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b]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3-05-14, 14:47

slake 寫: 8.1不待時節
根據漢譯《雜阿含經》,法具有「不待時節」的特質。巴利英譯《相應部》則將這項特質譯為 ”timeless”—不受時間限制的意思,也就是沒有時效性的問題。通常我們的食品、藥品、美貌、生命、情感…乃至山河大地,都有一定的有效期限,但佛法則是不受時間限制的,也不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失去「法的效力」。
我覺得「不待時節」上面這樣的解釋是不是有點over了?「不待時節」照字面解釋就是不必等待時節(季節),隱含立即性的意思。我猜想就是因為自然界的花開花落、日出日落都有其時節性、時間性,佛陀擔心聽法者一聽到「法」就會落入到花開花落、日出日落自然法則坑洞中,所以特別把它叮嚀作為佛陀善說法的特質之一:只要行者一決斷,法就立即存在,不必等待。這個詞漢譯還有「不擇時節」、「非時」等翻譯。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3-05-14, 17:28

非常贊成萊特賀爾法友的看法。

slake法友的解讀確實有點過:“法具有「不待時節」的特質----佛法則是不受時間限制的,也不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失去「法的效力]”----這個容易被誤解為{佛法是一個獨立存在,橫亙不變的規則}。經文當中的原意應該不是這樣。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13-05-14, 20:40

根據我的經驗,和一般人(甚至是基督徒)談原始佛教比較輕鬆,反而是面對佛教徒時往往有一種無力感。倘若對方是你的朋友,更要格外小心。直言不諱,告訴他大乘非佛說,也非佛法,他當場可能笑一笑,故作不在意的樣子,但你們的友情往往會漸漸成為過去式。 :lol: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3-05-14, 23:09

我想比較好的方法是,多講具體的事例,少講結論。朋友就應該比較好相處了。

頭像
slake
文章: 460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slake » 2013-05-18, 17:18

謝謝萊特賀爾法友的指教!
不過,花開花落不正是「花的生命時效嗎?」日出日落不正是「陽光照地球的晝夜時效嗎?」
我的看法是,佛法即是本來就存在的真理,並不是由世尊所發明的,而是被世尊發現,所以才稱之為佛法。法住法界,即使山河大地化為微塵,四聖諦的真理依然如是,所以未來諸佛才能再度發現真相。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3-05-18, 21:56

櫻花要被見,非得等到櫻花開花時節不可。日落要被見,非得等到日落時分不可。法被見則不必等待時節。在諸多提到「不待時節」經文裡《雜阿含215經》(SN 35.70)是比較特殊的一經。佛陀提到日常生活中「現法、......、緣自覺知」的事例,不待時節的意思應該是指立即性。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3-05-19, 13:20

slake 寫:佛法即是本來就存在的真理,並不是由世尊所發明的,而是被世尊發現,所以才稱之為佛法。法住法界,即使山河大地化為微塵,四聖諦的真理依然如是,所以未來諸佛才能再度發現真相。
萊特賀爾寫到“在諸多提到「不待時節」經文裏《雜阿含215經》(SN 35.70)是比較特殊的一經。佛陀提到日常生活中「現法、......、緣自覺知」的事例,不待時節的意思應該是指立即性。”

‘法住法界’和‘不待時節’是兩個概念。
‘法住法界’指法的本質。
‘不待時節’指法的現觀。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3-05-19, 13:42

‘不待時’和‘不待時節’讀起來有區別。
在雜阿含215經裏用的是‘不待時’,這樣就和相應部35相應70經的‘即時的’能對應。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已}[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
-----《雜阿含215》莊春江標點


“再者,優波哇那!比丘以意識知法後,有法的感受而無法之貪的感受,在法上自身內沒有貪,他了知:『我的自身內在法上沒有貪。』優波哇那!凡比丘以意識知法後,有法的感受而無法之貪的感受,在法上自身內沒有貪,他了知:『我的自身內在法上沒有貪。』者,這樣,優波哇那!法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能引導的、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
-----《相應部35相應70經》莊春江翻譯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3-05-20, 00:14

upasaka 寫:花要被見,非得等到櫻花開花時節不可。日落要被見,非得等到日落時分不可。法被見則不必等待時節。在諸多提到「不待時節」經文裡《雜阿含215經》(SN 35.70)是比較特殊的一經。佛陀提到日常生活中「現法、......、緣自覺知」的事例,不待時節的意思應該是指立即性。
以前最早接觸到[不待時]碰巧就是看雜阿含215經(SN 35.70),所以就自然而然接受了師兄所說立即性(immediate~菩提尊者英譯)的解釋,想請教師兄,您能否針對紅色的那段再作進一步的說明或引申?謝謝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3-05-20, 18:13

花開花落、日出日落都是(在時間中)繼起的。物理世界的花開被見與花開被想見之間、日落被見與日落被想見之間都有延遲,我們對它們莫可奈何。

只要是繼起的,無論繼起之時差多長、多短、甚至無限短、或無限長,它們都仍都落入時間。

法不一樣,它是非時的(akālika;a非+kālika時的)。舉一個例子:三點成面這物理法則。三點與面不是繼起的,三點是成面的條件,二者沒有時間先後,沒有延遲,三點立即成面。

佛法是否實存?這是一個大問題,有機會再談。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回覆文章