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metta
- 文章: 24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etta » 2013-10-21, 15:36
你說我偷換概念,我卻覺得你掉進了陷阱出不來,總是使用一些“中性”的詞句來躲閃----比如說,當問到初禪心有無“無明”等煩惱時,就不說“有”也不說“無”,用一個潛伏“不現行”來躲閃。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吧,一個普通人,學法之前,有“五蓋”+“無明,愛取”等煩惱現行,對吧?他學法後,(按照佛經記載),遠離“五蓋”(五蓋不現行了)進入初禪。這個時候,(佛經記載)他遠離無明了嗎?沒有吧。
為什麽遠離遠離“五蓋”(五蓋不現行了)後,“無明,愛取”等煩惱就突然不現行了?(說突然是因為--有五蓋的時候,無明等一直在現行)捆綁式的煩惱?買一送一的煩惱?五蓋當中的欲貪不現行的同時,色貪/無色貪也同時突然不現行?
等“五蓋”一出現,“無明,愛取”等煩惱又突然現行了。
這樣的話,為何佛經和幾乎所有的論典都說初禪是離五蓋?太保守了,把話說明白好了,不要叫別人猜----幹脆說初禪是離“煩惱”好了。
因為,初禪時,沒有五蓋現行,也沒有煩惱現行。退出初禪時,五蓋現行,“無明”等煩惱也現行。
通過列舉來說明一個概念的時候,可能是不完全的,所以不同情況下列舉可能不一樣。不能說五蓋就是初禪所離‘惡不善法’的全部,比如
增支部5集264經/下一個初禪經(莊春江譯)
「比丘們!不捨斷這五法,他不可能進入後住於初禪,哪五個呢?對住處的慳吝、對家的慳吝、對利得的慳吝、對稱讚的慳吝、不知恩不感恩,比丘們!不捨斷這五法,他不可能進入後住於初禪。
比丘們!捨斷這五法,他可能進入後住於初禪,哪五個呢?對住處的慳吝、對家的慳吝、對利得的慳吝、對稱讚的慳吝、不知恩不感恩,比丘們!捨斷這五法,他可能進入後住於初禪。」
-
metta
- 文章: 24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etta » 2013-10-21, 15:48
從賢友的回復看,你對煩惱的潛伏與現行理解確實很混亂,導致你甚至對禪定也無法正確理解,以為初禪雖然沒有五蓋還有其它煩惱現行,這是很麻煩的事情。也許不止你一個人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想另外開一帖專門討論煩惱的潛伏與現行。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21, 16:35
隨喜你另外開一帖專門討論煩惱的潛伏與現行。
我對於初禪很清楚,對於在初禪當中如何觀“受陰”的集,滅,離也比較清楚。我想把這個方法傳遞下去,所以公開自己的修法。如果有一天你想明白了,可以來找我。
以下是部分論對於,離五蓋證初禪的記載。
法蘊足論卷七:
心隨貪欲行 或復隨瞋恚
而修靜慮者 諸佛不稱譽
惛睡蓋纏心 無知修靜慮
身相雖安靜 諸佛不稱譽
掉悔蓋纏心 諸根不寂靜
雖勤修靜慮 諸佛不稱譽
三寶四諦中 心懷猶豫者
雖勤修靜慮 諸佛不稱譽
遠離欲及惡 尋伺皆如理
身柔軟安靜 受離生喜樂
身如沐浴團 遍體皆津膩
不強亦不弱 愛水不能漂
尋伺等五支 賢聖仙所證
總名初靜慮 諸佛所稱譽
---------------------------------
解脫道論·分別定品第四:
復次定有五種。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五禪者為五枝。覺觀喜樂一心,離五蓋成就五枝。是謂初禪。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21, 16:39
大乘的經典當中關於離五蓋入初禪的記載就更多了,這裏是不允許大乘經典的,就不舉證了。
-
metta
- 文章: 24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etta » 2013-10-21, 19:05
初禪捨斷五支、成就五支,不用去找論,經中就講得很清楚,這是很多年前就學過的:
中部43經
「學友!初禪有多少支已被捨斷?多少支已具備呢?」
「學友!初禪有五支已被捨斷,五支已具備,學友!這裡,入初禪的比丘欲的意欲已被捨斷,惡意已被捨斷,惛沈睡眠已被捨斷,掉舉後悔已被捨斷,疑惑已被捨斷,存在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這樣,初禪有五支已被捨斷,五支已具備。」
但是初禪‘離惡不善法’,所以不僅僅是離五蓋,前面已經引用經文說明。強調五蓋是因為它們是進入初禪的主要障礙。還有說五禪支分別對治五蓋。
你可以接受以論為依據來討論的話,用南傳的阿比達摩來討論就很簡單。《阿比達摩概要精解》中定義無明為癡心所,所以無明現行是要有癡心所存在。色界善心根本就沒有癡心所和其它不善心所,所以根本就沒有不善法的現行。
分享禪修經驗是好事,但講錯了就適得其反。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23, 01:11
freshman 寫:metta 寫:前面說了,出定之後煩惱可能現行。隨眠煩惱要給它因緣條件才能現行,比如像清淨道論裏的例子:
這裏但說一個故事:據說,一位住在多楞伽羅為大比丘眾的教授曾得無礙解的大漏盡者,名為曇摩陳那長老。有一天,他坐在自己的日間的住處,想念「住在優吉梵利伽的我們的阿闍梨摩訶那伽長老是否完成其沙門的業務」?但看見他仍然是個凡夫,並知「我若不往(彼處)一行,則他將以凡夫而命終」,於是便以神變飛行空中,在日間的住處坐著的長老身旁下來,頂禮及行過弟子的義務之後,退坐一邊。那長老問道:「曇摩陳那啊!你怎麼來于非時」?答道:「尊師,我是來問些問題的」。「那末,你問吧,我將把我所知的告訴你」。他便問了一千個問題,那長老都一一對答無滯,於是他說:「尊師,我師之智甚利,你是什麼時候證得此(無礙解之)法的」?答道:「朋友,在六十年前了」。「尊師,你能行(神變)定嗎」?「朋友,此非難事」!「尊師,即請化一條象吧」。那長老便化了條淨白之象。「尊師,現在再令此象豎其耳,伸其尾,置其鼻於口,作恐怖的鳴吼之聲,向尊師奔騰而來」。長老這樣的做時,不料看到此象的來勢恐怖,便開始起立而逃!此時這漏盡的長老便伸手而執住他的衣角說:「尊師,漏盡者還有怖畏的嗎」?此時他才知道自己依然是凡夫,便蹲踞於此漏盡者的足下說:「朋友曇摩陳那,請救護我」!「尊師,我原為援助你而來,請勿憂慮」。便說業處(禪定的對像)。那長老把握了業處,上經行處,僅行至第三步,便證得了最上的阿羅漢果。據說這長老是個瞋行者。那樣的比丘是戰慄於非明的。
你的這個例子也象你的理論一樣經不起推敲。
你們認為那長老六十年來,煩惱不現行,但是他卻不知道如何是涅磐----也就是不知道“滅”,不知道四聖蒂----這個是不是無明?
也就是說,那長老六十年來“無明”一直在現行。你們卻說他六十年來煩惱不現行。
這麽明顯的問題,你們卻能夠一千多年來熟視無睹?
那長老六十年來把禪定當成了涅盤,按照漢譯長阿含第二一經、英譯巴利聖典D-1。他是落入了六十二邪見之中。按照南傳論的理論來看,他這六十年來卻是沒有煩惱現行。
再按照相應部45 道相應第22 經/不善法經
說不善法是八邪道:
諸比丘!
什麼是不善法呢?這就是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
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這叫做不善法。
長老六十年來具有非常多的“不善法”。
所以,我認為,善法還是不善法要根據你的目標來看。
如果以禪定為目標,長老六十年來具有的是“善法”現行。
如果以涅盤為目標,長老六十年來具有非常多的“不善法”。
這幾天我回想了一下,考慮到這種可能性最大:mette法友一直是以世間八正道的立場來談善不善,而我一直以出世間八正道的立場來說善不善。所以談不攏。
當然了,這個觀點他是不會同意的。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見,讓時間來驗證好了。
-
metta
- 文章: 24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etta » 2013-10-23, 10:00
我引用的這個故事來支持我那句話在邏輯上是嚴密的。而你的發揮則不然,因為煩惱現起而不察覺是另一種可能。這個故事本身就支持這種可能性,因為這位長老在自己逃離的時候並沒有察覺恐懼心而意識到自己仍是凡夫,而是在被拉住并被提醒才意識到。
有點自知之明吧,你這樣缺乏嚴密的邏輯思維,讀經是會有些問題的。
前面說過中部117經講圣八正道的道支時說‘無煩惱心’,你還非要說初禪有煩惱現行,這種明顯的矛盾在別人提示下都不明白,還自以為自己明白出世間八正道,哪有這種道理。
和你辯論了10頁,你不正視關鍵的問題,再說下去可能也只是徒耗時間精力而已。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23, 11:58
我這所以會耐心地和你說上十頁是基於兩個原因:我知道,
1)你是馬哈西法師忠實的信徒,而馬哈西法師的禪法對於我是有恩的。
2)你人品不錯,在網上瀏覽這麽多年,對於一些人的品德如何會有一個評判。
但是,你已經開始出語傷人了。
就按你說的,中部117經講聖八正道的道支時說‘無煩惱心’,而那位長老60年來一直不知道涅磐,一直以禪定為涅磐,一直是個凡夫,一直堅持自己的邪見(去好好讀一讀長阿含第二一62見經),他有聖八正道的道支嗎?
佛在長阿含第二一62見經裏說他這樣的人是邪見者,你讀不懂?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23, 12:19
在前面提到的相應部49相應 45-54經/暴流等經十則(正勤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有這五上分結,哪五種呢?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比丘們!這些是五上分結。比丘們!為了這五上分結的證智、遍知、滅盡、捨斷,
「證智」(abhi&&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直接的理解」(direct knowledge)。
「遍知」(parijānaṃ, pari&&a, parijānā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地理解」(fully understanding),並解說在經典的使用中,只有解脫阿羅漢才適合說「遍知parijānāti」(完全地理解),而只有初果以上的聖者,才適合說「證知abhijānāti」(親身體證的知)。
佛說,對於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要證智、遍知。不在禪定中去知,如何如實知?因緣篇.因緣相應[二三] 第三 緣,佛說,定是“如實知”的緣,你也看不懂?SN.46.55/(5)說,只有在定中,人才看的清自己的利益,對吧?
(聖)三十七道品裏的四正勤----已生的惡要斷除,你說這是世間八正道才適用。你這算什麽?你說要另外開貼談,我也很高興,為何還在這貼裏糾纏不休?
-
metta
- 文章: 24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etta » 2013-10-23, 20:23
不是我在糾纏,你這種行為才是糾纏。對關鍵問題不作回答,卻拿不是邏輯必然結論的事來說事。第一次我沒有理睬,因為我知道明眼人都能看出你的問題。你再來第二次,所以我必須直接指出你的問題。
指出了也沒用,你的回覆也只是這種情況的繼續罷了。
不過還是希望你最終能夠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