,不該修具信根信力??

不少學習正法義的法友,雖然一意擺脫像法的陰影,但依然不免被像法所影響,像法之可怕邪惡與影響深遠由此可知,在尚未具足正見之前,較難徹底擺脫這個陰影,佛陀與正法義對世間而言若有多偉大多崇高,這個陰影在世間上就有多可怕多邪惡,許多人都太看輕"它"了。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5-09, 12:47

對比佛和聲聞阿羅漢的前後覺悟,只是針對阿羅漢這個名號的内涵而言的。若從其他方面來説,則各有千秋,不定佛一定比聲聞弟子都強。比如佛陀還有頭痛背痛等等,而薄拘羅尊者一生沒有生過任何病。佛陀壽命是80嵗,大迦葉尊者的壽命是120嵗,等等。

所以要看對比的是哪個方面的,不一定就是矮化佛陀。

頭像
shin1955_2
文章: 21
註冊時間: 2005-06-16, 08:00

文章 shin1955_2 » 2006-05-09, 14:20

Upavana 寫: 即使是從信法師,他也是運用阿含來解釋大乘經,他認為「正法已滅」,這裡就已經發生了矛盾,正法律一部分的阿含明明還存在,已滅的正法不知何指?
......................
請問,這是否意味著從信法師的書,比較適用於剛要從大乘走入原始佛教的人。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6-05-10, 19:16

直心 寫:這樣的推論有點過度矮化了佛陀的偉大,佛陀的偉大絕不是神化宗教化的結果,在三界當中,佛陀的智慧是第一的,一切人天眾生包含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等都不及佛陀,也只有佛陀才具足十力,也只有佛陀才有資格獲得------->佛,世尊,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可度化者的最好的教練者,天人師等稱號,每個稱號都是代表佛陀修具的相應德行,我們不能以誰搶到機會先覺悟的論點,來矮化佛陀的偉大存在。
......
說實話,我壓根兒沒有想到「矮化」的問題,僅是以正常的現象來講。
簡單的說,在沒有止息法的世界裡,都有可能出現止息法的佛陀,但這不代表這個佛陀是注定的。

還有所有對佛陀的讚美,只要是在止息的成就上,佛陀無疑都是第一的。
佛陀擁有比一般大多數人有較多的知識,卻也不是什麼都懂,例如每一條戒律的重制,就可以看出佛陀的用心以及對戒律改善的軌跡。
如果佛陀現在未來無所不知智慧第一,我想戒律也不會發生重制的情況,甚至在進食問題上的疏忽,有一段時間,僧團充滿著面黃肌瘦與虛病的人,也是這樣子的經驗,佛陀制出了定時定量營養均衡的飲食方式。

從務實的點來察覺佛陀真正的偉大,總比從稱讚中習慣的偉大來得真實。
空武 寫:請問,這是否意味著從信法師的書,比較適用於剛要從大乘走入原始佛教的人。
我不認為如此,除了有用的工具書,過渡的觀點只會讓人迷惑更久。
其實許多研究原始經典的大乘法師,他們都有一些無法丟棄屬於大乘的東西,否則,他們早就變成某某尊者而不是依然是某師父或某法師了。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6-05-11, 23:23

Upavana 寫: 簡單的說,在沒有止息法的世界裡,都有可能出現止息法的佛陀,但這不代表這個佛陀是注定的。
注不注定及可不可能的說辭是屬於無記,末學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基本上聲聞弟子沒有什麼立場去說成佛是如何如何。
Upavana 寫: 還有所有對佛陀的讚美,只要是在止息的成就上,佛陀無疑都是第一的。
佛陀擁有比一般大多數人有較多的知識,卻也不是什麼都懂,例如每一條戒律的重制,就可以看出佛陀的用心以及對戒律改善的軌跡。
如果佛陀現在未來無所不知智慧第一,我想戒律也不會發生重制的情況,甚至在進食問題上的疏忽,有一段時間,僧團充滿著面黃肌瘦與虛病的人,也是這樣子的經驗,佛陀制出了定時定量營養均衡的飲食方式。
從務實的點來察覺佛陀真正的偉大,總比從稱讚中習慣的偉大來得真實。
末學沒說佛陀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因此戒律修改的問題不是重點,不能證明什麼,末學只知道自己所知所見的法,是徹底完全無法與佛陀相比的,佛陀懂些什麼與不懂些什麼,不是我們這些聲聞弟子可以評論揣測的,廣大樹林中的葉子,我終究又能知道多少呢?你真的看清楚手中的葉子了嗎?

像法的影響,其實很明顯。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6-05-11, 23:42

shanguan 寫:對比佛和聲聞阿羅漢的前後覺悟,只是針對阿羅漢這個名號的内涵而言的。..............................
所以要看對比的是哪個方面的,不一定就是矮化佛陀。
要先有佛陀才有聲聞阿羅漢,這個就是定論,這兩個名詞的內涵就僅只是這樣一句話,末學不懂這兩個名號的內涵有什麼可以比的,一句話不是說完了嗎?而且這應該沒有爭議才對。

如果將兩個名號的實際獲得者,依自己的意思去做出順序上的調動,那就不僅只是內涵討論了,那就是明顯的矮化。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