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b]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3-08-07, 14:56

fall 寫:結果你回文說你對於雜阿含經的心得, 就是雜阿含經的標準, 不是嗎?

我提耶穌的目的是提醒你, 你可不是佛陀的代言人, 他並沒有授權給你, 完全是就題就來者發文而回覆給你的, 不是嗎?
你若是不認同佛教經典,那就請你離開這裡。你若不認同,但是又願意討論,那就把你說法的經典依據拿出來給大家看看。

這是第六次正式請你保持討論的基本原則。

另外,討論佛法引經據典是討論的基本原則,別人做到了,你呢?只會說別人是佛陀代言人嗎?還要要說用經典證明你的錯誤是很可笑的呢?

頭像
fall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13-07-23, 08:00

文章 fall » 2013-08-07, 14:56

Dogbert 寫:
fall 寫:你認識耶穌? 不然你怎下這種論斷?

另外, 你也認識佛陀? 他授權給你了? 不然你怎當起他的代言人?

個人信仰的趣向, 就代表鐵票真理?

不過真理並不管任何人是怎麼信仰的, 或是信仰對象為何, 它始終都走它的路, 從不理會這些的...
這個結論可以從經典得出,四聖諦是通往涅槃的唯一道路,你看過佛陀以外的人有教四聖諦嗎?

你如果要否定這個結論,那就請你提出經典上的依據,讓大家看看。

這是第五次正式請你保持討論的基本原則。
你覺得甚叫佛?? 一個人? 一件事?

還是你認為誰是佛, 誰就是佛?

你可以形容一大堆, 但這些形容是歸屬你內心的認知, 這跟其他人無關, 真要是有關係, 那麼佛陀早就可以透過這類關係去大替眾生成佛了, 不是嗎?

你說四聖諦八正道等等, 你是希望這裡變成一堆經文貼文區, 而完全禁止所有人不得發表與你見知不同的讀經論的心得嗎?

先前提醒你這一點, 要留意一下歷史演變, 經論起初是沒有的, 先有經, 後有論, 經論歷經一段時間間, 至今仍有人持續修持下去, 那就叫傳承, 橫跨幾千年的傳承, 中間多少人, 都這麼笨? 他們都不懂你那些所謂的原始佛教? 那麼他們為何還是願意持續這個傳承呢?

你當版主, 同時又要發表自己的認知, 當彼此認知不同, 然後你就開始對方拿去經論證明, 只要你不認同, 你就告訴對方第幾次?

球員兼裁判的情況, 你覺得有誰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呢?

當版主的, 如果要跳下來發表心得, 就有義務要接受不同的知見, 不然你可以去開一個部落格, 裡頭只講你自己的心得, 你高興就好, 絕對不會有不同與你的知見, 不是嗎?

想透過討論模式來宣揚傳教, 本來就得經得起各方的問題, 一言堂式的, 還要討論甚? 回家買本現代高僧的書籍閱讀還比較實在, 不必在這看你耍老大啦..

也差不多了, 反正這篇文應該會被刪除, 不過你刪除以前, 還是會先看過, 那我的目的也算達到了, 也算是我對你的一種最後善意了...

掰掰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3-08-07, 15:04

fall 寫:你覺得甚叫佛?? 一個人? 一件事?

還是你認為誰是佛, 誰就是佛?

你可以形容一大堆, 但這些形容是歸屬你內心的認知, 這跟其他人無關, 真要是有關係, 那麼佛陀早就可以透過這類關係去大替眾生成佛了, 不是嗎?

你說四聖諦八正道等等, 你是希望這裡變成一堆經文貼文區, 而完全禁止所有人不得發表與你見知不同的讀經論的心得嗎?
佛法是經由經典傳承下來的,你的說法若是有經典依據,就大方的拿出來給大家看看。

這是第七次正式請你維持討論的基本原則。

另外,討論落於下風就說版主兼裁判的話,我已經不知聽多少次了,我很早就不是討論區的版主,你罵錯人了。。

頭像
fall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13-07-23, 08:00

文章 fall » 2013-08-07, 15:11

richard 寫:
peacecila 寫:
peacecila 寫:
一般人的成長過程,說穿了就是一個“證實自我存在與價值的奮鬥歷程“,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證明自我的存在,加深自我的存在感並取著一切的欲樂,但佛陀在古典的經文中,一直反覆強調,凡夫執著自我與欲樂的習性是一切痛苦的來源,但凡夫不知如此,那更是苦上加苦。

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若尚處於無法分辨真實佛法的時候,不妨,捫心自問:這一切的學習到底是在增加痛苦煩惱,還是減少痛苦煩惱?如果答案是:“增加痛苦煩惱!“---那不妨放下,不要學,不會有什麼損失。畢竟,學習佛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滅苦“。
小弟與你有相同深刻的心得,....這也是後期相似佛教最大的差異,對後期相似佛教的信徒來說,開悟,涅槃,證果就像是他們手指上的大鑽石戒指,或是手上的18k金勞力士錶,或是他們的高級轎車一樣,佛法只是他們加深自我的存在感的''榮譽勳章'',所以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
對我們來說,只是實事求是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最深的幽谷,踏實的去“滅苦“而已。 這就是,後期佛教,與 原始佛教信徒最根本的差別
你真的瞭解??

提醒一下, 那可是具有幾千年來的傳承, 中間多少人修持了一輩子呀...

說有的說有, 說無的說無, 甚叫有? 甚叫無? 有個真實, 用神仙兩個字, 你們就貶了?

佛陀剛成道, 獨自走在路上, 破爛模樣, 沒有識人的功夫, 沒有他願意主動與人溝通, 八成是被當成乞丐的, 不是嗎?

赫塞拿佛陀求道的事蹟, 寫了一本流浪者之歌(悉達求道記), 我16歲時候, 無意翻了這一本, 很著迷的花幾天時間看完它, 為什麼呢?

因為他完全將佛陀當成一個人在描述, 他有煩惱, 有現實上的考驗, 對讀者而言, 有這貼近上的平易感, 他歷經種種, 最終在恆河上, 永永遠遠的替人渡舟, 這多感人呀...

所以得要小心自己不要太快對其他宗教信仰下結論, 這裡頭可是有很多有智慧的人, 他們付出了一生心血在為人類文明的演化, 共同努力, 這麼良善的動機, 我們應該要多點掌聲才對...

最後就拿阿含經中所講的一段...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掰掰

頭像
fall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13-07-23, 08:00

文章 fall » 2013-08-07, 15:17

Dogbert 寫:佛法是經由經典傳承下來的
佛法是由人來傳承的啦...

不是先有三藏經論, 才有佛陀出世啦...

一個經典如果沒有人傳承, 那個經典, 你又怎有機會看到?

你強調經典, 卻不重視人的傳承體系, 那麼誰證明給你瞧??

你也未免太不科學了啦...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3-08-07, 15:29

fall 寫:佛法是由人來傳承的啦...

不是先有三藏經論, 才有佛陀出世啦...

一個經典如果沒有人傳承, 那個經典, 你又怎有機會看到?

你強調經典, 卻不重視人的傳承體系, 那麼誰證明給你瞧??

你也未免太不科學了啦...
你那些語意錯亂的話我就不一一糾正了,所以你的意思是經典裡的不是佛法?

是,那我說的有錯嗎?
否,那你還學什麼佛法?

所以我只好再提一次,你若是不認同佛教經典,那就請你離開這裡。你若不認同,但是又願意討論,那就把你說法的經典依據拿出來給大家看看。

這是第八次正式請你保持討論的基本原則。

頭像
fall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13-07-23, 08:00

文章 fall » 2013-08-07, 15:30

fall 寫:那麼誰證明給你瞧??
瞧甚呢? 身為修持有證者的德性彰顯啦...

關於印度佛教史, 平川彰寫著的書籍, 想必有些人並不陌生...

阿, 我忘了, 他不是佛教徒, 他寫的書沒以意義價值, 不過奇怪了, 怎一堆僧侶在求學問時候, 都會參考他的書籍呢?

還有一位敦煌研究專家, 他也不是一位佛教徒, 怎一堆僧侶看他的研究論文與書籍呢?

這類人, 還蠻多的, 只因他們不想當一位佛教徒, 結果他們一生的心血與付出, 怎就成一些自稱佛教徒的年輕人所嘲諷對象了?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說 : 你不懂...

有時這句話要出口以前, 自己腦子先想想, 自己又懂了多少? 是不是因為我個人的問題? 是不是我個人太過入戲的關係呢? 其實人家講他的, 我聽聽, 頂多就是瞭解了, 但瞭解他講甚, 不代表就是認同, 自己何必太入戲呢? 呵...

頭像
fall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13-07-23, 08:00

文章 fall » 2013-08-07, 15:37

Dogbert 寫:你若是不認同佛教經典,那就請你離開這裡。
你要搞清楚一件事, 我是不認同你對於經典的知見, 並沒有否定經典的那個精神價值, 這個我已經再三向你強調了啦..

即然你這麼希望我離開, 我就隨順你的願好了, 你就不必再煩惱了...

那麼我這帳號就麻煩你刪除囉..

掰掰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3-08-07, 15:40

fall 寫:瞧甚呢? 身為修持有證者的德性彰顯啦...

關於印度佛教史, 平川彰寫著的書籍, 想必有些人並不陌生...

阿, 我忘了, 他不是佛教徒, 他寫的書沒以意義價值, 不過奇怪了, 怎一堆僧侶在求學問時候, 都會參考他的書籍呢?

還有一位敦煌研究專家, 他也不是一位佛教徒, 怎一堆僧侶看他的研究論文與書籍呢?

這類人, 還蠻多的, 只因他們不想當一位佛教徒, 結果他們一生的心血與付出, 怎就成一些自稱佛教徒的年輕人所嘲諷對象了?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說 : 你不懂...

有時這句話要出口以前, 自己腦子先想想, 自己又懂了多少? 是不是因為我個人的問題? 是不是我個人太過入戲的關係呢? 其實人家講他的, 我聽聽, 頂多就是瞭解了, 但瞭解他講甚, 不代表就是認同, 自己何必太入戲呢? 呵...
這裡是佛法討論區,你的話若是有經典依據,就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拿不出來就不要怪別人用經典證明你的錯誤。

這是第九次請你保持討論的基本原則。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3-08-07, 15:58

fall 寫:你要搞清楚一件事, 我是不認同你對於經典的知見, 並沒有否定經典的那個精神價值, 這個我已經再三向你強調了啦..

即然你這麼希望我離開, 我就隨順你的願好了, 你就不必再煩惱了...

那麼我這帳號就麻煩你刪除囉..

掰掰
別人能夠引經據典討論,你做不到,那你就沒有資格在這討論。

會讓我用「無視經典計數器」的人都是像你這類不讀書,只會用自己的想像去解讀佛法,跟本不管經典內容的人。別的地方或許有你的活動空間,這裡不比別處,等你有正確的討論態度再來吧!佛學程度反而不是重要的。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