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證量而論 , 佛(自覺覺他) / 辟支佛(獨覺) / 及阿羅漢(聲聞)都是貪嗔痴永盡的解脫者 , 唯其成就解脫的因緣不同而已 ! 皈依佛 /法/及僧伽的作法在佛世是較具體的虔敬行為 , 世尊還教導了[自依 法依 莫異依] 的皈依原則 ; 而解脫的法源是慧 ! 你硬是要把這兩項兜出關係來是很吊詭的 !shanguan 寫: 皈依是歸向依靠的意思。
佛是無師自覺又能覺他的人。僧是佛所教導的聖弟子們的集體。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Re: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歸依佛的教導、歸依法的教導、歸依僧的教導,依根本佛法來說佛、法、僧三者的教導都是同一趨向,毫無差別,也就是三者所說的都是指同一件事:滅苦之道(苦集滅道四聖諦)!shanguan 寫: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我認爲不是。
理由很簡單,佛在成佛前沒有皈依三寶。
想聼聼大家的意見。
依解脫來看:
歸依佛 = 歸依僧 = 歸依法 = 學習修行完成滅苦之道(苦集滅道四聖諦)
只要是走上滅苦之道(苦集滅道四聖諦)的修行者,雖然「形式上」沒有特定說是歸依佛、或是歸依法、或是歸依僧,但「實質上」都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了。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結語:是必要條件!(三者形式上不同,但實質上是皆同的,「歸依法」等同「歸依佛」等同「歸依僧」)
Re: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進一步精確說明:seasky 寫: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結語:是必要條件!(三者形式上不同,但實質上是皆同的,「歸依法」等同「歸依佛」等同「歸依僧」)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解答:(1)形式上來看,不是
(2)實質上來看,是
Re: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因瞭解佛法而信入三寶,以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解脫的必要條件」,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seasky 寫:進一步精確說明: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解答:(1)形式上來看,不是
(2)實質上來看,是
基本上,口誦「皈依三寶」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必須循著「理解而生信心」的過程,那才是真的「皈依三寶」。
總之,真正的「皈依三寶」,必定是發生在「信解佛法」後,而不可能是之前。
「佛陀」也是在覺悟佛法後,才開始宣說佛法,這世上也才有所謂的「佛法僧」,當然,「佛陀」必須覺悟「佛法」,才能成「佛」,以佛法教育大眾後,才有「僧」。
我們「皈依三寶」,也差不多是這樣的過程,雖然因為「佛陀」與「四雙八士」的存在,事先教育我們有關於「三寶」的意義,可是,也惟有在逐漸「信解佛法」的過程中,所謂的「皈依三寶」,才會逐漸信解深入。這有時可能是一項很長遠的過程,因為,雖然也有人很快的發生,但我相信在每一天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對「三寶」的瞭解與信心,也一天天地深入而堅定不再動搖。
難陀!汝莫信我,莫隨我欲,莫依我語,莫觀我相,莫隨沙門所有見解,莫於沙門而生恭敬,莫作是語:『沙門喬答摩是我大師!』,然而但可於我自證所得之法,獨在靜處,思量觀察,常多修習;隨於用心所觀之法,即於彼法觀想成就,正念而住。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12)Avuso 寫:依證量而論 , 佛(自覺覺他) / 辟支佛(獨覺) / 及阿羅漢(聲聞)都是貪嗔痴永盡的解脫者 , 唯其成就解脫的因緣不同而已 ! 皈依佛 /法/及僧伽的作法在佛世是較具體的虔敬行為 , 世尊還教導了[自依 法依 莫異依] 的皈依原則 ; 而解脫的法源是慧 ! 你硬是要把這兩項兜出關係來是很吊詭的 !
Re: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其實你所說的同一件事只是法寶而已。這不能作爲皈依三寶成立的理由。除了法寳必不可缺外,其他的不是不可缺的。seasky 寫:歸依佛的教導、歸依法的教導、歸依僧的教導,依根本佛法來說佛、法、僧三者的教導都是同一趨向,毫無差別,也就是三者所說的都是指同一件事:滅苦之道(苦集滅道四聖諦)!
依解脫來看:
歸依佛 = 歸依僧 = 歸依法 = 學習修行完成滅苦之道(苦集滅道四聖諦)
只要是走上滅苦之道(苦集滅道四聖諦)的修行者,雖然「形式上」沒有特定說是歸依佛、或是歸依法、或是歸依僧,但「實質上」都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了。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結語:是必要條件!(三者形式上不同,但實質上是皆同的,「歸依法」等同「歸依佛」等同「歸依僧」)
我前面講過了,如果是依法証果的聖人,肯定不會違背三寶,但在証果以前,皈依佛寳和僧寳不是修行的必要條件。
Re: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首先從形式上來說不是必要條件,那個你也承認了。seasky 寫:進一步精確說明:
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解答:(1)形式上來看,不是
(2)實質上來看,是
其次在是實質上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再看一下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孫倫長老的故事吧:
孫倫西亞多(Sun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