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Dogbert
文章: 2813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Dogbert » 2025-10-03, 21:39

peacecila 寫:
2025-10-01, 17:00
......要不然他自己出家修行的意義何在?他為何要去修學一些會退轉的修行,他可不可以有志氣點去學一些不退轉的修行?
這就是奇怪的地方,有人可以一邊認為學佛法證得涅槃還是會退轉,又一邊繼續“學習佛法”,這是在自虐吧?沒用的東西還學它做啥?

頭像
Dogbert
文章: 2813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Dogbert » 2025-10-04, 10:45

靜心心靜 寫:
2025-10-03, 21:35
...我不是強調所有阿羅漢都有退的可能,而是鈍根才有可能退,利根不會退。
看樣子你也只能把同樣的答案翻來覆去重複貼上,沒招了?

那我認真問一個問題,如果南北傳有數千篇“經”都說明這一本“註釋書”的看法是錯的,那你捨棄數千篇經文而相信一本連“論”都算不上的“註釋書”,理由在哪裡?

不管理由是什麼都會有兩個結論。
一、你相信經,那你先前的說法就自己打臉。
二、你相信這本注釋書,那你真的跑錯地方了,這裡是原始佛法論壇,要宣揚阿羅漢會退轉,大乘論壇你會有很多支持者的,反正你也不相信經典,來這討論是在浪費時間?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73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peacecila » 2025-10-04, 19:48

靜心心靜 寫:
2025-10-02, 11:00
https://oba.org.tw/viewtopic.php?f=5&t=2324

《雜阿含經》(三九六)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是故。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此經經文之大義:須陀洹只要證得初禪具足住,即不還此世,也就是說至少是三果聖者!

不知論壇的諸位賢友有沒有注意到《雜阿含經》的這篇經文?
====================================================

諸位先研究一下這個開題,如果認同初果+初禪=三果,後面我們再繼續談。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這篇經文對“初果”與“三果”的“不退轉”定義:
1、“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強調證得初果“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

2、“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強調證得三果時未來不生於欲界的因緣已定。

另外,你閱讀此經關於三果有兩個閱讀盲點:
1、此經並未説三果會退失禪定。
2、此經並未説三果退失禪定就會退失證果。

另問,你知道證果的意義何在嗎?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73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peacecila » 2025-10-04, 20:05

Jotika 寫:
2025-10-03, 16:39
Pali 部分取自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396.htm

Pali 翻譯部分取自AI

Pāli 原文:
“Seyyathāpi, bhikkhave, saradasamaye viddhe vigatavalāhake deve ādicco nabhaṃ abbhussakkamāno sabbaṃ ākāsagataṃ tamagataṃ abhivihacca bhāsate ca tapate ca virocati ca.

中文翻譯:
「比丘們,就像在秋季時,天空被穿透、雲霧消散,太陽升上天空,普照一切籠罩於黑暗的地方,它便照耀、放光、並且光輝燦爛。」

Pāli 原文:
“Evamevaṃ kho, bhikkhave, yato ariyasāvakassa virajaṃ vītamalaṃ dhammacakkhuṃ uppajjati, saha dassanuppādā, bhikkhave, ariyasāvakassa tīṇi saṃyojanāni pahīyanti– sakkāyadiṭṭhi, vicikicchā, sīlabbataparāmāso.

中文翻譯:
「同樣地,比丘們,當聖弟子生起無塵、無垢的法眼時,隨著正見的生起,比丘們,聖弟子會捨斷三種結縛:身見、疑惑、戒禁取。」

Pāli 原文:
“Athāparaṃ dvīhi dhammehi niyyāti abhijjhāya ca byāpādena ca.

中文翻譯:
此外,他藉由(離開)兩種法而趣向出離——(離)貪與(離)瞋恚(或惡意)。

Pāli 原文:
So vivicceva kā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 vivekajaṃ pītisukhaṃ paṭham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中文翻譯:
「他遠離欲、遠離不善法,進入並安住於初禪:有尋有伺,由離生的喜與樂。」

Pāli 原文:
Tasmiṃ ce, bhikkhave, samaye ariyasāvako kālaṃ kareyya, natthi taṃ saṃyojanaṃ yena saṃyojanena saṃyutto ariyasāvako puna imaṃ lokaṃ āgaccheyyā”ti.

中文翻譯:
「比丘們,若在那個時候,聖弟子命終,就沒有任何結縛,能使這位聖弟子再回到這個世間。」

Pāli 原文:
Tatiyaṃ.

中文翻譯:
「第三(經)。」

=========================

入流:斷三結 → 確保解脫,但仍可能回人間,最多七次。

一來:再來一次人天,之後證涅槃。

不還(三果):因斷欲貪與瞋恚 → 不再回欲界,只生於色界淨居天,直至證涅槃。

阿羅漢:十結全斷 → 此生即最後,徹底解脫。

三果是:斷三結+欲貪與瞋恚

以下是我個人觀點,我不敢說100%正確:
文中指的是離欲貪與瞋恚(惡意或不善法),因而得初禪
不是因初禪而離欲貪與瞋恚,畢盡離5蓋才有初禪
另外此處初禪指的是安止定(無法觀),聖弟子安住於初禪命終。佛陀是在四禪入涅槃。
個人的觀念,近行定才可以觀,能觀才能證果,不是嗎?
你總結的這些有關於巴利經文的翻譯很好,但解說禪定的部分,不建議再使用什麼“安止定、近行定”這種不見於經文的名詞,這種不正確的資料會障礙對於正定的理解,經文說證果者修學的是“出世間正定”是由思惟四聖諦所形成的正定,“安止定、近行定”根本都無法解釋何謂出世間正定,但原來初禪的定義,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卻完全通用於世間與出世間正定。

所謂的覺觀就是心意的導向與審察,將心意導向於有助於離欲的目標,因離欲心生喜樂即為初禪。而證果者則是將心意導向於四聖諦的審察與思惟,同樣有助於離生喜樂。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73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peacecila » 2025-10-04, 20:15

Dogbert 寫:
2025-10-04, 10:45

那我認真問一個問題,如果南北傳有數千篇“經”都說明這一本“註釋書”的看法是錯的,那你捨棄數千篇經文而相信一本連“論”都算不上的“註釋書”,理由在哪裡?
從數百篇或數千篇經文找到一篇有疑問的經文特別來論說阿羅漢會退轉,在以前沒有經文搜尋器的古老年代,真是佩服他們這種窮搜經文的能耐---硬要找出一篇說法特別的經文。

義淨三藏當年到印度留學的時候,當時四大部派還存在,義淨三藏就說四大部派的經律論數量都不一樣。所以同一篇經文,細節內容是否一樣都是一個大問題呢?

拉麵
文章: 17
註冊時間: 2021-09-06, 21:54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拉麵 » 2025-10-08, 15:40

還;有三種念法。
ㄏㄨㄢˊ ,ㄒㄩㄢˊ, ㄏㄞˊ。 :)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73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peacecila » 2025-10-09, 23:08

peacecila 寫:
2025-10-04, 19:48

另問,你知道證果的意義何在嗎?
其實《雜阿含經》(三九六)經,也講到證果的意義,主要是兩個面向:
1、解脫智慧的開啟:
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

2、斷除結使、邪見、煩惱束縛:
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

用“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形容此處經文所領悟的解脫智慧:“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此處領悟因緣生滅法。

評論果證會退轉,等於評論一位解脫者解脫智慧會退轉、還會失去領悟的佛法、接著還會變笨一樣,令人啼笑皆非,尤其是評論者並非解脫者的時候。

慧學向下兼容定學、戒學,所以領悟慧學就會知道怎麼修定、規範言行,因此早期佛陀不須教導定學,宣説四諦法、因緣法等等慧學,學生領悟慧學,心念傾注慧學自然得出世間正定。但後來學生增加,資質不一,才陸續教了定學與戒學。

備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是故。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靜心心靜
文章: 45
註冊時間: 2019-06-27, 16:16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靜心心靜 » 2025-10-16, 11:40

Dogbert 寫:
2025-10-04, 10:45
看樣子你也只能把同樣的答案翻來覆去重複貼上,沒招了?

那我認真問一個問題,如果南北傳有數千篇“經”都說明這一本“註釋書”的看法是錯的,那你捨棄數千篇經文而相信一本連“論”都算不上的“註釋書”,理由在哪裡?

不管理由是什麼都會有兩個結論。
一、你相信經,那你先前的說法就自己打臉。
二、你相信這本注釋書,那你真的跑錯地方了,這裡是原始佛法論壇,要宣揚阿羅漢會退轉,大乘論壇你會有很多支持者的,反正你也不相信經典,來這討論是在浪費時間?
最後再跟你談退轉,之後不再談了,

《雜阿含經‧1091》:
「時。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
 獨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饒益。
 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數數退轉。
 一.二.三.四.五.六反退。還復得。
 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尋復退轉。

 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
 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
 精勤修習。以自饒益。
 時受意解脫‧身作證。
 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
 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


很多人都說瞿低迦是退禪定不是退果位,婆娑論有說,退禪定的本身就是退失果位,
我以禪定的第四禪來做舉例婆娑論所說:
三禪的禪定還有樂在,而四禪樂受已經可以放下,心中只有捨受,
如果瞿低迦退失四禪,而來到三禪,表示捨受不見了,這時便「執著」樂受,這就是起煩惱的證明。

頭像
Dogbert
文章: 2813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Dogbert » 2025-10-16, 13:33

靜心心靜 寫:
2025-10-16, 11:40
最後再跟你談退轉,之後不再談了....
經文裡沒說這位比丘是阿羅漢,其他人可是都懂中文的,這樣硬凹不好吧?而且幾千篇經典都說阿羅漢不受後有,你是選擇性失明嗎?

你不再談這個問題代表你既拿不出依據,又不肯認錯,然後還會怪別人不“放下”,這討論水平也是難得了。

靜心心靜
文章: 45
註冊時間: 2019-06-27, 16:16

Re: 預流向(向初果)聖弟子會退轉嗎?

文章 靜心心靜 » 2025-10-16, 14:16

Dogbert 寫:
2025-10-16, 13:33
經文裡沒說這位比丘是阿羅漢,其他人可是都懂中文的,這樣硬凹不好吧?而且幾千篇經典都說阿羅漢不受後有,你是選擇性失明嗎?

你不再談這個問題代表你既拿不出依據,又不肯認錯,然後還會怪別人不“放下”,這討論水平也是難得了。
心解脫---莊春江

cetovimutti,1.指阿羅漢的解脫。2.指依定力所得的暫時解脫(煩惱不起),另作「意解脫」,如《雜阿含1091經》的「時受意解脫身作證」的「意解脫」,《相應部4相應23經》即作「心解脫」(cetovimuttiṃ)。
=====================================
不是阿羅漢是什麼?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