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15, 04:40
freshman 寫:前無古人的事不容易做,看一下這個吧:
相應部49相應 45-54經/暴流等經十則(正勤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有這五上分結,哪五種呢?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比丘們!這些是五上分結。比丘們!為了這五上分結的證智、遍知、滅盡、捨斷,
「證智」(abhi&&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直接的理解」(direct knowledge)。
「遍知」(parijānaṃ, pari&&a, parijānā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地理解」(fully understanding),並解說在經典的使用中,只有解脫阿羅漢才適合說「遍知parijānāti」(完全地理解),而只有初果以上的聖者,才適合說「證知abhijānāti」(親身體證的知)。
這些惡法不現行的話,如何證智、遍知?不證智、遍知的話,如何舍斷?
【南傳中部】第2經 一切漏經
世尊乃言曰:“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示防護一切漏之法門。諦聽!善思念之!今將說之。”願樂欲聞!”彼等比丘應諾世尊。世尊曰:“諸比丘!我說
由知、由見而有諸漏之盡。非由不知、不見也。諸比丘!以由何知、何見而為有諸漏之盡耶?曰:是由知、見有正思念耶?無正思念耶?因有不正思念,則未生之諸漏生起,已生之諸漏增長。諸比丘“因有正思念,則未生之諸漏不生,已生之諸漏被舍離。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15, 04:48
按照解悟的理解:現行的煩惱才是煩惱(北傳的現量,南傳的真實法),不現行的煩惱非煩惱!----問其不知,非“現量”也----此行為本身即無明煩惱啊。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15, 04:59
metta 寫:隨眠煩惱是潛伏而不現行的煩惱,你怎麼去分辨?
所以你需要先弄清基本概念。
你說的分辨善惡,只是屬於世間八正道而已,可以輪回到善處。
雜阿含319經[正聞本424經/佛光本297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所謂一切者,雲何名一切?」
佛告婆羅門:
「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
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metta友的所謂的潛在的不現行的煩惱,因為超出了“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的範圍(
因它們不現行,不能通過眼、耳、鼻、舌、身、意覺知故),是否超出了佛所謂的“一切”呢?
-
metta
- 文章: 24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etta » 2013-10-15, 09:28
隨眠煩惱或潛在的煩惱是佛經中的名相,從古至今有不同的譯法。
前面說了,出定之後煩惱可能現行。隨眠煩惱要給它因緣條件才能現行,比如像清淨道論裏的例子:
這裏但說一個故事:據說,一位住在多楞伽羅為大比丘眾的教授曾得無礙解的大漏盡者,名為曇摩陳那長老。有一天,他坐在自己的日間的住處,想念「住在優吉梵利伽的我們的阿闍梨摩訶那伽長老是否完成其沙門的業務」?但看見他仍然是個凡夫,並知「我若不往(彼處)一行,則他將以凡夫而命終」,於是便以神變飛行空中,在日間的住處坐著的長老身旁下來,頂禮及行過弟子的義務之後,退坐一邊。那長老問道:「曇摩陳那啊!你怎麼來于非時」?答道:「尊師,我是來問些問題的」。「那末,你問吧,我將把我所知的告訴你」。他便問了一千個問題,那長老都一一對答無滯,於是他說:「尊師,我師之智甚利,你是什麼時候證得此(無礙解之)法的」?答道:「朋友,在六十年前了」。「尊師,你能行(神變)定嗎」?「朋友,此非難事」!「尊師,即請化一條象吧」。那長老便化了條淨白之象。「尊師,現在再令此象豎其耳,伸其尾,置其鼻於口,作恐怖的鳴吼之聲,向尊師奔騰而來」。長老這樣的做時,不料看到此象的來勢恐怖,便開始起立而逃!此時這漏盡的長老便伸手而執住他的衣角說:「尊師,漏盡者還有怖畏的嗎」?此時他才知道自己依然是凡夫,便蹲踞於此漏盡者的足下說:「朋友曇摩陳那,請救護我」!「尊師,我原為援助你而來,請勿憂慮」。便說業處(禪定的對像)。那長老把握了業處,上經行處,僅行至第三步,便證得了最上的阿羅漢果。據說這長老是個瞋行者。那樣的比丘是戰慄於非明的。
断烦恼的方法,佛陀讲得很清楚,观无常,则生厌离,厌离则喜贪尽,喜贪尽则解脱。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15, 16:56
metta 寫:隨眠煩惱或潛在的煩惱是佛經中的名相,從古至今有不同的譯法。
你很不客觀,應該說:隨眠----梵語anus/aya,巴利語anusaya。為煩惱之異名。從古至今,部派為此爭論不休。
關於如何理解“隨眠”部派之間各有異說,和現在的討論有關的是:
上座部認為,煩惱有兩個方面:一是隨眠,即煩惱習氣,如人處於睡眠時一樣,它是潛在的、與心不相應。另一是纏,指煩惱的現行,它與心是相應的。
依上座系看,不論與心相應或不相應,煩惱的染汙並不影響心的本質。心盡管與煩惱同時同起,但本質上還是分離的,是兩個東西。
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8125(介紹斯裏蘭卡的上座部佛教/宋立道)
另外,
有部認為,
隨眠就是纏,都是現行的。(呂澄--印度佛學史分期略說)
下面是其它部派的觀點:
梵語anus/aya,巴利語anusaya。為煩惱之異名。煩惱隨逐我人,令入昏昧沈重之狀態;其活動狀態微細難知,與對境及相應之心、心所相互影響而增強(隨增),以其束縛(隨縛)我人,故稱為隨眠。此有貪、嗔、慢、無明(癡)、見(惡見)、疑等六種,稱為六隨眠(六根本煩惱)。其中,貪復分為欲貪與有貪,稱為七隨眠;見分為身、邊執、邪、見取、戒禁取等五見,稱為十隨眠。此外,以此更加細分,則有九十八隨眠。 關於隨眠之體另有異說,說一切有部認為貪等煩惱即隨眠,屬於心相應之法;大眾部、化地部等認為現起之煩惱稱為纏,另外稱熏成種子之法為隨眠,與心不相應;經部認為煩惱於覺醒活動之位為纏,對此,煩惱為眠伏狀態之種子稱為隨眠,為非心相應亦非不相應。於唯識宗,不承認煩惱即隨眠之說,蓋隨眠為煩惱之習氣,即指種子而言。此煩惱之種子隨逐我人,眠伏潛在於阿賴耶識。〔大毗婆沙論卷五十、俱舍論卷十九、卷二十、發智論卷三、品類足論卷三、成唯識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卷八十九〕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15, 17:10
metta 寫:前面說了,出定之後煩惱可能現行。隨眠煩惱要給它因緣條件才能現行,比如像清淨道論裏的例子:
這裏但說一個故事:據說,一位住在多楞伽羅為大比丘眾的教授曾得無礙解的大漏盡者,名為曇摩陳那長老。有一天,他坐在自己的日間的住處,想念「住在優吉梵利伽的我們的阿闍梨摩訶那伽長老是否完成其沙門的業務」?但看見他仍然是個凡夫,並知「我若不往(彼處)一行,則他將以凡夫而命終」,於是便以神變飛行空中,在日間的住處坐著的長老身旁下來,頂禮及行過弟子的義務之後,退坐一邊。那長老問道:「曇摩陳那啊!你怎麼來于非時」?答道:「尊師,我是來問些問題的」。「那末,你問吧,我將把我所知的告訴你」。他便問了一千個問題,那長老都一一對答無滯,於是他說:「尊師,我師之智甚利,你是什麼時候證得此(無礙解之)法的」?答道:「朋友,在六十年前了」。「尊師,你能行(神變)定嗎」?「朋友,此非難事」!「尊師,即請化一條象吧」。那長老便化了條淨白之象。「尊師,現在再令此象豎其耳,伸其尾,置其鼻於口,作恐怖的鳴吼之聲,向尊師奔騰而來」。長老這樣的做時,不料看到此象的來勢恐怖,便開始起立而逃!此時這漏盡的長老便伸手而執住他的衣角說:「尊師,漏盡者還有怖畏的嗎」?此時他才知道自己依然是凡夫,便蹲踞於此漏盡者的足下說:「朋友曇摩陳那,請救護我」!「尊師,我原為援助你而來,請勿憂慮」。便說業處(禪定的對像)。那長老把握了業處,上經行處,僅行至第三步,便證得了最上的阿羅漢果。據說這長老是個瞋行者。那樣的比丘是戰慄於非明的。
你的這個例子也象你的理論一樣經不起推敲。
你們認為那長老六十年來,煩惱不現行,但是他卻不知道如何是涅磐----也就是不知道“滅”,不知道四聖蒂----這個是不是無明?
也就是說,那長老六十年來“無明”一直在現行。你們卻說他六十年來煩惱不現行。
這麽明顯的問題,你們卻能夠一千多年來熟視無睹?
-
metta
- 文章: 24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etta » 2013-10-17, 23:16
我真不知道,你是不能理解定學的文句‘離欲,離諸惡不善法’,還是不理解潛伏和現行的意思,總之你認為達到心清淨之後還有煩惱現行,這是顯然和此文句相矛盾,可是你卻好像不知道這是矛盾的。
定學理解不了,不能理解慧學的觀無常就很自然。
所以已經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18, 03:56
定學理解不了,不能理解慧學的觀無常就很自然。
-------------------------------------------
你這麽說沒有意義。我也可以說你們不理解什麽是煩惱,還把定啊,慧啊搞混了。
心清靜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看清楚煩惱,換句話說,心清靜的當下就能看到煩惱。
【南傳相應部】第46經 大篇.覺支相應 〔五五] 第五 傷歌邏 當中將“定”比喻成水盆當中的水澄清/安定下來了,可以於其中如實看見自己面相--從其它的經文當中這個“面相”就是指五取蘊的集卅滅卅味卅患卅離。也就是十二緣起。
也就是要在水“澄清/安定”的當下,觀無明/愛取等。否則的話,根本看不清楚。所以,你們所謂的定/慧是脫節的--水清澈的時候(定中),你們不知道如何看(以為沒有煩惱);水渾濁的時候(出定後),你們看不清(煩惱)。
所以,我和你的分歧不是一個點的分歧,而是整個體系的錯位。確實是無從談起。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3-10-18, 04:00
經文當中的‘離欲,離諸惡不善法’確實是我要正視的一個問題,我想我前面已經說過了。更完整的敘述以後再說了。
-
metta
- 文章: 24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etta » 2013-10-19, 19:56
freshman 寫:定學理解不了,不能理解慧學的觀無常就很自然。
-------------------------------------------
你這麽說沒有意義。我也可以說你們不理解什麽是煩惱,還把定啊,慧啊搞混了。
心清靜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看清楚煩惱,換句話說,心清靜的當下就能看到煩惱。
【南傳相應部】第46經 大篇.覺支相應 〔五五] 第五 傷歌邏 當中將“定”比喻成水盆當中的水澄清/安定下來了,可以於其中如實看見自己面相--從其它的經文當中這個“面相”就是指五取蘊的集卅滅卅味卅患卅離。也就是十二緣起。
也就是要在水“澄清/安定”的當下,觀無明/愛取等。否則的話,根本看不清楚。所以,你們所謂的定/慧是脫節的--水清澈的時候(定中),你們不知道如何看(以為沒有煩惱);水渾濁的時候(出定後),你們看不清(煩惱)。
所以,我和你的分歧不是一個點的分歧,而是整個體系的錯位。確實是無從談起。
你說的這篇經文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365.htm很顯然重點在用比喻講五蓋每一蓋的特點,最後的落足點在於祛除五蓋后修七覺支,特別強調了每一覺支‘心的不染污’。至於如實知見到底知見什麽,經文也說的很清楚,不是可以像你那樣隨意解讀的,比如說貪欲蓋
婆羅門!每當住於心不被欲貪纏縛、不被欲貪征服,對已生起欲貪的出離如實了知時,那時,如實知見自己的利益;那時,如實知見他人的利益;那時,如實知見兩者的利益,則長時間沒誦讀的經文出現,更不用說誦讀的。
婆羅門!猶如水鉢不被胭脂或薑黃或蓼藍或紫檀[等染料]混入,在那裡,當有眼的男子觀察自己的面貌時,他能如實知見。同樣的,婆羅門!每當住於心不被欲貪纏縛、不被欲貪征服,對已生起欲貪的出離如實了知時,……(中略)。
對欲貪蓋的了知這在內觀禪修過程中是很清楚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514e701008vtq.html這不僅僅是‘對已生起欲貪的出離如實了知’,也可以說是對欲貪的集、滅、味、患、離的如實了知。所以對不善的了知,是在‘離諸惡不善法’的過程中完成的,而不是象你想像的那樣達到了‘離諸惡不善法’還一直有煩惱的現行。
克服睡眠蓋也是類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514e701008vtb.html
對於其他的蓋障,會運用馬哈希禪法的觀照方法人,亦可在觀照的時候如實了知并見其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