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定果證?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2-25, 03:05

前面已經提到,證果就的人一定會有一套方法,比較具體比較成形的禪法。這可以比喻成一個印章。佛陀2500多年前的那個法也可以比喻成一個印章。

因為佛法比較復雜,所以印證起來就比較復雜。這次,至少需要七個切面----五根,五力,八正道,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七覺支。說白了,就是要用這七個切面來印證。

也就是說,無論是動中禪還是伯奧禪法,你要能夠提出來,你的方法當中,如何和這三十七道品聯系?一條一條來對。

這下簡單了,學的人可以不知道如何對應,教的人你應該要知道的。沒有證果的人可以不知道如何對應,證了果的人沒有文化的情況下,沒有讀過經書也可能對不好,但是,如果讀過經書的絕對是應該知道如何對應的。

還有一條,有的人會說,某個禪法只要對上一個切面就是正法,因為,一個人不需要修滿這全部的37道品,只要修八正道就可以解脫。

這其實是個誤解。法是一味的,不是有七種,而是從七個不同的側面來看,會表現出三十七個因素。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2-25, 14:22

從七個側面,37個因素來對,這就基本可以確定自己是不是證果了.

學過通信技術,糾錯方法的人. 一聽我這個主張,馬上就能理解:

從七個側面來對印,具有糾錯功能.

的確存在這種情況-----只從一個或倆個側面看,如果有人自己發揮的話,似乎也能對應上.這就是像法大量存在的一個現象.

當然,也存在這種情況:七個側面都對上了,也不全對...這種可能性太小了....... :wink: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1-02-25, 16:00

《增支部》8. 53經:“喬達彌!你瞭解的法(dhammas)中,這些法趨向贪求、非趨無贪;趨向束縛、非趨解縛;趨向堆積、非趨褪脫;趨向自大、非趨謙虛;趨向不滿、非趨滿足;趨向糾纏、非趨退隱;趨向懶惰、非趨勤奮;趨向沈贅、非趨輕鬆。你可以確認:這不是法(Dhamma),這不是律,這不是師尊的教導。

“喬達彌!你瞭解的法中,這些法趨向無贪、非趨贪求;趨向解縛、非趨束縛;趨向褪脫、非趨堆積;趨向謙虛、非趨自大;趨向滿足、非趨不滿;趨向退隱、非趨糾纏;趨向勤奮、非趨懶惰;趨向輕鬆、非趨沉贅。你可以確認: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師尊的教導。”


最後一句“這是師尊的教導”,也可以替換爲這樣說:這是善知識的教導,這樣給你教導法、律的教導者是善知識。

按《增支部》8. 53經所說,學法者要“瞭解這些法趨向無貪、非趨貪求;……;趨向輕鬆、非趨沉贅”,才可以確認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善知識的教導。怎麽瞭解呢?還是要回到“自洲”、自己的體驗求證。尋找善知識,表面看來是向外尋找,其實還是一個“向內求證”的過程呀。

學習者在自己證果之前,是不能考量自己跟隨的善知識的證果程度的,即使有所考量也不過是一些揣測。《別譯雜阿含》2經:“若妄稱量,則爲自損。”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2-25, 19:26

關於37道品,每一組都有全息功能,甚至我猜測(因為我還沒有完全證到)每一個道品都有全息功能。我這樣說的意思,是指,每一個道品,只有在符合整個佛法法義的背景中,才會有最大程度的意義(make sense).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來理解佛說;1)四念處是通向解脫的唯一道路;2)圓滿四念處,來圓滿七覺支,來成就解脫。

這不是我一時心血來潮得出的理論,而是我在有限的佛法實驗當中,親身體驗而產生的初步結論。

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打個比喻,一開始修習,就象是在往一個氣球裏吹氣,等氣越來越多時,這個氣球開始慢慢成型了,慢慢展現出八正道,四念處,四證斷,七覺支。。。。尤為奇妙的是,這個過程不是看書得到的啟發,而是斷斷續續的修習(禪思)發現的。。。。這就算是我個人所寫的一個道跡吧。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2-25, 20:05

需要強調的是,現在所說的這個方法,優點是可操作性強,缺點是它並不十全十美:確實有可能,七個側面都能自圓其說的對應上,但是,仍然沒有證果。

這種情況(七個側面都能自圓其說的對應上,但是,仍然沒有證果)今後會越來越多,在我前面的那個支票的比喻裏,如果有了“原子印章”,用折線的方式來對印簽的方式就不靠譜了。在這裏,人心總是非常厲害的,它總有辦法制造假象,來自圓其說,讓人防不勝防。 :lol: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1-02-25, 21:54

freshman 寫:證果是每一個學佛求解脫的人夢寐以求的目標。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目標太遙遠了。

接下來,尋找到一個已經證了聖位的善知識就成了大家孜孜以求的目標。因為,世尊在雜阿含和相應部裏分別多次提到:善知識是梵行的全部;善知識是四預流支之首。

在現實當中,我看到,無數人拋家棄子,放棄事業,遠走異域卻跟錯了老師。最後,不但證果無望,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反而邪見充滿,致使今生和後世都無法走上正道。他們不但得不到出世間的利益,連世間的利益也被自己親手斷送了。真真可悲可嘆。

有鑒於此,開題所說的問題就是當務之急:如何鑒定果證?
不論多麽“遙遠”的目標,都要落實在目前當下的修行。還是隨緣起修吧。

學習者在自己證果之前,是不能“鑒定”自己跟隨的善知識的證果程度的,這個“當務之急”不具有可操作性,“急”也沒用,呵。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1-02-25, 22:18

potato 寫:學習者在自己證果之前,是不能“鑒定”自己跟隨的善知識的證果程度的,這個“當務之急”不具有可操作性,“急”也沒用,呵。
《別譯雜阿含》2經: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無央數大衆圍繞說法。時,有一比丘,容色憔悴,無有威德,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叉手合掌,向諸比丘,在一面坐。

時,諸比丘皆作是念:“今此比丘,何故如是容色憔悴,無有威德?”時,佛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即告之言:“爾諸比丘,見彼比丘禮吾已不?”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佛複告言:“爾等今者,勿于彼所生下劣想。何以故?彼比丘者,所作已辦,獲阿羅漢,舍于重擔,盡諸有結,得正解脫。而今爾等,不應于彼生輕賤想。爾等若當知見如吾,然後乃可籌量于彼。若妄稱量,則爲自損。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Re: 如何鑒定果證?

文章 freshman » 2011-02-26, 22:31

freshman 寫:
freshman 寫:證果是每一個學佛求解脫的人夢寐以求的目標。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目標太遙遠了。

。。。。。

有鑒於此,開題所說的問題就是當務之急:如何鑒定果證?

我知道,這個問題,經典當中已經有了答案:斷三結,證初果;斷五節,證三果。。。。但是,何謂三結?如何知道對方斷了三結?這又是一個難度幾乎一樣的問題。

後代的論師們為此也花了很多的精力和筆墨,各自表訴。解悟我孤陋寡聞,沒有看到多少好的建議。
關於如何鑒定果證,我倒是有一個思路:不從斷三結等的角度出發,而是從“道”的角度來做。

這樣做的原理是這樣的:

1)見苦的人,必定見苦的集,滅,和道。(經文出處我慢慢再補,免得打斷思路)這四者當中,“道”是有道跡的,也就是痕跡,容易被大家(包括凡夫)所看見。

2)按照卡拉馬經,是不是相信一個人,是要檢驗它所說的,如果去做了,有了好的效果,就堅持。也和[方法]有關。

3)佛經當中,經過南北對照,三十七道品基本是相同的,這就是道跡,也是我們賴以鑒定果證的有力根據。
【南傳相應部】第56經 大篇.諦相應[三〇] 第十 伽梵婆提
一 一時,眾多之長者比丘,住於支提國薩罕奢尼卡。
二 其時,眾多之長老比丘,食後由乞食歸,於講堂集會聚坐,作如是之談話:‘友
等!見苦者,亦見苦集、亦見苦滅、亦見順苦滅道耶?’
三 作如是言,具壽伽梵婆提對長老比丘曰:
‘友等!我自世尊處,曾親聞、親受:
四 ‘諸比丘!見苦者,亦見苦集、亦見苦滅、亦見順苦滅道。見苦集者,亦見苦、
亦見苦滅、亦見順苦滅道。見苦滅者,亦見苦、亦見苦集、亦見順苦滅道。見順苦
滅道者,亦見苦、亦見苦集、亦見苦滅。’’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1-02-26, 22:53

我個人的體會是,在最初見道的那段時間裏,對於道是原則性的看到,還不是很具體,很詳細;隨著修道的漸次進行,“道”開始慢慢豐滿、具體起來----就像上面的那個氣球比喻。

再打一個比喻:見道後,得法眼通,剛開始的時候,只能看清眼前的一點點的地方(可能各人情況不同),往前走,再看清前面一點點的地方;如此這般,越走越遠,驚喜發現,和經典三十七道品可以大致相印。

這裏的驚喜發現,是表達,事前沒有刻意地按照三十七道品來修,而是按照自己所悟的方法來修,斷斷續續的,某一天,讀到七覺支,原來可以這樣理解。。。。。。更加確定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11-02-26, 23:53

freshman 寫:我個人的體會是,在最初見道的那段時間裏,對於道是原則性的看到,還不是很具體,很詳細;隨著修道的漸次進行,“道”開始慢慢豐滿、具體起來----就像上面的那個氣球比喻。
解悟兄有見道的體會? :)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